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北作家 || 杨亚贵:苜蓿盘

苜蓿盘

杨亚贵

  对于苜蓿,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今人,走进餐馆,抑或是农家乐,只要时令不爽,苜蓿这道菜,常常便作为了首选。

  苜蓿,又称牧宿、光风草、连枝草等。入口清芬鲜美,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春秋两季均可采收。西汉时,作为牧草由西域引入。

  计划经济时期,各生产队大都会选择瘠薄的地块,种上一些苜蓿,作为牛马增加营养的饲料。据我所知,关中地区历来种植的苜蓿,植株与黄豆大小相当。饿得心慌脸肿的农人,时常于月黑星稀的夜间,背上藤条编织的笼子,摸到地里掐上一些,以安慰全家人干瘪的肚皮。

  提到苜蓿,可是有说道的。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一书,寓入了儒家正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硬是让一部菜谱,担当了教化作用。又植入古诗,多了一份文人骚客的风雅。自此,这部享誉文坛的菜谱,堪称独步古今。

  《山家清供/苜蓿盘》一文中说,唐开元年间,福建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进士薛令之,担任太子府左庶子期间,在墙上写了首发泄牢骚的诗:

  朝日上团团,

  照见先生盘。

  盘中何所有?

  苜蓿长阑干。

  饭涩匙难滑,

  羮稀箸易宽。

  以此谋朝夕,

  何由保岁寒?

  貌似埋怨太子师伙食差俸禄低,实则是知识分子自负其才,积极用世而得不到重视的报怨和忧思的流露。

  恰巧,墨迹未干就被移驾太子府的唐玄宗看见,随手就在薛令之的诗旁题道:

  啄木嘴距长,

  凤凰毛羽短。

  若嫌松桂寒,

  任逐桑榆暖。

  皇上不缺气量,不过气量总是深藏着,轻易不曾使用。薛令之吓坏了,连忙辞职,卷铺盖回了故乡。诗言志,诗也是发牢骚的载体,唐玄宗听不得不同声音,让我想起另一则与此极其相似的故事。

  孟浩然孟夫子《岁暮归南山》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句,玄宗听了道:“卿不求仕,而朕未负卿,奈何负我?”其结果是放逐山野,终生不用。

  不过薛令之到底幸运一些,每月有明皇按例的赏赐,只是老薛是个拗人,只依从前在东宫时的俸禄取酬,余则不受。后来,他的学生李享即位,派人征召时,老薛却已谢世多时了。肃宗遂赐其村为“廉村”,乡河为“廉溪”,以彰其清,其称于今尚存,算是后话。

  再回过头来说苜蓿,一次,林先生和宋雪岩一同拜会郑墅钥公,见到了大片地块的苜蓿,喜出望外,遂请教了种植之法,郑先生又赠送了种子。苜蓿藤蔓据说能长至一丈有余,其叶绿紫中带点青灰,热水轻焯后凉调非常好吃,清炒味道也不错,苜蓿拌了面粉,入锅蒸了麦饭,既好吃又耐饥,以盐姜等作料做成羮汤,则更是风味独标。

  从古到今,苜蓿还是那个苜蓿,只是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同,状态各异,对苜蓿的好恶也便常常相左。饥饿时是充饥的好食物;温饱时,又是吃了五谷想六味的好菜蔬;用之于药,又有其独特的药效。到了薛令之夫子的笔下,作了抒发其怀才不遇的窘境的载体。诗虽不俗,作为苜蓿,却是受了冤屈。

  我有菜圃二分,来年附庸风雅,种上一些苜蓿,君若也有雅兴,欢迎屈尊尝鲜。记得,时令当在春秋两季。

  作者简介:杨亚贵,藉蓝田汤峪,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蓝田创作基地委员,蓝田县作协会员,西安市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为文通达者鲜,却恶无病之吟,愿以淌自心田之流,与君共释情怀。

野水相关文章链接↓↓↓

告天下文友:一本“三无”书是啥样的?

曲明:旧物已去,时光永存 ——读野水散文集《旧物时光》

野水:槅  头

野水:纺 车

野水: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是福建第一位进士,嫌宫里伙食不好,徒步回家种田
唐玄宗与大臣和诗背后的秘密
薛令之传
命运就是如此地残酷,从太子到皇帝,看唐肃宗李亨苦难的一生
诗词闲话67
当代诗人‖【杨朝贵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