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权后期为什么对待陆逊那么残忍?

在长达四十多年时间里,孙权和陆逊的关系都很好,就如同刘备和诸葛亮那样亲密,但在陆逊六十二岁这一年,两人关系突然恶化,孙权开始对他颇为猜忌,导致他愤忿而卒,这是为何?

陆逊,出自于吴郡陆氏,江东四大姓之一,他的家族十分庞大,不过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一直跟随祖父庐江太守陆康生活。

孙策攻打庐江的时候,陆康率军抵抗了长达两年时间,期间家族一百多人都死在战乱当中,因此陆家跟孙家其实是有世仇的。

后来,庐江被孙策攻克,陆康便将家人送到老家吴郡,不久后他就去世了,那时候陆逊只有十几岁。

陆逊从小就聪颖,回到吴郡之后,他读书十分刻苦,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来孙占领江东,对江东大族进行拉拢,大约这个时候,陆家投靠了孙策。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三门客刺杀而亡,孙权继任为江东之主,开始在全境内招贤纳士,时年二十一岁的陆逊应召,成为孙权的幕僚,但一些文职工作,也在地方上当过县令一类的小官。

建安二十一年,陆逊参与了一次平乱,斩杀了一千多敌人,孙权对他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将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他,并将他召到身边任职,凡是有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

自那之后,陆逊的才能就逐渐展现出来,他参与了很多重大行动,每次都能提出很好的意见,也逐渐成为孙权最信任的人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在吕蒙的策划下,东吴开始谋划夺取荆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陆逊在此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吕蒙假装称病返回建业,而陆逊则被任命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

后来,陆逊抓住关羽狂妄自大这一特点,用极其谦卑的口味写信给关羽,导致关羽十分轻视他,于是将荆州防守东吴的军队都调往前线,这就给了吕蒙白衣渡江以机会了。

而在追击关羽的过程中,陆逊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他不以斩杀敌人为目的,而是政治和心理攻势,对关羽所部进行招降,最终收复了数万关羽部众,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功劳就不比吕蒙小。

夺取荆州之后,孙权论功行赏,任命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

后来,吕蒙生病死掉了,陆逊作为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又受到孙权信任,因此在军中地位也很高。

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因关羽之死而迁怒东吴,率领大军进行讨伐,孙权大胆将抵御任务交给陆逊,而陆逊不负众望,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最终在夷陵之战中采取火攻的策略,将刘备给打得大败而归,蜀汉因此元气大伤,不久后刘备还去世了。

夷陵之战让东吴转危为安,也让东吴巩固了三足鼎立的地位,不过战后东吴恢复了与蜀汉的联盟关系,陆逊作为孙权的全权使者,负责与诸葛亮的联络,孙权甚至将自己的印玺交给他,方便他在信件上盖章,可见两人关系多么密切。

黄武七年(228年),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统领六师和禁卫军,他也是东吴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大都督,上任后不久就通过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魏,而击败曹休率领的十万大军,导致曹休气愤而亡。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三国就此形成,陆逊作为功勋将领,孙权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由他来担任,同时让他兼任右都护,位在大将军、左都护诸葛瑾之上,地位高于三公。

至此,陆逊成为军中第一人,为了以示恩宠,孙权还让他在武昌镇守,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给太子孙登等皇子当老师,孙权本人则回到建业居住。

在随后十余年时间里,陆逊的表现都十分优异,一方面维护与蜀汉的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抵御曹魏,可谓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因此孙权越发信任他,还在赤乌七年(244年)丞相顾雍去世后,让他继任为丞相,他一人总揽军政事务,自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就在陆逊成为丞相的第二年,就在孙权的逼迫下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两人为何会反目呢?

要说这件事,就不得不说说南鲁党争了。

起初,孙权将大儿子孙登立为太子,孙登在陆逊的教导下,成为一位贤能之人,孙权非常喜欢他,但可惜他在242年去世了。

孙登去世之后,太子之位空虚,当时孙权活着的儿子中,以三儿子孙和最为年长,再加上孙登去世前曾留下遗言,让父亲孙权立同样贤能的孙和为太子,孙权便在第二年将孙和立为太子。

当时孙和只有十九岁,才能却很突出,处理政务很成熟,也很有智慧,在大臣之中有很高的声望,陆逊也很欣赏他。

但是,孙权当时最喜欢的儿子却不是孙和,而是孙权庶妃所生的四儿子孙霸,孙和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孙霸也被封为鲁王。

由于孙权很喜欢孙霸,因此给他的待遇很高,跟孙和是一模一样的,这就让孙霸逐渐产生了夺嫡之心,想要取代孙和成为太子。

孙霸的野心逐渐暴露之后,朝中大臣逐渐分为两派,分别投靠到两人麾下,可谓旗鼓相当。

原本,孙和和孙霸的关系还可以,但后来有大臣上书孙权说,太子和藩王怎么能在待遇上相同呢,孙权便将孙霸另行安置,这就让孙霸开始憎恨孙和了,也加快了夺嫡步伐。

当时,在孙霸的党羽中,有个叫做全寄的大臣,是卫将军全琮的次子,而全琮则娶了孙权的女儿孙鲁班为妻(全寄是全琮前妻生的,不是孙鲁班所生),孙鲁班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也是支持孙霸的。

这个孙鲁班可了不得,她很有心机,而且十分狠毒,她的母亲是大美女步练师,也是一个十分有手段的女人,步练师原本并不很受宠,但靠经常给孙权献美女上位,长期作为实际上的皇后主持后宫。

孙和被立为太子之后,大臣们建议孙权立孙和之母王夫人为皇后,孙权虽然没有答应,但也十分宠爱王夫人,再加上王夫人的儿子孙和是太子,因此王夫人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步练师。

由于王夫人和孙和的存在,步练师一直无法成为皇后,这就让她与女儿孙鲁班感到很不满,对王夫人和孙和十分憎恨,想要除之而后快。

因此,当孙霸被封为鲁王之后,孙鲁班就跟继子全寄一起支持他参与夺嫡之争,再加上全家又是江东大族,因此他的势力不可小觑。

孙和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孙权就生病了,他让孙和代替自己去太庙祭祀,当时孙和的太子妃张氏的叔叔就住在太庙附近,邀就邀请他到家中做客,但这件事被孙鲁班派去跟踪的人看见了,孙鲁班就趁机对孙权说,太子不在太庙祭祀,反而跟人密谋,而且王夫人面露喜色,似乎也有所图谋。

这件事引起了孙权的警觉,再加上步练师和孙鲁班的煽风点火,孙权便开始不喜欢孙和和王夫人了,而孙和的党羽为了保护他,开始了对孙霸疯狂反扑,一场政治斗争就此拉开序幕。

在这个过程中,全寄表现得十分活跃,多次设计谋害孙和,还将孙和的党羽,也就是陆逊的外甥顾谭给陷害致其流放了,引起了朝廷极大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丞相的陆逊就不得不站出来说句话了,他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夺嫡之争,只是出于稳定朝堂的考虑,他便写了封信给全琮,要他学习汉武帝时期金日磾的做法,杀掉儿子全寄,以免全寄有辱门风。

全琮看完信后,感到非常愤怒,所谓虎毒不食子,他怎么可能杀掉儿子呢,由此开始嫉恨陆逊,并认为陆逊是太子党成员,是为了保护外甥才劝他杀子的。

为了扳倒陆逊,全琮开始设计陷害陆逊,他诬告说陆逊的另一个外甥,也就是顾谭的弟弟奋威将军顾承,曾与中书令陈恂密谋,通过谎报战绩来谋求高位,孙权听信谗言,将顾谭和顾承兄弟给流放了。

因为这一缘故,原本没有政治倾向的陆逊,因为两个外甥遭到全琮陷害之事,开始倾向于拥立孙和了,但他并不打算参与党争,而是准备静观其变。

陆逊这个做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他位高权重,参与党争一旦遭遇失败,那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但是,陆逊的族侄御史陆胤却深度参与了党争,他作为孙和的坚定支持者,也是出力最多的人之一,而陆逊后来之所以会卷入争夺,跟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赤乌七年(244年),孙权听说孙和和孙霸不合,便下令禁止他们与大臣来往,让他们各自在家读书,但孙霸根本不听,依然在暗中与大臣来往,还致使孙鲁班不断进孙和的谗言。

终于,在孙霸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孙权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但他并未打定主意,孙霸对此有所觉察,于是派遣心腹杨竺入宫见孙权,给自己说好话。

孙权接见了杨竺,但孙和的一个亲信无意间得知了消息,便躲藏在孙权的床底下,偷听到了二人的对话,孙权明确表示想要立孙霸为太子。

不久后,消息就传给了孙和,孙和感到十分害怕,有将此事告诉陆胤,以及自己的老师太子太傅吾粲,让他们想办法联系陆逊,因为当时只有陆逊能帮他。

于是,陆胤就去武昌见了陆逊,劝陆逊出面维护孙和,吾粲也写了好几封信给陆逊,陆逊见政治斗争如此惨烈,便准备出手了,他写信给孙权,陈述嫡庶不可废的道理,还请求从武昌返回建业。

这事就让孙权很纳闷了,自己只跟杨竺一人说过废立太子之事,陆逊是怎么知道的?

想来想去,孙权认定是杨竺泄露消息的,于是将他逮捕,但他矢口否认,孙权便问他是谁干的,他说自己只知道最近陆胤去过武昌。

为了印证杨竺所言,孙权便写信给陆逊询问是谁将消息泄露给他的,他不愿意撒谎,也认为保护太子不是错事,便说是族侄陆胤告诉他的。

于是,孙权将陆胤逮捕,逼问陆胤从哪里得知消息的,陆胤为了隐瞒孙和亲信偷听这件事,便一口咬定是杨竺告诉他的。

于是,孙权下令对杨竺进行严刑拷打,杨竺最终屈打成招,但他为了拉个垫背,就诉说了陆逊的二十大罪状,条条都是大逆不道之罪。

之后,孙权下令将杨竺处死,陆胤则被关押,原本这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孙权对杨竺所述的陆逊的二十条罪状耿耿于怀,于是派人去询问陆胤,陆胤为了不让这事跟孙和扯上关系,就默认了这些罪状。

孙权十分愤怒,又派人去责备陆续,说他不该打听宫中机密,言外之意是说他不该参与夺嫡之争,安守本分才是为臣之道。

陆逊与孙权的关系向来很好,这是孙权第一次对他提出质疑,他对此感到十分忧惧,不久就生病了,而且很快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二岁。

按道理来说,陆逊是出于一片公心才上书劝说孙权不要改立太子的,孙权也知道消息泄露之事跟他没关系,那为何还要责备他,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二十条罪状吗?

其实,所谓的二十条罪状,很容易看出来是假的,因为陆逊一生为人谨慎,对孙权忠心耿耿,一直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不参与政治斗争,家中也没什么余财,孙权心里不可能不清楚,不然他也不会让陆逊位极人臣十几年。

从私人关系上说,孙权跟陆逊也堪称君臣典范,两人亲密无间,从不设防,两个家族的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就是命运共同体了。

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答案还在于,孙权成为皇帝之后,尤其到他晚年,开始变得猜忌心极强,而且残暴不仁了,以至于变得十分昏聩,分不清是非。

比如说,孙权很容易听信亲近之人的谗言,女儿孙鲁班说孙和的坏话,他觉得孙和可能要谋反,所以为了自身考虑,就选择相信;

再比如说,孙权开始凭自己的好恶办事,他更喜欢孙霸,又有很多大臣支持孙霸,他便打算改立孙霸为太子。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地位的提升,孙权已经不是当初曹操大加夸赞的那个孙仲谋了,而是跟历史上很多皇帝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昏君。

因此,当孙权想要改立孙霸为太子的时候,陆逊站出来说话,就让他感到不满了,再加上杨竺供述的二十大罪状,给孙权提了个醒,那就是陆逊位高权重,功高震主,威胁实在太大,这就让他感到十分忌惮了。

尤其是,那时候孙权身体不太好,他想要早点确定继承人之事,因此陆逊的干涉就让他很生气了,为了能够早点将孙霸扶上太子之位,他不得不打压陆逊,只不过他没想到陆逊会死掉。

只不过,陆逊去世之后,孙权虽然废掉了孙和,为此还杀掉了很多大臣,但后来有人提醒他袁绍两个儿子夺嫡的故事,他便决定不立这两个儿子,将孙和关押起来,还杀掉了想要谋害孙和的孙霸,并改立另一儿子孙亮为太子。

太元元年(251年),孙权病重,突然意识到自己对陆逊的指控都是无中生有的,于是对陆逊的儿子陆抗说,我过去听信谗言,导致和你父亲关系不睦,这事是我错了,我已经把证据都焚毁了,以后不再提这事了。

几个月之后的252年,孙权就以七十高龄去世了,可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待陆续是不公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
孙权-孙亮:孙权晚年自毁前程
南鲁党争:东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储君之位相争
孙权为何非要逼死陆逊?有3个根本原因,陆逊还是败给了现实
孙鲁班:煽动宫斗使东吴在20年时间内从巅峰跌落,让孙权遗笑古今
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