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秦文学】赵 熙:【恢宏凝重的时代画卷——读鹏鸣长篇纪实文学《尧落音律》】




恢宏凝重的时代画卷

——读鹏鸣长篇纪实文学《尧落音律》

文/赵 熙


新近读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尧落音律》,心中十分激动。一是这部洋洋洒洒30万字的大作,是来自我的故乡关中蒲城,也是至今为止,我新读到有关故乡这一方热土最为全面、系统而又厚重且带有文献史志意义的大作;二是这部构架宏大,纵涉三千年蒲城自建县以来至当代进入廿一世纪的历史变迁。横及陕西关中,特别是关中东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之发展历程,以“一滴水见太阳”之幅射力,具有典型意义。其三,因为我是蒲城东乡孙镇人,这多年来,正是在以渭北这块故土为背景,叙写一部长篇小说。尽管我身居古都西安,但总魂系梦绕的都是这块热土的人和事。因之,读到叙写故乡蒲城新旧变革,就特感亲切灼热。这正好为清未民初蒲城那一代老革命、老英豪的反抗斗争悲剧做了最好的结尾。想来,即使历经腥风血雨,倍受磨难、呼号结盟的国民革命先烈井勿幕、杨虎城君(皆蒲城人)的在天之灵,也会深感慰藉。
《尧落音律》之所以具有沉厚而丰富的史志意义,在整体结构的十章中,每个革命都呈现出历史同现实交融的叙事特色。上朔至战国时期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始设“重泉”(蒲城古名)县,及至“贾国”之兴,秦、魏、晋之争以至盛唐“奉先”(蒲城唐时名)作为京畿重镇,安葬唐睿宗,唐明皇等五个唐皇的五龙祭祀盛况,及至宋、元、明、清,包括晚清贤师重臣之王鼎(时任道光帝之等机大臣)为林则徐抗击英帝侵略之辨而“尸谏”殉身之烈,林则徐亲临蒲城为“王军机”守灵一月之哀举,至清未民初,蒲城及清、反袁反段,反北洋军的一系列英勇斗争,都有详实而精彩的记叙。读《尧落音律》,可说是在览阅关中及关中东府一部简约而又带史话色彩的地域史。尽管我对蒲城誌书并不陌生,但阅读中常有不少史典及史话故事,正是第一次读到,深感作者在《尧落音律》的写作中所下的功夫。作者以新的历史唯物史观,兼容并蓄,对这块古老土地的前朝后代,人事沧桑作了全面、客观、历史的考证和铺叙。就其规模和写作,除了蒲城各时期精修的志书外,这种写法,以及从文学兼纪实的视角扫描,在中国文学史上尚属第一次。
文化是永恒的力量,它决定一个民族的前进,发展和未来。对一个地域来说,文化状况仍然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尧落音律》尽管所表述的是蒲城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但内在的结构脉络却始终贯穿着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红线。作者在写作中清醒地认识到,蒲城这块土地之所以历史厚重,就在于文化的沉厚积淀。北有白水中华文字之祖的苍颉故星,东有黄河文化的滋育,南有华岳道教之盛,西有药王孙思邈及柳公权诸文化大师的影响,自古至今蒲城所形成的浓郁的文化氛围,对这一块土地和人民的内在精神建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尧落音律》以四大章节的专论涉及蒲城的地域文化精神。包括教育、人才,民情、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在沉厚的历史积尘中寻觅“蒲城人”的文化精神脉络,探寻这种特殊的文化品格对于当代蒲城人在创建新业、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长远的影响力,以文化的视角,紧紧把握了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主流走向。《尧落音律》一开篇便引入杜甫在“安史之乱”由长安回蒲城家时所作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的名篇,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便亲自对这块土地在战乱中的惨情描绘。及至宋、元、明、清,民国之初,出名的贤达学士灿若星辰,《尧落音律》不惜篇幅地记叙了这块古老而文明的土地蕴含着丰厚的文物、人文及自然生态资源。不说那“卧牛”形蒲城文化古城出名的唐、宋双塔,不说那至今保护完好的唐建文庙及堪称“龙碑之母”的“六龙壁”,不说那唐皇开元盛世由唐李隆基亲为其父睿宗李旦选择建于蒲城半山山系,气势辉煌、石刻度、华表堪称世间一绝的桥陵,仅蒲城博物馆馆藏文物达4800件,有6000年前人类先祖所遗骨针、墨玉石斧、石铲及陶鬲水器等文物。“蒲城碑林”更是珍品琳琅满目(其中有高力士碑等),不少为北京和西安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叙及文化教育,蒲城有保留完好无缺的少东槐院“清考院”,有杨虎城将军在1934年所建的蒲城尧山中学及妇女校、孙镇师范,甘北小学等。杨将军主陕仅五、六年,在国难时期,就重视教育,兴教育人,又大兴水利,以李仪祉(蒲城人)等专家为核心,并亲自堪察策划,兴修了惠渠、渭渠及至渭惠渠。而创建70年的“尧山中学”,为革命为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多年保持着省,乃至全国名列先进的荣誉,成为关中渭北的知名“学府”,更为蒲城的开拓、发展和未来做出了巨大贡献。《尧落音律》中文化含量沉淀厚重,它不仅勾勒并揭示了蒲城之所以成为“文化之乡”“诗乡”和经济腾飞之强的本源,而且,对于发展文化,重视培养人才,尊重知识乃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这一真理的阐发。对于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精神文化品格的建造,建立和谐小康社会,都具有警示和导向的作用。

我作为一位习文多年的文化人,对于《尧落音律》中关于民俗文化的记叙和展示,特感兴趣,这也是最为精彩耐读的篇章。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这块土地古老文化及先祖生活状况和历史发展的形象载体,它的保护和存在,并可源具有世界的意义。《尧落音律》中有关蒲城地域民俗文化品类之集大成,不说对蒲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纳保护做出了贡献,其实展示的不少已经超越了本乡本土,成为关中,特别是关中东府民俗文化之面貌,如《老秦腔》《迷胡曲子》《碗口腔皮影》《老腔皮影》《砰道情》《木偶》《社火》《尧山庙会》《蒲城神鞭》等民间工艺之奇葩:剪纸、刺绣、雕塑、花灯、布制品、面花、木刻年画、麦秸画,还有古老而名传全国乃至世界的“蒲城焰火”,(曾在日本,法国等地表演)。详尽地记述了这些古老民俗文化发展的历史,发展的规模及其制作工艺和表演,十分精彩绚烂。仅以“蒲城焰火”为例,《尧落音律》中记述了盛唐祭祖将全国焰火制作23工能匠集聚于秦先(今蒲城)设立宫廷御用作坊进行专业生产焰火爆竹,其中蒲城“旌士坊”(兴镇)乃是中国北方焰火花炮爆竹的生产基地,此一直流传至今。80年代,在兴镇发现的明嘉清年间“永至渊”炮标签,便是当时“旌士坊”产花炮基地的老字号。《尧落音律》详尽记载了“蒲城”“旌士坊”制作花炮的规模,至清道光年间品种已有七大类,140多个花色,现在已发展到500多个花色品种。还记述3枚焰花花炮的程式和规模,对于可分为“全架火”“半架火”一角火都有详尽说明。似乎也只有清光绪7年才放过一次白杼焰火(全架火),这100多年来,再也没有放过“全架火”了,就是在法国表演,也只是48个程子的“半架火”。“杆火”内容节日丰富多彩,有天女散花、武松打虎、猪八戒背媳妇、大雁塔取经,铁树开花,金蝉齐鸣等多达170多种。真是一种“火树银花幻是真,元宵月朗艳阳辰,飞红无限休和象,散作人间满地春”的景象。笔者之所以将有关“花之乡”的盛况摘引数句,一是十分感动而饶有兴味;二是对于作者在这样详尽多彩地展示蒲城的乡土民俗文化的努力,做一简铺叙,可观书中一斑,说明作者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和匠心。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尧落音律》的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尧洛音律》以大量的史实典籍,详叙蒲城地域的历史文化、古老文明及英杰贤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说给了这座关中的历史名城做了最好的注脚。然而,就《尧洛音律》的整体而言,其最为突出的特点还在于作者以拥抱现实的热情,满腔热忱地对于蒲城半个多世纪新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展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拨乱反正,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折期,蒲城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尽管是整个中国伟大改革发展的一溪流,但对于已经拥有70多万人口,面积为1584平方公里土地的蒲城,却是惊天动地的创举。
对于在童年饱尝了贫苦和艰难的我来说,我更熟悉于故乡的过去。辽阔的高原,地广人稀,常年缺水干旱。缺水缺到一瓦盆洗脸水,竟至于全家7-8口人轮流洗漱,洗罢还要沉淀之后喂牲口或喂猪羊。洗澡更是一辈子难得有几回。故乡有“宁肯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对过路人)的(特殊用语),足可知干荒和缺水到了怎样的地步,(县北挨山丘壑区只得靠天雨吃窖水)。缺水而干旱,庄稼一年仅种一料稀薄小麦,再种点糜谷、芥麦之类。到了严冬寒春时月,家家几乎断粮,彻年冬春只能吃黑粗糜馍,好点的家家也只吃加杠馍(麦和豆面相混),春天能有用喂牲口的苜蓿充饥也就算能度过“春荒”了。我的童年和少年,也就是在吃尽高原所有的绿色“野菜”度过的。它不仅是我个人的苦难体验,也可以说,这就是解放前及至解放初,蒲城人的基本生活状况。这个荒败及狼多人穷的地方,之所以在清末民初出现了那么多揭竿而起,诸为井勿幕、靖国军一路司令郭坚及杨虎城新将领,除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同蒲地的恶劣地理环境和民不聊生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尧洛音律》以历史和现实的鲜明对比,全方位地展示了蒲城半个多世纪的飞跃发展,以无可辨驳的事实和依据回答了如何使这个干旱缺水,贫苦无望的高原改换容颜。如何在改革中,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中获利跨越式的发展前景,使蒲城“换了人间”。笔者就摘引《尧洛音律》中几个数字,就可窥其发展、巨变的一斑……
就其解决供“水”而言:反复测量93水支项目,将水源先在位于县城东30公里的洛河谷两岸,提取“380”奥陶纪石灰岩裂隙水,不论就水源、水质、水量都从根本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持久均等和长远发展。
蒲城县各级领导,几十年为一日,集中“攻水”,矢志不移,使蒲城旱塬面貌基本改观。1984年首先以地质堪探井,解决城区供水。1987年与农村防氟改水工程并网,形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1998年政府投资1500余万元,改造了5公里瓶颈工程,改变了动力供水为重力供水工艺流程;近年争取防氟改水项目投资1600万元,国际项目220万元解决了7.6万人的饮水问题;2005年政府又投资1300万元,改三级加压为两级加压,改造城区管网。目前,管网覆盖了中南部800平方公里。主要管道140公里,支管道1375公里。全县35万人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占全县总人口的50%。
尽管以上罗列的数字是具体而朴素的,但对这块几千年都在旱魔和连饮用水都熬煎着的人民群众来说,改水工程新取得的伟大业绩,这些数据却有着沉重的含金量。而几十年党和政府的前仆后继的不断努力,期间又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牺牲?!中国共产党不就是在这解决人民生计的无私奋斗中体现出她的光辉和伟大 ?!《尧洛音律》便是以这样朴实的记叙,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和伟大的人民。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的巨变离不开人民辛勤的劳动和创造。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在《尧洛音律》中有宏观上的规划、蓝图和成果,亦有一个乡、一个村,或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普通农民的变化和心声。我注意到这样一些数字,全是年产粮已达1.87亿公斤,仅小麦1.85亿公斤。(蒲城是有名的产粮大县)。在发展粮产的同时,产业结构得以合理调整。林果40万亩,年产4亿公斤“尧山牌”酥梨、“重泉牌”苹果及蒲城西瓜享有盛名,这个65万农民的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达1600元,尽管同发达地区难以类比,差距很大,但将这样众多人口从贫困线向小康线拉动奋进的努力,是何等的艰巨而壮烈!

《尧洛音律》在细叙蒲城巨大变化的行文中,始终把着眼点投向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投向目前仍然存在着困难的弱势群体。尽管创业充满艰辛,困难重重,改革中的许多矛盾一时难一解决,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阴暗面,但作者高扬奋进的旗帜。《尧洛音律》中记叙的残疾人高武兴的事迹就深深地感动了我。这位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以后又在打工中因窑洞坍塌,腰身又被砸成压缩性骨折,这样一个屡遭不幸的残疾人,却利用三间破房以补修轮胎创业,边实践边探索,竟发明了快速修补轮胎的橡胶钉,获利国家专利证书,开办了“蒲城县高武兴特种橡胶厂”,生产出“高武兴”商标的优质产品。《尧洛音律》中这样记叙:为了把产品推向市场,他一个人背着70多公斤的产品,拖着病残的腿,顶着凛冽的寒风步行上路了……
这就是蒲城一位普通的农民。
这就是蒲城一位残疾的农民企业家。
他负重跋步的身影,便是千万蒲城农民父兄开拓、奋进,创业的身影。这是悲壮的却是坚定的,义无反顾的身影啊!
是什么使一位残疾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裕,是什么使这位残疾的高武兴把自己的联盟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从他身上体现出整个中国当代农民的精神和意志,理想和未来?!是时代,是党的政策,是对农民和土地的彻底地解放,才使石头开花,乾坤倒转,一位残疾农民闯出了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在这里,《尧洛音律》以雄辨的真实,突现了人民的创造,人民改变自己命运并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也真切的体现了我们党的富民政策的千真万确。从这个意义上讲,《尧洛音律》亦可称作一部人民创造历史的新时期的《创业史》。
历史属于人民。在特定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英勇奋斗和艰苦创业的“领衔人”。《尧洛音律》站在时代的高度,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在推进蒲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大批基层领导于部和决策者的英明睿智。作者真心实意的,客观的记叙了蒲城历属各级领导,在认真执行党中央的多项政策,在决策蒲城的经济改革方略,实施各项建设项目工程,以及在扶贫、兴教、培养人才诸多方面的艰辛历程和创建的辉煌成果,在实现为民、亲民、爱民的行动中,为群众正办的“十件好事”赢得的赞许和反响。作者在行文中饱含感情,又朴素真切,许多细节感人至深。不仅从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层面,看到了党的基层干部的辛勤努力,也看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展示了领导在工作实践、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丰富性。蒲城县的县长,又是诗人兼作家的鱼茂胜,满怀激情创作的长诗《蒲城咏怀三百句》,充满对蒲城土地,人民的挚爱,也是这位出身贫苦农村,毕业于西北农大,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奉献于改革事业的共产党人的雄心和理想的真挚写照,更是抒发了众多基层干部投身于改革建设事业中,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心声。
《尧洛音律》的作者鹏鸣,充满了对新时代、新生活和党的富民政策的火热激情,不仅以多部诗作倾注了对家乡,对土地的热爱,而且以多部表现改革生活的纪实文学为新时代谱写英雄颂歌。尽管因种种原因在写作这种反映一个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式的史论体纪实文学,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以及因采访的面大,材料复杂带给写作,特别是在表现文学性方面的局限,但我还是钦敬于这位极有社会责任心的作家的勇气、胆识、激情和“特别能战斗”的刻苦精神。更为他在使这部纪实作品真实、感人又厚重著作的创造和在诗情方面的艺术展示所做的巨大贡献深表敬意。《尧洛音律》尽管不可避免的还留有一些疏漏,但无论怎样,它的出版对于我那古老而又腾飞的蒲城县,对于71万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是一部珍贵、厚重、难得的大书。而且,它的意义,恐怕不仅仅是对于我的故乡,就是对于中国农村的变革和地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史料和研究的价值。在这里,我不仅热诚地祝贺它的出版,更对于为使故乡蒲城旧貌换新颜,人民得康乐的所有建设者和创业者,所有的干部群众深表崇高的敬意。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赵 熙:著名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陕西省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爱与梦》《绿血》《女儿河》《狼坝》《大戏楼》,散文集《赵熙散文》《秋夜的眼》,中短篇小说《白葡萄的传说》长城魂》《十八的月亮》等。短篇小说《大漠风》获1983年天津新港小说奖,小说《桃子熟了》获陕西省农村题材奖,《女儿河》获1993年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肖云儒:【意象派诗歌的典型代表——在诗人鹏鸣的情诗中读鹏鸣】

【三秦文学】鹏鸣:【目击当下文学现状】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86期)

【三秦文学】邓汉章:【小花杂咏(二)】(五首十首)

【三秦文学】陈荒煤:【创新 · 以情动人】(信)

【三秦文学】张怀勤【怀古揽胜杂咏】(七律十六首)

【三秦文学】石昌林:【你好,青春——青春之虹】(纪实文学十五)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离婚】(长篇小说连载三十四)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喝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几本书籍介绍
【考古 历史 文化】【探索发现】尧-舜-之-都(更新5集)
王小娥 | 我的写作之路(上)
陕西蒲城重泉古城
【我的乡情146】三秦月:今夜,我和故乡一起失眠
行走丨行吟在三秦大地(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