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成本大导演典范:谈贾木许电影的极简主义与极不简创意

星期五言:贾木许电影的布局有点像足球比赛里的定位球——攻方、守方、球门和球一目了然!你根本不用担心能不能从一群人里找出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贾木许通常会把那些不必要的群众演员干脆撤掉。你也大可不必担心电影的段落、时间和方位,他会给你分的清清楚楚。其节点即便对那些脸盲路痴的观众,也会像摇滚乐的节奏一样好辨识……说到这有人要问了:既然这么简单,还讲它干嘛,不如去看好莱坞大片,情节不费脑子,视觉还过瘾没错,贾木许的电影的确没有大片那视觉感,比起错综复杂的剧情片又显得人物单薄而枯燥。可就这低成本的电影为什么能屡屡拿下国际大奖?它到底靠的是什么?如果你能将电影中的那些符号剥离出来,从而解读出另一些个空间层面,便会恍然大悟!

我们此篇文章将集中贾木许的两部电影(《破碎之花》、《帕特森》)进行分析,从而你会发现他电影的极简主义下竟藏着如此不简单的创意与用意!

文:太虚宫

编辑:木耳菜

图片:网络


《破碎之花》里的线索
在进行解读前先提醒大家注意一个事情:在贾木许电影中,如果一个事物(包括道具、色彩、人设等)反复出现两三次以上,那你就得注意了,通常那是导演在提醒你这里面暗藏着玄机呢!

一、《破碎之花》第一剧情概述
「年过半百的唐·琼斯顿一生拥有数不尽的浪漫恋情和风流韵事,但他从来无意组建家庭……这一天,唐收到一封某前女友的来信,信中称继承了他血脉的儿子离家出走,正踏上一段寻父旅程。万千情愫,难以言喻,唐也展开一段倒溯之旅。他先后拜访了劳拉、朵拉、卡门和派妮。人有百种,花有千姿,曾经的孟浪,蓦然回首,凋零的岂是那逝去的青春。这究竟是一段追索真相的旅程,还是关于情感与记忆的祭奠」——摘自豆瓣

上梗概摘自豆瓣关于破碎之花的剧情简介。显然,梗概作者为了给这平淡不奇的俗套情节增添点色彩,可谓煞费苦心,连曾经的孟浪、情感与记忆的祭奠这类神句都使了出来了!
问题是:追忆青春,追寻血脉是否就是这部电影要讲的全部呢,这是不是个死胡同呢!

再来看上面的梗概,它在追求浪漫文艺小清新的路上是不是遗漏了点什么:
对了,它遗漏的是电影的结局——当男主角探访前女友无果后回到家,发现附近一个鬼鬼祟祟的流浪青年,年龄、状态、行头都跟信中说的那个来找自己的儿子相仿。于是男主上前套近乎,暗示男青年(自己是他爹)...结果呢,男青年被这种殷勤吓得一溜烟跑了,男主角又碰了一鼻子灰!

显然,导演在通过这个结局提醒观众:追忆青春,追寻血脉这条线是条错路,这部电影讲的可不止这些表面的东西。那么这些表面下还藏着什么?
我们来看,电影中是否有前面说的那种导演留下的“反复的提示”。
如果你精力够集中,那个“粉红色”是再明显不过的解读线索之一了!

二、用“颜色”做排除后的第二剧情
注意这个“粉红”颜色提示,光在电影的开端十分钟,视觉上就已经出现过数次了!不光视觉,导演还借那个黑人邻居的嘴加以强调了数次:注意粉红色的信封,注意粉红色的墨水,注意粉红色的打印机……更甚至,连片头的标题字幕都是粉红色的!

如此反复的提示与强调,其中没玄机才怪!我们照着这个线索把所有剧中的粉红色提炼出来拉成一条线看看:
片头“Broken Flowers”的字幕——一封粉红色的信被送到男主家中——现女友穿着粉红色衣服离开家——男主和邻居穿着粉红色衣服的一家人聊天——大巴车上聊天的女孩儿——第一个前女友和她的女儿(衣服)——第三个前女友(裤子)——第四个女友的粉红摩托车——车站男孩儿包上绑的粉红丝带——男主送给所有前女友的粉红色的花……


从这条关于颜色的线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跟颜色相关的人或事物都是男主人公失去的东西,包括女友、家庭、亲人等等,这条线是隐藏在第一剧情(寻找与回忆)之后的第二剧情,它重在男主的失败与破碎上。
注意两点特征:这些粉红色几乎都是出现在男主人公身边显而易见的地方,然而却被男主“局外人式的冷漠”给忽略掉了;另外,这种感情与家庭上的失败与男主中产式的富裕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揭露男主破碎失败的生活就是电影的最终目的了吗?当然不是,刨去第一剧情(寻找回忆)和第二剧情(颜色)相关的所有内容,还有很多的人和物我们没有提到,比如说那个怂恿男主去寻找揭秘的黑人邻居,比如说男主拜访的第二个前女友(注意,第二个女友自始至终跟粉红没挂边)...

再来注意另一个情节细节:男主拜访的第三个前女友卡门,也就是那个动物心理学家。

她出场下身穿着粉红色的裤子,上身却是纯黑的上衣;两人进屋后,卡门匪夷所思地拿出了一张死去的狗的照片,这条狗刚好是一只黑狗,刚好名字也叫Winston(与那位黑人邻居同名);

之后,两人对感情避而不谈,反倒聊起了人与动物的沟通问题。

导演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来看按照“反复”这一规律是否能寻找到电影里的其他“暗示”。
细心的观众大概已经察觉到了,就是那盘 CD!
三、解开第二剧情之谜的关键道具
这盘CD是男主出发寻找之前,他的邻居 Winston 送的,提示他路上听。CD的内容是埃塞俄比亚爵士乐,来自邻居老家的音乐。听起来好像挺神秘,难道音乐里也藏着什么玄机吗?
但注意,我们前面提到过:寻找、侦破这条线本身就是个死胡同!贾木许最喜欢在电影里搞这种讽刺的小恶作剧了, 我们要真把着音乐本身的神秘感研究下去,那就真掉进“黑色电影”的陷阱里了。
我们再回头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反复出现的东西,没错,你会发现就是那盘CD的封皮,上面写着:DON - FROM WINSTON(前者是男主的名字,后者是邻居的名字)

这个写法很有意思,邻居干嘛不直接写FOR DON\TO DON,或者就角色的关系而言,他根本就没必要写,直接把盘给男主不就完了!用的着多次给出镜头特写吗!显然,这跟剧情没关系,是导演在提示观众呢!
DON - FROM WINSTON(从温斯顿到唐),我们从电影表现出的背景来看看这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
首先是两人的社会身份:一个是住在高档别墅里的电脑工程师。一个是忙的连工作服都不换的工人;
其次是两人的家庭状况:一个是独守空房,喝着红酒天天发呆。一个是一窝孩子忙的不可开交;
再次是两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个麻木不仁,对任何人和事物漠不关心。一个精力旺盛,对任何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
如此,从温斯顿到唐,这俩人之间隔着的东西可真是不少!这种东西从电影剧情的角度来讲,绝对是充满矛盾对比与戏剧张力了!就像何勇的那句歌词:有人减肥,有人饿死没粮!而饿死没粮的人在拼命赚钱创造幸福的同时,有钱的人却早对身边的幸福麻木厌倦了,对生活失去了一切的激情。
因此,从温斯顿到唐,我们找到了隐藏在电影中的第三个剧情——阶层差距
回到前面提到的男主拜访的第二个前女友:她和现任丈夫是做房产中介生意的,典型的中产家庭。你会发现她的状态跟男主一样麻木冷淡,换句话说,他俩是一个社会阶层的。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跟粉红色挂边,也是变相说明了这个女人不是男主该找的对象。

导演想要引导观众走的真正方向是:从温斯顿到唐!
四、谈《破碎之花》的艺术创意
至此,我们可以把这部电影做个总结了——
它包含三层剧情:我们把第一层称为“寻找”;第二层称为“破碎”;第三层称为“从温斯顿到唐”。
这三个层次的剧情并没有并列出现在电影之中,而是需要观众一层层抽丝剥茧地解读出来。而当真的解读出这三层情节,把他们摆出来后,你会发现它们并不是递进与因果关系,反倒每个上一层的情节线像是下一个情节的错觉干扰,它能把人引向死胡同。
如此,层和层之间形成了一种讽刺、批判与哲学效果:

那个富有的中产老男人研究着最复杂的电脑网络技术,坐着飞机、租轿车玩着侦破游戏,打发着时间,乱花一通钱,却连身边爱自己的人都看不见,更别说还看到那些不同阶层的人了,就像他第三个前女友探讨的问题:人与动物无法沟通……
这种电影结构设计可不是一般的信手拈来,那得需要导演多么紧密的构思与敏锐的观察,需要道具美工师多么一丝不苟的对剧本的研读与执行。
这部《破碎之花》就像那种精致的平板电脑或软件程序界面,看上去极简,但用上去内容却让人难以想象的复杂与有深度。
《帕特森》的对称暗示
贾木许在《帕特森》这部电影上所体现出来的“极简主义与极不简创义”就更为极致了!他从纵向时间线上直接把电影段落分成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一直到下周星期一,一个循环结束;在横向空间上,场景直接简化成家、工作地、酒吧三点一线;至于人设呢,它看似比以往的片子多了点群众演员,但那些演员基本上都是围绕家、工作地、酒吧这三点一线排列开的,因此还是一目了然。
我们重点来看这种极简主义的电影框架下导演所要表现的东西是什么——

▲《帕特森》电影海报,2016

一、《帕特森》的内容
《帕特森》的内容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呈现在故事表面的关于帕特森这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另一个是关于帕特森写的那些诗歌(电影中多以画外音呈现)。
注意这两个层面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破碎之花》的那三个剧情层面的关系,两者虽是并列随时间线进行的,却完全是相互关联影响——我们可以说帕特森的工作与生活是对那些诗歌的阐释,也完全可以说那些诗歌在影响着帕特森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一句话: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导演在阐释诗歌的意义,用它自己独到的电影风格!
那么,这种独到的电影风格是怎样的呢?我们具体来看——
二、床上的“一对CP”跟反复出现的“双胞胎”在暗示什么?
注意,CP的概念画面不止出现了一次,而是反复出现了八次,分散在周一至下周一每天清晨开端字幕的第一个镜头。
这八个镜头很有意思,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近乎相同,充满了宗教的仪式感(贾木许2013年的《吾爱永生》,直接把里面的男女夫妻命名为亚当和夏娃,与此片异曲同工);中间的六个却因前一晚工作生活上发生的事情躺姿不尽相同(有时相拥,有时背靠背,有时充满情欲,有时却显得分裂与孤独...但最终又回到了周一的和谐构图上)。这些躺在床上的CP构图体现出了一种“和谐-不和谐-和谐”的过度。
这种画面设计到底用用意为呢?
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一放,来看电影另一个反复出现的设计——“双胞胎”。
现实中一个城市当然不会出现这种巧合,一下出现这么些双胞胎。显然这是导演做的象征化处理,或是他要提示我们一些事情。
我们试着从其中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身上找突破口——妹妹坐在路边等妈妈和姐姐,帕特森上去与女孩儿交谈。

女孩儿进而给帕特森读了自己的诗后两人分开。临别前女孩儿问帕特森是否知道艾米莉·狄金森,帕特森回答那是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然后女孩儿非常惊讶地回了一句话:
“好酷,一个喜欢艾米莉·狄金森的公车司机!”

我们重点看这句话,它看似不经意,却把两样重要的东西放到了一起:诗人和公交司机!
为什么说这两样东西重要呢,因为他们提示了我们一件事情,什么事情,我们回到标题一说到的《帕特森》内容包含的两个层面上来看:
一个是呈现在最前面的关于帕特森这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另一个是关于帕特森写的那些诗歌。
再来看电影场景的选取上,除去帕特森在家吃饭睡觉,剩下的基本就两个场景:
酒吧和公交车,即生活和工作场景。
还有一些人物设置,比如说在洗衣店一边洗衣服一边练说唱歌词的黑人;比如说在家一边做家务一边进行艺术创作的帕特森的妻子。

所有这一切你会发现存在一种极强的对称性,什么对称性呢,再回到女孩儿那句话的提示上来(诗人和公交司机),没错,是诗歌创作与生活的对称。
换句话说,导演通篇都在跟我们讲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最后回到躺在床上的CP画面上来。

如果说导演借帕特森展现出了工作、生存的一面,那么帕特森的妻子展现的就是生活与艺术的一面,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倒想一对孪生兄妹。就像那些双胞胎一样。
我认为导演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意思:艺术与生活就是一对孪生姐妹
三、谈《帕特森》的艺术创意:捆绑+总结
贾木许用一周的循环、三点一线的场景、一对夫妻的轴线这三样东西阐释出了自己对诗歌乃至艺术的观点,这当然是一种极简主义风格,他把复杂而晦涩的艺术与诗歌概念具象化到了现实生活中,并与之捆绑。形成了一种独到的浪漫诗意的视角。
这种视角避免了机械的看图说话式的说教,避免了商业片中那些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从而生活用一种极其平静的方式讲述了出来,平静的心态又自然而然地融入在男主人公的诗歌创作中,至此,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

纵观贾木许的所有电影,从早期的《天堂陌客》、《神秘列车》,到2000年后的《破碎之花》,再到近些年的《吾爱永生》、《帕特森》,几乎每一部电影的低成本都代表着导演这种极简主义的创作智慧。
艺术不是本该如此吗——我们往往第一眼看到的只是形式,而隐藏在形式下面的,是无止境的探索与发现。
最后,我们再次把《帕特森》那一周七天的开端画面罗列出来,用以结束这篇文章,我们把每张图片加以主观命名,由此,你便能一窥贾木许那极简主义的电影形式与极不简的艺术创意与深意了!

▲ 原始和谐

▲ 禁果之美

▲ 爱 

▲ 呵护 

▲ 孤独 

▲ 痛苦 

▲ 悲伤 

▲ 轮回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嗨,芝罘,我叫“帕特森”

 电影里的色彩竟藏着这么多秘密,难怪这些年没看懂文艺片!

 套在大众头上的“文艺片”魔咒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贾木许:我枪击你的平庸
他这戏出来,菲尼克斯到手的奥斯卡影帝不保险了……
都说这是去年最骚的电影,一看果然
这个被称为全世界最酷的人,其实是个婊子
2016年最佳20部电影
听说这是去年最骚,最有逼格的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