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末考得非常好,高兴之余自查这4个方面,避免伪学霸争做真学霸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家长在讨论成绩。成绩不太理想的有失落、有担忧,尤其是一些断崖式下降的学生家长更是焦虑不已。而成绩比较好的毫无疑问会很高兴、很自豪。

但是分享喜悦之后,我们一定要冷静分析一下成绩背后是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我这不是泼冷水,而是希望能够通过今天的分享帮助那些成绩已经非常好的学生巩固住自己的好成绩,避免因被成绩“欺骗”而错过解决自身不足的最佳时期——寒假是“弯道超车”的一个黄金期,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可以及时解决很多的问题。

那么有哪几个问题会导致“伪学霸”呢?

我今天主要谈四个方面,需要提醒的是这四个只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绝对不是说“伪学霸”就一定只有这四个问题,更不是说存在这些问题就一定是“伪学霸”,切记我们不是在证明孩子是不是“伪学霸”,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自省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隐患。

01缺少自信‍

“缺少自信”只是一种表象,例如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学生临近考试开始就变得紧张、焦虑,甚至有的还会脾气变得很差。有的会时不时说自己预感这次可能会考不好,有时会说自己什么地方不如某某同学。

即便是父母很清楚孩子的问题是来自于成绩压力试图去引导孩子不必在意成绩、努力就好等等孩子也并不买账,甚至还会冲着父母抱怨、牢骚。

一般来说越是比较重要的考试这种表现就会越强烈。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注意了,这说明孩子的心理素质是不过关的,他太在意别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同学……)的评价,而且你可以留意一下,孩子日常可能对参与学校、班级一些活动也不够积极。

这种孩子如果能够足够努力而且自身天赋也不错的话最终出现问题的时间会很往后,例如有的可能得到大学才能够暴露出来,但多数学生可能升到高中就会面临很大的心理挑战了。

尤其是当他们考入重点高中看到“高手如云”的景象之后,这种压力极可能会有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态、成绩。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个人推荐下面这两个:

1、跟孩子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沟通。

一方面是老师的话这类孩子一般最为相信和认同,所以老师跟孩子沟通的效果往往会更好,而另一方面则是我们没有办法影响孩子的学校学习环境,但是孩子的班主任确实有能力协调这件事情的。例如跟其他任课老师沟通一下等等。

2、家长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度,尤其在孩子的学习上。

特别是那些因为担心孩子成绩退步,或者被其他人超过而总是习惯性去督促孩子学习甚至是一遍规划一遍陪着孩子学的家长,一定要慢慢放手。

别怕孩子因为我们放手就会“跌跟头”,其实我们的帮助本身也会给他们带来不自信的影响——因为潜意识里他们会习惯于我们去安排、去要求。

早点放手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孩子会成绩下滑,没关系!

切记没关系!

这个过程一定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当然私下也要跟孩子老师进行沟通,把我们的想法、计划跟老师讲清楚,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问题就会慢慢变成孩子自己以及孩子和老师为主。

有老师的关注和指导,孩子成绩下滑一下是没问题的,而且反而会给他们减轻非常大的压力——他们终于能够让自己、让别人相信其实自己也普通人,这种心态上的转变会给他们带来很大自信心转变。

而孩子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成绩不但会越来越好,关键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焕然一新,尤其是其身心也会变得更加健康、积极。

02天赋有余勤奋不足

这个问题主要讲的是一些非常有灵性而且往往也比较积极、开朗甚至还有点淘气的孩子。

他们确实很聪明,反应很快,接受能力很强,往往老师一讲他们就能听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灵活运用。

这是天赋,比不来的,你有就真的有,你没有就得需要很多的练习、思考、分析等等才能够达到。但是我们知道天赋这个东西真的是很不靠谱的,如果没有勤奋作为保障,那么这个在学习上的天赋很容易就变成了“小聪明”。

况且我明知道真正有绝对很强天赋的人终究是少数,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勤奋 方法 习惯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解决这个问题我给出这两点建议:

1、帮助孩子从作息上、时间管理上形成规律,起码在学习这件事情上要有目标、有规划、有详细的计划。而这件事情坚持做下来的本身其实就是对勤奋、方法以及习惯的提升。

2、自己觉得跟孩子讲这个道理孩子听不进去或者孩子干脆不听安排又或者是做好了计划却不执行,那么建议拜托老师协助监督——可以让孩子给老师进行每天学习打卡。当然,别给老师添麻烦,所谓的“打卡”只是假借老师名义提出要求而已,要注意是“打卡”而不是让老师给孩子去批改之类的。

03日常成绩起起伏伏

学生的成绩起起伏伏是比较正常的,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起伏太过频繁、幅度太多大的时候那么这个问题就会比较严重了。

谁敢保证中考、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时孩子一定是在“波峰”而不是“波谷”?

成绩起起伏伏的孩子一般来说他们丢分的内容多数不是不会,而是各种所谓的“粗心”。

比如明明卷子上答对了,结果涂答题卡涂错了,比如草稿纸上算的是正确的,但是抄到卷子上却写错了,比如上面明明写了个6到了下一步莫名其妙就写成了8,比如难题都对反而越是容易的总是丢分,比如作文或者阅读这样的题目有时候能得很高的分但是有时候就会丢分很严重……

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学生家长甚至是有些老师也会因为最终考试孩子成绩还不错而只是表示“遗憾”——例如他们可能说的最多的是“如果算上这几分,那么……”

日常成绩起起伏伏比较频繁的学生家长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孩子有这个特点,那么想“如果算上这几分,那么……”这样的话就别说了,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反而会让孩子自认为“我其实还是很强的”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屑一顾或者是不重视。

所以现实中你会发现“粗心”这个东西对很多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顽疾,非常难以克服,本质上其实就是因为自己不够重视。

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重视之外,还需要注意这几点:

1、日常哪怕是在写作业、做课外练习的时候都要认真对待,不说像考试一样紧张起来,但一定要专注,起码你在做某些内容的时候要足够的专注。

2、注重细节,像数学这样的计算比较多的科目一定要步骤详细,别怕啰嗦,别觉得浪费时间,多写几行真的就是几秒钟的事情,但是却可以大大提高得分率。

3、不要眼高手低,不要觉得自己“看”会了就不用动笔了,切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04自主学习能力差

“自主学习”这个能力相信无数家长即便是之前不知道它有多重要,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也应该充分体会到其重要性了。

重要性就不多说了,我这里只讲几个关键点:

1、自主学习能力是任何人都能够培养出来的,而且越早培养越容易。

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就会比三四年级更容易,而到了五六年级再培养难度就会变大,等到了上了初中再想培养,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叛逆了……

2、高年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困难,所以更不要依赖说教,多从环境的营造、影响入手,多借助老师的要求,多陪伴——不是监督,关键是做到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多多少少都在注意即可,因为大了之后管得太多很容易逆反。

多看少说,要么不说,要说就要简洁明了且直击要害(是问题的要害)。

家长说得多了,尤其是孩子学习过程中说得多、指挥得多,就会破坏孩子学习的连续性,尤其是如果你还得去纠正、热心辅导等等,更容易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变强。

忍住!

看到问题只要不是很严重可以不必马上说,而是攒攒或者是等孩子学完之后再交流。

3、从上面说的三点内容入手,尤其是关于作息、计划等事宜的落实,事实上“自主学习能力”既是能力又是一种习惯,所以培养习惯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提高这些能力。

如果您孩子的成绩目前真的很优秀,而且确实在上面这四点存在一些不足,那么我建议尽早调整一下。我没法评价您的孩子是真学霸还是伪学霸,但是我可以保证如果这四点做得比较好,那么孩子的优秀成绩不但会持续保持,还会不断提高,而且最关键的是等他升入更高年级之后,你会发现这些能力的加持会让孩子更快适应并且继续保持优秀。

微信公众号:danranxiaozh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深班主任把学生分为4类,老师喜欢第2类,家长却偏爱第3类-
省质检考试成绩出来了,有必要纠结吗?
暗示对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
老师,要让你的学生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从学霸孩子身上学到的3大优秀的生活习惯,赶紧从小培养起来!
当了10年数学老师才发现,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往往具备这3个特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