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笔记:重返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userphoto

2022.11.18 河北

关注

梁东方

很多年前,在当时还带着浓郁的时间痕迹、还很不整齐的正定古城的一次文化聚会上,一位衣衫不是很整齐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对我们说:我实在是无限怀念过去的社会啊!就是叫作封建社会也好吧,那时候院子里有大树荫翳,院门口有叫卖刚下来的新鲜蔬菜的小贩,去井台上打的是甘冽的泉水,坐在荷花池边上看竖排的老书,那上面都是没有简化的老字……

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都觉着他有点不合时宜,有点疯疯癫癫。可是过去了这么多年,他所描述的那幅情景和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的情景,依旧时时浮现在眼前,让人难以忘怀。

曾经骑车到正定西北的孔村一带漫游,发现那里有每方百亩的土地,一方一方周围都有参天的大杨树作为间隔。大杨树环绕的土地上种植的主要是蔬菜和庄稼,也有中药和经济作物。沿着粗壮的大杨树排列整齐的根部,是流淌着咕咕清水的水渠,水渠边上生长着本地的各种野草野花,这一切都笼罩在生活于高大的树冠中的各种鸟儿的鸣唱之中……可惜的是,几年以后再去,所有的杨树都已经被砍伐净尽,鸟儿没有了,流水不见了,干旱的大地上已经是光秃秃一片。

这实际上才是我们人居环境中的常态。乡村如此,遑论城市。

如果你问一问,到底是过去那种大树浓阴的状态感觉好还是现在光秃秃的感觉好,任何人的回答都会是说当然以前好。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就使社会状态不可阻挡地变成了现在这样。

人们怀旧,不仅是怀自然风貌丰富、植被生长自由的旧,从相当的意义上说,农业时代的生产力限制恰好可以保证更多的人的人性的完整不被破坏。人和人之间的善意,还有对物什的珍视,对细节的关注,对离别与相聚的重视等等,都比较完整地保持着人性中的古道热肠式的美好。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还有些既往的记忆,记忆中在乡间的亲朋友好家做客,那种老人陪着说话,女人赶紧给做饭,酒菜都端上桌围着给敬酒的传统状态,事后回忆起来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享受。那种源于传统的招待方式,最充分地将客人为客人,作为上宾,合家陪伴的荣耀,在现代社会里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罕回忆了。那种古道热肠——不管是不是真的古道热肠,至少形式上是古道热肠——实在是久违了的,而且很可能在将来要成为永久性的不可能重现了的场景。

在相当程度上,既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更符合人性,审美,诗意,人像人,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而后来的社会给予人的至多身体上的享受,精神上则差得多。

即便是城市,也是人类在农业时代缔造的城市文明曾经臻于完美,其建筑与植被天地的融合程度,其人在聚居状态里的空间自由度舒适度,都是前此后此的诸般社会形态所不能望其项背的。那是唯一一个人类的社会形态,可与大自然的原始的美妙相媲美的时期。一去不复返,再也无法回来。

所谓“我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通常只有那样的农业社会才给人这样的机会。现代社会越来越不了,有物质上的原因,比如污染和疾病,更有心灵上的原因,心灵上达不到,才唱出来,作为理想唱出来。

重返自然为主角的社会,并非一定是回到过去的农业社会。很多地方已经在也无法回到那样的农业社会状态了,即便回去了,现代人也已经无法承受其间所要付出的代价。所谓重返自然为主角的社会,一定是在现代意义上的重返,是拥有了现代的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以后的重返,也一定是在经过了反思,包括发展反思与审美反思以后的重返。

所以说是重返是因为人类普遍经历了一次离开乡间、离开自然的过程。这可以是具体到某一个人的出去上学、工作,也可以是宏观的人类集体的社会改变性质的大规模城市化。这种离开自然的过程持续多年,而且还会在大多数个体身上不断上演,而返乡作为一种实践和对实践的想象,也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无论是歌曲还是小说散文诗歌,对于离乡返乡的歌吟和描述都屡见不鲜,其中的佳作因为击中了大多数人的泪点而长盛不衰。《离乡500里》《布列瑟农》等等歌曲一直都在被传唱。何以一代代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它们所感染,都能产生共鸣,原因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这一条:人类对亲情、对家乡、对土地、对自然的回望与怀恋。

人在自然为主角的生活里,常有不如意,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好的。至少在物是人非以后,当他们回望的时候还能找到自然作为歌吟的比兴之物。而在以人类自己为主角的生活里则几乎无好可言,少有可以回味的韵味悠长的妙境,也连带着那样的心境尽付阙如。

也许还是回到原来那种状态,把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让给自然和神,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城市里过只局限在人和人之间的生活,是乏味的。没有了自然的生活,便少了生趣。但是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群居生活,不肯单独置身没有他人的环境,不肯复归自然。这种复归不是山野隐居意义上的,就只是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状态的,也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人本能地拒绝。他们可以偶尔来度假,往往还赞不绝口,但是绝对不肯一直过这样的生活。他们几乎是刻不容缓地一定要回到自己一直诅咒的水泥森林里去,要回到那种人和车纠缠在一起的拥堵生活中。

这固然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只有在那里才能谋生,才能让孩子上学,才能老人有医疗保障,但是世界上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这种格式,有成功地将人居散布在乡间却还拥有上述一切的所在,那些所在还几乎都是发达的地方。

为什么发达地区的人们的普遍选择是回到自然为主角的乡间而不是继续在拥挤的城市里占有一席之地呢?自然是他们经过了仔细的权衡,发现人还是在自然之中生活得最健康,甚至最舒适。

有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著名钢琴家,他在回国接受采访的时候被询问哪里才是理想的栖居之地时说:中国的偏僻乡村和发达国家的小镇。

人类诗意的栖居生活环境的要素之一,就应该是农业社会或者现在欧洲小镇那样的平房建筑为主的情况。在人人都有最基本的温饱保障的情况下,那样不高的建筑,广泛的区域里摊开的生存环境,总是更理想,更令人神往的。

常想象在一个温暖的黄昏,自己骑车进入这样一个人类理想的栖居地的景象不是游客,而是回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哲学理论研究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丨连载4
薛永武: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研究的未来趋势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
学会把这6个冲突写到小说里,让小说变得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