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一学校:生火
userphoto

2023.05.02 河北

关注

梁东方

我的童年,我的小学生涯,就是这样在保定六一学校度过的。有很长时间那所破烂的学校都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不是喜欢那学校,而是对那学校的格局里曾经的自己的童年时光的留恋。后来上了大学与工作以后,有几次自己都是不由自主地又走到了那学校的门外,赫然发现原来的平房已经荡然无存,原来沿着墙种着的大木桃树也都砍光了,里面变成了拥挤的楼房,毫无特点的、与别的学校一般无二的地方。

那时候,对于自己这种年纪不大就产生出来的怀旧情绪总是不大好意思,总是遮掩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一次也没有公开地大大方方地走回过那学校,只一味地在门口张望一下,在墙外绕着走一走而已。倒是有很多很多次在梦里又进了那校园,又回到了儿童时期那艰辛而记忆深刻的细节之中。

我不记得我是哪一年上的小学了,倒推一下,大致上1971年或者1972年吧,那时候完全没有时间、没有年份概念,世界是无始无终的,是既清晰也含混的一片。

上一年级的时候,是自带板凳去的。好像也有过矮矮的砖台子作桌子,但是砖台子不够,于是就有相当一批孩子,包括自己在内,是在自己的膝盖上写字的。膝盖不平,很容易将铅笔头硌断,而削铅笔是一个技术活儿,很多孩子都在这几乎是人生中自己单独遇到的第一个技术活儿上被纠缠住,难以过关。一次次都把笔头给削断了,气急败坏也没有用,只能是慢慢地自己找到规律,找到恰如其分的下刀点、下刀的力道。

本性乐观的孩子们因为没有对比的经验也没有对比的能力,天然地以为只要是上学便都会如此呢,他们不知道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是一上学就有桌椅的,而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是连铅笔和本子也没有的,只能在石板上用粉笔或者炭条写字。后来我和其他很多学生一样,曾经将玩烟盒叠的三角游戏赢来的烟盒拆开、铺平,用线缝起来,作为本子使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清晰地闻到烟草的气息,觉着自己拥有带有独特味道的本子,很是高兴。

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苦或者优越而表现出任何抱怨或者骄傲,相反他们和在任何环境里都一样,完全立足当下,苦中作乐,在昏暗的教室里,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伏在自己的膝盖上,脸上却经常洋溢着一种抑制不住的发自生命深处的蓬勃。

孩子们并不知道那是条件艰苦,更不知道自己很可怜,他们照样享受着童年的欢乐,一点都不含糊,一点都不犹豫。因为从来也没有过更好的条件,在他们短短的生命历程里,这就是他们所遇到的第一所学校,是社会生活向他们敞开的第一道门。

然而无论如何,这儿时教室里的昏暗却都已经撒在了他们光滑幼稚的面庞上,同时也永远撒在了贯彻一生的记忆中。

记得很清楚的是要轮流值日,冬天的时候值日就不仅是扫地之类的活儿了,还要生炉子。天色还没有亮的时候就一个人早早地来到学校,默默地开了门,找了用过的作业本引起火来,放在冰冷的炉膛里,然后再放进去一些细细的小木棍儿,然后再放粗的,然后再放煤。

这个过程中浓烟滚滚,乌烟瘴气,熏得值日的孩子鼻涕眼泪横流,经常是不得不躲到教室外面去喘上一会儿气,然后再捏着鼻子冲进去,因为火要是着过了而没有放煤的话,刚才的一切就得重来一次了。

即使点着了火,偌大一个教室,也只是在前面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小小的炉子,根本不起作用,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袄,搓着手跺着脚,满教室都是咚咚咚的跺脚声。孩子们还能在着被冻麻木了的状态下寻找乐趣,找到一个节奏以后一起按照那个节奏跺,整个教室就会产生强大的共鸣,老师再说什么也就都听不见了。令人吃惊的是老师居然也会冷得跺脚,这个发现极大地刺激了我,使我第一次意识到老师居然也是一个会怕冷的人。

几乎每个孩子都要被这么从彻底不会到最后学会地在教室里锻炼上几次,这是课堂之外的一种生火训练;没有谁教,完全靠自己摸索。引火,用报纸引燃木头棍子,再放进煤球……这几个简单的步骤之中有太多的技巧,是孩子们尚且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所未知的。第一步擦着火柴,就需要注意要用力,也要准确,准确而用力地将火柴头擦到火柴盒上有黑色附着物的侧面上去;然后一定要拿着报纸从最下面点燃,火是会向上燃烧的。在冬天寒冷的早晨,如果点报纸的上端,就很难将其引燃;点着的报纸塞进炉膛,往里放木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压灭了报纸上的火;放煤的时候要等着几根木棍都已经熊熊燃烧起来以后……

在这个过程中,值日的俩学生头挨着头在那里鼓捣、琢磨、尝试,失败了再来,再失败就再再来。呛人的烟雾让他们稚嫩的咳嗽声声声不断,眼睛里流着泪不得不暂时从烟雾中跑出来,跑出来刚刚能喘上一口气,就嘻嘻地笑个不停。

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保定,社会的严苛气氛与普遍贫寒的物质条件里,大约只有孩子们还能浑然无知地在苦中作乐。

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不分种族、不分贫富,无不如此。他们并不像普通的所谓艺术家一样创造什么艺术品,他们本身就是艺术品。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自己对待世界的方式,呈现着艺术的真蒂——完全无视个人的存在,完全无视时间的流淌,完全无视空间的限制,以一己的快乐、以眼前的慰藉为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该哭就哭、该笑即笑,不算计结果,不考虑未来,不装腔作势,不装模作样。这样的状态,其实是绝大多数成人艺术家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这是儿童能给人带来的快乐远较成年人,远较艺术家所能带来的快乐更真实更普遍的根本原因。也是过了多少年以后,当年在冬天的早晨值日的时候生火被烟熏得滴泪横流感觉依旧会被津津乐道的原因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丢不尽的笔和擦胶
70年代上小学三年级借别人的钢笔用弄丢了,赔了五毛钱加十个本子
【征文30】说叨“教师节” 想起姑父…… || 作者 韩素文
[黄石文坛]何鹏的散文《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
【传家日历】每一次跳,都是为了跳向更好的未来
不想上幼儿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