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星期五”谈《八佰》:惊喜来自它在国产战争片里另辟了蹊径

文:无名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星期五言:过多探讨《八佰》的剧设与情怀没有意义,原因在于我们在院线看到的版本比原版少了近二十分钟的戏。更别说这种抗战题材电影还有那些禁忌了。如此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它还值得我们走进电影院吗?

笔者多年前曾在上海参与过一个关于“淞沪会战”的剧本项目,也正是这个项目让本人得以查阅了那段让人窒息的历史资料(当然也包括“四行仓库”)。而当你真正地深入到一段战争历史的追溯中时,你会发现你所真正面临的问题来自心理的承受力——你越是深入研究,你的内心以及心态所遭受的折磨与扭曲也会越大。那种折磨不是随便几滴煽情的眼泪和鸡血式的民族情怀能及的,那是来自战争本身所带来的的恐惧……

国产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已经多的不能再多了,但你我都知道,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在借战争讲情怀,讲爱国爱党,讲善恶对错,唯独那些阴暗、丑陋、绝望、血肉横飞的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而这些东西便是构成战争的主要元素。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八佰》在国内主流的抗战大潮中另辟了蹊径——将镜头更多对准了战争本身。如此,即便它在故事叙述上残缺不全,在战术描述上晕头转向,在视角展现上删胳膊少腿,但至少,他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味道了,单是这一点,这值得让我们进电影院了。

带着以上先入为主的观念,本人再来谈谈本片的观影感受。自然,那些观影的意外都在于这部电影的“另辟蹊径”。

注:以下部分海报标注的上映时间有误,实际上映时间为2020.8.21

一、它摈弃了主角+拯救的轴线模式

几乎所有的主流战争片都是在围绕主角+拯救这个轴线讲故事。同时在讲故事中也塑造出了一个(或数个)英雄形象。而等我们接受了这个英雄,也就自然而然无意识地接受了创作者带来的价值观甚至是意识形态。

如此看来,这种电影架构的好处与优势不言而喻。

只可惜我们在《八佰》里是找不到主角的,甚至我们要找到一个固定的视角都很难,更别谈什么拯救了——所有参与战斗的人都是被动卷进来的,他们要么听命于上级,要么是被冲散的杂牌军,再或者是为利益驱使的记者……

至于主动的人在哪?他们在河对岸,是配角,是旁观者,是散点……

抛开主角+拯救的套路,这部电影取而代之的是“群戏”式的表演。如此它对电影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

1、弱化了电影的故事性(娱乐性降低)

2、弱化了主观视角这个轴线(让观众迷失)

3、弱化了战争背景的交代(难入剧情的戏)

4、弱化了“牺牲”的意义(把思考交给了观众)

那么这些弱化是电影的缺陷吗?我看未必,显然导演另有所谋。

二、用群戏和色调来制造混乱

这里的“混乱”可以归纳成电影的“氛围”。如果说主流电影旨在向观众推销故事、观念以及明星效应的话,那《八佰》的不同处之一便是推销的这个“战争氛围”啦!

可以把这个氛围具体拆分成数个小块儿来看,分别是:紧张、恐惧、焦躁、震惊。

围绕这些氛围的构成元素我们来细聊:

1、紧张:片中所有在敌军枪眼下逃生的戏给人的感觉都是“紧张”,包括开篇杂牌军进城后初遇日军后的仓皇逃生;包括赌场小子抱着电话线抢渡大桥;包括日军第一次攻入四行仓库后的厮杀……你会发现,所有这些“紧张”被分配到不同人的身上,而非单一主角。

2、恐惧:片中的恐惧来自死亡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有人死,随时会有人中枪,随时会有人被枪射中耳朵、脸颊、手指……这些死伤是不分主次高低的,不分先后顺序的,不像主流抗战片:主角怎么也打不着、打不死,配角总是优先尝子弹,被留到最后的牺牲总是加上个特写煽情……

3、焦躁:片中的焦躁多半来自对岸的平民,那虽是一种旁观视角,但却足以让人感到焦躁了!原因很简单:对岸人的心态是游移不定的,对战争的态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赌场老板娘的态度转变,如阳台上拿着望远镜观战的上海中产男……

这些戏份导演编剧用的很高明,它用时也能对观众产生意想不到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也是“焦躁”。

4、震惊:片中为数不多的牺牲和死亡戏份被转化成了一种“震惊”的效果,如国军士兵发现装甲车子弹攻不破时,决定背着炸弹跳楼爆破的戏;比如说所有对岸平民处于观战疲劳期时,一面旗子在四行仓库楼顶升起……

好啦,列举完这些氛围元素,你不难得出本段开头的结论:导演绝大部分剧设最终导向的目的都是一个:“战争氛围”。

如此看来,在这种目的下,夜戏、雨戏、镜头快速运动,高剪辑速率等拍摄手法的使用也好,群戏下的混乱、无背景无意义、散点透视也罢,这些都不足为奇了,它可能会让很多观众看了不爽,但“氛围”的目的是达到了。

如果你不喜欢这部电影,那可能是因为这种反主流的“氛围目的”在作怪,但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原因也绝对在此。

三、他把电影的气孔搁到了苏州河对岸

你说这部电影的“氛围”占据了主导不假,但它绝不是一部宣传纪录片。你能看到编剧、导演在电影的结构、节奏、以及表演上下足了功夫。比如说电影中“苏州河两边”的概念:

这个空间上的设置再明显不过了(当然这也是历史本身决定的),你能看出导演在充分抓住这一空间上的概念做文章,做什么文章呢,来看——

1、给观众喘息的气孔

从战争角度来讲,往往面临生死的人是没有喘息的机会的,而作为讲故事的人,它不得不给观众留个气孔以待喘息和神经缓冲,比如说让打仗的人坐下来抽根烟聊聊天,比如说把镜头固定下来拍点情戏,再比如说让某个战士睡着做个美梦式的闪回……

这些手段用不好会降低战争的真实性,让人感到假。《八佰》导演在四行仓库这边是有些传统的气孔手法设置(比如说用瓜怂和老算盘的喜剧段子来调节紧张情绪),但他多半还是把气孔留在了对岸的租借区。用对岸的歌舞升平来缓解这边的生死窒息。

2、对情绪进行渲染和补充

从剧情和氛围的角度来看,对岸也起到了很好的渲染补充作用,比如说那边的战士跳楼牺牲了,这边切入观战者的震惊表情;比如说那边敌军偷袭了,这边大喊提醒对方;再比如说导演用战争另一边的观战者来对观众设置悬念包袱……

这些渲染和补充增强了电影的可看性。

3、为战争提供多角度思考

这个多角度包括视角上的多角度,体现在对岸不同肤色、阶层、职业、社会身份的人设上;包括历史事件还原下的多角度,同样体现在对岸不同肤色、阶层、职业、社会身份的人设上;

同时包括这些人对战争态度的不同转变上,这种多元化是纵向的,从旁观,到同情,再到舍身投入(据说原版还有一场日本平民的戏份,后被删掉)……

可以说,从讲故事的角度,我认为导演编剧在“苏州河两边(或者说战争两边)”的应用上算是成功的!

四、导演把握主题的节奏

在我看来电影《八佰》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战争本身的展现”,另一个是“对战争意义的探讨”。后者表达比较隐晦与含蓄,但若看到电影的后半程,便不难发现它的思路和节奏感很明朗,我们先按时间进程拉出一条线:

1\电影开端的混乱逃生(只为生死)——2\四行仓库内士兵的整合归类(分清敌我)——3\河对岸戏份逐渐增多(宏观战争背景交代)——4\升旗(显露坚守四行仓库的政治目的)——5\上级与谢晋元的谈话与命令指示(对战斗意义的辩论)——6\河对岸的百姓被彻底征服(战争意义与效果)

通过这条线我们能看到电影最终导向的主题,同时,也能看到导演把握这一主题的节奏。

好坏不论,但至少我认为,创作者在通向电影最终主题的道路上,思路是清晰的,逻辑是紧密的。

五、《八佰》在意识形态上的弱化

相比于其它战争题材的国产片,我认为《八佰》在意识形态上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弱化,这种弱化说实话,是导演与审片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说对那面旗子特写镜头的删减;比如说国军士兵背后政治身份以及领导者的避而不谈;再比如说士兵嘴里喊的“中华”字眼……

这种弱化倒是对观影者没什么害处,它能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战争本身”上;它能让镜头更加透析出战争下的每一个“人性”而非国性;它能留给观众更多的自我思辨空间。

纵观这部《八佰》,它能在主流束缚下另辟蹊径,拍成这样,也算中国战争片的一个新起点了!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1917》一镜到底的功劳该算谁的?

 两段“爱情”读懂这部伟大的《英国病人》

 《芳华》情怀抒的好,但这跟电影艺术没半点关系!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8年的战争老电影,当年很火的八一战争片,很多人喜欢看
《狂怒》
看看南斯拉夫拍的战争片 太真实了!这才是真正的战争电影
10部让你热血沸腾的经典战争片
这20部全球最经典的战争题材电影,堪称史诗级制作!真实得可怕
一口气看完-10部南斯拉夫战争片,二战必看战争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