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的“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您知道身份证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都有哪些讲究呢?

李商隐有诗云:“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武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正如李商隐诗中的“无端嫁得金龟婿”。

盛行于唐代的鱼符、龟符

在中国古代,身份证件的花样繁多,诸如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牙牌、腰牌等等。当然,古代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身份证”,一般只对身份显赫的人才会拥有“身份证”!

唐代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鱼符便是唐高祖李渊在隋代制度上的再创造。李渊进入长安后,将隋朝的“竹使符”改成“银兔符”,接着又改为“铜鱼符”,有交鱼符和巡鱼符两种。登录信息也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姓名、官职两项,再细一点,将单位加上。后来,唐代对高句丽、安南这些藩国使者也统统发给不同式样的符,藩国符以雌雄来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块之多)交给藩国来使带回去。再有来臣,则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真实身份。

雌雄符(两块合二为一,契合者则可证实身份。)

符中最有名的是“虎符”,一般由军将们使用。但唐朝不用虎形符,是为了避祖宗李虎的名讳,后来武则天夺权,在大周时期也没有用虎符,而用龟符。

虎符

明清时代的身份证,在现代考古中不时会有被发现。如2004年在南京明代宝船厂遗址第六号船坞遗迹的考古发掘中,便发现了疑似郑和的“身份证”。牙牌和腰牌,是明清使用最多的身份证。明朝的牙牌由宫廷制作,有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多种质地,视身份、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在注明身份信息时比唐代略多,有时会写上“单位”,或标示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罪过等警示语,功能相当于特别通行证,下图即为乌木腰牌,乌木质地,前窄后宽,浑圆形轮廓。

乌木腰牌

清代,“身份证”多称“腰牌”,不仅要注明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和官衔等,还会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后宫妃子的“身份证”,称“绿头牌”,未取得这张“身份证”,即使脸蛋再漂亮、再风情万种,也不可能得到皇帝的召幸。

绿头牌

以上的各种“身份证”,主要用于证明持有者的身份等级。还有一种“身份证”,主要用于证明持证者的职业身份,如僧人的身份证叫戒牒、度牒,凭此牒可化缘、筹善款,这类“身份证”的制作和发放与上述“身份证”相比,就相对简单和随便。

更为有趣的是,在古代妓女也有腰牌,相当于营业执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形制、制作材料都不同,早期有铜质的,后来逐渐演变为纸质,有名称叫“路引”、“门券”等,属于临时身份证,相当于现代的介绍信。

早期的“身份证”没有影像信息,只针对部分人群才会发放,所以并没有起到证明市民身份的作用,而且真伪难以分辨。相对而言,真正用于证明民众身份的“身份证”是在中国近代的民国时期。此时的身份证相对于古代的“身份证”来讲,更为普及和详细。如下图:

民国时期的身份证(封面、封底)

民国时期的身份证(封面、封底)

【资料来源:四川省档案局 泸县档案局】

民国时期的身份证长15cm、宽10.5cm,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本籍(即原籍)、寄籍(即现居住地)、号码、发证时间、教育程度、职业、义务劳动、照片、指纹符号、家属、役历、特征、备注、保甲番号、住址、住址异动登记、注意事项。

编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居然发现了蒋中正、宋美龄、周旋的的身份证,是不是原件扫描有待考证,但是上面这张身份证一定是真的,因为它现在就保存在四川省泸县档案馆的民国档案全宗内,从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蒋中正身份证的真实性。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身份证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共经历了二代历程。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是1984年颁发的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1995年7月1日起启用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采用全息透视塑封套防伪。1999年10月1日起,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身份代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18位号码。2013年1月1日正式停用。鉴于第一代身份证比较容易被伪造,身份核实比较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于2004年1月1日开始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由多层聚酯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具有六大特点:融入IC卡技术、防伪性能提高、办证时间缩短、存储信息增多、有效期重新确定、发放范围扩大。

上:第二代身份证,下:第一代身份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古代身份如何确认?与大家说说古时候的身份证!
身份证明的发展轨迹
【文史知识】古代的“身份证”
古人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解读古代身份证的演变史
在没有身份证的古代,古人们要怎么证明“我就是我”?
“身份证”在古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