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宾虹的书法根底:无所不临!

一代国画大师黄宾虹,
世人或皆只知其画名,
然而,自古以来,
书画同源,乃中国笔墨之特性。

今天看一组黄宾虹先生的临帖作品,
我们或将喟叹:
以前的书画大家,
修炼笔墨的功夫竟如此之深。

黄宾虹  临隶书碑局部

从这些临帖作品来看,
黄宾虹钟情于金石文字的研习。
这既是爱好和天赋,
也是从绘画用笔出发。

无精湛的笔墨功夫,
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对于今人而言,
无笔墨功夫,你画什么国画。

黄宾虹  临隶书碑局部

黄宾虹把传统士大夫“三不朽”
的概念赋予中国画:
“中国画有三不朽:
一,用墨不朽也;
二,诗、书、画合一不朽也;
三、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也。”
(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

黄宾虹临《孙过庭书谱》局部

黄宾虹一生,
“骨法用笔”乃是念兹在兹的研习课题。
在这些临习作品中,

我们需要对他的“骨法用笔”,
特别加意留意。

黄宾虹临《颜真卿裴将军诗》之一

黄宾虹总结的“五笔法”为:
“一曰平,二曰留,三曰圆,四曰重,五曰变。”   

在黄宾虹看来,
中国书画的“内美”即“笔墨”,
是书画的灵魂。

“中国文人画兴盛年代,
看画的好坏,
甚至从点苔上看作者的功力和有法无法。”
可见黄宾虹对于笔墨功夫的重视。

黄宾虹临《苏轼 黄州寒食帖》

黄宾虹非常重视“骨法用笔”,
他将眼光投射到远古的陶瓦花纹和六国籀篆上,
而不仅仅是对
欧、虞、颜、柳、赵、董的泛泛临习。‍

黄宾虹临《米芾行书十纸说》局部

黄宾虹在山水作品中融入篆隶,
在书法作品中以草书笔势写籀篆,均用转笔。
作篆尤非用转不得灵活,但不可入邪怪耳。

这句话,黄宾虹特别强调,
不可用指动“捻管”之技:
“古人篆籀用笔,只是‘指不动’三字,简要详明。”

黄宾虹临《吴镇草书》局部

通过这些临作,
我们可以窥见黄宾虹先生的取法范围。

至于如何在这些作品中,
明确黄宾虹的笔法,
则可以参阅前文:
《黄宾虹:太极图是笔法秘诀》(链接)

黄宾虹临《祝允明行草书》

黄宾虹临《文徵明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王宠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张瑞图行草书岳阳楼记》局部

黄宾虹临《王铎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伊秉绶行草书》局部

黄宾虹临《宋曹草书》局部



|牛耳|
牛年春联,推荐用笔
轻松驾驭春联书写
更可常备日常练笔
点击图片立即抢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为年书画作品欣赏
国画离不开书法? 这问题唐宋时期就解决了
骨法用笔:黄宾虹书法
重视画外功夫,陆俨少绘《新昌山水》
林散之的“笔墨”探索
从黄宾虹对“树”的用笔观其山水画中“树”的姿态和寓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