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芳华》情怀抒的好,但这跟电影艺术没半点关系!

“子弹是长眼睛的,不打好人!”- 引《芳华》台词

“操你妈的!你敢打退伍残疾军人!”- 引《芳华》台词

 以上两句话是我看冯小刚电影《芳华》后记忆犹新的台词与场景。之所以把它拿出来,是因为其能反应出导演、编剧的思想高度和拍片动机!很简单:这种对话要么是编的人想要利用大众(或那个特殊群体)的情绪推销电影,除此外花大钱只为发泄情怀的可能性也有,但不大)。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来探讨《芳华》动机的。我打算从纯粹电影角度发表个人的见解。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希望各位喜欢《芳华》的朋友能够从电影专业角度给予指正。

《芳华》剧本主体到底讲了个什么?

我的疑问是:那些老军人、当兵的人、大叔大妈去看《芳华》是当电影故事片看的,还是当纪录片看的?如果是前者,那谁能给我讲讲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事!

当然,讲不出来不愿他们,我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导演和编剧把这篇“作文”写成「流水账」了!我试着从这个“恢弘的散文”里找出点故事线来:

电影上来以角色旁白嵌入。旁白叙述者大概是那个“穗子”,告诉我们她接下来要讲个关于某某某的故事...

这倒不失是个简单直接的办法(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可接下来呢?你会发现:一会是刘峰和小萍好,一会儿是穗子和陈灿好,一会儿又成刘峰爱上丁丁,陈灿爱上郝淑雯。所有这些爱情故事线没有主次,没有层次,东一头西一头,看故事的人能搞清人脸就不错了,更别说那些人名了。来看看经典电影《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剧中男孩儿的主观视角始终跟随着女主角,从战前到战后十几年形影不离,整个意大利的时代变迁也没有丝毫脱离主观视角与女主角间的这条轴线,其他人物围绕这条主线旋转,主次分明!

说到这,有人大概会反驳:这叫群戏表演!好吧,来看看人家经典的群戏是什么样的:罗伯特·奥特曼的《高斯福庄园》,群戏背后是一桩命案;《陆军野战医院》群戏背后是导演对越战荒诞性的抨击;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群戏背后是结局的汇聚...试问,《芳华》这个群戏背后是什么!

大概还有人会说,这叫“文艺片”,你不懂!对此,我实在想不通,中国影评家什么时候把“没故事情节”跟“文艺片”画上等号了!又是谁规定的文艺片就该没个凝聚的故事线了!从西班牙的阿莫多瓦到奥地利的迈克尔哈内克再到美国的贾木许,反好莱坞的独立导演多了,但没有一个不在乎自己电影故事的逻辑性与严谨性的。试问,《芳华》的故事或者主题逻辑在哪里?谁能帮我总结下!是战争、爱情、人性、还是政治时代变迁...当然,编导们没有主线,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的“情怀”一股脑地打包扔给观众。

最后,大概还有人会说:人家叔叔阿姨就是喜欢,就是感人!对此,我再次发问:喜欢《芳华》的人到底是把它当电影故事看的还是当“回忆录”看的。说不出电影讲了个什么事,就是喜欢!那我只能说这是情怀和个人崇拜的范畴了!

脸谱化的表演叫表演吗?

哭、唱歌、喝酒...

我当然理解一个军人在离开部队集体时的那种心酸的感觉,可文工团告别餐连个前戏都没有上来就山崩地裂地哭那算什么?直接删情吗?

我当然也知道唱歌的乐趣,可音乐的比重都快比故事情节多了,那就叫MV或歌舞片了;

我当然也知道借酒消愁,试问电影里文艺兵喝的到底是白干还是白开水?白干的话喝的人嘴都不咂一下吗!白开水的话最后趴下的是怎么着?

综上所述,导演在试图将所有的演员脸谱化,最后汇聚成一张脸:当兵的人!如此,那些说演员演的好的人意欲何在?一部电影如果像太综艺晚会的小品,那还叫电影吗?

当然,以上都是小事。最让我不能容忍的是电影中的「精神病院」和「精神病人」:

话说《芳华》中何小萍在得精神病后也够理智的,看演出发作还能悄悄自己走出侧门,在不打扰大家的情况下站在外面院子里跳舞(这算精神病里的哪个类别?)

的确,战争和政治给那个时代的人带来太多创伤了,不光是肉体的,也有精神的!敢问,导演和演员都不去真正的精神病院看看那些受伤的人吗!再不值您也看看人家经典电影中的精神病是什么样的!

一个精神失常的人要遭受多大的折磨?而上升到我们《芳华》中的表演,一套精神病服加沉默的脸就给搪塞过去了。难道导演编剧把何小萍给精神病了只是为了煽情的需要?!

当然,我能理解导演的初衷,他是不想毁坏半点帅哥靓妹的形象,否则也达不到他“抒情怀”这张牌的目的了!

《芳华》视觉效果、剪辑、音乐

「 视觉效果充满性暗示」

在严歌苓的原著小说里,那是一个“禁欲”的时代,但是当看到电影之后,我得先忏悔一通:的确,电影吸引我大部分眼球的是那些大腿、胸、屁股...

是我三观有问题吗?难道所有其他观众从这些大腿、酥胸上看到的都只是情怀?

如果不只是我三观有问题,那么大概就是我们被导演用这种“性暗示”俘获了。我想问,这是你导演的“卖点”还是“隐喻”?(经典电影用“性”做隐喻的太多了!《美国往事》、《朗读者》、《情人》...当然,用“性”做卖点的也不少,那些日本片...就不多说了。《芳华》算哪类?)

「剪辑与音乐」

《蓝色骨头》好得还有几段音乐剪辑很棒,我全当MV看了。再说崔健本身就是个搞摇滚的,电影弄得像散文也情有可原。可《芳华》中的那些硬塞进去的红歌呢?我当然觉得那些歌好听感人,可那跟进练歌房K歌或者开综艺晚会有什么区别呢?那叫电影吗!

历史背景在《芳华》中的地位何在?

《芳华》演了从 1976 到 2006 间近 30 年的事情。如果我们有点历史知识,或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便会知道,这里面涉及到文革、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越战)、改革开放等等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作为情节以及故事暗线应该怎样融入到电影中,这便是体现一个导演或是一个编剧的功力的地方。

那么,《芳华》是怎么做的?很可惜,我觉得导演直接摈弃了这些东西,直接用几句生硬的台词、几张毛主席的大头像加几个时间数字(1976、1995...)机械地搪塞了过去。千万别说这是“审片”的问题,如果导演真的重视这一点,他就会对人物性格深究下去,通过人物动作或隐喻间接表现出来。

当然,我相信以《芳华》导演的能力和素养决定了他没那个心情去挖掘,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归咎到“退伍军人”跟“城管”的人民内部矛盾上。对这位导演来说,抓住观众的情绪点是重,解决问题是小。

那么,如果一个年轻人,一个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去电影院看《芳华》意义何在?故事吸引不了人,人物性格又都是脸谱化的,再加上历史背景与故事情节间化学反应的缺乏...剩下的还能给中国年轻一代带来点什么,难道只有《芳华》电影中郝淑雯愤怒下说的那句“操你妈”带来的快感吗?如此让人甚是担忧!

《芳华》上映后一天我看到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赞美声,我由衷为那些退伍军人和老人的欣慰而感到欣慰。偶尔,有几个年轻人说不喜欢这部电影,回应他们的竟是这样一个让我意外的理由:“你小孩儿,没经历过懂什么!”

“没经历过懂什么?”…我倒是碰到在剧组混了数年还分不清镜头广角与长焦的导演;我也见过在吉他工厂当了十年总监的还叫不出一个吉他大师名字的老板...经历者便是权威者,这便是我们的逻辑吗?

再者,难道《芳华》拍出来仅仅是给那代人发泄情怀的?难道我们没进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就看不懂《辛德勒的名单》啦!任何一个人复述的历史都是片面的,而只有无数个角度才能相对接近真相。只可惜,《芳华》只有一个主观角度,他让年轻人吸收不到什么历史的营养。

再次重申:《芳华》情怀抒的确实好,但这跟电影艺术没半毛钱关系!中国电影,路在何方...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芳华》剪辑、关于长镜头的秘密,这一篇全了!|剪辑师专访13期
如何欣赏话剧?看话剧与看电影的感受有哪些...
资料| 都是大明星!(3)
年度最佳国产片,《芳华》属于中老年人的致青春
华语巅峰,N刷都不够,这样的电影,很难再有了…
一个自媒体戏精去看了电影《芳华》首映礼,随后宰了个编辑祭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