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家,那条穿墙破壁的红军标语

“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没想到九十年后,在清流县李家乡的吴家村,竟然还完好地保存了这样一条红军标语。鲜红色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是那么耀眼,熠熠发光。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一直在寻找红军的标语。行走在乡村,一幢幢破旧的老房子里,一面面斑驳的墙壁上,任何一条红军标语的重新发现,哪怕是几乎无法辨认的残迹,总能引起我内心的激动,给予我莫大欣慰。

清流曾是中央苏区最早辖属的21县之一,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毛主席高度称赞的“东方好区域”。在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清流人民为革命作出了极大贡献,付出了极大牺牲。红军曾在清流进行战斗,留下了大量革命遗痕。经过抢救性的挖掘,目前,清流县已发现的红军标语有180余条,其中有三分之一多是最近几年新发现。

每一条红军标语,都有一段深埋历史的往事;每一条红军标语,都是对革命先烈无尽的追忆。

在清流县李家乡吴家村,一座类似“土围子”的民居,静静地坐落于村中南来北往的路口。因房屋的主人是罗承生,这里且称之为"罗承生祖屋"。房子坐西北朝东南,大门向东,方方正正的三合土墙,墙高三至五米,内部为木结构建筑。进屋门厅为倒朝厅,中间天井,两厅相对。井厅左右房间共5间,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大门左边还开设有售卖物品的橱窗。房子四周的外墙上开设外窄内宽扇形观察射击口3个,并于墙体各处分布不同角度的竹筒通气孔24处。房屋始建于何年不得而知,从建筑风格和用材来分析,可能是始建于民国初年。

红军标语就写于东南面的外墙上,用黄土颜料书写,落款难以辨认。但是从这幅标语的内容和字迹来看,与作者前年在灵地邓家“欲善亭”中发现的标语几乎完全一致:标语的内容一样、书写的颜料相同,连笔迹都极其相似。于是,基本可以断定,吴家村的这条红军标语,与灵地“欲善亭”内的红军标语,系同一部队同一时期留下的,甚至可能为同一红军战士所写。

 

灵地邓家通往田源的古道上,一座兀自矗立田间路边亭尤为醒目。亭高约5米,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内左右设有两排座椅,路从亭廊中穿过。这座当地人称之为“欲善亭”的亭,因为红一军团的一条宣传标语,近年来格外引人关注。这是当年红军在这一带活动的有力证据相传,当年每当有红军部队过往,当地百姓都会早早地在亭内准备好茶水。村民范生辉说,他从小就在这亭子周边的地里干活,记得亭内墙上红军标语内容是“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红军标语用黄土颜料书写,这是当时普遍的做法。即挑选干净的黄土,反复泡水捶捣,过滤浓缩后取得的颜料。这种就地取材,在困难时期不得已的做法,如今看来恰是最自然、最环保,也是最耐久的颜料。虽然经历九十年风雨侵蚀,还有许多字迹依然鲜艳如初。亭内的这条红军标语,直到最近几年才遭受严重磨损,模糊不清,但落款“红军推宣”,还是清晰可辨

 

“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或“欢迎白军弟兄来当红军”,主要是在红色区域书写的革命标语,也有在白色区域专门针对白军士兵。苏区时期,为加强红军的战斗力,红军每驻扎一地,必迅速深入开展宣传活动。战士们抬着石灰桶在大街小巷刷写标语、布告,宣传红军的政策和主张,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大量书写“穷人不打穷人”“士兵不打士兵”“消灭地主武装”“巩固分田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宣传标语。类似的红军标语,如今在清流一些地方仍然还有保留。红军的宣传战士一边刷标语,一边主动告诉老乡们红军是为穷人做事的。同时,红军部队每到一处,立即开始打土豪,没收土豪的财产和粮食,并将一部分没收来的财产和粮食分给乡亲们,用实际行动感化群众,取得群众的信任。

通过进一步查证有关资料,1934年7—9月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十分严峻时,有大批的主力红军经行清流南面的灵地、李家、赖坊地域。7月初,中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给红七军团连续下达了《政治训令》和《作战任务的训令》,随即由红七军团主力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红都瑞金正式建立,全军团共6000余人。7月14日晚,七军团一部由安乐进抵田口,7月15日这支队伍离开田口村时,出于某种因素考虑又分兵两路继续进发:一路经秋口至沙芜塘宿营,尔后经安砂到永安城附近;一路向赖坊、官坊进发,经罗坑、吴家,前往塘前石灰岭、黄沙瑶。8月8日,红一军团万余人进入清流地域,一路4000余人由四堡经灵地至罗坊,一路5000余人由四堡经灵至牛家。红一军团万余人经嵩口坪、沙芜塘往余家畲方向。同日,又有2000红军从塘前向小陶。8月20日,红军4000由赖坊经田口往沙芜塘。小陶、四堡、李田。23日,红军4000由赖坊往小塘前。25日,中革军委命令林彪、聂荣臻率红一军团由小陶、四堡分两路向西转移,分别经清流罗坊、田源和溪源、里田等地抵达宁化曹坊,随即前往南山坝、大田地域,抗击李延年纵队。这支部队驻扎于进出清流、石城、长汀等战略要地的里田、曹坊、滑石等地。9月中旬后,红一军团万余人再次集中于朋口、馆前、滑石、里田等处红一军团一部经行李家、灵地、邓家境域。与此同时,红九军团由连城向清流方向进击时,也从李家、灵地、邓家经过。 

这一时期,红军在李家地域写下了大量宣传标语。在吴家马地的凹头亭,屋顶早已十分破败,上面长满的绿植,但坚固的三合土残墙上,当年红军路过时写下的宣传标语,仍然隐约可辨:拥护苏维埃。到北方去打仗。”初步断定,吴家村这条“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红军标语正是写于这个时期。相同的标语内容,用一样的颜料书写,几乎一样的笔迹,极有可能是同一支红军部队,甚至是同一名宣传战士所书。

 

九十年时光流传,九十年风雨浸洗。吴家这条饱经沧桑的红军标语,在当年就像一杆杆穿墙破壁的枪,直刺敌人,正如“每一个口号抵得红军一军”,红军标语一直激励着革命群众坚持对敌斗争。主力红军长征后,留下来的红军与当地的地方红色武装组成游击队,继续高举抗日爱国旗帜,坚持在闽西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3月,刘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第支队在灵地下洋、古洋源一带活动迫使国民党清流县政府发出严密防范命令。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我们应当从这一条条红军标语中,仔细地重温那烽火岁月的红色记忆,在这一幅幅饱含先辈革命理想的红色图画中,去寻觅那一往无前的革命初心!(王宜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井冈(七)行洲,红军留下的标语
丰城苏区红军标语
的确精彩!<红军与白军>匈牙利与前苏联合拍
《红军与白军》1967 匈牙利/前苏联
闽西红军标语 红色文化的生动记载
乐安县的红军标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