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秦文学】戈文:【叁】(散文)



文/戈文
一直以来特别喜欢数字3,莫名其妙的。长大点后知道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感觉3就是量变发展成质变的临界点,是偶然转化为必然的里程碑,是从思维深处打开现实世界的一扇门。
通过这扇门,隐约回想下儿时关于3的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我的奶奶,村里人称“三婆”,也有叫“三娘、三妈”的,极少的同辈份称呼奶奶“老三家的”。对于我来说,每次叫她都是一个拖着长长尾音的“婆......”直到她老人家去世,也不知道奶奶的大名,只是从墓碑上看到“白门屈氏”,才知道从邻村嫁过来的奶奶本姓“屈”。一想到奶奶,不由得回想起她教我的那几首儿歌,每学会一首就得到表扬也常会被要求表演,这个可能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锻炼吧!直到现在还能记起来,每到夜深人静,思绪万千时总会不自觉的哼唱出来。“羞羞羞、把脸扣,扣个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担,我家豌豆没见面”,“米米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zaozao),面面土,贴膏药,大夫来了就好了”,“一二三、上西天、西天有个毛老汉,顿顿吃饭把门关,有一天,么关门,敌人来了一大群,吃老汉饭,砸老汉锅,把老汉气的钻猪窝,猪尿呢,他笑呢,猪放屁,他啜气.....”
奶奶称呼中的“三”来源于爷爷在家族中排行老三,虽然连我妈都没见过他老人家,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后辈心目中的伟岸。记得小时候村里老人逗我时说过,在旧社会爷爷是老家方圆有名的账房先生,人称“白三爷”,打的一手好算盘,可惜这份手艺我没有传承下来;倒是爸爸传承了爷爷爱吸烟的习惯,听说爷爷就是因为抽烟过量而去世的。再后来,我上学时家庭成分就变成了“贫农”,记得冬天5点多上早课都用不起油灯和蜡烛,用和小伙伴在村里红白喜事中抢到的烛泪自制照明,融化烛泪到墨水瓶或雪花膏盒子里,衣服里拽点棉花搓个芯子就行了。断然没有现如今富家子弟们优渥的学习环境,只在一截还处于地下的土胚房、只有课桌没有凳子的教室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爸爸在亲兄弟几个中也排行老三,听他讲在生产队时期还当过小队长,给上百名社员记过工分、安排过生产、参与过联产到户改革。也许就如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一样吧,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即便后来不当小队长了也是队里的纠纷调解员,村里称呼“说事的”,当年妈妈知青下乡就看上我爸落户到村里了。包产到户后,爸爸更加努力奋斗,农闲时节和叔叔伯伯一起出门作生意,我们那块成气候的营生就是收破烂,低成本收益稳,只要肯跑腿,肯定饿不了,还记得我上技校时跑去北池头的出租房里看过他,在拆成一堆堆的元器件缝隙里看到爸爸正在实践现如今所谓“7S”管理中的基础两S“整理、整顿”,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场景确实有助于我建立日后的工作习惯,向条理化的管理要效益。掌握行情抓住机会挣快钱也是他一种不错的选择,记得上初中暑假时和爸爸走村串乡收大蒜、换牙膏铝皮,集中到批量后再卖给外地客商,偶尔赚点差价。感觉那时车头压配重的自行车运载力估计不输架子车,压得越重、收获越大,奋斗到“万元户”的目标也就更近,当然现在用这种方法要想实现“亿元户”的小目标估计不太可能。奋斗的目标就是幸福的生活,为了弥补母亲知青未返城的遗憾,爸爸放弃了在县城置地置产的机会,94年就率先践行了农民进城的社会城市化进程,辛苦半生被一套商品房的使用权倾尽所有还负债多年,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惋惜,大部分人还是被裹挟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了无踪迹,以致我工作最初的几年就以还债为目标而奋斗。
如果说爸爸教给我的是奋斗,从妈妈这学到的就是节俭。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我有大姨二姨四姨小姨,没有三姨,后来才知道妈妈在姊妹中也排行老三,她祖籍河南,外公一家躲避战乱和黄河水灾从扶沟县迁徙来陕,妈妈就出生于西安道北的棚户区。据她说幼时家庭困难已被送人,后又被大姨强抱了回来,小时候就经常在聋哑学校边的菜市场捡些菜叶子,好点的家里人吃,差的剁碎喂鸡,爱惜粮食从此深入骨髓。以前家里几乎没有剩饭,饿了还和小伙伴们钻过生产队饲养室的门槛去偷吃喂牲口的油渣饼;记得小时候生活好点后,不吃完上一顿的剩饭,是没有资格盛新饭的,光盘行动早已根植到我的行动自觉中,即便调味的辣椒丁也不放过,就差舔碗了。妈妈以前是个缝纫工,个体户兴起时也帮摆摊的裁缝匠做过小工,拿了裁剪好的布料晚上加班缝制以贴补家用;小学时帮妈妈用铁皮模具熨烫中山服的四个兜,熨斗温度没掌握好烫坏了一块布料,多亏裁缝阿姨用边角料补做了一件,要不就得赔钱了,生活真不容易啊。为了保障最必须的花销,小时候家里人都很少吃零食,每当妈妈问我想不想吃这个吃那个时总说不想,后来才明白妈妈当时也想吃可惜没借上我的东风一起吃;有次妈妈带我上街,碰到驮竹筐走街串巷卖杏的小贩,我口水流的不行,等妈妈挑好杏称了重付钱时,才发现一直攥在我手心里的五毛钱不知所踪,哭闹也没用只有眼睁睁看着垂涎的美味远去,一文钱难倒老百姓,回想起来那时就开始明白,只有时刻抓住当前拥有的才是长久幸福过程的保障。过完这个正月,妈妈就离开我们三周年了,祝愿她在天国里穿的暖吃的饱,舒心快乐每一天。
缘分啊,我在堂兄弟里也排行老三,是按一个爷爷的家族论的。已过不惑之年,越来越感觉经历是一种不可被剥夺的财富,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以前农忙都是人工收割,我那时最怕玉米搬完后往地头转杆子,其他农活还都可以,记得初中时一天割过一亩地的麦子,在忙天碾场中途回家喝水,太累了抱着水瓮就睡着了,结果被老爸一脚踢醒叫去一起翻场,持续高强度的劳作换来我们家总是队上第一个晒红麦的;刚一上班工程间歇期放长假,我在咸阳蹬黄包三轮车拉客,大夏天过立交桥蹬不动,正推拉着车载客人上坡,鼻血一下呲出来了,用车头挂的水擦下脸塞点纸然后继续,到站后看着手里沾血的三元钱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在宝二工程用角磨机挖热段管道焊口,夹片了机头回转打破了防护眼镜,我竟然凑合着挖好口才下了架子,报告班长时还是他从我耳朵上取下一个眼镜腿,遂被冠以拼命三郎的外号,现在想想那种轻伤不下火线的做法多少有些不合适,依法遵规安全生产才是长久之计。
回望三代人的努力总是觉得有些匆匆,三生有幸,我们成为家里人,从“三”这扇门依稀参悟出我们一家一丝冥冥之中的前世,忙忙碌碌的今生,因果天成的未来。后续的路我们一起稳稳的走,慢慢的沉淀,在急性子、犟脾气、大嗓门的标签外努力增加一些柔和与淡定,在雷厉风行的家风中多增加一丝灵活婉转的氛围,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有你为伴,行稳致远。
偶书于20211209凌晨,今天是老父亲68岁生日,祝福爸爸生日快乐!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戈文,现年44岁,籍贯陕西礼泉,工作及业余喜欢写点文字留存备查,就职于建筑工程行业,受聘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94期)

【三秦文学】冯 捷:【写给梦中的你——献给我亲爱的著名诗人鹏鸣先生】 (组诗)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格律精选】(第294期)

【三秦文学】朿宝荣:【有话对茶说 】(散文)朗诵:梦锁清秋

【三秦文学】滕建国:【寒梅傲霜故人来】(散文)

【三秦文学】鹏 鸣:【红尘情殇 】(诗歌二)

【三秦文学】岭南鱼:【一个人的爱情——大峪河的风景】(长篇小说连载三十八)

【三秦文学】诗歌群:【诗歌精选】(第212期)

【三秦文学】诗词歌赋群:【同题“忆江南●三秦好”专集】(第45期)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白云故乡   杨洪民  高  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吴风平     莲  生    喝茶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爱我家┃佟昊溟
【重庆】殷贤华|温情小小说三题
新芽│胡天乐:这就是我
你喜欢我吗?
【诗舍】写给祖父祖母
《李树人家》聊天记录(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