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秦文学周末特刊】顾盛杉:【书风激荡 人品峥嵘】

作 者 简 介

征文启事

三秦文学“冬韵”同题作品有奖征稿启事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兰亭序》真伪早已尘埃落定,但高二适先生在“兰亭论辩”中表现出的捍卫真理的那种大无畏精神至今仍闪耀着光辉并彪炳史册。

书风激荡    人品峥嵘

作者:顾盛杉

40多年前,就《兰亭序》真伪,江苏姜堰人高二适与郭沫若先生在报纸上打了场“笔墨官司”;40多年后,人们在回顾这场“笔墨官司”的同时,更为高二适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明辨执著的学术品格深深折服。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2005年11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艺术家及文艺理论家70余人齐聚江苏省姜堰市高二适纪念馆,参加“纪念‘兰亭论辩’40周年暨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开幕式。

1965年5月,中国的学术界发生了一件极不平凡的事。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相继在《光明日报》《文物》上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对传世名帖《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部文字不符合王羲之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所依托写就的赝品。

郭沫若的这一结论引起了当时书法界和学术界的震动,很多学者纷纷表示赞同。然而,同年7月,《光明日报》刊登了一位江苏省学者写就的《〈兰亭〉的真伪驳议》一文,对郭的观点提出了商榷;8月21日,郭沫若发表《〈驳议〉的商讨》与之讨论。这场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讨论从《光明日报》开始,逐渐在一些报刊上展开。讨论延续了六七个月,参与者各抒己见。这就是震惊文坛的“兰亭论辩”。

这场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公平论辩还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在得悉此事后,他亲自过问并明确提出了著名的“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观点。

这场论辩演绎了百家争鸣的文坛绝唱。它为学术界树立了一种勇于坚持真理、敢于挑战权威、惟真理是从的良好风气。也正因为如此,该辩论被列为“20世纪十件文化大事之一”。

那位大胆直言、治学严谨、在一片赞同声中大声提出驳议的学者便是时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的高二适。

30多年后,在南京东郊发掘的六朝墓葬中,出土了东晋名臣高崧墓中一方楷书砖质墓志,给高先生论证的东晋已有王羲之书体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兰亭序》真伪早已尘埃落定,但高二适先生在“兰亭论辩”中表现的捍卫真理的那种大无畏精神至今仍闪耀着光辉并彪炳史册。

为了弘扬祖国文化和向高二适先生学习,姜堰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曲江河畔、人民公园西侧建起了一幢高二适纪念馆,以期让高二适先生的书法艺传和精神传播于海内外。

发生在40多年前的关于《兰亭序》的真伪之辨是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一件标志性事件。它基本体现出“双百”方针的指向作用,其历史价值正如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上世纪末在《怀念高二适先生》一文中所言,“在学术界、文化界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书迹的真伪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造就一种什么样的学风和文风,我们能不能树立一种惟真理是从的良好风气”。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高二适先生名锡璜,号瘖庵、舒凫、麻铁道人、高亭主人等。“二适”,寓“适吾所适”之意;“凫”者,野鸭也,“舒凫”乃自由自在、不受羁绊之意,显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色彩。

高二适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市兴太镇小甸子村,1915年毕业于东台县高等小学,18岁任立达国民学校教员,21岁时为校长,25岁考入上海正风文学院,27岁考入北平研究院为国学研究生,29岁因病回乡,后任小学校长。高二适33岁应陈树人之邀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办事员、科员、立法院秘书,1937年随立法院入川,1946年回南京后,曾兼任朝阳文学院和建国法商学院教授。建国后,高二适历任南京工专上海分校、华东专科交通学校教员和华东水利学院图书馆职员,1958年因病退职。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高二适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77年高二适病逝于南京。

高二适少承家学、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对传统文化感情深厚,一辈子精读详解,孜孜以求学问之道。他一生嗜书如命,“一日无书则不能生”,无论在家或出行总有书相伴,稍有得闲即展卷入神。他幼时在家乡,夏日蚊多,夜读时则置盆水于桌下,双足插入以避蚊咬。高二适为学,必追根穷理。其读书随感随题,有的书经过反复摩挲,一题再题,眉批、评注、题记、跋语……书页空处殆尽。在研读柳文过程中,他借得南京大学陈中凡教授的影宋本《柳河东集》,对照各种版本研究、校勘,以至这本《柳河东集》被圈、点、题、注,遍加朱墨,难言归还之期了。这期间,浙江湖州费在山与高二适经常通信请教,高便将自己对柳文的研究心得逐篇向费直言披露。频繁的书信往还,便产生了《高二适存稿——〈柳河东集〉讲疏》。他的重要著作《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以及在“兰亭论辩”中所撰《驳议》《再驳议》引经据典、详加考辨,无不显示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学术水平。

高二适一生精研书法、文史,博涉诸家,自出新意,成就卓著,有当代“草圣”之称,与胡小石、林散之、萧娴等并称为“金陵四老”。苏渊雷先生誉之为“诗豪”。林散之先生在其去世后含泪书碑题为“江南诗人高二适先生之墓”。

声震士林的“兰亭论辩”向世人展现了高二适刚正不阿、明辨执著的学术品格。他平生崇尚学问、敬服贤者,与许多学者、书画家交往密切。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他与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忘年之交。

章士钊年长高二适23岁,两人自1935年相识后,诗歌唱和,学问相契,订为忘年交,高尊章为师。章对高极爱之重之,赞其诗帖挥洒极工,颇类南宫名札,学问“寝馈功深”,“史实研究”“无漏洞可塞”,斯为“天下一高”。然而就算面对亦师亦友的章,高二适仍然表现对学术的执著追求。1971年,章士钊所著《柳文指要》经毛泽东同志特批,由中华书局出版,并作为礼品赠给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而高二适毫不客气地将此书中的失误处一一摘出,写成《纠章二百则》。先生的小女儿曾问父亲:“章先生是你的老师,你怎么能编这样一本小册子呢?”先生莞尔一笑,借用一句西哲名言答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字字精神,耐人寻味”

高二适诗书一生,直造精微,言必已出,晓畅唐之杜韩刘柳、宋之江西诗派,创作诗数千首,留存下三百余首。其遗存书帖多有批注题跋,皆颠扑不破语,造诣极深,是其遗世最宝贵财富之一。

高二适先生的一生成就书法为最。他以诗入书,缘物寄情,继承历代文人书法法脉,融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将诗情书意融会贯通,又独创出自己奇矫纵横笔随神驰的独特风格。

他的书法于章草多有心得,且富创意,并能熔铸古今,以魏晋楷行为基础,取章草之精髓,守钟王之神韵,得汉隶之骨骼,化杨凝式之风采,借宋仲温之姿态,创一种一分隶、二分楷、三分行、四分草的“高体”。他70岁以后的草书有一种古拙而灵动、苍劲而洒脱的风韵。其所留给我们的作品,高古绝伦,神采璀璨,典雅隽越,风姿独特,严正刚直咄咄逼人,而无丝毫媚俗之气,艺术成就之高让我们惊叹!

诗人、书法家林散之先生,人称当代草圣。林散之的声名大作是在他70岁以后,但早在1962年,高二适见到林散之为江苏省政协书写的毛泽东七律《长征》,竟拍案惊呼:“这才叫字!”并说此条幅“字字精神,耐人寻味”。1963年林散之来南京不久,画院资料室管理员何某爱诗,他把林散之的诗带给高二适。高二适读之,赞为“诗坛一绝”。

高二适为人傲岸耿介,落落寡合,厌恶世俗应酬交往,但他自见林散之书法诗作后,托人捎信,约以相见。1963年1月11日,这天春寒料峭,下着冷雨,两位老人一见如故,相逢恨晚,倾心谈至深夜。高二适有诗记其事:“书到酣时千万字,情投深处两三更。时事风雨今宵月,只欠心事作画声。”林散之则留下了《春日寄怀二适》的诗作。

 唐寅有“有德有才者惜才”的话,两位老人肝胆相照,推心置腹,是艺坛佳话。高二适对他看不顺眼的人,会不客气地拒之门外,让人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对口味相投的知己朋友就高谈阔论泼墨挥毫,一张接一张地写字,还开心得意地说:“我这又是一种字体!”

文革中,高二适所在的省文史馆开批判会。他对乱批斗人心有不满,就要表现一个不恭敬。他故意对头头说:“我内急了。”“这楼上有卫生间。”高二适故意说:“不行,我要回家坐马桶去!”说完就掉头回家去了,弄得头头哭笑不得。高二适的牙齿坏了,到口腔医院去装假牙。医生听说有名的书法家来了,特别关照奉承。高二适戴上假牙十分舒适合用,医生对他说:“假牙不用收费了,高老,您给我写两幅字吧!”高二适一听就火了,立刻从嘴里把假牙摘下来,往桌上一摔:“怎么能拿这个做交易呢!”

上个世纪60年代,收藏家方智铠认识了高二适。他们的交往真诚而平和,前后10多年成为至好的“亦师亦友”。方先生喜欢写古诗词,每每都要请高老指正。高二适晚年书法作品用的印章,大部分都是托方先生在扬州请当时的篆刻名家代刻的,有他的名章和“草圣平生”“磨铁道人”“澄草圣斋”等闲章。二适有诗“人言磨墨墨磨人,磨穿铁砚始堪珍”,晚年自号“磨铁道人”。

 方智铠说,他收藏的高二适的字,大件作品不多,大多是诗稿、信件。他虽和高二适交情甚厚,却从来没有开口向高老要过一张字。高老寄给他的信件很特别,信封常常是废物利用,把旧信封反过来糊上的,这一个个旧信封上的字却是那样的入木三分光彩照人。他把每封信都当作书法作品来认真完成,自鸣得意的字,还自己画起圈来,写成后还要加盖引首、压脚和姓名印。方智铠日积月累,这种特别的书信收获也丰富起来。方老还收藏有艺术大师刘海粟对高二适的亲笔题字:“精极笔法,豁然胸襟,略无凝滞。”刘海粟曾说:“我不认识高二适,但神交久矣!”

高二适一生与诗书同命,文如其人,于学问严谨中实,宁根固底,语不犹人,不驰鹜浮名;于事刚正不阿,不依违两可,坦荡一生;于友襟期坦诚,良实忠纯;于后学为严师益友,堪为一代宗师。熊秉明吐露八字真言“书风激荡,人品峥嵘”;沈尹默称之为“三百年来未见之”;林散之誉之为“不负千秋,风流独步”;刘海粟言之“精极笔法,豁然胸襟,略无凝滞”;陆俨少推崇其“赋性耿介,不妄交”;赖少其誉为之“神交廿载,波撼石头城”;邵华泽尊其“揆古察今”……

注:本文根据原先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兰亭论辩”40年》、《光明日报》的《书风激荡人品峥嵘——纪念高二适先生》、《中国教师报》的《重温二适先生》、《大众文学》的《一代草圣书豪高二适》等作品改写,编入《人文三水》。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 者 简 介

顾盛杉,笔名任远、成皿、三木、秋兴、一夫等,记者,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大众文学学会、泰州市诗歌协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研究员,《报告文学》特聘作家。荣获国际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指导奖、全国散文随笔奖、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中华赞”诗词歌赋奖、金江寓言文学奖(最高奖)、市首届“八尾猫杯”儿童文学奖、姜堰外宣特等奖以及上经区广播电视十佳记者编辑、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若干奖励。

三  秦  文  学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刘庆勇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韩天瑞    米兰花  

              梦锁清秋  姜建洲  毕廷娟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二适书法选集》和《兰亭论辩》
高二适:我一天不写字就活不下去!
敢于挑战中科院院长的权威,是谁有这个胆量?因为啥?
1955年的那场“兰亭之辩”,竟是高层推动!?
【书学资料】中国书法系年(转载)19 - 【学术·收藏】 -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 - 中...
唐子农:漫说《兰亭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