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电影《床底》视角看性暴事件
文:wuming
编辑:Mr.Friday
图:视频截图

星期五言:很久没看日本电影了,今天把这部2019年出品的《床底》(Under Your Bed)推荐给大家。推荐理由有三:

一是作为一部影像作品,它的诗化色彩在电影语言下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它在编剧、台词、配乐以及色彩、剪辑上的流畅性更是让其艺术性凸显,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引导(它不像《熔炉》那类电影观点明确、人物脸谱清晰),即便这是一部涉及到性暴力的片子,导演还是将焦点放在了每个人物的内心解构上;

三是从社会角度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所涵盖的一个社会事件下的每一个面都很复杂(这些面包括性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施虐者、旁观者等),那不是一个靠好坏划分、道德观审判、法律约束就能解决的问题。

带着以上推荐语,我们来细看这部电影——

笼统的说,《床底》整部电影是由两个主观视角加一个偷窥视角组成的:

两个主观视角分别是作为事件见证者的那个宅男的,以及事件受害者那个少妇的。

另外一个偷窥视角是借宅男的眼睛体现出来的,但我认为它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大众心理,它是“另一个旁观者”视角。这点我们待会儿再说,先来看那个宅男——

一、一个猥亵、自闭、胆小的宅男

若不是电影上来就先入为主地引我们(观众)进入了男孩儿的内心独白,估计没几个人不把他当成“变态男”的了——

他仅仅在高中时代跟同班女生一起喝了杯咖啡,从此便走上了漫长的意淫之路。

他幻想着去了女孩儿家,幻想着英雄救美,幻想着跟女孩儿啪啪……毕业十年后,他为了追逐这个女孩儿,甚至在她家不远处租了个房子,全程偷窥…

然而,要知道,他下这么大血本(又搬家又买设备的),却连个招呼都不敢跟那女的打,更别说什么拔刀相助、英雄救美了。可见,他不光“变态”,还是个怂包!

好啦,变态也好,怂包也罢,整部电影却没有给我们以半点惊悚、恐惧、讥讽的感觉,相反,前文提到了“诗化色彩”,这全有赖于导演引我们进入了这个男孩儿的内心视角。

而这种内心独白式的袒露,别看是主观的,却能解开隐藏在表面事件下的某些被人忽略的深层次问题。正如这位宅男自己说的:他不担心自己缺席某个毕业典礼,他害怕的是被人忽略、被遗忘。而正是这种遗忘,酿成了一些悲剧,就如剧中另一个杀了自己老板娘的男孩儿一样。

当然,这个宅男只是解开背后问题的一个面而已,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面:那个受害的少妇

二、一个柔弱、忍虐的少妇

这个受害的少妇自然就是当年跟宅男一起喝咖啡的少女了,她现在嫁给了一个公务员,生了孩子,住在一栋豪华大别墅里,坐的也是宝马车,只不过脸上少了一丝阳光,多了一点忧伤……

当然还不止这些!

通过宅男的偷窥,我们得知:她长期被丈夫殴打、凌辱、性虐待……

说到这有人要问了,她干嘛不反抗,干嘛不报警,干嘛不发推特、脸书将遭遇公之于众?

这就是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了!如果你看过2018年BBC出的一部纪录片《日本之耻》便知:在日本,打性侵官司是很难的!

从法律角度来讲,界定性侵的条款很严,比如说女方喝了酒算自愿,双方都认识不是陌生人的话也通常化为自愿;

从舆论角度对女性就更不利了,众所周知,日本的色情文化很是发达,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斥着露骨的色情服务。大众会想当然的认为提出性侵控告的人是在作秀,无中生有。

▲《日本之耻》剧照,2018

如此看来,在日本家庭中,如果真有像本片女主这种被性虐的情况,那即便反抗,通常结果也不太乐观。更何况那些在虐待下屈服的女人了。

那么是不是这种性虐事件的发生就没有受害者本身的责任了?电影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甚至连女孩儿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都没有交代,但至少我们知道一点:她的老公是公务员,她住的是豪华的别墅,开的是豪华的轿车。

显然,她择偶不可能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与经济状况。

三、矛盾、变态、施虐的公务员


最后来说说这个公务员。大众舆论与法律对这种人的划分,基本上都止步于恶人、变态、虐待狂、渣男的概念认识上了,没有人愿意深入探寻这种人的心理!

而艺术并没有止步于此——电影中这个公务员所涉戏份远远小于另外两人,基本上都是“家暴”,但导演在其家暴性虐时所插入的这段对白却格外醒目,公务员说:

“今天他(领导)从一早就开始对我骂个不停,被那说话不经大脑的家伙搞得筋疲力尽,你一定不懂吧!”


正是这样一句话,让这个男人在坏、变态的基础上多了一丝矛盾感,这丝矛盾感甚至能博得观众的一瞬间的同情(至少是悲哀)。

如果你也有同感,那说明导演的用意奏效了,没错,他在试图解释施暴男人暴力性格与行为的来源。

也正是这一处小小的解释,让整部电影产生出了一种平衡与对称。

四、三者(宅男、少妇、公务员)在电影里的平衡设置

这种平衡对称不仅适于电影故事的结构,也适于对这类社会事件的解构。来看——

首先宅男、少妇、公务员是“性侵事件”的三方当事人,分别代表了旁观者、受虐者、施虐者的身份。可以说,这三方少了任何一方的行为方式,都不会酿成最终的悲剧。这个行为方式包括见证者的沉默,包括受虐者的懦弱与虚荣,也包括施虐者的残忍;

其次三人也是这部电影故事赖以发展下去直到结局的骨架和催化剂——施虐者的残暴无底线激发了受虐者的反抗;受虐者的遭遇底线激发了旁观者从背后站到台前;而旁观者的站出最终制止了施虐者的行为;

再次从艺术角度而言,三者对整部电影产生出了一种对称美——宅男和少妇所代表的两个主观视角被分列成电影的前后两部分,故事从而讲述出来。而那个公务员则是激发了所述故事内在的矛盾冲突,维系着故事的稳固性。

五、“另一个旁观者”

“另一个旁观者”是从宅男的视角中游离出来的。我认为它更多地体现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离群索居、自闭、逃避现实、胆怯,凡事躲在背后…

因此,他们也通常不宜被别人关注,甚至被社会遗忘。为了加深观众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和认识,导演不惜又在电影中加了另外一场复戏:另一个“宅男”因为被遗忘而杀了自己的老板娘…

这场戏完全孤立于主戏,自成故事。

六、《床下》对现实的启示

在我看来,“另外一个旁观者”和“另外一场复戏”提醒了我们这样几件事情:

首先,一个社会悲剧的酿成不能单方地归咎到一个人或一类人身上,换句话说,仅仅一个道德审判或法律审判解决不了问题;

其次,对于某个犯罪事件而言,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旁观者(或者说局外人)对事件的影响,而这种旁观者的沉默与冷漠之危害可能不亚于当事人;

再次,过分地把时间和视角搁在一个个案的是非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本应该看到一个社会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更多的事情的。

(本文结束)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困扰伍迪·艾伦以饷大众的“性侵”事件

 这部《女性瘾者》讲的可不只是女权主义...

 这部重口味情色片到底要向我们传达什么?

 要谈美国“性解放”,先看这片吧!

 星期五文艺 “三八” 合辑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叫它中国版《熔炉》,它叫《嘉年华》
如何才能摆脱“思维反刍”的困扰?
游走在虚实之间 ——读阎连科《速求共眠》
高清电影《 少妇的春天》
都说这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当真如此?
电影《少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