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石汤,一个治疗高热日久不退的好方子!

三石汤加减广泛用于温病湿热、蔓延三焦及里热、湿热之病证。
三石汤

三石汤的方剂组成:生石膏、寒水石、滑石、杏仁、金银花、竹茹、通草、甘草、金汁。

本方微苦辛寒兼芳香法也,三石汤以紫雪丹的三石为君药,取其得庚金之气,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也,杏仁、通草宣通气分,且通草直达膀胱,杏仁直达大肠,竹茹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金银花清解热毒,金汁不用。

张老用三石汤治疗高热日久不退时,必加人参(最好生晒参)和鳖甲,是因热易伤气,热易伤阴故也。高热大汗出,加人参益其气津、敛其汗,以杜大汗亡阳。《温热论》云:“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湿去热透,阳气得通,既不助邪,也不伤阴。用三石汤治发热,张老必加知母,以泻火滋阴,伍以石膏取白虎之意也。温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症,温为通阳不同。湿温病如此,痰热羁肺,何独不然?

病案举例

杨某,男性,18岁,学生,住院号60947。患者发热50余天,1个月前以发热待查住院治疗3周,疑为伤寒、病毒感染。先后用过青、红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治疗20余天,罔效。体温波动在38.2℃~40.2℃之间。后用氢化考的松发热骤退,体温正常1周而出院。出院后10天又发高热,其特点是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至天明则热势稍微,但不低于39℃,日日如此,于1982年12月16日以发热待查收入我院经中医治疗。

查体:精神极差,表情痛苦,贫血貌,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右颊部黏膜处有1cm×1.5cm溃疡一处,左颊部、右腋下及腹股沟分别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1个,质中无压痛,胸腹有散在丘疹。

两次住院,为求确诊。曾做两次血培养,多次查尿、大便常规及痰、尿、便培养,腮溃疡处分泌物培养涂片、血沉、结核素试验,痰、尿找结核菌,找狼疮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淋巴穿刺瑞氏染色找郎格罕细胞,免疫球蛋白,C3、E-玫瑰花环试验,胸透、胸片、心电图、肝功、肾功均未发现异常。唯血红蛋白(98~128g/L)、白细胞(1.6~4.1)×109/L偏低,多次找到异形淋巴细胞(3%~4%)及骨髓培养网状细胞较多(4%)。印象:发热原因待查。多次请会诊,始终未能确诊,并表示西药无良法,建议中医辨证治疗。

辨证:发热(39.5℃)恶风,热甚则前额头痛,微汗出,咽喉肿痛、糜烂,唇干口燥,喜热饮,饮量不多,干咳无痰,心悸息短,心烦不宁,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解,胸见斑疹,神疲体惫,面色苍白,舌绛,舌前无苔、中根黄厚而燥,有纵行纹裂,脉浮细数,沉取无力。综观脉证,诊为风温。系属风温内陷,气营两燔,温邪久羁,耗液伤津,邪盛正虚,当以扶正祛邪。治宜滋阴凉血,清热解毒,透邪外达。

予周慕新退热良方:水牛角粉(冲)、薄荷(后下)各3g,生地黄、牡丹皮、金银花、连翘各15g,鳖甲20g(先煎),青蒿18g,生石膏40g(先煎),知母12g,山栀、沥黄芩各10g,芦根30g。日服2剂,分温4次服。为了加强口腔护理,另以野菊花、贯众、蒲公英各15g,水煎过滤雾化吸入,每次4mL,每日3次。又以野菊花、贯众各15g,黄连6g泡水频频漱口。

经上法治疗两日,发热如故,呈稽留热,体温与脉搏呈分离状态,但咽喉肿痛、唇干口燥有减,舌较前有津。药既有效,仍宗前方加酒大黄6g,又进4剂。诸症递减。

隔日大便1次,颇畅,腥臭难闻。虽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9.4℃,但持续时间短,一般多波动在38℃~38.7℃之间,胸部斑疹隐退,象征内陷之温邪有启发外达之势。即日请喉科会诊,印象:急性扁桃体炎。

启发笔者细审其证,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等症状均在上焦,更法泻火解毒,清利咽喉,投普济消毒饮加人参、麦冬。处方:僵蚕粉(冲)、黄连各3g,生石膏100g(先煎),马勃(包煎)、牛蒡子、连翘各10g,升麻5g,玄参20g,麦冬15g,白人参6g(另煎先服)。日服2剂。

3天后咽喉肿痛明显减轻,口腔糜烂瘥,舌尖红,苔黄有津。唯神疲体惫恶风加重,自以衣服裹头,汗出涔涔,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神志似明似昧,厌服中药。3天来血红蛋白、白细胞速跌,分别为11.7%~9.5g%,(1.6~2.3)×109/L,是属邪盛正衰,势入险途。

姑予大补气液,固表清热;若能使血红蛋白、白细胞迅速回升,热势渐退,方能转机。拟生脉散、玉屏风散、竹叶石膏汤合剂化裁。白人参6g(另煎先服),麦冬18g,黄芪、半夏各15g,於术、五味子、竹叶各10g,生石膏30g,防风3g,水煎日1剂。

进上药3剂后,精神好转,咽痛平,汗出减少,恶风瘥,舌红较前变淡,苔黄厚较前有津,余症:脉浮数,前额头痛,仍发热,体温38℃~38.5℃,查血红蛋白12.2%~12.8g%,白细胞(2.2~4.1)×109/L。综观脉证及血象变化,是气阴有来复之渐,此为佳兆,但病势仍属危重,尚未脱离险途。

嗣原方再进两剂,以冀再有进益。药未全尽,突然又发高热,体温达40℃,恶寒无汗,头痛咽痛,咽喉左侧可见脓栓,口干欲饮,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苔白黄以白为主,滑而有津,脉浮数。揆诸病情,说明邪已浅出气卫,又夹有新感,邪正交于卫气之间,因势利导。宜寒凉清解,拟三石汤加银翘桑菊之属,以求一战成功。

处方:生石膏80g(先煎),寒水石(先煎)、芦根各30g,飞滑石(冲)、桔梗各10g,桑叶、菊花、连翘各12g,薄荷(后下)、白人参(另煎兑服)各6g。急煎1剂,4小时内分温两服。

进上药两小时后,汗出甚多,体温36.5℃,精神好转,始有食欲,尚余咽痛、头痛未瘥。查血红蛋白12g%,白细胞4.8×109/L。即日下午低热,体温最高达37.3℃,继投前方,递减石膏、寒水石之量,3剂药后,发热全退,体温正常。至此患者已脱险履夷。

余热未清,尚有口渴,下午心烦,右颌部、腋下、腹股沟可触及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舌尖红少苔,脉细数。为避免炎症复燃,拟生脉散、消瘰丸、清络饮合方以善其后,再进30余剂。观察月余,淋巴结肿大消失,体温正常,多次查血红蛋白13.5%~14g%、白细胞(5.1~8.3)×109/L。于1982年2月9日康复出院,追访4个月,全如常人。

按:本病原为风温外袭,失于清解,温邪内陷,气营两燔,温邪久恋伤阴。治疗遵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宗旨,更加扶正之品,首选周慕新的退热良方(功似清营汤),于滋养营阴,清解营热药物中,佐以轻清透泄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结果效与愿同。

虽持续发热4天,无继续伤正之象,有逐日正复之征,后审其证,咽痛糜烂等均在上焦咽喉,故用普济消毒饮,药后虽证轻热减,但因扶正不足而出现邪盛正脱,病入险途之象。急以扶正固脱,药后果然正气恢复,出险履夷。

后又发热,体温高达40℃,按之烙手,但多见恶寒头痛等卫分症状,苔由黄转薄白,说明邪热已浅出气卫,并夹新感,故投三石汤加清凉解表之品,药后汗出证瘥热平。尾留阴虚内热余邪未净之证,为正本洁源,杜其复发,投滋阴清热之品40余剂,善理其后。本病治疗特点,扶正祛邪贯于始终,所以臻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加味白虎汤治疗高热64例
(二)竹叶石膏汤——无名热,发热不退,疹后发热
小儿高热与退烧
产后高热不退中医医案
小儿高热
《中医求实》节选:医案4:祝俊波医生应用青龙虎啸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