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感情互动角度谈博物馆如何为儿童提供文化服务?

摘要:

博物馆情感包含知识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等诸多发生在博物馆中的情感现象。儿童在博物馆中与家长、与其他儿童以及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各具特点。

从增进情感互动的角度出发,博物馆策展时要关注儿童在博物馆里的“喜怒哀惧”等情绪;选取易于让儿童产生情感的“物”为展品;用好创意增进情感互动;选择与儿童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展品;策划跨学科、跨界的教育活动作为展览策划的一部分;增加馆校合作传承传统文化;借力“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区”等。

一、博物馆应重视儿童情感互动

博物馆一直以来关注、重视研究“物”,挖掘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新博物馆学提倡关怀社群和社区的需求,改变传统博物馆一直以来关注的藏品整理、保护、研究和陈列等,博物馆界开始关注参观博物馆的普通观众——人的研究,分析研究“人”的特点、需求。

博物馆学界关于连接“物”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情感互动的研究一直较少。笔者检索了相关研究文献,关于博物馆情感研究集中在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和博物馆讲解方面,提示关注该类工作的情感因素。

正如苏东海先生说,“博物馆的情感领域比知识领域大得多,美妙得多。博物馆的魅力因之会更强烈地释放出来。”“博物馆情感不是一个小的概念,它包含着知识情感、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等诸多发生在博物馆中的情感现象,是一个大的范畴。情感在博物馆里比博物馆知识领域还要宽广深厚,它是博物馆文化魅力的基础。这个领域正等待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它。”[1]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与情绪相比,情感更为深刻,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而美感是高级情感的一种,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

蔡元培先生提出,艺术形式“合于美的条件”,具有独创性,拥有诸如均匀、对称、比例、节奏、韵律、秩序、和谐等形式美;艺术内容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化,寄托人生的美好理想;在艺术审美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通过情感活动及生命活动联系起来的,情感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既是创作冲动的动力,也是审美教育的内容[4]

本文从儿童观众在博物馆里与其他人产生的情感互动切入,通过观察总结出儿童在博物馆与人发生情感互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博物馆在增进情感互动方面如何为儿童提供文化服务。

二、儿童在博物馆与其他人发生情感互动的特点

笔者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和相对客观一致的标准,分别在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以及首都博物馆展厅做了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儿童在博物馆里与人(包括家长、其他儿童、博物馆工作人员)产生的情感互动,初步总结出儿童在博物馆发生情感互动的特点。

笔者在首都博物馆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 展厅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厅做了多年的观察,在老牛儿童探索馆阳光之谷的缤纷水世界、冒险云梯、欢乐球区域做了两次且每次超过两个小时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的内容为展厅或活动区的儿童与家长、儿童与其他儿童以及儿童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情况。

(一)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互动:熟识与不熟识区别很大

儿童到博物馆之前就互相熟悉的,在博物馆里互动频繁,他们参加活动时情绪状态明显高于彼此不熟悉的孩子们。对于展品的探索和参与活动的持久性都要超出彼此不熟悉的儿童,而且彼此熟识儿童的活动并不是连续不断、依次进行、全面开展,而是有选择性地根据他们的意愿共同选择几个人都感兴趣的活动,然后再去下一处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展品处进行探索,在博物馆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的情绪都较高昂。

笔者观察到,彼此熟识儿童在互动中情感色彩强烈,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博物馆活动,更是一场重要的社交活动。彼此熟识的儿童在博物馆里发生的情感互动是友好的,沟通互动时带有明显的较为激烈的情绪体验,在探索馆里他们一起兴奋地跑来跑去, 时不时简单沟通一下。他们会一起到水区旁边穿防水马甲,一起合作摆弄活动区的展品。

而彼此不熟悉的儿童之间的互动是在“不得不” 的情况下进行的,往往由于展品本身需要协作、冲突或者身体不可避免的接触产生的互动,诸如在探索馆云梯攀爬时遇到只能一个人通过时,他们需要沟通谁先上或者谁先下;在欢乐球区因为玩耍的需要,他们需要沟通谁去捡球,谁需要运送球;在博物馆排队等候玩多媒体游戏时产生了诸如谁先玩之类小矛盾等不得不产生互动。

如果没有必要,他们彼此之间极少沟通,他们之间沟通时的情绪是平静的甚至可以说是冷淡的。

(二)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互动:与老人和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差别很大

总体而言,儿童与老人沟通时情绪较为平静,儿童与老人之间的互动则是简洁的。老人对儿童更多的是慈爱的生活关怀,彼此之间默契十足,情感互动可以概括为彼此熟悉的呼应,也有个别表现出“专制”管理态度的老人强制孩子不玩水之类的,导致儿童偶然一段时间内变得情绪激动,但这种情况所占比例极少。

▲图1 首都博物馆展厅

儿童与父母之间情感互动时情绪较容易激动。博物馆参观总体以安静的氛围为基调,亲子观众以语言沟通互动为主,情感互动模式一般为边走边看,遇到感兴趣的展品则停留观察交流,同时进行语言沟通(图1),而探索馆则以儿童动手活动为主,其间与家长进行非连续性的情感互动。

不同家长在展厅内的表现不同,有的家长会参与到儿童的活动中,和儿童一起尝试“玩”展品;有的家长则是知识型的,每到一处,为孩子详细讲解原理;还有的家长则不管不问,只是陪同,为孩子提供喝水之类的服务。

▲图2 老牛儿童探索馆

儿童探索馆里儿童在攀爬区冒险云梯攀爬,爬到高处时一般都会向站在下边的家长投来充满期待及喜悦自豪的表情,区别的是家长的不同情感反应,有的家长表现出鼓励和欣喜,与儿童及时互动,有的家长则消极回应儿童的情感。如有的家长只顾低头玩手机。在冒险云梯,笔者观察到一个儿童在不断攀爬的过程中几次停下来望向坐在下面看手机的妈妈,当他爬到顶端时,妈妈依然低头玩手机(图2),该儿童的脸上都是失望的表情,眼里含着淡淡的哀伤之情。

(三)儿童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之间:情感互动集中在博物馆教育活动和讲解方面

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儿童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组织的教育活动和讲解过程中。博物馆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和讲解工作,儿童被教育工作者和讲解员带领着探索博物馆,在他们的引导下与博物馆的物产生情感互动,同时也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产生情感互动。

儿童与其他工作人员的互动极少,展厅内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他们以卫生、安保为主责,基本没有与儿童互动的主观意愿。儿童探索馆展厅中有穿工作服马甲的工作人员,但他们站在一个角落,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换班,他们主观上没有参与观众活动的意愿,家长和儿童也没有和他们互动的意愿。

在探索馆里,负责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妇女)主动热情地提示那些手抱外套的观众可以把衣服背包放到储物柜,并告知多媒体影片播放的时间和所在的位置。笔者经过观察,发现这种情形很普遍,应该是馆方对他们的要求,笔者认为这种提示能够增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

三、从增进情感互动角度思考博物馆为儿童提供文化服务的策略

笔者认为博物馆要增进与儿童的情感互动,本质上要提供儿童喜欢的文化服务。下面就博物馆为儿童提供文化服务方面谈几点思考。

(一)策划儿童展览要考虑儿童情感互动中产生的 “喜怒哀惧”等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出来,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博物馆里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家长、儿童与展品互动时有表情变化,这种表情正是情感互动情况的显现。

关于情感互动,笔者在首都博物馆和老牛儿童探索馆中观察后总结,在博物馆体验中儿童的情绪体验独特而丰富,喜怒哀惧俱全,而这些表情中蕴含的情感互动值得博物馆人深思。

以笔者观察到的老牛儿童探索馆中儿童的表情为例,

有儿童在冒险云梯中克服困难经过几次攀爬,逐级爬上更高层级的时候,难掩“胜利的喜悦之情”; 

儿童之间因为展品活动时起争执、儿童与家长因为活动项目或者活动时间等原因产生矛盾时的“愤怒之情”;

儿童因为家长坐看手机对自己的探索成绩不理不睬的“哀伤之情”;

儿童在缤纷水世界,体验到一盆水倾泻而下,隔着塑料透明罩仿佛水就要倒在自己头上时的“惧怕之情”等等。

这些情感,真挚、自然、普遍。为增进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互动,有人建议老牛儿童探索馆可以采取给前来的儿童穿上不同色彩的马夹的方式来给他们分组。该建议是希望通过刺激儿童的潜意识增加团队意识和互动亲切性。笔者建议博物馆为增加儿童之间的情感互动,应鼓励家长们组织和孩子相熟悉的朋友们同来,一起进行博物馆体验。

增进博物馆中儿童与成人的情感互动,建议在博物馆的入口处通过视频播放一段动画片,家长排队等候进入博物馆前抽几分钟看完,也可以提出以下简洁、情感化的建议如:“关闭手机一个小时,您将收获宝贝一个吻。”“请不要让手机夺走孩子的快乐。”“您鼓励的眼神价值千万。”针对儿童的有: “你的勇敢和努力,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互相谦让才能玩得更开心。”诸如此类。

博物馆是教育儿童的场所,更是教育家长的园地。如果博物馆能够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或者提示标语等方式帮助家长在入馆前意识到博物馆参观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亲子情感的滋养之地,博物馆的传播、教育效果会好很多。

关于增进儿童与工作人员的情感互动方面,倡导博物馆工作人员微笑服务,并能够对儿童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博物馆参观习惯,诸如安静参观、不打闹、穿戴整齐等。博物馆活动老师、讲解员可以通过情感互动,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在观众参观博物馆过程中,如果博物馆处处想着观众,关注参观者的感情状态,从接待服务态度、服务设施摆放到环境卫生、展陈内容和形式都充满关心和爱护,让观众感到温暖、可亲、愉快,那么自然会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博物馆印象。

反之,如果缺乏感情上的吻合,就容易让儿童产生知觉防御,影响参观的效果和参观体验。知觉防卫原理(perceptu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映缓慢。这种倾向使人比较容易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也就妨碍印象的形成。

因此博物馆策展要充分考虑儿童与人与物的情感互动,积极提升博物馆中出现的儿童情感互动的接触点,避免出现知觉防御,从而全面提升博物馆里儿童的情感体验。

(二)博物馆策展应选取易让儿童产生情感共鸣的“物”作为展品

为增进儿童在博物馆中与人与物的情感互动,博物馆要充分重视文物故事的挖掘、注重选取文物的器型、色彩、纹饰等,艺术品则要充分关注造型、主题、文化艺术内涵,科技展品则需关注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展品选择与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激发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情感共鸣。

▲图3 曹禺工作环境还原

比如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里曹禺先生的书房空间里,还原了曹禺先生的工作环境,狭小的办公桌上老旧的台灯、青花瓷笔筒、眼镜盒、台历,让人仿佛看到在这间简陋的书房里,曹禺先生写下不朽剧作的场景(图3)。当讲解员在恰当的时间节点,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言语鼓励儿童努力学习,争取将来做出更多贡献的时候,就会让儿童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体会更为深刻。

(三)博物馆要用好的创意调动儿童的好奇心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他们善于通过动手的游戏加深对世界的认知。颜色鲜艳、内容有趣的事物会引起他们探究的意愿,让他们的思维发生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化过程,逐步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缜密的逻辑思维。

对世界的探究意识,贯穿儿童成长过程的始终,好的创意不仅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更对他们的情感、审美、人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从儿童观察体验世界的角度出发,在博物馆做出更多让儿童喜欢受益的优秀创意作品,是博物馆要思考的。

▲图4 纸做的唐三彩马

在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展厅中的展品唐三彩马(图4),看上去是一件普通的展品。当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观众这是用纸做成的戏剧表演道具时,儿童的惊喜之情就会被激发,接着看到同样用纸做成的犹如真实的瓷器、罐子、茶壶等展品时,儿童与物之间就会产生情感互动,儿童与家长、朋友、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会就这种情感产生新一轮的情感互动,这种情感互动会非常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参观和体验。

(四)博物馆应选择与儿童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展品及教育活动

进入博物馆,“如何能让观众从这些展品身上找到蕴藏的往事,或从这些古旧的展品中看到过去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每个展示所应思考的问题。一个历史类博物馆的展览,至少应注意将一个展览的主题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关联,且竭尽所能、想方设法使静的展示表述出动的故事。”[5]

海关博物馆里有让儿童体验的模拟海关检查员的游戏,通过触摸屏对货车进行模拟扫描、排查等方式排查走私违禁物品。海关检查是一项儿童既听说过一点,又颇觉神秘的一项工作,海关的工作人员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和程序查出那些走私违禁物品的?孩子们做游戏体验的时候,既紧张又兴奋,仿佛他们自己就是海关检查员,正在执行这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保家卫国的情怀油然而生。这种和现实生活有一些联系又有些距离的游戏体验对儿童的探究学习和美育具有很大意义。

▲“戎刀燕币——尖首刀币起源的故事”展现场互动@首都之窗

钱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古代的钱币是什么样子?孩子们很愿意去探究。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的“戎刀燕币——尖首刀币起源的故事”展览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该展览让儿童触摸刀币展品(复制品),并且还让儿童通过自己动手将软陶做成刀币和小刀的模型,培养儿童的兴趣。

通过儿童动手、观察、体验,在展览的最后,让儿童通过思考和分析, 投下关于“燕币是否属于燕国”这一问题的选票。展览是从一个问题“一枚刀币”引发的,展览的结束部分是开放式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自己思考的结论。展览充分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自主探究的意识。

(五)策划跨学科、跨界的儿童体验活动增进情感互动

国内博物馆针对儿童的教育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配合展览的活动以及节假日的传统教育活动项目, 正在逐步策划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活动,比如跨界教育活动。

中国美术馆自2013年起,已经连续举办4年的系列跨界体验夏令营,在2016年度的系列跨界体验夏令营活动中,中国美术馆与北京多家专业艺术机构合作,推出四场跨界的艺术活动,分别是设计与绘画的跨界体验;音乐和美术的跨界体验;舞蹈和美术的跨界体验;戏剧和美术的跨界体验。美术馆的教育老师邀请小营员们走进中国美术馆,感受艺术殿堂的魅力,体验跨界艺术活动,与不同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现场互动,引导少年儿童感受美术与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互动与对话,培养儿童的艺术理解力和艺术创造力,并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创作体验。

在戏剧和美术的跨界体验中,小营员首先被美术馆的教育老师带领去参观连环画展览,老师为大家讲解有代表性的连环画作品。之后儿童被带到教育活动中心,由专业老师为孩子们讲解戏剧知识,并分组由孩子们现场表演戏剧。在孩子们为家长们表演戏剧后,现场创作连环画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做展示解说。儿童在活动中,既深入理解了连环画展览和相关的一些展品,又感受到了戏剧和美术的连接互动,两项艺术活动都让儿童得到艺术的滋养,并且用各种感官深切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六)博物馆通过馆校合作传承优秀文化,增进情感互动

广东省民间工艺美术馆和广州广中路小学合作举办“品味广府系列活动之通草学堂走进陈家祠活动”,活动邀请文化传承人教孩子们用通草(学名通脱木)以广州的旧街景等历史文化为题材作画。通草是广东、广西、云南一带特有的材质,其结合传统工艺使得绘画色彩非常鲜艳生动。孩子们学习之后创作绘制的作品吸引了很多游客,甚至专业人士也驻足欣赏,推广传承了广州当地用通草作画的历史文化传统。

博物馆还在画作入选的儿童中招募小志愿者,让他们周末到陈家祠,免费教给感兴趣的观众(包括成人和儿童)用通草作画的技法。

在探究过程中,学校老师将儿童们自行完成的画作收集后,排成一排,发现有“清明上河图”的气势,就把它们连成一个长轴画,并且和部分优秀作品一起展出。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奇异,值得我们研究,更值得我们努力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努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七)借力“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区”

博物馆重视社区居民受众的建设和维护、并积极为地缘上的社区服务,已经成为共识,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的发展,新的“社区”形成了,即通过网络工具,将拥有相同兴趣、相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人连接起来,组成了新的社区。这个“社区”既是文化内涵为基础和纽带逐步拓展的结果,也是博物馆未来需要重视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这种发展维护已经远离了技术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重新回归内容、文化和思想本身,而不断延伸、深入的博物馆美育内容则是维护亲子观众作为“社区”成员存在的根本。博物馆的定位、发展理念、展览、教育活动、文化活动源源不断而又充满吸引力地通过网络输送到博物馆亲子观众手中,让他们接受美,理解美、欣赏美、传播美,是博物馆新时代下“社区” 亲子美育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

博物馆通过网络推送的文化信息、文化资讯,不仅对于家长是一种文化传播和滋养,更间接对亲子之间情感互动产生影响,诸如参观前亲子观众根据网络信息一起商定是否去博物馆参观,去哪家博物馆参观等。在博物馆参观中与离开博物馆后,对博物馆的展览及体验活动产生的评价等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互动价值。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实际参观博物馆的儿童只占接受博物馆信息传播影响范围中很小的比例, 博物馆会通过网络传播影响更多的受众。因为网络社区的形成,他们可能从偶然走进博物馆变成博物馆“发烧友”,也可能从不喜欢博物馆转变为怀着“试试看”的实际观众,逐步改变对博物馆的认知。

某些展品及其背后蕴含的故事使儿童与家长、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工作人员之间产生情感互动,产生超越时空的连接,这种情感互动未来会更加频繁,更加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博物馆参观习惯,这种情感互动会更加有力地改变儿童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博物馆传播的“真善美”正能量,于润物细无声中让亲子之间的感情更深,彼此尊重,爱护,从而促进积极亲子关系的建设。博物馆的所有藏品以及展览教育活动无不宣扬、引导观众向真、向善、向美。

博物馆自身清晰的定位,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启迪性的展览及教育活动,与服务、设施等使其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又充满吸引力的综合文化休闲活动场所,成为儿童的精神心灵家园。增进情感互动有利于加强亲子观众的忠诚度,让他们持续关心博物馆的成长和发展,促进博物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东海.博物馆情感初论[M]//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

(卷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44.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75-76.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80.

[4] 聂振斌. 导读:蔡元培及其美学[M]//金雅.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9-11.

[5] 王伟华.全球化进程中的博物馆发展问题探讨[C]//马希 桂,张春详.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杜莹,女,首都博物馆宣教部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儿童教育、博物馆文化传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上博物馆,其实很简单
暑假游记模板 - 科技馆之旅
从"博物馆遛娃"到"博物馆教育":你需要这份指南!
国内外博物馆公众教育项目大比拼
博物馆如何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产
了解学龄前儿童在博物馆的学习习惯——野孩子的实用家长手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