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XR真就没有未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日前Counterpoint Research方面公开了一份调查报告,其中显示2023年第1季度XR头显的出货量同比下降33%。在这份报告中表明,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Meta在今年6月发布了Quest 3,但由于与前代产品Quest 2的间隔周期过长,因此消费者正在对XR市场的热情逐渐消退。

而在市场份额部分,这份报告中显示,Meta的Quest系列总出货量已超2000万台,但在本季度出货量占比已降至49%,索尼则凭借刚刚发布不久的PS VR2,以32%的份额占据了第二的位置,而且PS VR2在推出的第一季度,出货量是前代产品的1.2倍。而Pico和DPVR,则以7%和6%的份额名列第三和第四位。

这份报告其实与业内的诸多观点相似,那就是即便已经有了Quest 3和PS VR2这样相对较为强劲的新品,内容上的匮乏也没能组织XR头显市场陷入颓势。但不要忘记,就在6月举行的WWDC23上,苹果方面推出了旗下首款MR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虽然其正式上市时间是在2024年初,但凭借着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Vision Pro极有可能会再度激活这一市场。

  • Vision Pro的目的,或只是为创建生态探路

不过在Vision Pro发布之前就曾有消息称,其原订单量可能有近300万台,但苹果方面接连调低预期销售目标,甚至在正式发布前,这个数字已经跌至15万台。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显示,在规划改变后,2023年Vision Pro的生产(备货)目标是13-14万台,2024年的目标是不到40万台。对此,《金融时报》方面认为苹果自己也缺乏对Vision Pro的信心,因此一再削减备货量。

但从产品定位上来看,售价高达3499美元的Vision Pro,极有可能不是一款面向大众C端市场的产品。此前苹果方面就曾强调类似的产品缺乏完整生态,因此为这款“空间计算设备”带来了独立的visionOS,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并正常使用这款设备。

其实在产品定义层面,苹果方面显然回避了所有与“XR”、“元宇宙”相关的词汇,而是将Vision Pro称为空间计算设备,尽量回避与友商的对比,谨慎的态度可见一斑。而在用途上,当Vision Pro以极高的完成度被呈现出来了后,苹果虽然解释了这款产品的创新之处,却仅仅只给出了一个略显“含糊”的方向,需要由用户自行发掘如何使用或者是如何用好。

因此在如今这个“空间计算”生态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苹果将一款“Pro”级的产品率先投向市场,大概率是面向的开发者、而非C端,并借助现有的诸如SwiftUI、RealityKit、ARKit套件等工具,来开发出visionOS中的“杀手级”应用。毕竟也只有作为生产力工具,3499美元这样的价格才称不上高。

  • 成本或许并不是Vision Pro的短板

自苹果发布Vision Pro发布以来,几乎是最不被外界看好的一点重点,就在于其高达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357元的价格,毕竟这样的水平即便是在苹果自己的体系中也属于颇为高端的产品。但根据目前所曝光的相关硬件成本、研发成本,以及相关周边费用后不难发现,Vision Pro这样的定价似乎完全不是苹果一贯的风格。

传言中Vision Pro的成本表格

但正如前文中提及的那样,Vision Pro本身可能就带有探索及建立这个生态的目的,因此苹果方面目前似乎也并没有大赚一笔的打算。因此在这样的心态下,出货量可能本就不高的产品贴着成本定价显然就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了,毕竟一旦打造出完善的生态或是杀手级应用,所获得的的收益可远比多卖几台Vision Pro要大得多。

然而在控制成本、削减产量这一问题上,最“受伤”的可能就只有Vision Pro的组装服务供应商立讯精密了。在来自多个信源的成本分析中都表明,立讯每组装一台Vision Pro可获得130美元、约合人民币942元。因此站在立讯的立场,当然是订单越多越好。甚至据《金融时报》引用的信息源透露,此前立讯一直试图提高Vision Pro的产能,目标是达到每年生产1800万台。

由于组装这项工作耗费得更多的是人工成本,并且可能也涉及到部分器械的购买,但相比高精尖的元器件显然在成本上的投入要小得多。因此随着Vision Pro订单量的削减,《金融时报》方面称,立讯管理层已经有了较为强烈的落差感。

  • 关键配件缺货?这并不能成为看衰Vision Pro的理由

对于Vision Pro订单量削减一事,还有传言称,是由于其所采用由索尼独家提供的4K分辨率micro-OLED屏幕面临缺货。据悉,这块屏幕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由索尼提供的带彩色滤光片的OLED前面板,另一部分则是台积电生产的硅质背板。而关于这一元器件的缺货,则有消息称,其一是由于尺寸过小,导致索尼产线的良品率有待提高,其二则是台积电正忙于改进并切换3nm制程,所以无法在短期内提高硅质背板的产量。

甚至还有传言称,苹果方面曾多次要求索尼提升产能、增加出货量,但后者由于产能限制、每年只能供应约90万块屏幕,因此拒绝了这一要求。但如果将90万块这个数字与传言中的Vision Pro订单量对比就会发现,前者要远大于后者,因此这个说法或许并不能成立。

此外,索尼半导体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最近还曾解释到,索尼对混合现实头显市场的扩张程度持谨慎态度,因此不愿大幅提高产量。据这位负责人透露,“我们将关注(micro-OLED屏幕)的需求会增加多少,但我认为我们不会以与图像传感器相同的规模积极生产”。显然,索尼方面可能是基于风控原因,而不愿增加micro-OLED的产量。

micro-OLED屏幕的结构

由于索尼是制造商,因此加大micro-OLED的产量必然就涉及到产线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相较立讯精密无疑也会更高,而这种由硬件成本所带来的风险往往在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因此索尼与立讯精密态度完全相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非要将缺货扯到未来前景不太看好这个问题上,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一方面虽然索尼现在产能可能真的紧张,但距离Vision Pro上市还有足足半年,怎么着也能确保明年年初第一批产品上市。另一方面,虽然这块屏幕此前是索尼独家提供,但国内的视涯技术(SeeYA Technology)和韩国LG也有类似规格的产品,而且据《金融时报》的报道显示,苹果方面也在与三星和LG合作开发下一代产品。

其实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消息源称,即便是非Pro版的空间计算设备,苹果可能也会坚持采用micro-OLED屏幕,而这也是未来大概率将有平价版Vision Pro亮相的佐证。

此前,调研机构Canalys的分析师贾森·洛曾认为,Vision Pro的出货量将很快被粉丝和美国的高净值用户消化,甚至预估Vision Pro的出货量将在年后增至1260万台,累计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但显然,这样的预计有些过于乐观。

由于目前苹果无意通过Vision Pro的硬件来盈利,但试图通过这款产品来实现对市场的探索、并完善生态的目标已经基本成为共识,因此其大概率对于这款产品价格较高的结果并不在意外。同时由于Vision Pro大概率是将目标用户锁定为行业用户和开发者这类,所以在销量上的预估也直接会反应到生产订单这头。

而对用户来说,随着明年Vision Pro的正式上市,极有可能会是引燃XR头显的关键节点,并且凭借着苹果在开发者群体中的号召力,杀手级应用的到来或许也不会需要太久的等待。后续随着这一生态的逐渐成熟,苹果方面大概率也将会把真正面向大众用户的产品推向市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这几台稀有设备,揭开了Windows手机的黑历史

这几台非常罕见的机型背后,似乎隐藏了一些当年的秘密。

ChatGPT访问量首次下滑,生成式AI要退烧了?

B端与C端如今对AIGC的态度,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 XR 出货量下降 33%,而 Vision Pro 让它们更焦虑了
相当炸裂的苹果头显,直接炸飞苹果市值6000亿
火遍全网!苹果Vision Pro亮相引热议,XR行业喜迎大救星?
“抢滩”硅基OLED
像iPhone一样划时代?苹果 Vision Pro暂时做不到
苹果不是XR救世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