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科温阳第一方,阴疽、流痰、附骨疽、脱骨疽均可治!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在中医里,有一张神方,叫做“阳和汤”,凡是学过中医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阳和汤专治“阴疽(ju)”,可是,究竟什么是阴疽呢?很多小伙伴学了很多年依然不清楚,因为现实生活中,这种病不太常见,因为不常见,所以大家不认识。
这次,蛋蛋姐给大家找了几张图片,就是有关阴疽的,有了图片,就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些奇奇怪怪的病,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首先要说明的是,阴疽是一个大家庭,里面包含很多病,比如“附骨疽”、“脱疽”、“流痰”、“痰核”、“鹤膝风”等等,这些病,都属于阴疽的范畴(是不是很蒙?别急,下面有图)。
在看图之前,我们先来说说阴疽的原因及表现:
我们身体感染后,一般会凸起一个大包,慢慢发红、变肿、变大,然后化脓,破溃,最后收口,这种红肿的,一般属阳。比如,很多人都长过火疖子,它就是圆鼓鼓的、很红、很痛、里面一包脓,把脓挤出来就好了,这种又红又热的,一看就属阳,所以称之为“阳痈”。
(疖子,红肿热痛,属阳)
但是,生活中还有一种感染,这种感染不红、不肿、不痛,而是发白、发凉、发酸。时间久了,它也会破溃,也会流脓,但是它即便流脓,也不红、不热、不肿。所以,凡是不红、不热、不肿的感染,中医就称之为“阴疽”。从性质上来讲,它们属于阴。
(阴疽)
疽(ju),就是阻碍,因为邪气阻碍在经络里面,导致经络气血不畅,气血阻碍久了,就会坏死、化脓,因为它没有热,所以叫做“阴疽”。
中医外科化脓性疾病就分这么两种,红肿热痛的属阳,不红、不肿、不热、不痛、发酸的属阴。
其中,属阳的可以用“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
而属阴的这种,就用阳和汤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是哲学指导下的一门医学,不熟悉阴阳哲学,真的学不好中医,因为古代很多老中医,就是通过哲学方法来给疾病归类的。
一.阴疽之“附骨疽”
下面我们看看阴疽之“附骨疽”的图片。
关于附骨疽,有一个成语,叫做“附骨之疽”,是说一种紧贴着骨头生长的毒疮,常常比喻侵入到内部而又难以除掉的敌对势力。
它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它也是感染了,但是它不红、不肿、不热,这显然就属阴。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伤口,它绝不是皮肉伤,它其实是连着骨头里面的,甚至骨头腔里也都感染化脓了,所以才说“附骨疽”,附骨之疽很难清除,因为它连着骨头,你总不能把骨头都扔掉不要了吧。
再来一张:
这张也是感染化脓了,但是它不红、不肿、不热。
这些“附骨疽”,就是西医所说的“化脓性骨髓炎”,它病根在骨髓里面,骨髓里的化脓就会往外流,把外面的皮肉腐蚀掉,就是这个样子了。
二.阴疽之“流痰”
说完“附骨疽”,我们再看看“流痰”是啥玩意。
下面就是“流痰”的图片。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手指关节的化脓性疾病,虽然它化脓了,但是并不是红肿的,相反,它颜色甚至有点暗沉。同时,它也不热。
像这种病,就是西医的“骨结核”“关节结核”。中医也将其归属于“阴疽”的范畴。
三.阴疽之“脱疽”
脱疽,就是我们常说的“烂脚”。很多病都会导致烂脚,比如糖尿病,比如血管炎。
这种阴疽型“脱疽”,一般时间比较长,脚很凉,麻木,不红、不肿、不湿,发黑。
四.阴疽之“鹤膝风”
鹤膝风,是说病人膝盖像仙鹤一样,瘦瘦的,关节很明显。这种病,类似于西医的“膝关节结核”,里面是感染了结核杆菌的。
得了鹤膝风后,关节发凉,这就叫“阴疽型鹤膝风”。
从上面几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阴疽,其实就是不红、不肿、发酸、发凉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怎么治疗这种病呢?中医就是用阳和汤。
熟地30克麻黄2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2克。水煎服。
这张方子组方很有意思,既然它治阴疽,肯定以温阳为主,但是它的温阳是分层的,从最里面的骨头,到肌肉层,再到皮肤层,都有专药:
首先,鹿角胶是温补肾阳的。肾主骨,所以鹿角胶通过温补肾阳,最后达到温暖骨头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骨头的位置是最深的,它里面有寒气,阻碍了气血流通,就会造成骨骼里面化脓。我们上面所列的疾病,像附骨疽、脱疽、流痰,都伤到了骨头,最后流脓,其实就是骨头里流出来的。
所以,用鹿角胶温暖骨骼,就是把最深处的寒气给消除掉,令气血顺畅行走。
有人会问,啥是鹿角胶啊?鹿角胶就是鹿角放在锅里使劲熬,熬很长时间,鹿角里的那些胶质就溶解到水里,水变得很粘稠,最后干了就是鹿角胶。
鹿角是大热之品,可以温补阳气,很多男人吃鹿茸,就是壮阳的。鹿角胶也是热性的,可以温阳。
肉桂也是温肾阳的,肾主骨,所以它作用的部位也是骨头,可以把骨头里的寒气给消除掉。
肉桂不但能够温补肾阳,它其实也能入血,把血中的寒气给消除掉。古人形容肉桂,可以补火助阳,温通经脉,就是说的这个原理,因为经脉之中流动的就是气血。
骨头里的寒气消掉了,人才不会怕冷,气血没了寒气阻碍,流通顺畅了,才不会坏死、化脓。
炮姜在这个方子里是温脾阳的。脾主肌肉,所以炮姜可以达到温暖肌肉的作用,消除肌肉里面的寒气。
炮姜其实就是干姜,把干姜放在锅里炒黑就是炮姜,炮姜当然也是热性的,可以温阳散寒,另外它可以作用于血分,消除血液里的寒气。
接下来是白芥子,白芥子可以消除“皮里膜外”之寒痰。
皮里膜外,说的其实是人体的一个部位,就是皮肤底下、肌肉外面。肌肉外面一层膜,叫做筋膜,我们吃猪肉时,经常看到猪肉里面有一层很韧性的膜,那就是筋膜,它覆盖在肌肉上。所以“皮里膜外”,就是肌肉外面、皮肤底下的那层膜。
白芥子就专门在这层地方发挥作用。白芥子是辣辣的,辣了就热,热了就能散寒,所以白芥子可以把这个部位的寒气消除掉。寒气没了,人就不会局部怕冷了。
然后,是麻黄,麻黄是散除皮肤的寒邪的。
皮肤,我们就很清楚了,它就是最外面那层皮。麻黄很轻,辛温发散,最擅长走皮肤,可以开毛孔、散寒气。
这样,整个方子从骨头到肌肉,再到筋膜、到皮肤,就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完成了散寒作用。
寒气消了,经脉通畅了,气血流通了,就不会郁阻成“疽”了。我们说过,疽,就是气血受到阻碍,不通而形成的。
最后,这个方子里还有熟地黄,它是温补精血的。
熟地,就是把生地黄九蒸九晒后形成的,它经过长时间的蒸晒,性质变得温和。
熟地最大的作用就是补血。因为这些疾病最后都是化脓的,化脓就会淋漓不断,耗伤阴血,所以在这里用熟地,一来可以补血滋阴,另一方面,也可以制约上面那些热药的副作用,防止过热。
以上就是阳和汤的一些主治及方解。
一般来说,像是这些感染后,不红、不肿、发冷、发凉的骨头、关节疾病,都可以用此方治疗。当然,这个方子主要用在初期,如果时间已经很久了,流脓流了很长时间了,就不能再用了,因为流脓就意味着伤阴,再用热药,显然不合适。
这些奇奇怪怪的阴疽、附骨疽、脱疽、流痰等病名,大家清楚一点了吗?


简介:蛋蛋姐,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8年制,主业医生看病,业余撰稿科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够把骨头里的寒湿逼出来,搞定你全身骨头里无法忍受的痛,越怕冷越有效(阳和汤)
强直性脊柱炎:毁掉晚年生活的一种病,一剂中医方,送给天下老人
一个神奇的方子,祛骨中寒,温全身阳,横扫全身寒痰瘀毒,大鹏送给你
治疗足跟痛(跟骨骨刺)的方子#2022.8.3​
一个神奇的方子,祛骨中寒,温全身阳,横扫全身寒痰瘀毒
腿凉腿疼,阳和通一张召唤阳气的方子,拨开云雾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