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聂光玲 || 两个孩子的四维生活

  “生一个孩子, 生活就多了一个维度。”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维度的话,我们家共有四维,女儿,儿子,他们的爸爸,和我。四维空间的我们,每天早上一起出门,如果恰好穿了亲子装的衣服,会引来好多人回头。

  我们也最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放养。两个小朋友每天吃饱了、上学了、写完功课了,一天就那么安安静静、平安顺利地过完了,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儿子身体一向较好,偶尔感冒咳嗽之类的,吃几天药就好了。没想到,这次如此严重。

  周一上学一天,晚上回来发现小脸通红,取了温度计,体温38度多。赶紧给吃了药,晚上继续观察。

  第二天早上,考虑到发烧,便给幼儿园请了假,有他爸爸休假在家一起陪着。

  我上班到11.20,接到电话:“你赶紧往商洛医院去,我正在路上,儿子出了点状况!”听着声音根本不像平常任何一个时候,挂了电话,给单位打了招呼就赶紧跑着出门。本想着在门口坐个车过去,谁知你越急越是需要车的时候,左右张望反而根本没有车。

  跑过去!这样都比站那儿等车快。于是,我踩着高跟鞋,从黄沙桥到商洛医院急诊室,用了5分钟。儿子在他爸爸怀里,脸色煞白,浑身打颤。这时我才知道,儿子早上起来吃了药,家里玩儿了一会,后来不小心,在客厅摔了一跤,整个身子趴下去,瞬间额头鼓起来鸡蛋大一个血包。

  哄的不哭了,儿子吵着要去小区楼下超市买东西,他爸爸带着走到超市门口,感觉孩子身子整个溜下去了,他赶紧俯下身准备拉起来,瞬间发现情况不对,孩子出状况了,惊厥。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都懵了,赶紧抱起来就跑路口打车,碰到小区的几个阿姨,大家又是帮忙叫车,又是帮忙掐人中。一路上,他担心儿子再次睡着,不停地叫他的名字。事后他说,当时完全吓傻了,不知道怎么办了,语言表达都不完整了。

  急诊室的医生问清楚了具体情况,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打扰孩子,让他休息一会儿。赶紧先去拍个头部CT。交了钱到CT室,说是加急的,医生也快速地给帮忙插了队。

  到了CT室,孩子无论如何不往那儿躺,两手使劲抓着我和他爸爸的手,撕心裂肺的哭喊。看着那么幼小的他,面对这样陌生的检查机器是那么的恐惧和害怕,我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和能力保护他,给他安全感,他哭喊的我们的心都要碎了,可又能怎么办呢?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咬咬牙,任由医生用两块布包压住孩子的腿和双手,我们再帮忙强按住他的头,大约两分钟左右,拍完了,抱着儿子坐在外面冰冷的椅子上等结果,他还在上气不接下气地哭,肯定是哪里非常不舒服。我们的心揪成一团,一边听他哭的痛心,一边担心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

  半个小时后,头部CT结果出来,无异常。医生告诉我们,去儿童医院。再次换个地方,挂号,医生诊断后,建议住院。儿童医院里的人太多了,一楼全部是举着杆子挂针的,到了二楼三楼,放眼望去,整个楼梯道全部都是加床。

  好不容易办好了住院手续,护士说:“非常抱歉,刚才没有留意,给你们办好手续后,发现没有床位。还是给你们退了手续,去其它地方吧。”

  “没关系,我们住楼道都行。”

  “楼道都没有地方了!”

  “没事,我自己去楼梯看看,哪里有空,加一个,被子我们自己拿。”孩子爸爸赶紧说。正在商量时,一个家属进来说:“我要回丹凤了,给孩子办出院吧。”

  这句话让我们听到了天大的喜讯一样,赶紧请求医生:他们出院了,就安排我们住吧。就他那个床位。

  护士却说:“不行,他在病房里,你们是刚来的,得先住楼道。其它之前来的病患先搬进病房。”

  “楼道就楼道吧,只要能住上。”

  确定好了是62床,护士说,“那个床还很大的。”我心想,到医院来给孩子治病呢,有个床就行,大小有什么关系。找到地方后,竟然是在三楼公共厕所和水房的正门口。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这个门口时刻都跟白天一样,或者说,这个门口,原本就不分白天和黑夜。

  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是来给孩子治病的。在疾病面前,任何达官贵人或者平民百姓,无论你多么富有或者贫穷,无论你穿着雍容华贵还是像个叫花子一样,在这里,没有任何分别,你都得睡在楼梯道,都得眼巴巴的求医生、听护士的,你就是孙子。

  总算在楼道有了个可以坐的床,可以让孩子休息了,医生也开了输液单,排队、做皮试等,一个多小时后,才终于轮到我们。

  内心被折磨一遍遍的我们,又要继续面对给儿子打针的痛苦。孩子再次被抱到一个桌子上坐着,刚放上去,他就惊恐得大哭,乱抓,不得不从脖子后环住他,把另一只手压在我怀里,他爸爸使劲握住另一只手,给护士扎针。其实以前都是这样过来的,女儿小时候也是这样慢慢熬过来的。但是,人就是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境况。

  后来的三天,儿子一直在输液,但是始终反复高烧。在此期间,基本上每过一个小时都会量一次体温。输完液体,量体温,不到36度。之后,体温不断地回升,直到40度多。这是一个吓人的数字!

  200911号以前,我从来没有自己看过体温计,不会看,也不关注。从女儿出生的那天起,我突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读体温计。后来我常常觉得,母亲,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称谓,首先是孕育生命的神奇,再比如我,长了二十多岁读了近15年书,都不会看的体温表,一个孩子的降生,我突然就会了。

  在儿子反复发高烧的这几天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他身体不舒服,特别烦躁,不愿在医院呆,不停地吵着要出去买车,买挖掘机,想姐姐,要回家。

  实在无奈,抽空回家给他拿了一包恐龙,拿了电脑,拿了一袋决明子,买了挖掘机,早上8点多开始挂针的时候,就陪他看奥特战士,看恐龙世界,陪他用挖决明子玩儿。挂完针,下午5点多了。一两个小时后,又要一遍又一遍地用温水给儿子擦身体,物理降温。整个晚上,如此反复。

  后来有时候实在太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那些天,就是灰头土脸,晚上困了就那么在床头和衣而卧。忽然醒来,发现孩子爸爸弄的毛巾在给儿子擦身,便也不好意思地赶紧起来帮忙。

  发烧的孩子可真多呀!无数的父母操碎了心。从我们住的地方,一直往护士站走,在楼梯口,住着一个女孩儿,也是加床,架子床,发烧更厉害。连续好几天,看到她爷爷和她爸爸在床边用温水擦身降温,那么冷的天,住在楼梯口,给孩子脱了所有衣服,只穿秋衣秋裤,大约五六岁的女孩子,一直就那样被爷爷和爸爸照顾着,照顾的很好,但是,路过的人都总说,照顾一个女孩儿,妈妈不是更应该来嘛!

  在孩子不断发烧的这段里,忽然觉得,住在水房门口也还好啦,接开水方便。不用像其它家长一样,得不停地拿盆来接水。

  那几个晚上,坐在床边,任何时候,从楼道的这头望去,看不到楼道的那一头,但是,楼道上那么多个一家三口,以一个1.2米的架子床为圆心,各自焦虑,各自守候,大家都有每家自己的信仰,看着眼前的希望,把白天当成白天,把黑夜也过成了白天。

  儿子住院的第三天下午,护士说,给你们换进病房里吧。到此,我们结束住在楼道的生活。搬进病房,是+1床,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之前刚住进来的时候,护士说的“床很大的。”那句话,原来是有对比的。现在的+1床,是在病房原有两个床位的基石上,加的一个架子床。

  床是小了点儿,但是,相比公共卫生间和水房门口的嘈杂,这里安静多了,儿子最起码晚上能凑合睡个觉了。他爸爸的朋友当天晚上给我们送了一把躺椅,加上之前我们从家里带的两床被子,现在的条件,比之前好很多了呢。

  可是,儿子依然反复高烧,医生又给开了脑电图和胸片的单子。脑电图必须等睡着了才能做。第一次哄睡着,他爸爸提着液体,我抱着儿子,从三楼小心翼翼到一楼,蹲在门口,还是被旁边小孩子的哭声给吵醒了。

  没办法,回到三楼,陪着玩儿了一会儿,继续哄睡着。这次下楼,比上次更小心翼翼,而且,我尽量抱的时候,让他的脸紧贴我的脖颈。这样,即便周围有大的声音,他好像都有安全感,不会那么容易警醒。

  走到房间,听医生的,抱孩子的姿势要长期保持不变,左胳膊使劲托住孩子的头,等他完全熟睡了,才给头上戴了一个帽子,再连接上各种线,开始测试。测完脑电图,左边胳膊僵在那个位置,回不到原位了。勉强慢慢过度、放松。

  每一个小孩子,尤其在生病期间,都会过度地依赖母亲吧?以至于我去个卫生间他都要跟着,怎么说都不行。

  好不容易从周二熬到周六,姐姐不去学校了,过来病房和弟弟一起玩儿。小家伙终于有了几天以来的第一次笑脸。

  和姐姐玩恐龙大战,谁赢了,谁就喝一口水或者奶,当然,这个小游戏也是这几天爸爸和他玩儿的时候定下的规则,就是为了让发烧的他多喝些水。姐姐到底是长大了,她懂得如何能陪弟弟多玩一会儿,并且还能让他多喝几次水。

  但是,很愧疚啊。这几天忙晕了,为了照顾病中的儿子,好像忽略了女儿。看到她外套口袋脱了线的一角露在外面,就觉得没有照顾好她。这些天,她一大早去学校,中午和下午放学去托教学校吃饭、写作业,晚上寄宿在姑姑家。从说话声音听,有鼻塞症状,估计小感冒。

  她爸爸带去楼下挂号,医生给开了药。透过窗户看出去,外面阳光很好,但是我们一家四口却在医院团聚。下午饭是美团上叫的锅巴米饭,不知是因为姐姐的到来,还是弟弟确实有所恢复,这一顿,他吃了米饭,吃了两小块肉,吃了土豆丝儿。还喝了几口汤。

  星期天,下午姐姐画画课结束,爸爸就去接了来,四个人继续一起呆在医院里。谢天谢地,儿子终于不再发烧了,晚上九点,我和女儿回家。给她洗头发、换衣服,周一早上送去学校。这天,是儿子住院以来,第一次回家住。打扫卫生,托地,洗衣服,忙到12点。

  有一次和朋友开玩笑说,一个家里,谁是常给孩子剪指甲的人,谁就是操心最多的,我就是那个人。比如每周要伺候60个手指头和脚趾头剪指甲,孩子们衣服换得勤,洗衣机每周转N次。衣服晾好了收拾要分四堆,袜子满天飞。

  儿子这次在医院住了9天,出院。我们才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每天早上的时间跟打仗一样紧张,5分钟都特别金贵。全部收拾好,一起出门,我们一人送一个,分别去向小学和幼儿园,然后,再紧赶慢赶去单位上班。

  孩子住院期间的这段经历我一直不想回忆和记录,在别人看来,可能觉得我小题大做——谁家孩子没有生过病打过针住过院?但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就是这么不争气,有时候总觉得,既然已经要了孩子,既然上天把这个礼物送到我们身边,就要全力地照顾好他们。孩子的任何一次生病或者其它,都是大人的管理不当造成的,是我们的错。

  期待我的家人们今后都平安、健康、快乐。人在进入30岁以后,越来越体会到每日平静如常的宝贵。是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重新体验一遍童年,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精细。能陪伴并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有两个孩子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孩子们的存在肯定了我生命之旅的全部意义。

  想象一下,二十年后,他们相约一起回家陪我们两个老头过节,她们健康、平安,笑语连连,那个时候,他们都应该已经有各自的男女朋友了,闻到她们在厨房做菜的香味,那时候,我们会不会很欣慰呢?

  可是,那一天好遥远啊!

  地球的某个角落,有我们普通一家。我们这个四口之家,偶尔争吵,笑笑闹闹,彼此相伴。出门时也像一个小小的队伍了。我们如此平常的日子,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诗与远方的温情组和。

  世人的生活千姿百态。每个人的生活才是自己的,也是自家的。我依旧每周一到周六,被闹钟叫醒。没有大的梦想,只盼望每天一个一个的小事情小愿望,能够达成,我就心满意足。我们就是世界角落最平凡的一家,过着最普通的日子。

  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开始一段段修行,无论有身边朋友或者育儿书上的多少经验之谈,我们自己的孩子,都需要自己亲身经历,只有这种亲历,并不断在实践生活中总结、摸索,我们才能够轻松地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太多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地能够轻松面对。

  经历了这场修行,无论过再10年还是20年,我们收获的,才不仅有健康聪明的儿女,还有一个坚强完整的自己。

作者,聂光玲,女,80后,中级营销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商洛市青年作协理事,商州作协理事。文字见于《东方烟草报》《新烟草》《陕西烟草》《商洛日报》《三秦广播电视报》《丹水》《天竺山》、中国烟草市场、烟草在线等。

     温馨提示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公众号每天编发的作品,会在【搜狐文化】、【今日头条】、【美读线】等选择编发推送,请作者自行搜索关注。

  另:【嘉年华时光】每周星期天休刊。

  赞赏即稿酬,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作家||【病房日记】◆刘文清
其实春天一直都在
谷穗散文•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很不容易了
爸爸的病房。
医院病房里的人生百态:不一样的烟火家常
凌晨三点的儿童医院,那些不为人知的心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