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建涛 || 端午忆姥姥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端午忆姥姥

文 | 刘建涛(陕西商州)

  每年到了粽子飘香的季节,我就不由得想起可怜的姥姥。

  姥姥是一九二七年出生的。她三岁死了娘,五岁死了爹。爹娘死后,她就被送到我姥爷家当了童养媳。民国时期,百姓是缺衣少食的。姥爷家是大户人家,大小二十多口人吃饭,姥姥七岁就开始坐在灶台前烧火,跪在锅台上洗碗。可太奶奶有规定:烧糊了锅,就别吃饭;打碎了碗,就别吃饭;饭做少了,就别吃饭;饭做剩下了,浪费粮食,也别吃饭。姥姥小时候可没少饿肚子。

  那年过端午节,太奶奶包了很多高粱米掺白米的粽子。十岁的姥姥负责烧火煮粽子,等煮熟时已是半夜时分了,一锅粽子香喷喷的真诱人!姥姥叫太奶奶起来尝生熟,太奶奶睡得太熟叫不醒,姥姥就自己取出一个小粽子,用筷子掏出点米来尝,不料被太爷爷发现了。他一嚷嚷,太奶奶也醒来了,太奶奶抓起一把菜刀就给姥姥嘴上削了一个大血口子。姥姥没命地哭,也没有换来一个人的同情。只有小她两岁的姥爷说了句:看你下次还敢偷吃我们家的东西不?从此,姥姥嘴上的那个刀口再也没能愈合了。

  姥姥相貌清秀,心灵手巧。她从十二岁起就开始纺线织布补贴家用。也就在这一年,姥爷为了躲土匪,长期睡在地窖里,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不能行走。从此,姥姥一直照顾到姥爷七九年去世。

  姥姥有两儿一女。解放后,姥爷被抄了家,太奶奶和太爷也撒手西去。缠着小脚的姥姥每天背着母亲和舅舅去上山开荒,往往挣的工分不够一家人喝米汤。为了活下去,姥姥经常到河边挖草根,到山上剥树皮,终于将三个儿女养大成人了。

  姥姥为大舅娶了媳妇分了家以后,就只剩下两间厦房,她和十四岁的小舅相依为命。八五年,姥姥终于为小舅娶了个媳妇,自己搬进了牛圈。谁料,这媳妇进了门,姥姥的苦难更重了。她嫌舅舅家穷,经常打姥姥。八七年端午节,舅妈包粽子,六十岁的姥姥抱着一岁半的小表弟给她帮着洗粽子叶。她嫌姥姥洗的慢,一脚将姥姥踹倒在地,吓得表弟哭的差点断了气。舅妈一把抱过表弟,狠狠地在他屁股上打,姥姥爬起来扑过去抢孩子,又被她踹了出来,她随手将一个木墩砸了过来,不偏不正砸在姥姥太阳穴上侧。姥姥顿时血流如注。到此刻,大舅才站了出来,通知了我父母将姥姥送到医院。

  村上干部开会做出处理决定:姥姥和小舅分开过,由小舅每年给姥姥六十斤麦子,六十斤玉米。第二年端午节前,姥姥就没面粉吃了,她向小舅要粮食,小舅不敢给。本已食不果腹的母亲知道后,硬是让我带上十五斤面粉和包好的粽子给姥姥送去。

  舅妈看到我送来的面粉和粽子,火冒八丈。她把姥姥从下午一直骂到晚上,姥姥就还了一句:我长着嘴,就总得吃饭呀。舅妈听到姥姥敢顶嘴,一脚踢开姥姥的简易门,冲了进来把姥姥按倒在炕上,用双手撕姥姥的嘴。眼看着姥姥嘴角流出血来,我在一旁拉不开她们,吓得直哭。我喊大舅,大舅不应。我喊邻居,邻居也是熟视无睹,假装没听见。我眼看舅妈将手从姥姥的嘴上移到了脖子上,我吓得浑身发抖,情急之下,我抱起姥姥睡觉枕的一块圆石头,朝着舅妈的头上砸了下去,只听舅妈一声尖叫溜了下去,这一声尖叫也叫来了大舅、小舅和邻居。姥姥又捡回了一条命。

  我不知道我当时哪来那么大的胆,那么大的劲?那块石头现在抱起来也挺沉的,而当年我才十一岁。

  后来,姥姥的粮食就由我们家出了。每年端午节,母亲总要把姥姥接到我家一起过节。姥姥包的槲叶粽子方方正正平平展展,虽说里面包的是一些谷子玉米糁之类的粗粮,但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九五年,我参加了工作,近七十岁的姥姥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那年端午节我没能回家。病重的姥姥还不忘给我留了几个她舍不得吃的包着糯米的槲叶粽子。等得粽子都长了绿毛,我也没能回去。姥姥给母亲说她不行了,她想见我。母亲马上给我寄信。等我收到信,请了假,买了山外的洋粽子从几千里外的城市赶回来,坐到她炕沿边时,她已经看不见人,也说不出话了,粒米不进。听到我的声音,她极度吃力地摸了摸我的脸,从枕头背后摸出一个粽子模样的香包递给我,那是姥姥用平时在山坡上采摘的藿香叶、花椒叶、紫苏叶为我缝制的香包。我泪流满面地用颤抖的手接过香包,挂在我的胸前。我双手抚过她银白的头发,看到她沧桑的脸竟是那般的慈祥!

  我突然想起我带回来的粽子,我马上取出粽子剥开了,浇上蜂蜜,送到她嘴边,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姥姥的嘴再也没能张开。她走了,带着微笑走了。

  我痛彻心扉,放声嚎哭。可怜的姥姥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终于盼到我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了,我也能挣钱了,可以好好孝顺她了,她却走了,走得那么匆忙,走得那么吝啬,连我给她一丁点回报的机会也不给我,使我遗憾终生!

  二十多年过去了,粽子的类型千变万化,但我再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来,唯有姥姥留给我的那只已经褪了色的香包清香依旧,那上面似乎还带有姥姥暖暖的体温。

END
作者简介

  刘建涛,男,陕西商州人,1979年生,笔名墨寒、大漠刀客。商洛市作协会员、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知音》《华商报》《浙江工人日报》《文化艺术报》等。

    最新征稿

  201751日开始,〈嘉年华时光〉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开展“最好的风景在路上”有奖征文大赛,每个月,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除丰厚奖品外,额外给一等奖作者赠送一幅书法作品。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因来稿增多,经〈嘉年华时光〉编辑部讨论决定,以后同一作者的来稿每月择优只编发两篇,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 

   〈嘉年华时光〉平台实行赞赏即稿酬。即所有入选的各类原创稿件发表时全部打开“赞赏”功能,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782篇:二舅(1)
当后妈20年养大了继子,在他婚礼现场,亲妈却挤掉了我的位置,太气人
对于感情李桐昕真的好懂,建议失恋看《无婚》的找她整容
叶田:【“新野中国人寿杯”征文081】 祖国 母亲
秋塘文集 第一部 留在记忆里的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馨凝:​我的姥姥(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