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深展览专家谈博物馆技术应用

4月8日下午,中国文物报社和全国文博技术产品发展联盟举办了“博物馆与新技术”文博沙龙,以下为国博展览专家陈煜先生的发言内容: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主任  陈煜       

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和新技术相关的问题,这么多年来多少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我就抛砖引玉,先跟大家做点汇报。   

博物馆新技术是指什么?

我在想沙龙主题的时候,有点困扰,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说博物馆运营新技术,但是这个新技术到底是怎么个概念呢?因为我们现在谈的很多新技术,实际上在博物馆应用上可能是比较新,但实际上作为技术来说并不新,它可能是一个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技术。

比如现在我们博物馆里普遍在应用的二维码技术,二维码实际上在80年代末就出现了,但博物馆真正大规模使用,也就是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博物馆的新技术的概念,可能和整个社会上的概念是不太一样的,它们之间应该是有一个时间差的。

 对于博物馆展览来说,可能遭遇的新技术范围还非常广泛。首先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比如作为展厅环境的监测,比如展柜的使用,各种支撑加固技术,实际上都会涉及到最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比较红的3D打印,现在我们已经在文物加固上尝试使用。还有几个前沿的概念,比如物联网,在以后我们展柜的技术或者整个展厅的监测上都会有所应用。

在展示效果上,照明技术这些年也在不断发展。包括展柜玻璃的使用,它实际上从原来早期的普通玻璃,到现在防反射玻璃,都在不断发展。

从展览内容扩展上,可能作为普通观众来讲,会接触得更为直观一些。比如多媒体技术,比如现在我们普遍应用的三维扫描,还有和之前传统多媒体的结合,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从去年开始,VR技术的普遍使用,现在已经有博物馆在应用,像最近首博的展览已经在使用。

还有博物馆教育,对于展览的教育的延伸、导览的延伸,比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二维码技术,还有微信等等的应用。

这么多层面上,我们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技术,来支撑着博物馆展览,带动着博物馆展览从展示等各方面都在不断思索、前进。

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就以展厅展览里使用的多媒体作为例子,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思考。

大家都知道国家博物馆是在2011年改扩建以后重新开放,我们正式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陈列和新的展览,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在这个陈列里运用了一定的多媒体技术,但是用得不是很多。我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当时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在筹备展览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问题,我们还是下了些工夫,向国内很多博物馆做了调研,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代表性的问题有几个。

在很多我们看的展览里,他们觉得是需要有这么一个多媒体在的,所以他们就做了一个多媒体,但是它和我们内容的衔接并不是特别紧密,只是用非常强硬的接入,效果其实不太好,破坏了整个展览的整体性,也是对资金的一种浪费。


我们发现有很多多媒体的所谓新的形式一旦出现,就会有很多博物馆、很多展览蜂拥而上,都在使用同样的形式,互相套用,而不考虑展览具体情况,只是简单的重复。

过于强调多媒体的形式,缺少对展览内容的发掘,让这些项目外表很华丽,技术看起来也很华丽,但实际内容上非常苍白。

多媒体在设立的时候,不考虑或者考虑得很少关于观众、关于环境,这些设备在投入使用以后,很快就会被损坏,或者因为这个原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对这些多媒体的后期维护非常不理想,所以很多项目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陷入长期停机,或者因为怕在关键时候出现问题,平常就关闭,只有在领导来的时候,或者一些特殊的时间,才会打开。

所以看到这些问题以后,我们也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对多媒体的技术、对展览中可能会遇到的新技术,还是应该采取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在使用这些技术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我为什么要用这些技术,为什么要把它用在这个展览里。在多媒体的项目也好,或者新技术的项目也好,在一个展览的体系里是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用来弥补我们的展品、我们的文物,是反映展览所希望表达的人物也好,事件也好,历史进程也好,或者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的时候,存在着局限性,所以使用这种手段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用来给展览提供背景材料,扩展实物展品所没有办法提供的内容。还有一点是现在我们经常提出的,对观众提供展览的趣味性。

所以这些项目的设立,一定要服从展览需要,要密切地、非常紧密地围绕展览展开,不应该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去设置一些不必要的项目。

学术性、艺术性和技术性

我们认为展览的多媒体项目应该有“三性”:学术性、艺术性、技术性。

要构成一个合格的文物展览,肯定这个展览要建立在历史学、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际上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新技术使用也一样,即使它很新,也要先判定这个成果的可靠性。只有有了这种比较严谨的认知和支撑,通常就这种学术支撑或者不可能完全通过一个展品的展示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现,我们可能会需要借助其他一些手段来传达,所谓的多媒体在展览中的主要作用实际上在这里。

在传达的过程中,多媒体项目应该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将相关的学术、艺术和技术信息准确地表述,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对展览进行解读,使观众易于理解和接收。如果这个多媒体的建构,达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做出来实际上毫无疑问。

所谓的艺术性,在博物馆做出来的展览里,不仅仅是需要有非常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还要有非常充分的艺术表现力,要和整个展览的形式设计、视觉设计息息相关。它可能只是形式设计中的一部分,但是它一定要和形式设计有一个衔接,要和展览的学术基础要相辅相成。但这一点通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展览多媒体的设计,尤其是界面设计,包括里面的各种画面也好,视频也好,和展览是脱节的。有的时候不但谈不上艺术性,甚至对艺术还有伤害。

所以展览的艺术表现力既要体现在文物和展品本身,也应该体现在这些陈列展览的视觉设计、环境营造等各种方面。多媒体项目在一个展览里,要承担着整个展览的主题思想和文物内涵进行解释的功能,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和视觉元素,把观众带入到展览里面。如果展览的整体形式设计和多媒体的视觉风格是有出入,那么观众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就有可能跳出来了,会把整个比较完整的设计打碎。所以每个展览里面的多媒体项目的视觉风格,一定要和表现的内容要达成一致,而且要融入到整个陈列的整体氛围里,不能和陈列环境格格不入。

所谓技术性,也并不是说唯技术论。因为多媒体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在多媒体的展陈中,不是每一样技术都合适。新技术固然是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往往也意味着它可能存在一些大家还没有关注到、还没有发现到的弱点。这些新技术的实用性也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验证。同时整个技术的稳定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所以时效性也是个大问题。很多新技术当时出来的时候非常风光、非常受欢迎,但是很快被淘汰。这样的话,我们如果一味地去迎合所谓的新,它就有可能引起资金的重复投入,而且对这种技术的后期维护和开发,都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博物馆来讲是后患无穷。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尤其是长期陈列,不应该成为新技术的实验场。我们认为,适当的用新技术来提升陈列展览的档次,强化对文物解读,确实是件好事,但是也一定是在陈列展览的体系的框架内合理的进行。如果对所谓的新技术缺乏认识,只是以有和无或者技术的新和旧,来作为选择标准,那就非常容易进入过度使用或者滥用的误区,变成主次颠倒,对整个展览会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安全性、趣味性和稳定性

在以上“三性”基础上,还有另外“三性”,安全性、趣味性、稳定性。

 安全性。我们做文物博物馆工作的人对安全是非常重视的,在展览里安全性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展品本身、文物本身的安全的考虑。新技术的使用,这种技术是否完全符合安全的标准,会不会对展品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这是应该做非常深入的考虑、研究和测试的。

另外,对观众来讲,这些新技术也有一个安全性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直接的生理上的安全,它会不会通过观众的接触或者产生一些强光、刺激性的声音,对观众产生生理上的直接刺激。它反映的内容,或者它使用的手段,会不会间接的使观众在心理上也会出现一些阴影,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干涉。这也是我们需要非常慎重考虑的。

趣味性。不用多讲,这是这些年大家谈得很多的问题。

稳定性。对于展览中使用的新技术,尤其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多媒体系统,这些技术和系统使用的硬件设备,还有项目展示的视觉效果和设备的稳定性、易维护性,应该是首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求新,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设备。因为博物馆很难控制观众的行为。我可能这么说不合适,但是我们面对的中国观众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他们经常会做出一些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事情。越是特殊的设备,越是复杂的设备,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速度会越快,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

他们的这种破坏有时候不一定是故意的,但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像我们以前做的交互式的多媒体,观众有的时候不是先去感受它的内容,而是先找哪些地方能按,或者他不是去按屏幕,他会去找开关什么的,所有能捅的地方,所有接缝的地方,想办法去抠一下,想办法去触动一下,这是很可怕的。而且我们有时候往往觉得自己设计了很好的界面,可以响应的地方设计得很好,但是观众不一定按照你想的去接触,经常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操作,使系统退出或损坏。

还有就是出于对陈列形式、设计、场地、经费,还有日后维护保养的考虑,我们作为使用者来说非常希望这些设备应该具有使用简单,视觉上尤其是播放设备应该有高清晰、低能耗的特性,长寿命、易维护。

关注用户体验和展陈环境

多媒体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应该还同时考虑到观众的用户体验和展陈的具体环境。对于任何一个多媒体项目来讲,用户体验其实应该是最受关注的一个方面。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不是一个独立存在,并不是像当代艺术,很多多媒体就是一个选项,就是一个艺术品。但是在通常讲的涉及到文物展览、历史展览、陈列展览中运用多媒体,只是展览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东西。所以在我们设计这些项目的用户体验的时候,一方面固然要非常重视观众的感受,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每一个陈列展览的特性,不能只以迎合观众的喜好来设计这个项目。

这些多媒体的项目或者新技术项目,应该融入到整个展览周围的环境里面,能隐藏起来,或者它的外形风格与陈列展览的形式能够保持一致。通常我们在使用的多媒体项目,很多是使用触摸屏或者播放器等形式出现,所以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反光和眩光,这个在陈列展览的设计里是非常大的问题。因为本身展厅照明就会产生一些反光和眩光的情况,再加上多媒体会造成光源非常混乱,一方面刺激观众的视觉,另外一方面让整个展览效果一下子就失分很多。如果涉及到文物展览的话,文物是对光照度有一定的要求的,多媒体的设定会不会影响到周围的文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希望尽量能够给这些设备安置在相对比例独立的空间。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从古代中国陈列到近期的一些展览中,在设计多媒体项目中所秉持的比较原则性的考虑。当然我们也知道,确实现在很多新的东西会给我们的陈列展览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但是就像刚才所说的,如何能够把它更好的应用,有些东西确实需要一些时间的沉淀、一些经验的积累。

技术要服务于展览内容

另外还有一些我个人的参考意见,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无论是什么样的新技术,多媒体也好,或者刚才我们提到的最新的VR技术也好,它的使用从做展览的角度来讲,一定是为展览服务的,而不是展览为它服务。所以在考虑在整个展览中设计这些项目的时候,不能把主次给颠倒。

其次,这些项目从多媒体的角度来讲,一定把内容的挖掘放在首位。因为我们做展览的目的不是做技术,也不是做设计,而是想通过一些文物、通过一些展品的组织,反映出学术观点,再去把它传达给我们所面对的观众。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在服务这个主题。所以一个好的多媒体的设计,必然对展览内容是非常有益的帮助。

比如前几年非常成功的项目《清明上河图》,在世博会上的展示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考虑这个项目是否做得很完整、很完美。它可能把这方面的一些数据带得很高,但是《清明上河图》真正很多内涵的东西并没有借助这种形式反映出来、突出出来。里面很多大家看到的是它的人物在动,里面有些动物在动、船在动,有各种牛叫、马叫的声音。但里面反映的当时北宋时代的一些社会生活的侧面,其实在这里面并没有很突出。

故宫博物院于老师写了关于《清明上河图》文章,挖掘出非常多的细节,这些细节真正能够通过技术给观众传导出来的话,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仅是让大家对这个感兴趣,而且确确实实能够从这些技术应用上能看到我们平常看这幅图时看不到的东西,能感受到不同的学术观点的传达,这就变成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

另外,不要生搬硬套很多国外和其他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在前几年我们看到有一些博物馆可能应用了一些东西、项目,也很受欢迎,很成功。我们知道有很多都是我们看到一些国外的博物馆应用了以后,感觉不错,直接就给借用过来。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因为中国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有很多区别,尤其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首先我们博物馆两方面的观众人数可能差别很大,在很多很好的博物馆里,一个展览可能有几万个观众,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展览。但是在我们的博物馆里,比如国博,现在平均下来每天有两万多观众。展厅里的观众密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获得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在国外的博物馆里,可能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会踏踏实实的,能够体会它传达给你的那些很细节的东西。但是在国内的博物馆里,可能你刚往前面一站,后面就有几个、十几个人围在那,这种差别其实都是大家应该考虑到的。

在成熟的技术平台上开发新的应用

我们有个建议,对于多数博物馆来讲,现在尽量能够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比较稳定的系统或者平台、技术上来开发新的应用,把它的内涵能够有更多、更好的发挥,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

比如说我们在展览的导览方面,现在实际上是历经了几个阶段。从一开始主要还是通过说明牌来介绍每件展品的基本信息,很快我们就开始使用二维码。虽然二维码是比较老的技术,但是我们能够让它在博物馆里普遍使用,关键是因为移动终端的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才有了二维码在整个博物馆里、在展厅里能够普遍使用的基础。再进一步是我们开始用微信作为资讯的传达,在展览里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给观众提供更多的展品信息。


微信现在也差不多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观点和回复,我看到这个展览,我在这里面操作展品的名字,我可以收到一个微信,它的照片、它进一步的解读,甚至有些材料,都可以传过来。

在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微信平台也在不断的开发和演进,比如摇一摇,比如我走到展品附近,我摇摇手机,就会有信息进来。但摇一摇这种方式,我们觉得在展厅里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因为周围观众很多,或者在摇的时候,一方面容易干扰到别的观众,另外一方面万一摇的时候脱手而出,对于整个展厅的安全性就会造成影响。所以现在我们又在使用的是,通过移动设备,我走到展品面前,通过微信平台,它有感应,直接给你主动的推送。

我们可以选定一些比较成熟、比较稳定的系统、技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新的研发,其实这可能是所谓技术的新应用的更好的方式。

还有,在技术使用上我们最好要有控制,有控制也是多方面的,一个是用多少,另外一个是怎么用。包括通过微信推送的方式,我们也有一定的讨论。为什么呢?因为移动终端的使用,把很多人变成低头族,即使在展厅里,他可能低头看手机的时间比抬头看展品的时间还要多。因为现在大家自觉不自觉的已经把它变成一个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实际上是放弃了用自己的直观、用自己的视觉、触觉或者其他的方式,更直接的去接收信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考虑,这个技术的应用能够怎么做到让大家的头都抬起来。毕竟我们把观众们吸引到博物馆里来,吸引到展厅里来,并不是希望他们在这里看手机,而是希望他们把头抬起来,真正的去体验、去欣赏我们博物馆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展览和表达所要阐述的、所要传达的东西。

以上内容根据文博沙龙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文中小标题为编辑所加。转载请注明来自“文博圈”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英博物馆的自助导览,全世界的典范!
博物馆'免费时代' 如何吸引观众?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开幕
陈列研究
沪上文物保护正努力向智慧化转型|文物保护
数字技术可以怎样重塑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