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导读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托物言志诗,后人读到这首诗时,总是把它和作者于谦的品格联系在一起。而据说,于谦写作这首诗时才12岁。

于谦出生在杭州,从小学习非常刻苦,志向远大。少年时仰慕文天祥的气节,视其为偶像,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以激励自己。

相传12岁那年,于谦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于谦深有感触,略加思索就写下了这首《石灰吟》。民间谚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少年时的言行往往能看出他一生的志向,这句话用在于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的艰难。次句里的“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应该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中的“粉身碎骨”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于谦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公元1421年,年仅23岁的于谦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他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建议先另立皇帝向瓦剌昭示朝廷决心和稳定军心民心,而他自己以一介布衣之身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族再次野蛮统治。

在于谦的坚决抵抗下,瓦剌最终放回英宗,而复辟后的英宗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救国英雄,成为千古冤案。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所作所为忠实践行了国家至上的理念,不因一人而废天下,不以个人荣辱为念,使大明王朝度过了一次亡国危机。

然而,对于英宗来说,皇权才是他内心深处最在乎的东西。他始终忘不了自己被俘时于谦另立皇帝的计策,对他怀恨在心,一旦权力在手,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这或许也是人性使然吧。


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
个人微信号:xuyanxu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最有血性的一首诗,读完后心中满是正气!
《石灰吟》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诗人于谦的诗集大全
描写爱国忧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12岁写下这首诗,便一气呵成,终成千古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