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光谱:创新经济时代下的17项商业特征 ​

从一个经济时代的商业特征说起



从原始的旧石器时代至今,在人类演化的大约300万年漫长岁月中,创新始终伴随着我们进化的步伐并在其积累到一定能级的时候带来时代的变革。

在这当中,受创新影响最大的当属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从新知识及其知识网络的创造(我们也叫创智)到最终将这些知识一一转化成生产力影响时代经济发展的属性和商业运作的特征,创新行为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人类演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而由创新行为驱动下的经济模式,我们称之为创新经济。

身处在这一经济发展的长河中,认清其时代下的商业特征将有利于我们找到发展未来商业指南针,也同时影响和加速人类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2014年,德勤发布了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商业特征模型-数字化DNA(Digital DNA)。通过针对这一时期下全球数字化领域领先企业全面商业研究以及服务洞察,德勤在这一模型中描述了数字化时代下的23条商业特征。

在这些特征描述的指引下,德勤全球各机构又纷纷根据当地业务的需求接续开发出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工具、企业数字化领导力建设方法论、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框架等等,从而在其包括战略咨询、人力资本咨询、技术咨询、财务咨询、法律咨询等诸多业务方面为全球企业实施了数字化管理的赋能和提升。

由此可见,准确描述某一个商业时代的核心特征,在企业业务能力提升、区域产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全球生态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笔者通过对4,331篇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以下简称WoSCC)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2015年开始,全球学术界在创新经济时代下商业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始有了显著的增长。可见,对创新经济时代下的商业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归纳和描述变得十分迫切。



从商业、管理、经济的综合视角看未来世界



从4,331份文献来看,商业、管理和经济是审视创新经济时代下商业特征的主要视角。

细化来看,行业市场(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研究)、人力资源(领导力、胜任能力、学习与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研究)、企业创新(商业模式、转型变革研究)、组织行为、企业战略(数字化、价值定位研究)、企业治理(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研究)这6大方面领域的相关研究和结论尤为突出。

这也进一步反应了对创新经济时代下商业特征进行有效和准确的描述需要从社会、经济、人文等多方面来综合考量,而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受其影响最显著的将是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和管理提升。

回顾经济管理研究的近30年,其实关于创新商业时代特征的研究也是星星点点般存在的。

1997年,英国经济学家Christopher FreemanLuc Soete将其共同出版的著作《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更新至第三版。在这一版当中,他们依然凭借对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的世界经济变迁进行讲述。并且始终站在所谓创新的视角来归纳和理解各时代下经济演变的原因和规律。

根据书中作者的洞见,持续的创新引起持续的收益;用想象来确定未来潜在市场;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协同关系等被认为是工业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时代下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该著作对本课题的核心借鉴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确研究创新不是从当下起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新是伴随我们发展始终如一的话题。这也是本研究认为要进一步提升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鉴古论今,从历史视角进行归纳是研究结论是否完整的关键所在。

2003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Everett M. Rogers出版了《创新扩散》一书的第5版。书中正式提出其创新扩散模型,系统地分析和阐明了一切新想法和新事物在社会中传播,从而引起不同人群对创新反应的规律。

其中,他认为创新的传播受众有5类,包括创新者(Innovator),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晚期大众(Late Majority)和落后者(Laggards)。创新在与这些受众交互的过程中会遵循认知(knowledge)、说服(persuasion)、决定decision)、实施(implementation)以及确认(confirmation)这5个步骤,并且不同的受众在经历这些步骤之后的表现和反映也有所不同。Rogers教授的研究成果在长时间的商业创新过程中被逐渐验证,并成为影响当今商业创新与人类社会交互关系的重要归纳参照。

2011年以来,创新的话题更开始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2013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伦敦大学学院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心理学教授Tomas Chamorro-Premuzic关于“成功创新者所具备的五项特质”(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Innovators)的洞察文章。

文章中明确指出:一颗机遇导向的头脑(An opportunistic mindset);正规的教育和训练(Formal education or training);积极和极强的坚定意志(Proactivity and a high degree of persistence);精准有效的风险趋避技巧(A healthy dose of prudence);怀揣社会关系作为财富(Social capital)。

这5条创新者个人特质对本研究的启发在于当叠加了组织行为理论和滚雪球效应的积聚后,其能提供我们形成一个对充满成功创新者的商业世界愿景及其特征的宏观展望。

同样的,2015年《福布斯》杂志刊登企业家Henry Doss关于创新领导者所应具备的5项特质(Five Character Traits Of Innovation Leaders),也一样给我们提供了形成基于未来但引发自当下的创新经济时代商业特征描述的框架。



“创新光谱”的构建与成型



基于笔者结合了上述4,331篇文献以及前人的观点之后,运用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分析法综合识别出7大类17项商业特征描述项。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这7大类模型称为“创新光谱”(Innovation Spectrum):

//
谱线一:意识形态
//

每一个时代都会伴随着人类意识和认知形态的变化或演进。谱线一对创新经济商业时代下人类的意识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创智引发新认知革命。创智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创造或重组的认知过程。

在这其中,人类所得到的不仅是对一类客观新事物的认知,在主观上也会增强所谓的认知策略。

举个例子,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之时,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演进对经济效能增长的影响。直到当下人类开始意识到,当技术的演化进程遇到瓶颈之时,唯一能够触及商业新蓝海的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

于是突然有一天,在各大书店的推荐新书上那些关于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的书籍突然变成了如何打造商业模式、如何发掘商业需求等等标题。而像“设计思维”、“TRIZ”这样的方法论热度也一下子被拉平甚至盖过了数据库、编程等技术性话题。

剖析来看,这些关注焦点的变化其实伴随着人的认知从单纯的客观技术创造转变为对已有知识/信息的重新组合来达到相同目的。根本上来看,这就是认知策略的变化。

同理心文化高度盛行。创新经济必将伴随着人类知识网络一轮又一轮的爆发式扩张,也就是说各种各样新颖的概念、理论、辞藻会在不经意的一个谈话间被创造出来。比如“取关”(取消关注)这个词,第一次听说的人应该也只有在特定语境和话题下才会理解。此时,回顾整个谈话过程双方意识和认知的时候,一定会包含对前后对话内容的回顾;通过对他人表情、神态的理解猜测另一方可能表达的意义等。我们经常提到的同理心也就被发挥地淋漓尽致了。所以说,同理心的养成和普及将是商业时代对创新进行理解和转化加速的一大必备条件。

//
谱线二:战略导向
//

一直以来,创新被人们当作是一种商业行为。但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创新也是一种战略,因为有了这个战略,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才会产生创新商业行为。这就是谱线二所需要表达的内涵。

创新链与价值链协同。创新链是知识/信息从创造/重组到转化为经济价值效能的全循环过程。

价值链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早年提出的概念,认为价值链末端的环节将更能引起利润的获得和增长。

在创新经济体系下,创新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会有独立的价值链衔接。换句话说知识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单独的业务而存在。在这其中,价值的产生和增长除了依靠资本的循环流动外,还有知识/信息的不断流转所获得的价值增长。因而创新的转化和价值的持续增长将相辅相成。

内生创新健全生态圈。以往商业世界的供应链和价值链都是靠外部企业的联合才得以健全。在创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内部新业务的孵化将与外部联合来健全整个生态网络。在国内,诸如华润、腾讯、阿里都已经有类似的机制来保障内生式生态的健全和增长。

//
谱线三:管理效能
//

创新经济从技术的视角更多是为了寻得业务的新蓝海;从效率的视角,是为了提升知识/信息向价值转化的效能。谱线三就是描述如何通过管理手段增强创新行为的效能。

稳定的创新链上下游。这一条的内涵在前述的基础上相信不会有过多质疑。毕竟保障创新链全环节上下游关系的稳定才能通过开环和闭环实现价值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未来企业更多还是应该关注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创新环节,而非样样精通从而保证自身业务的专业性。

创新受高效产能保障。如前所述,创新链既有开环的成分来吸收外部营养。又有闭环的成分来实现自主迭代。而后者必须要有高效产能的保障。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保证了前端创新活动所必要的资源投入;另一个是通过产能提升的程度来验证创新成果自身的有效性。

//
谱线四:能力要求
//

前文已经论述过:创新是一种战略、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战略的高瞻远瞩、经营的稳定可持续性以及实施的高效性。谱线四即描述了上述三个特点。

持续的知识发现缔造。这是保障创新经济永续发展的根本假设。

完善的知识保护机制。这是保障创新经济体处于市场竞争上锋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生态网络业务参与竞争的议价筹码。

高效的知识转化体系。这是维系创新经济体成长节奏的关键,是保障其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未知市场需求可预测。这是让创新经济体能够抢占先机获得市场份额以及持续引领行业的必备要素。

//
谱线五:环境特点
//

创新经济时代下的市场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但当我们把市场当作一个黑箱进行处理时,依然会重点关注自身业务与输入资源、输出对象以及竞争环境的交互。谱线五就是对这些方面的描述。

供需主被动性更复合。基于谱线四的阐述,我们知道在创新经济时代下组织需要主动去探求消费者诉求的直接和间接变化。更多时候这些变化是消费者自身也没有意识到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前后,当苹果开始用电容屏作为手机最大且最核心的交互工具时,当时的手机行业之王诺基亚更多还是以发展全键盘或传统电阻式触摸屏开展交付体验。

然而正是因为苹果的电容屏满足了高灵敏、真体验,突然让消费市场意识到下一代的手机应该是怎么样的。于是乎,诺基亚被苹果瞬间挤下了王座。

在这过程中,市场消费群体并没有在苹果开发电容屏之前就明确表示这一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但恰恰是苹果通过与消费者更深入的互动,并创新且大胆地尝试去孵化和激发消费者的新需求才获得了成功。

可见,创新经济驱动下,主动供需和被动供需将更为均衡,尤其是主动孵化消费者未知的需求将成为市场对商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

对客观环境资源依赖。如今,创新的使命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提及,其中一股强大的声音让我们意识到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是知识创新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红线。其原因还是在于发展的可持续。

跨界竞争成主要威胁。跨界竞争意味着支撑创新产品/服务的技术更为复合和交叉。比如传统零售靠的是重资产、全供应链以及优服务的投入。但是当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崛起的时候,谁会想到IT企业几乎替代了专业零售商成为颠覆重资产、强化供应链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先驱。

到如今,一切所谓传统的行业,都被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所替代或挤兑。这种跨界竞争将延续,而我们也拭目以待替代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盟主又会是谁?

//
谱线六:价值属性
//

创新经济时代商业的价值除了资本还有知识/信息。就像现今无数企业意识到的那样,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即资产”。但更广泛的创新经济时代下包含数字在内的“知识/信息”将成为资本流通和增值的重要载体。

创新和迭变驱动增长。基于知识/信息承载价值的特点,新知识/信息的产生势必就伴随了价值的增长,因此任何知识/信息的创新以及迭代、变化都会引发企业价值的浮动。组织的使命之一就是有效地挖掘和定位这些价值浮动的根源和内涵,从而保障增长并避免减值。

价值的实现无处不在。由于知识/信息在流通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在这些变化里,有些知识/信息失真了,所以其价值可能会降低;有些知识/信息被进一步归纳、提升和演绎,成为业务发展的关键参考,所以增值了。这种知识/信息的流通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只要对原有知识/信息有思考和认知就有价值的变化。

//
谱线七:组织构成
//

组织是开展一切商业活动的阵型。通过不同阵型的形成和调整,能够使组织应对不同的商业环境和任务,并表现出积极和保守的态势。创新经济下的组织也有着其根本的特点。在这些特点之上进行阵型的调整可更好地应对创新经济时代的核心使命。

生态网络同步化发展。生态圈是创新经济商业时代的组织基础。

最近几年,著名人力资源专家戴维·尤里奇及其团队就提出了一种叫做无边界型组织的新商业阵型。不论这类组织形态是理想还是真实能够实现的,其最大效用的发挥还是在由不同业务实体组成的生态网络合作中。

放眼当今世界的重大商业活动(这里的重大指规模大、投入大、经济意义大),如美国的商业航天计划、全球各国/地区的人脑计划,都在探索以生态合作的阵型进行着。而生态合作的意义也显然不是只顾及其中个别企业的利益,而是生态网络中所有成员的共同进退。

多元化生态成为主流。如上述讲到,生态圈的建立是基于不同业务实体的参与,来让某一新兴技术在各领域、各环节“全面开花”产生价值。因此多元化的生态网络构成必定是创新经济下商业阵型的主流。



行业应用展望与下一步研发计划



“创新光谱”是为开发一系列发展和管理实用工具所生。这些工具将用于打造创新经济体并通过企业赋能实践来加以实现。

长期以来,创新经济一直伴随着全球的发展。在人们谈到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以及已经开始的智能经济时代的时候,创新经济的作用一直都在幕后扮演者引导和推进的作用。

因此,在已经识别和明晰创新经济大环境商业特征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评估工具来评估企业创新的齐备度和优化领域;开发创新领导力模型来提升现有企业领导者在商业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及制订未来创新领导力的继任计划;开发创新战略解码地图来帮助制订生态圈整体创新战略体系和与之配套的绩效保障体系等等。

上述这些后续工具的开发将是创新理念向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创新渗透及实施的关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整个社会经济体共同完成和普及应用。

作者系德勤中国创新部门经理,创新科学家。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神经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美国心理学会、上海市心理学会、国际罗夏与投射测验法学会会员。

5月每周三

14:00-16:00

2020HRoot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节(in^HR)”系列直播准时上线,聚焦七大热门话题,汇聚创新大咖全新洞察,带来一场场技术热点与服务创新碰撞、跨国跨界跨时空的智慧对话。


了解“2020HRoot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节(in^HR)”更多详情及赞助参展,请联系:

联系人Kimi

电   话:021-58215197-198

邮   箱:kimi@hroot.com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并报名。

人力资本管理公众号的读者们,

你们都在关注什么呢?

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你们感兴趣的?

请在“留言”中尽情评论吧!

《人力资本管理》致力于传递全球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技巧和资讯。

立即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风:共享经济的创新方向与思路】
什么是创新?
4月起商业模式不再被排斥授予专利
许民彤:知识变现 莫忘底线
新经济模式下,思维该如何变?
解锁商业模式四大新姿势,企业如入无人之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