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年来小留学生骤增,占比已超过35%,教育部表态了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国内出国留学低龄化的问题早就不是新闻了,只是去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尤其是一些围绕关于“在英国共有1.5万名10岁到17岁的中国小留学生”回国问题的报道使得更多人关注到了低龄化留学的问题。

疫情期间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会牵扯到留学生回国后带来的一系列疫情防控的压力,所以更容易引起不满。

而即便是抛开疫情的问题,其实依旧还是会有很多对低龄留学问题的质疑。

比如比较常见的几点质疑:

1、是否涉及到了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问题?

2、低龄留学必然会影响他们接受中国的文化教育,不谈“教育”但是不能不谈“文化”,过早出去必然会影响其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3、父母挣着国内的钱,想着的却是让孩子早早移民。

尽管一些质疑的声音也被认为是“仇富心理”作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以上主要质疑也是很合理的不是吗?

不管质疑者抱有何种心理、何种目的,但是说的这些事情本身确实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现象。

而且当下的低龄留学也确实是比较严重了。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联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

高中生已经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目前,中国高中及以下低龄留学的学生,已占出国留学生总数的35%。

对此,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表态:

“建立不鼓励、不提倡低龄出国学习的制度政策”。

“不鼓励”、“不提倡”即意味着“不反对”、“不禁止”。

所以可以看到在这件事情上从国家层面上并没有明确的禁止,其实这也间接“回答了”上面的部分质疑内容,比如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没有接受中国文化教育等等。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自信、包容、豁达的态度。

我身边也有一些低龄化留学的例子,但是说实话不同的家庭做出这个选择还真的是原因各有不同。

的确是有真的就是为了移民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别说是低龄留学了,直接跑到国外去生孩子为了拿绿卡的也有。

除此之外还有不能够接受国内教育过于应试的压力。

这个“压力”是多方面的,其反映的问题也是多方位的,不仅仅只是中高考这些考试,从孩子学前教育的投入,到上学前的择校以及上学后的持续性教育投入等一系列问题,在教育内卷化的影响使得很多人或者因为跟不上或者跟得太吃力。

前者也是为了给孩子某一个机会,而后者可能则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宽松的教育环境。

其实也不是说低龄出国留学的就一定都是成绩差的。

据全球化智库(CCG)对北京5所中学的学生出国留学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中,2/3以上是班里的 “尖子生”,约68%的学生出国前成绩是班里的前25%,近90%的学生出国前成绩是班里的前50%。

当然,这些数据肯定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比如我身边低龄出国的确实有成绩还不错的,但是成绩相对差点的还是会更多一些。

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还是在于不断提高国内教育的水平以及提供更多优质教育的机会。

当下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越来越多了,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却始终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而激烈的教育竞争又使得无数父母为之疲惫不已难以负重,且教育需求的本身也是多元化的,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比如我有个朋友本身其实就是持有上述几点质疑态度的家长。

但是他家的孩子很明显是很难在当下的国内教育突出重围,但是他又不想孩子早早就送出去,原因是他觉得孩子太早就出去了未来就不会认同这个国家的文化甚至连这个国家都可能不认同。

矛盾之下他还是决定让孩子坚持完成初中教育,然后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学习,等到成年后再出去……

那么对于低龄留学的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作为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会给孩子选择出国留学吗?

—— 教育植根于爱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青报刊文:中小学生出国学习热该“降降温”了
波澜壮阔30年,留学的变与不变
【阿莱斯】中学就去加拿大吗?
送孩子出国留学前需要考虑清楚意义、风险和引导
五年增长100倍:低龄留学生缘何井喷
低龄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趋势不可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