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均:不负青山不负心----读王庆同先生《青山无言》


自幼出生在宁夏农村,对于农村的艰苦生活略有所知。

也干过不少的农活——平田翻地、清除杂草、播种割麦、打场收粮、守渠放水、赶羊放羊……

自小也有些害怕干农活,比如在下雨天来临之前抢收麦子,双手握着镰刀弯腰割麦,炎热的七月阳光暴晒,常常一亩地还没有割完,已是汗如雨下湿透衣衫。这还不是让人最难受的,还有无处不在的硬如针尖的麦芒刺进皮肤,细小的伤口在汗水浸润下越发灼痛,似火烧又似针扎,一阵阵锥心的疼痛,浑身不自在。

一年四季除了农忙,还略有些闲暇,看着袅袅的炊烟升起,老人孩子的嬉笑声,猫猫狗狗打架,令人串门说说笑笑,远看青山在云朵中若隐若现,此时的青山也还是青山。




《青山无言》中,作者王庆同先生却没有用大量篇幅描写农活的苦累、疲乏,而是忠实记录了他在油坊梁的九年生活。

九年中,他重视记录了油坊梁乡亲的日常生活,诸如平地、整地、割草、喂猪、放羊,还有俞家、张家、王家、荀家等农家,还有张木匠、高代表等底层的人物。除了记录各家各户的日常,还有油坊梁的动物、植物、民俗、谚语……几乎可以看作是油坊梁的风物百记、地方小百科,其记录虽未达到专业档案的程度,却保持了历史本身特有的粗粝质感。语言极其简约、清爽,颇有一些传统笔记的味道,三言两语之间,勾勒刻画出人事的脉络,人物栩栩如生如在眼前,期间还夹杂了盐池方言,更使得这些人物多了一些生动活泼,其写法更像接续了传统的地方志精神,以个人观察记录特殊年代的历史风貌。

这不禁让人想到经历过数十年新闻研究、新闻写作的作者的写作动机。

尽管作者记录了农村生活,已经消失的传统手艺——譬如打炕、编筐等等,以及自己经历的各种农活,接触的人与事,但它并非是自传式的回顾或者描述,而是传递在时代滚滚洪流中逐渐被人遗忘的乡村道德,以及一个人如何面对曾经的伤痛、打击、困苦、孤独,重新获得生机与力量。

正是这种乡村道德,给予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支撑,让他最终获得了一种哲学式的醒悟。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发出“最坏的结果已经到来,还有更坏的吗?”的感慨。进而,作者发出哲学式的追问,相比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乡亲,他遭受的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没有这些农民的精神上信念上的支撑,作者又如何能够平安地熬过生命中的“至暗时刻”?

因此,作者冷静的叙述笔调,并不仅仅来源于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职业素养,尽管长期新闻职业生涯使得他的文字不像今日的新闻调查那样具有深度的理性分析,也并非像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专著报告,他试图正在用一种旁观者的目光,阐释中国古老乡村的精神,丝毫没有一点曾经被折磨被欺凌的怨怒,一味哭诉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而是平静如水。平静的叙述背后隐约可见中国乡村社会长期稳定运转的内在机制,以及农民们的生存记忆和内心隐秘。

作者试图还原乡村社会曾经的美好,进而发展、振兴的某种可能。套用非虚构写作的术语,作者试图重新回到现场,这不是简单的怀旧或者记录与备忘。这些过往对于后来作者的新闻教学、学术研究而言,是一种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今时今日,谁会在意乡村社会中的苦难?重新思考苦难的意义?

当下中国艺术、文学聚焦的往往是现代都市人群的焦虑、迷惘、希冀,却忘记了中国农民曾经有过的善良、悲悯,顽强活着的韧性……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对于权力、资本疯狂膜拜的热潮中,又有谁还愿意站在农民的这一边?谁还愿意把苦难与自己的创作联系在一起,把苦难与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个人角度的叙述,正是一种重新思考、理解农民的视角和方式,这不仅仅是对逝去时代的一种纪念,更是在不知不觉、不动声色重新发现乡村社会独有的价值观。

远比农活带给身体更深的痛苦——是举目无亲、居无定所,身负冤屈,孤独无助,没有丝毫依靠。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来时一个人,走时一个人。

就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依然熬过了最为困难最为艰苦的岁月,这并非仅仅依靠作者自己特有的韧性以及坚毅的意志,更是依靠了长期以来中国乡村特有的温情,间接折射出了中国乡村社会特有的价值观——守望互助、相濡以沫。

历代王朝的兴替、政权的更迭,对于传统的乡村社会冲击反而最小,难以对传统乡村社会产生鼎革布新、洗髓伐毛的作用,维系传统乡村社会超稳定的核心正是乡民潜移默化、遵循定规的乡村价值观,即使是那些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文盲。这种价值观对于远离乡村的外部世界是无从想象的。对于作者而言,身边的那些农民变得更像亲人,彼此倾吐心声,可以说说大实话,彼此信任形成了相对稳定、安全的人际关系,传递出了乡村独有的温情。

这种朴素的乡村温情、日常关爱,不仅是乡村社会特有的运转逻辑,更是饱含了传统乡村社会顽强生命力和内在张力。这种品质即使在经历了人民公社,经历了严密的组织化之后依然残留了下来,其中尤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识字人的尊重,润滑着被彼时体制、制度隔绝、生疏的人与事。借用沩山老人的话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他借此表达的是对朴素乡民的感激,自然,作者对乡亲们的感念是大有福气地湿了衣裳湿了身心的,读者从作者与乡亲们的点点滴滴交往感受到那种“时时有润”。对于他人的善意,或许正是维系生活正常运转的意念。

在作者看来,正是乡邻的善才对抗了时代变迁等等带来的诸般恶。一贫如洗的乡民并没有像民国时期兵荒马乱的时候为盗为匪横行乡里,将自己变得更加的恶来对抗时代之恶,以便生存下去。而在过去,啸聚山林成盗为匪常常是失去土地农民的谋生手段。如果是那样,他们等于就向大恶投降了。正因为乡民之善,才会让善良如作者的人们在油坊梁、青山依旧保持善良,无须变成恶人才能保护自己,成就无奈之下的“出淤泥而不染”。

幸运的是,油坊梁正是有了这些人,并没有成为摧残人性的牢笼,作者不仅度过了生死攸关的大坎坷,更是获得了点燃希望的心气。



今日的中国乡村,早已告别高强度的劳作、低效的农业产出,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曾经的乡村社会中的价值观却正在被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兴起的农民打工潮、乡村空心化等等一一瓦解、稀释,乡村社会的价值体系面临崩溃、湮灭的命运,现代化的滚滚洪流在改变乡村面貌的同时,也在改变乡村记忆。是的,记忆承载着中国乡村的命运。

苏珊·桑塔格曾说:“所有记忆都是个人的……所谓的集体记忆,并非记忆。”正是无数的个人的记忆,为所谓的大历史作出了生动的注脚。

对于作者而言,或许正是无意中嗅到一股清香,或者偶然翻到一件旧物,突然唤醒沉埋在记忆中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深藏在心灵深处,甚至连作者平时并没有意识到,但他在不经意之间被唤醒。这偶然被唤醒的记忆,便是无意识的记忆。这是人类记忆的一个本源。而这种记忆,却被作者赋予了某种生活的意义,成为他支撑信念大厦的重要支撑,并将这种无意的记忆上升成为一种精神。

“在与生活的对手较量中战胜了自己,变形而不折,隐忍而不屈”。作者不经意间的感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提示——你所经历过的一切,并非只有快乐、相聚才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痛苦、悲伤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它们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值得你去反复的体味。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过往的痛苦荡涤了我们心中隐藏的所有弱点——灰心,丧失冲动,早衰,放弃,以及蔑视、懒惰等等,让我们更加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似此,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人群,可以揽照自观,是否为自己的心灵提供了新的出口,有了新的价值观的借鉴,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焦虑,寻找到内心的平静。


作者简介:宁夏作协会员,宁夏作协诗歌学会会员,写作诗歌、随笔、乐评等作品,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写作诗歌、小说和乐评。乐评作品陆续在《通俗歌曲》《音乐生活报》《口袋音乐》》等音乐报刊上发表。随笔、诗歌、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散见于《黄河文学》《银川晚报》、《固原日报》、《今晚报》、《中国青年》、《时代人物周刊》、《山东广播电视报》、《中学生》等报刊。曾出版随笔集《第一套》(合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签约作者】鲜章平 |文如其人 心怀大爱
《农民(外一首)》 作者:​青山||主播:海阔天空
《乡村乡土的记忆》话题佳作精选合辑第八十五期
故 乡 的 记 忆
6月25日 第七十三天记忆
组诗:我的乡村我的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