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在陕西 || 张宏斌:漫川豆豉香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

  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乡、往事、童年的追怀…

漫川豆豉香

文 | 张宏斌(陕西山阳)

  老家漫川古镇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秦风楚韵,石子商道,千户人家,店铺林立,地方习俗风雅,小吃特色鲜明,漫川豆豉自堪称一绝,真可谓“近街嗅怪味、商贾皆彷徨,小憩问店童,邻家豆豉香”。

  回到漫川老家时,走进镇子巷口,没等得跨入家门,老远就闻到咱家阁楼上晾晒的豆豉香。儿子夸张地说:“哇塞,我爷又做豆豉了!”急着将背包摔给我,飞快地跑上阁楼,抓一把放入嘴中,吧唧吧唧地嚼着,看着儿子一幅馋猫的表情,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时代,仿佛又看到母亲在那搅动豆香的情景。

  小时候,母亲闲暇时最爱做些萝卜、辣椒泡菜,做得最好吃的就是豆豉,母亲做的豆豉有一股家的味道,吃了还想吃,那味道吃着地道怪怪的,却是越吃越有味,每年冬天都要做上几次豆豉,后来日子好了就多做一些留给自己一点,多余部分都送给亲戚朋友或支个摊子卖掉。

  母亲做豆豉时总让我们一起参与,将黄豆洗净放在木桶里浸泡,把泡好的黄豆在锅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分,倒入大盆里用被单盖严,让煮熟的黄豆发酵。几天后,掀开被单,一股呛鼻臭味扑面而来,抠上一坨,拽出好长的粘液,我那时以为臭东西就是坏掉的东西,可母亲说:“好,哎呀!捂到家了!”

  我不懂得什么是捂到家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弄不明白眼前的东西为什么这样臭,但慢慢地从中嗅到了黄豆的豆腥气和淡淡清香味,那种味道是无法形容的,臭臭的泛着香气,轻轻的飘在每个角落,弥漫着整个空气里。我和妹妹拿起筷子轻轻翻动抖搂落到几张簸箕里,母亲抓起大把的盐和辣面洒在捂臭了的黄豆上说:“把它搅匀,”妹妹高兴的伸出小爪子,像玩泥巴一样乱抓一起,“哎呦,一会儿你手辣的过不得,”

  果然,妹妹一阵疯癫之后,听到她的哭声:“妈妈,我眼睛辣了,”我在一旁偷着乐,似乎懂得了吃一堑、长一智意思,学着母亲慢慢均匀的搅动,把黄豆摊开抚平在几个簸蓝内,放在阳光下晾晒,屋子里、院子里开始飘荡着幽幽的豆香。

  黄豆粒在阳光的灼晒下均匀收缩,豆皮变得皱巴巴的,慢慢的变成深褐色,能吃的时候,我隔三差五偷偷地在簸蓝里抓上几把进口袋,填平空隙,抹掉犯错的证据,到学校后分给同学们品尝,同学们个个稀罕,变着法子让我再拿些,岂不知偷豆豉的事终究会让母亲知道,母亲道也没有责备什么,只是把教室的空气搞得臭香臭香,每次老师进来都会深深的吸口气,露出一点点微笑表情开始上课。

  三四天后,母亲就将晒好的黄豆粒收集起来,装入早已洗净准备好的敞口瓦罐里,口封的严严实实,将豆豉瓦罐摆放到碗柜的顶子上,从此以后,那豆豉瓦罐内的红褐色豆豉就成了我的牵挂。

  我钟情于豆豉那个怪怪的臭味,我听老人们讲一些有关豆豉的来历,故事说漫川关原是宋金两地军事迂回战场,两地交战,粮草先行,可金军粮草接济不上,饥饿难当,将仅剩马料大豆,煮熟一解燃眉之急,宋兵攻来,士兵丢盔弃甲弃慌而逃,战罢拾掇战场,无意间将熟食大豆缴混堆积,数日,翻开一看,何物臭不可闻,黏丝缠手,弃之一旁,久之再闻,味中透出豆香,试着放些盐巴,风干嚼食,唯美极致,后加入佐料、辣粉不断用心揣摸,便有今天豆豉一绝。

  故事就是编造的,不知是否真假?后来到了学堂慢慢地对豆豉有些了解,才知道豆豉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豆豉为“幽菽”,也叫“嗜”,史料《食经》书中也有“作豉法”的记载,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

  故事与史料二者时代相隔甚远,故事里虚构的人物事件没有任何联系,豆豉又产生于哪次战场?当然也是莫须有了!这说明漫川人的聪慧和豆豉传入是很早以前的事。

   时过境迁,现在随着漫川关旅游的开发,外来的游客慢慢增多,好多游客走到老家巷口时,都不免四处张望寻找怪怪的气味散出来地方,口中啧啧地说:“什么味道,”父亲迎合着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回答:“豆食(豉),炒腊肉好吃,”游客摆摆手做出无法接受的感觉径直离去。

  许久,又回到父亲摆在巷口摊前,“师傅,怎么又是一个味道,我咋闻出有一种豆香的味道,”并伸手捻上一粒尽嗅着豆豉飘散的香味,放在口中慢慢的品尝,同伴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着嘴角嚼动。

  “好,来一点!”一句赞赏,招来对豆豉的哄抢,我帮着父亲收钱,心里想怪了什么时间父亲也会起了做豆豉的门道儿,自母亲离去,那时我就有一个念头,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豆豉那个味了,一种回家的味道,一种牵挂的味道,就像黄豆的发酵产生的黏黏丝线,是那么的粘手,丢不掉的亲情,散发着浓浓的豆香。我弄懂了父亲手艺,是老人做豆豉时相互帮衬或耳濡目染,父亲便从中慢慢地学会了母亲的手法。

  “把豆豉给我掂上楼去晒,”听到父亲在阁楼上的叫喊,我从无尽的想象中走出,和儿子一起抬着豆豉上楼,看着儿子压红的肩膀说:“好好学!让爷教会你。”

  站在盛满豆豉的簸蓝旁,尽情用鼻子深深地吸着豆豉香,捻起一粒豆豉放在嘴中慢慢地细细咀嚼,生发出千般滋味,慢慢回味,感觉特别地亲切,每当我走在公园小路嗅着四处花香,就想起家乡的豆豉,那种思家的牵挂,是一种家的味道。

(注: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END
作者简介

  张宏斌,男,网名木杉,取寓“斌”字通假字“彬”。彬,君子风度,文质彬彬。—《论语.雍也》。山阳县漫川关镇人,爱好书法,中国画,花草奇石,曾扛过枪当过兵,有多年农村基层乡镇工作经历,兴趣广泛,现任中共山阳县委农工部部长。

    征稿启事

  即日起,〈嘉年华时光〉“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和“我的扶贫故事”全国有奖征文大赛同时展开。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分别公布获奖名单,两个主题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都江堰黄豆豆豉的做法大全,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自制水豆豉
【散文】立冬豆豉香‖张静
那年月的“霉豆”
养生 | 妈~黄豆这样吃,能预防老年痴呆!
丁福平:母亲味道的豆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