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没有冷军的时候,杨凡艾克就已经诠释了什么是超写实

杨·凡·艾克
(1385年-1441年)


“油画之父”,《根特祭坛画》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他是北方文艺复兴美术的奠基者,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油画之父”。代表作品有《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和《教堂中的圣母》。


早在文艺复兴开始以先,尼德兰的扬·凡·艾克就已经准备冲破中世纪哥特式的束缚,去实现征服真实,表现某种崭新的东西。

15世纪的尼德兰美术依然没有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传统风格决裂,富有浓郁的宗教气息,人物也都严肃,静穆,甚至可以说不够生动自然;但是有一些变化,就是画家开始对世俗生活和现实环境产生兴趣并留心观察。

根特祭坛画,高3.4米,宽5.2米

在弗朗西斯·薛华的那本《前车可鉴》中,此画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看到原作的话我们一定很震撼。在圣经中有神圣的贫穷,也有神圣的富足。在神圣的羔羊(基督)面前敬拜的人群。

《根特祭坛画》 1432年 木板油画 每块板146.2x51.4cm

为了在画面中精确真实地表现自然和人体,南方艺术家,意大利与他同时代的布鲁内莱斯基为代表的艺术名家从透视,缩短法,人体解剖着手;而北方以杨·凡·艾克为代表的尼德兰画派则是通过耐心地在细节上再添加细节,直到整个画面像是镜子般反应可见世界为止。

但是当时的绘画技术主要是湿壁画和蛋彩画为主,不足以实现他的意图;他改进了蛋彩画的配方,用油代替蛋液,这样颜料干的速度得到延缓,并且过渡柔和自然,从而获得高度精确到效果。

《阿尔诺芬尼的订婚式》 1434年 木板油画  81.8x59.7cm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出色的风俗画,他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这似乎是一副超4k画质的照片,仿佛能亲临他们家参与他们的订婚——地毯,拖鞋,窗口的橘子,墙壁上的念珠,床头的小刷子,每个细节都如此精密!让人感叹凡艾克的绘画技能,无限的耐心和如此追求极致。

艺术家在墙壁上用拉丁文写着“杨·凡·艾克在场”,这是艺术家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目击者。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当你无限放大这张小小的画布,你可以清楚地从后面的镜子中看到这位画家的形象,这可以说是非常创新的举动。而镜子上的十二个齿轮里的圆圈里画家安排的是十二个圣经故事,指甲盖大小的方寸之地,还容纳着那么细致的画面!这些隐藏的圣经故事告诫读者不要爱这个世界,而主人翁却衣着华丽极尽奢华,不知这里作者是否用了些讽刺的手法。

画家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品,不一一介绍有时候,说多了,绘画本身的魅力反而削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绘画大师-44扬·凡·艾克JanVanEyck1385-1441年尼德兰画家
扬·凡·艾克史上最大规模画展,绝不容错过!
凡·艾克兄弟 油画的发明者
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1385年-1441年)尼德兰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共读集锦09 | 悦读读书
一周一画·一画一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