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担心手机辐射伤身?离开地球去流浪才能杜绝

最近这几天,一个根据手机辐射测试榜单刷爆网络,而这份由知名数据统计网站Statista编撰的榜单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辐射最高的手机榜单,以及辐射最低的手机榜单。由于大量国内手机品牌产品上榜高辐射榜单,因此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 这份手机辐射排行榜可不单纯

先来看看Statista公布的榜单,小米A1也就是小米5X的国际版,以1.75W/kg的SAR值成为了辐射值最高的机型,一加5T以1.68W/kg的成绩排名第二,而三星Galaxy Note 8则以0.17W/kg成为辐射值最低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小米A1的辐射水平是三星Note 8的10倍左右。但是在这一榜单中,Bfs所统计的仅为目前正在德国市场销售的机型。

根据Statista的介绍,其数据来源分为主要有三块,25%是内部自有统计数据,以及占45%的合作伙伴二手数据源,还有30%的数据则来自公开数据。并且这份有关手机辐射的榜单,出自德国联邦辐射防护办公室(BundesamtfürStrahlenschutz,Bfs)的测试结果,因此数据本身的真实性是有保障的。

根据Bfs官网上的统计结果,他们测试了手机在一英寸的距离上,在耳边和手机在身体上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模拟通话和正常携带状态下的手机辐射表现,而其中Statista所采用的,则是手机通话时的辐射数据。

不过,这张由Bfs官方数据得出来的榜单其实存在着一定问题。其中尽管1.75W/kg、1.68W/kg、1.39W/kg、0.17W/kg的数字看起来确实很“硬”,但是Statista在制作这张表格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一般消费者“W/kg”这个单位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还玩了个“花活”,在辐射高的榜单中还特别使用了带有警示意味的黄色。

  • 电磁辐射的热效应是烫不着你的

事实上,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值这个基准单位的含义是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的意思,在手机行业中SAR代表终端辐射的热效应水平。具体上来说,指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公斤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功率,以W/kg为单位,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

注意看时间哦

需要注意的是,在Statista网站的页面上有“While there is no universal guideline for a 'safe' level of phone radiation(虽然没有关于“安全”的电话辐射水平的通用准则)”的描述,但实际上目前国际通用的安全标准是存在的,甚至还有两个。其一是欧洲标准的2W/kg,另一个则是美国标准的1.6W/kg,其具体含义是指以6分钟为计时单位,每公斤人体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W或1.6W。

根据《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曝露限值》显示,我国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意见采用的是欧标,且不同于日韩的非强制标准,国内销售的手机产品是必须通过SAR测试,才能够获得入网许可证的。

这样来看,这张榜单上所有的手机都是符合欧标,也就是说榜单上所有的机型都没有违法相关的法规,也仅有小米A1和一加5T是不符合美标的。不过,不论是小米A1还是一加5T,都没有在美国市场销售,因此自然也无需遵守美国标准,所以换句话说,也就是榜单上所有机型在理论上都是安全的。

那么,在这些不超标的手机中分个高下是不是有意义呢?答案是,基本上没有意义。手机辐射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原因,是人体会吸收电磁波发热产生的热效应,但要知道目前按照欧标来看最大发射功率就是2W/kg,而且为了维持电池续航通常也不会时刻都达到这一的极值。而2W的功率对于人体组织热量的改变还不如太阳光,只有在专业仪器的测量下才能做出的区分,因此用户也基本感受不到区别。所以与其担心会不会被手机辐射的热效应伤害,还不如小心满载情况下被手机件散发的热量给烫到。

需要注意的是,Statista和Bfs都或明或暗的提到了“蓝天使(Der Blaue Engel)”环保认证,也就是SAR值小于0.6 W/Kg。所以说,Statista的旧事重提的主旨要么是让大家放心玩手机,要么就是为了向外界推销有“德味”的自家标准(这经费是不是多给点)。

  •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依然是个谜

当然, 手机信号越差辐射就越强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因为SAR值高低通常与手机的天线设计有关,手机信号的发射功率也通常与SAR值成正比。根据蜂窝式移动电话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手机电磁波大小与手机与基地台的距离有正相关,当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时,发射功率就会变大来维持通信功能,此时的电磁波也就会越强。因此在基站足够的情况下,手机所发射出的实际SAR值还是很低的。

回到大家最关心的手机辐射到底对健康有没有影响的问题上,目前的答案则是暂未可知,医学上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性。众所周知,电磁波可分为电离辐射(Ionizing)和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前者是比光能量更高的辐射,已知对人体有害的(可诱发癌症),而手机辐射、电脑辐射、WiFi则属于后者。

非电离辐射的波形长,因此频率和能量都较低,并不能让物质的分子电离,也就不能杀死细胞和破坏DNA,仅仅产生热效应而已。目前,仅有世卫组织下属的IARC的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属于2B类即有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但同属于2B类致癌物的还有咖啡酸,也就是说如果你相信手机能够致癌,那么喝咖啡可能也与你无缘了。

稍微提一句,根据IARC的标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则属于“对人类致癌”的1类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你担心手机辐射影响健康,那不晒太阳的作用显然将更加明显,而这种情况,可能就真的要“离开地球”才行了。

但说一千道一万,对于任何一家正规厂商来说,能够上市销售,自然在辐射问题上就基本不会出现问题,而对于用户来说,与其担心辐射问题,还不如别玩手机早点睡才更加靠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智能手机巨头争相“产子”:集团作战打出未来

为何近来手机厂商都热衷于推出子品牌?

为了让老用户换机,苹果可谓是操碎了心

从iOS 13开始,苹果可能就回到老机型不予更新的路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机电磁辐射效应和防护+文献综述(2)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这有一篇科普告诉你真相
如何接手机可以最大减少辐射
手机响5秒后再接 可减少辐射
手机辐射真的有害吗?美国卫生部警告:远离手机
手机辐射的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