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 保险科技在香港

保观|专注互联网保险

编者注前两天一则香港首家互联网寿险公司开业的消息引来业界瞩目,香港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似乎要吹响号角了。而事实上,在内陆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香港网销保险的渗透率却低于1%。小观不禁想要探究一下原因,在本篇文章中,你将看到香港保险科技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小观观察到的一些创新。

香港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根据相关数据,与海外市场和香港其他金融服务业相比,香港保险业全网上销售占比远低于1%,本地九成寿险业务通过代理人销售。

香港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限与整体互联网创业的环境、土壤不足息息相关。

当我们谈起内陆老牌的BAT互联网巨头,甚至是后起之秀TMD的时候,一向开放、自由、先进的香港,却没有一家能喊得上名号的互联网企业。

当移动支付在内陆普及到街边小摊贩,香港还是八达通的天下。可以这样说,内陆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移动支付、O2O、共享经济、知识社群、AI与VR/AR等领域的发展已远超香港。

是香港的基础网络设施不行吗?不,事实上,香港的硬件条件比内陆要好的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90代初期,香港就已经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了。发展到2004年,香港网民互联网使用时间平均每月22小时,为世界之最。

宽带网络覆盖香港所有商业写字楼和95%以上的居民住宅,并且在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图书馆甚至多个公共场所均提供免费上网服务。

但因为太多别的因素,香港在互联网的发展几乎陷入停滞。

首先,整体创业氛围偏向于传统行业,资本会将钱撒向房地产金融等香港的主流行业,而不是当前新兴产业、IT行业或者颠覆式创新的技术领域。

此外,高度发达的实体经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价值观的差异等等因素,也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掣肘。

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香港的互联网创新乏善可陈,也可以理解香港保险业在面临数字化浪潮时的后知后觉。

香港的金融监管环境

虽然香港整体互联网创业环境并不理想,但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其在金融监管层面的创新却值得借鉴,比如行业自律与他律结合的监管方式就为内陆保险业监管树立了典范。

或许是感受到了科技对于保险业的变革,2018年可以称为香港保险市场开拓创新的一年

新成立的香港保险业监督管理局新推出了两项试点措施,旨在推动保险市场的新技术发展,引发了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对保险科技的极大兴趣。

这两项措施分别是Fast Track(快速通道)和Insurtech Sandbox(保险科技沙盒):

快速通道主要针对未曾进场、将全面提供数字化渠道销售的保险公司。据此前的消息,众安就拟通过快速通道向香港保监局申请寿险牌照。

“保险科技沙盒”将容许获授权保险公司在不需要完全符合保监局的监管规定下,以先导形式试行创新保险科技及其他科技项目。

在沙盒受控的环境中,保险公司可测试应用创新科技项目,在项目正式推出市场之前,获得实际的市场数据和使用者体验的资讯;同时,投保人的利益亦能在受控的环境下,获得充分的保障。

这对保险公司来说是利好消息。因为Sandbox允许他们在受控的环境下测试新型的保险技术/产品。而Fast Track则加快了对纯数字化保险公司的授权流程,从而提高了新进入者仅通过在线渠道进行分销的速度。

香港保监局设立的保险科技促进小组将协助保险公司、科技公司及初创企业,了解现行的规管制度,并提供平台,让他们就保险创新科技项目作交流。

从名称中,亦可以看出其推动保险科技发展的决心。

香港保险科技创新

上周,香港首个网上人寿保险品牌Blue正式成立,预示着香港保险业的新时代或将到来

据悉,Blue前身为英国Aviva Plc(英杰华)植根香港超过150年的分支,去年初引入高瓴资本及腾讯为股东(分别持股40%及20%)并向数字化全面转型,放弃沿用的投资顾问和银保渠道。

Blue将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和互联网提供一项寿险和一项重疾险。保险产品覆盖香港三大主要危疾:癌症、中风和心脏病,投保人只需回答三条健康评估问题即可获得保障,同时免付佣金。

在理赔方面,Blue将不设中介人的销售渠道,希望以数字化处理,未来将与腾讯会有更多紧密合作。

据相关报道,香港其他保险公司也在逐渐推出网上投保计划,可以预见香港线上保险和线下保险市场的竞争将趋于激烈。

除了以Blue为代表的线上保险公司,香港也出现了一些保险科技第三方创业公司。

比如,一家名为One Degree的初创公司就在上周宣布获得一笔总额127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其定位互联网宠物保险

早期在内陆比较火的保险产品比较模式也有人在尝试,Seasonalifec成立于2016年,用户可以再其网站比较保险产品并获得报价。还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要求组合套餐,根据客户的情况,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还有为保险从业者提供服务的iBer,类似于内陆保险代理人展业工具,致力于通过IT化信息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等解决从业人员的痛点,提高其工作效率。

而在健康险的链条上,科技公司Prenetics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保险客户量身制定健康计划,既为保险公司降低了理赔支出,也改善了保险客户的身体状况,并让他们有机会获得保费的折扣。

以上种种案例,面对科技浪潮,香港保险业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一个属于香港保险业的全新时代或将开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燕:中国平安34个春天里的那些改革瞬间|中国平安
再谈香港保险|定价优势不再 香港保险还有什么吸引力?
平安寿险高峰会云间亮相!老马叔亲临释放9大信号,值得750万从业者深读!
为什么有200家公司排队保险牌照?
700万寿险营销员何去何从?马明哲:三五十年内不会被互联网取代
从2016年险企战略布局看大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