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169)妖风借力(附音频)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殷仲堪等人举兵逼宫的阴影尚未消散,又一个更大的风暴迎面向东晋扑来,也将东晋这艘破船推向了深渊。
东汉末年,一个名叫张道陵的道士在益州凤鸣山创建了天师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又名五斗米道。
因张道陵有一些治病救人的秘术,故而在百姓中流传甚广,还形成了严密的组织,他的孙子张鲁还因此成为一方霸主。
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五斗米道继续在民间从事活动,借着战乱逐渐传播至全国各地,信众越来越多。
东晋时期,一个名叫孙泰的人跟随钱塘五斗米道首领杜子恭学习秘术,据说学到了他的精髓,能够为人治病,士民奉若神明。
说起来,这个孙泰不是一般人,也算出身名门,乃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的谋主孙秀之后,家族世代尊奉五斗米道。
左仆射王珣很讨厌这些歪门邪道,将孙泰流放到广州,广州刺史王雅却将孙泰推荐给了司马曜,说孙泰有修身养性、长生不老的药方。
于是,司马曜将孙泰从广州征召回京,孙泰逐渐做到了新安太守。
目睹东晋乱象,孙泰认为晋朝气数将尽,便以讨伐王恭为名,大量征集士众,聚敛财富无数,三吴之民大多跟从他。一些有识之士担心孙泰可能制造动乱,但因为司马元显与他关系匪浅,竟无人敢言。
最终,还是会稽内史谢輶(音同由)揭发了孙泰的阴谋。
公元398年十二月二十二,司马道子让司马元显诱杀孙泰,同时杀了他的六个儿子。
孙泰的侄子孙恩侥幸逃脱,躲在东海的一个小岛上,一些百姓认为孙泰像蝉一样脱掉了一层壳,其实并没有死,将孙恩当成孙泰。
于是,有很多人到海中给孙恩送粮,孙恩借此机会聚合了一百多名亡命之徒,蛰伏海外,等待机会向司马元显父子复仇。
成功化解殷仲堪等人的逼宫后,司马道子继续放纵自我,嗜酒成癖,没有一天不酩酊大醉,还因此疾病缠身。
司马元显觉得父亲在朝廷已经人望尽失,担不起辅政重任,便趁着他酒醉时劝说朝廷解除司马道子司徒和扬州刺史的职务。
公元399年四月初十,司马德宗下诏以司马元显为扬州刺史。司马道子清醒后虽暴跳如雷,但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司马元显掌握大权后,以庐江太守张法顺为谋主,大量引用亲信,树立党羽,连朝中显贵都畏之如虎。
司马元显虽然谋略远胜乃父,但生性严酷刻薄,生杀予夺无所顾忌,下令征召扬州各郡中解除奴户身分而变成佃户的人,把他们称为乐属,迁移到建康居住,用做后备兵源。
这件事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却侵害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扬州各郡百姓一片骚然,怨声载道。当民心不安时,孙恩的机会也就来了。
是年十月,孙恩率领部众登陆,杀死上虞令,又对会稽发起猛攻。
会稽内史王凝之是王羲之之子,也世代信奉天师道。对于孙恩的进犯,他既不出兵也不设防,只是每天去道堂上磕头念咒。
麾下官员请求派兵讨伐孙恩,王凝之道:“我已请来得道大仙,借来鬼兵把守各个险要关卡,每个地方都有几万鬼兵,贼不足忧。”
等到孙恩兵临城下,王凝之才允许发兵抵敌,但为时已晚。孙恩攻克会稽城,王凝之出逃,被抓住杀死,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几个儿子。
出身名门的王凝之表现得像个窝囊废,他的妻子谢道韫却诠释了何为奇女子。谢道蕴也出身名门,是谢奕之女。
听说变民到来,谢道韫的举动一如平常,从容不迫,命婢女们抬着她来到家门之外,拔出佩刀亲手杀死几个人才被擒。
孙恩久闻谢道韫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禁心生敬仰之情,没有杀她,将其赦免。后来,谢道韫一直居住于会稽。
随后,吴国内史桓谦、临海太守新蔡王司马崇、义兴太守魏隐等人全都弃城而逃,会稽人谢鍼(音同真)、吴郡人陆瑰、吴兴人丘尪(音同汪)、义兴人许允之、临海人周胄、永嘉人张永等以及东阳、新安等八个郡的百姓拉起队伍杀掉本地官员响应孙恩,十天之内聚集起了几十万人,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司马逸、嘉兴公顾胤、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张琨、中书郎孔道等人都被变民所杀。
一时间,三吴地区沦为变民的天下,严重打击了东晋的统治基础。
三吴地区之所以如此快的沦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三吴一带承平已久,百姓不善于打仗,郡县守兵闻风溃逃;二是世家大族垄断了东晋的地方官员,尤其是三吴一带,全都是名士当道,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三是百姓苦晋久已,他们痛恨于东晋的腐朽统治,无论是孙恩,还是李恩、周恩,只要有人领头,一定有人响应。
当孙恩将三吴之地搅得天翻地覆时,荆州的局势也发生了剧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恩无意间给桓玄帮了个大忙。
是年秋,荆州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平地水达三丈,殷仲堪将府库中的粮食全部拿出来赈济饥民。
这本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但在野心家桓玄眼里看来,却是乘虚而入的大好时机,于是发动军队向西进发,声言要去救援洛阳。
出兵前,桓玄给殷仲堪写了一封信,信曰:“杨佺期身受国恩,却置陵寝于不顾,应该一起向他兴师问罪。我已在江口集结兵力,如果你的看法与我一致,请先将杨广抓起来杀掉;如若不然,我就要率军入江。”当时,巴陵尚有储粮,桓玄先派兵袭取,断了殷仲堪的后路。
恰在此时,梁州刺史郭铨赶去上任,途中经过夏口,桓玄借机欺骗殷仲堪说朝廷派郭铨担任自己的前锋,将江夏的部队全部交给他,让他统领各军一同沿江西上,又让桓伟暗中作内应。
桓伟生性胆小,收到信后不知所措,还将桓玄的密信交给了殷仲堪。殷仲堪扣下桓伟作为人质,让他写信给桓玄,文辞凄惨已极。
收到桓伟的信后,家人都担心他的安危,桓玄淡定道:“殷仲堪为人没有决断,大事当前患得患失,又为儿子考虑后路,我哥哥一定没事的,你们无需忧虑。”然后毅然挥军西进。
殷仲堪连忙派殷遹率领水军七千人前往西江口抵御桓玄,桓玄派郭铨和苻宏领兵攻打,殷遹败走,桓玄遂驻扎在巴陵。
请注意,这个苻宏正是苻坚之子。从前秦的太子,再到桓玄的部将,苻宏的命运看似落差很大,其实还算幸运。
不久,殷仲堪再派杨广和侄子殷道护等人带兵抵抗,全都被桓玄所击败,江陵大震,城中严重缺粮,只能把胡麻发给士兵充饥。
随后,桓玄乘胜抵达零口,距离江陵只有二十里,殷仲堪急忙写信请杨佺期前来救援。杨佺期回信道:“江陵没有粮草,拿什么来对付敌人?你可以屈尊到我这里来,我们一起据守襄阳。”
殷仲堪不想离开江陵,欺骗杨佺期道:“我最近已经征集到了很多粮草,你放心来吧。”杨佺期信以为真,率步骑八千人前往支援。
然而,当杨佺期抵达江陵后,殷仲堪却只能用白米饭来犒饷他的部众,连一点肉沫儿都看不到。
杨佺期大怒道:“这次必败无疑了!”气得连殷仲堪也不见,与哥哥杨广一起向桓玄发动进攻。桓玄避其锋芒,将部队退到马头。
第二天,杨佺期带兵急攻郭铨,几乎抓到了郭铨,恰好赶上桓玄的部众驰援,杨佺期大败,匹马逃回襄阳,殷仲堪也逃奔酂城。
桓玄得势不饶人,派将军冯该追捕杨佺期和杨广,把他们全部抓住并杀掉,然后将人头送到建康。
听说杨佺期被杀,殷仲堪连忙带着几百人投奔长安,最终在冠军城被冯该追上。走到柞溪时,冯该逼他自杀,并杀了殷道护。
自从东晋立国以来,荆州刺史都是举足轻重,跺跺脚,建康都要抖三抖,唯有殷仲堪混得最惨。究其原因,还是那四个字,才不配位。
殷仲堪信奉天师道,向鬼神祈祷祭祀从不吝惜钱财,周济急需帮助的人却过于小气。又喜欢用小恩小惠来博取别人的欢心,遇到有病的人还亲自为他把脉诊治,开方分药。他工于心计,但使用计谋时过于烦琐缜密,缺乏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简而言之,殷仲堪之才最多当个县令,荆州刺史于他而言严重超纲。
一举击败殷仲堪和杨佺期,桓玄就此成了荆州的主宰,堂而皇之的向东晋朝廷上疏请求管辖江、荆二州。当时,东晋朝廷正忙着平定孙恩之乱,根本不敢得罪他,只能是有请必应。
公元400年三月,东晋朝廷下诏以桓玄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却以中护军桓修为江州刺史,意图分化桓氏。桓玄不达目的不罢休,再次上疏,坚持请求兼管江州。东晋朝廷无奈,只得提升桓玄督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
至此,桓玄凭借个人努力恢复了父亲桓温鼎盛期的大部分地盘,在这一点上,桓温在九泉之下应该感到高兴。
不久,桓玄擅自任命哥哥桓伟为雍州刺史,侄子桓振为淮南太守,东晋朝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桓玄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恢复父亲的基业,一则是由于东晋朝廷的软弱,二则是孙恩的起兵,让东晋朝廷根本顾不上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胡乱华》桓玄篡位之六:孙恩造反与殷仲堪怎么死的?
殷仲堪被逼自杀,孙恩再攻三吴
帝国的混乱——24孙恩造反
桓温儿子桓玄崭露头角,孙恩起义,残暴屠戮,王凝之请神兵被杀
读通鉴(338)只有刘裕在拼命,其他人在搞多条路
庾楷说王恭起事(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之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