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秦文学】毛永波:【高陵场畔】(随笔)

本期编辑:南友锋

高陵场畔

文/毛永波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西安周边建设了许多乡村旅游景点,高陵场畔便是其中一个。
这个名字有些直接,前边两个字是表属地的,高陵是个行政区划,这个地方在高陵县内无疑;后边两个字是表意的,多少有点温暖和怀旧的意思。我的记忆当中,场畔那种地方,经常和玩耍、吃喝联系起来。
场是什么?秦人不太遥远的语境中,场是堆积和碾打粮食作物的场地,也兼堆积作物的秸秆。
我的家乡在渭北旱原,生产队时期,每个队都有一个诺大的场院,土墙低矮,麦收秋收季节,大量的夏、秋作物收割之后,源源不断地流向场院,堆积如山,碾打之后,收集晾晒,留存分配,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地繁荣过一月两月,集体的麦秸秆被堆积成巨大的麦秸垛,鹤立鸡群般座落在场院角落显眼的位置,那是生产队牲畜们越冬的饲料,社员家的麦秸垛大小不一,一群小鸡般仰望着鹤顶,那是家家户户冬天烧炕的软柴。场院复归平静,乌雀在场院里觅食,孩子们在场里玩耍,做迷藏、赛跑、打仗、学自行车,最是冬天里的一场雪过,场院里的雪落得均匀平整,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迎着雪壳上的反光,还可以在生产队的麦秸垛底下扣麻雀。
畔是什么?畔是场院和村庄的连接带,也是分界线。线里边是生产劳动的场所,也是玩耍的场地;线外表是是生活区,饮食起居,家长里短,繁衍生息。
如此说来,场和畔是分不开的,因此就有了场畔,场畔就笼统为一个地方。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收割技术的进步,场院已经退出农业生产,成遗址的场畔,已经被扩大的村庄吞噬已尽。无场则无畔,场畔就成了一个承载生产生活的记忆,虽则不太遥远,但也值得怀念。
第一次听说场畔,是杨先生多年前某个周一兴高采烈告诉我的,他说昨天去了个好地方,不远,就在高陵,那里还能滚铁环呢。滚铁环是乡村孩子儿童时期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一只铸铁或者钢筋焊成的圆形,用一根铁柄推着跑,呲啦呲啦地在乡村响动,没有悦耳,但不刺耳,看谁先跑到终点。有一只铁环并且经常推着玩,是很优越并且得意的。杨先生还说那里有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我统统没有记住,只记得那是一处乡村旅游的新地,有机会要去那里推一回铁环。
好几年过去了,因为忙,因为其他事体,终没有去推那一回铁环,但是高陵场畔这个地方却一直记着。
初冬的一个周六,太阳出奇的好,暖融融地照耀大地。上午在北郊办完一个事情,就想着怎么打发下午的时间,尤其不能辜负这冬日的阳光灿烂。和朋友简单地商量了几句,就奔高陵场畔而来。
导航把我们直接导到高陵场畔,我怎么都找不到铁环的滚道,展现在眼前的只是一个农贸市场,市场上出售各种时鲜蔬菜,价格便宜到哭,来了总要消费一点,十来块钱买了一大堆萝卜白菜,窃笑不能虚了此行,也好抵扣一点汽油费的损耗。
就这样回去总觉得心有不甘,便问农人高陵场畔在什么地方,乡村的老百姓热情指引,但是忘不了说一声都倒灶了,没有人了,门可能还开着,也能进去看看。
顺着农人指点,车行两、三百米就到了高陵场畔的北门,敢情这里是一处诺大的城堡,满满的文化和实物都在里头装着呢。
曾经的历史印记和农业生产工具都在这里陈列着。门可罗雀,只三、五个游客,所有的商业项目都已停业,缺乏维护和维修,显得陈旧破烂。环境是文革时期的农村文化,最高指示和极左标语,夸张地喷绘在农村落后时的墙头屋面,各种农耕时代的粗笨农具和运输交通工具陈列在甬道,木制马车,泥塑骡马,犁耧耙耱等等。
我感兴趣的是甬道两边墙上的关中方言及其注解。方言是一个地域的语言识别系统,大家都讲普通话听不出来籍贯,大家都讲方言一定造成交流困难,而方言对意思的表达却是普通话远远不能达及的,方言在一定场合的表达,也能给人带来惊喜和亲情的感觉。这里收录了许多方言,显然也经过了方家的细心订正。老乡们在一起时,也经常讲方言,准确达意,却往往不知道字词的写法,到了这里一看,方才恍然大悟。比如:方将,音bang(二声)jian (三声),意思是差不多,接近,基本平衡,我们原来都读作帮肩,却不知道怎么写,或者一写就错。
另一个院子里,看到一个舞台,很简易,大约类似于文革中的乡村舞台,唱个样板戏或者用于诗歌朗诵,舞台上尘土已经快没脚面了,背景墙上的一条横幅还在,是2018年关于扶贫攻坚会议的一个会标,蓬头垢面,蛛丝马迹,就在想,大约2018年之后,这里就开始败落了,再也没有作为重要场合使用了。当年鲜亮的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就这样败落了。
曾经有过浅浅的思考,陕西的乡村旅游项目从袁家村肇始,带动了一大片,几乎每一个县,都曾经上过这样的项目,最后都弄成了袁家村的孪生姐妹,同质化是最严重的问题。袁家村还在,还发展得轰轰烈烈,而其他呢,除了少数几家还能勉强维持之外,多数都已经人去楼空。之所以失败,有自身的禀赋,经营战略,地理位置等等因素,要探究清楚,恐怕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不是这里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毛永波:男,1963年出生,陕西白水人,现为西安某高校教师。出版有散文集《流年似水》。



往期精选


【三秦文学】毛永波:【狐朋狗友褒解】(散文)

【三秦文学】毛永波:【石川河】(散文)

【三秦文学】毛永波:【茶如人生与人生如茶】(散文)

【三秦文学】毛永波:【封控抗疫的日子】(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

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杨  强   温俊儒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 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   编:张怀勤     杨洪民    处  寒
副主编:长青山人  陈杰
编 委: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谭文群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梦而诗
刘旭平 冯   彪 莲  生 刘军英
王宝群 润   隆 喝 茶 张晓强
孙传志 吴风平 秦岭人家    
王   飞    秋日私语    南友锋
水云天    谢亚红    徵  蔚
马永清    张兴军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阎浩岗:消失的乡村景观之场院
胶东乡村记忆:几十年前,掖县老家的麦收场景
麦收
当旧时的风景再也不能重现,你每夜思乡的梦里,是否还有真的笑容
​又到麦收季
【金都文学微刊·第54期】李文毅作品专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