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向光:博物馆该加强公共文化保障能力!

博物馆应加强公共文化保障能力建设

作者 | 宋向光

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期间所提供的文化服务,发挥对突发公共事件积极处置对策的保障作用。

本文讨论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的意义、任务、原则和措施,分析博物馆承担公共文化保障的优势,指出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能力包括自我保护能力和博物馆文化项目产出及输送能力。

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作用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统筹调度,常态化准备与积累,持续做好能力建设,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建设并维护好保障渠道。在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博物馆要有序退出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的公共文化保障状态,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对博物馆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冲击。博物馆克服闭馆困难,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疫情促使博物馆尝试新的服务方式,更促使博物馆审视疫情期间博物馆应发挥怎样的社会作用。在重大公共事件管控期间,博物馆应及时将工作目标调整为“公共文化保障”,全力为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提供文化保障。

新冠疫情防控是一次广泛的社会动员。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强指挥和统一调度,以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目标,全国各领域快速响应,医务人员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各行各业为疫病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防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组织、物资、科研、资金、社会管理、居民生活等多方面的保障,公共文化保障是政府文化事业管理部门指导协调社会文化机构,服从疫情防控大局,为凝聚社会力量和稳定民众情绪而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疫情防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

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社会文化有力支持人们构建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行为方式,激励人们在困难条件下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人们理解和维护新的人际关系。新冠疫情期间,人们的心态、行为规则和价值受疫情防控影响而变化,生命和安全成为首要价值,下意识的自我防护及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成为人们行为的主调,形成疫情期间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

疫情期间人们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微妙变化,未知、恐慌、自身安全、抗击疫情、祈盼疫情尽快消散等情绪掺杂一起,这种心理状态有助于防范疫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但也容易产生人际隔阂和防范心理,人际关系的疏离很可能加剧孤独恐慌的情绪。疫情期间的人们需要基于自身经验和通过社会传播重建适宜行为模式,纾解因行为模式改变带来的心理不适和情绪紧张。

疫情期间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为强烈,用文化生活冲抵居家生活的单调,如居家防疫的人们用音乐或歌唱来传达共同的心情,用幽默夸张的方式化解封闭环境造成的心理不适。

又如,以文化传递情感,用诗文打破空间的隔离,日本友人在捐赠中国防疫物资上题写“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文,海外华人在捐赠武汉医疗器材时题写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御疫情的意志。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人们正是通过诗歌、歌曲等文化载体确定了个人对群体的认同,确定了个人行为的意义,并感受到人们相互之间的支持。文化已不仅仅只是个人排遣寂寞的工具,而成为危机时刻个人与群体联系的纽带,成为支持个人度过危机的信念和情感支撑。

新冠疫情促使博物馆人深入思考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实现政府对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承诺,让广大民众公平获得基本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注重满足公众的文化休闲和终身学习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祉。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博物馆发挥社会文化对疫情防控总体安排的保障作用,博物馆一切活动要服从疫情防控要求,参与社会动员,增进社会互助,稳定民众情绪,传播科学、真实的信息,体现社会文化机构的责任与担当,用博物馆人的实际行动传递积极抗击疫情的信心,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意志和保持积极心态的作用。

博物馆具备实施公共文化保障的特殊优势。

首先,博物馆收藏丰富的人类历史发展物证,这些历史物品见证了人类社会发展遭遇的各种挑战,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博物馆收藏中反映人类创造力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创作,表达着先人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对美好的追求,心理的自我疗愈。博物馆藏品是真实、科学、磨难、美好的聚合,发挥强有力的心理支撑作用。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地博物馆用馆藏文物与湖北馆藏文物进行拼合,传达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愿望。

其次,博物馆实物和事实表达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以及通过实物传达的科学知识,可以有效消除民众因“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与恐慌。在移动互联时代,各种未经整理的信息和各种个性化表达的情绪都可通过移动终端直达个人,身处疫情中的人们渴望得到真实的信息。博物馆实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博物馆对藏品管理及解读的科学性和知识性,使人们在接触博物馆藏品、事实和知识时,可以感受到真实性和确定性,有助于消除由不确定性造成的焦虑感。

再次,博物馆与公众的紧密关系有效加强博物馆的传播功效。博物馆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有很多人还是博物馆的“拥趸”,人们利用各种渠道主动了解博物馆的活动,传播博物馆的科学信息。

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的任务是提供保护,传播知识,消除疑虑,鼓舞意志及增进认同。博物馆要加强对馆藏和处在田野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时核查藏品保存状况和保护设施,检查藏品库房的安全状况,避免次生损害的发生。

博物馆要关注突发公共事件进程及社会影响,关注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的应对措施,关注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及时记录和收集有关实物和图像资料。

博物馆要着重阐释传播与突发的自然灾害或流行性疫病相关的科学知识,介绍科学界对灾害、疫病成因及危害的研究成果,以及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公众理性认知,消除民众因未知而引发的恐慌,缓解因不知如何应对而产生的焦虑。

博物馆可以发挥稳定情绪消除恐慌的积极作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初期,随着事件影响深度与范围的扩大,人们可能会因得不到积极救治或可能危及自身安全而焦虑,博物馆通过介绍世界各地发生过的同类事件进程,帮助公众了解事件进程及影响,了解应对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有效措施,消除因“未知”及“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

博物馆要鼓舞民众意志,尽管紧张心态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疫情威胁的警惕,但过度紧张也可能造成恐慌和偏激,博物馆通过展现人类和疫病的抗争历程,让人们认识到疫病是可防可治的,在与疫病抗争中,人类抵御疫病的能力得到增强,人对自身以及对自然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博物馆要凝聚共识,增进认同,对抗疫病的侵袭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人们要共同遵守疫病防控的要求,服从严格的防控措施,一些防控措施会影响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造成生活的不便,还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

博物馆通过介绍历代先民团结互助应对自然灾害的事例,加强人们团结互助观念,激励奉献精神,鼓励民众承担责任,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依靠团结战胜疫情。

博物馆实施公共文化保障,要坚持服从大局、聚焦事件,审慎预判、适时应对,回应公众关切、关注切身利害,科学真实、积极导向,共情相伴、共克时艰,拓展渠道、确保获得等原则。“服从大局、聚焦事件”原则强调博物馆在突发社会公共事件期间的文化保障项目要从事件波及范围的全局考虑,服从事件应对领导机构的总体安排,为各项应对措施的有序高效实施提供知识、心理等专业性支持。

博物馆的文化保障项目应聚焦于当前的突发公共事件,如自然灾害或疫病流行等,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审慎预判、适时应对”原则要求博物馆应预判事件发展态势,根据不同发展演变阶段的对应措施和公众心态,提供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回应公众关切、关注切身利害”原则强调博物馆应就突发公共事件不同阶段民众所关注的事关民众切身利害的问题,及时提供科学、历史、心理等维度的知识,帮助民众科学应对相关问题。
“科学真实、积极导向”原则要求博物馆提供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实、信息、知识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对有关事实、信息的解读阐释必须科学,不得散布未经科学研究证实的“传闻”,不得使用恐怖形象和恐吓性语言。博物馆发布的信息或提供的文化服务项目的内容和基调应积极向上,化解民众的恐慌情绪,帮助民众构建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心态。
“共情相伴、共克时艰”原则强调博物馆应以事件亲历者“陪伴”的心态和情感与公众进行交流,承认和理解亲历者的困境,不怨恨,不放弃,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不渲染事件亲历者的艰难经历,不拔高亲历者与灾难抗争的付出。
“拓展渠道、确保获得”原则要求博物馆克服突发公共事件对传统博物馆传播渠道的影响,保证传统传播渠道的畅通,开拓新的传播渠道,让基本观众有效保持与博物馆的联系,同时让更多有意愿从博物馆获取信息的民众可以便捷的与博物馆联系。数字通讯时代,通过个人移动终端,博物馆甚至可以将信息传播到每一个人。

博物馆公共文化的保障能力包括自我防护能力和博物馆文化项目产出及输送能力。自我防护能力是博物馆对员工和馆藏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

博物馆要关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员工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和财物安全,及时通过内部通知、馆长通告、行业组织指引等方式告知员工应采取的自我防护措施,了解博物馆的当下状况,让员工感受到博物馆的关爱。

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影响博物馆的电力、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正常供给,库房长期封闭可能造成馆藏品保存环境的恶化,设施长期失检可能发生电路、设施故障,社会不法分子也可能会借机冲击或侵犯博物馆资产。博物馆要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预案,保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期间所需的应急人力、物力和设施储备。

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博物馆的公共文化项目是为实施社会保障作用而特别制作的,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特点,这些文化项目主要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针对事件发展阶段应对措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针对受众的心理调适需求。

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公共文化项目的制作及产出是长期积蓄和积累的过程,突发公共事件对博物馆工作的影响是冲击性的,如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闭馆和居家防疫措施,按照博物馆日常工作流程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制作产出特定文化项目,对此,博物馆应关注本地区历史上频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频率,重点征集与此类事件相关物证的征集,持续进行多学科专题研究,从科学、历史、文化、生态、人地关系等不同维度对此类事件和物证进行研究,根据受众条件制作不同阐释风格的文化项目。

要根据历史上频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应对措施,制作针对特定情境的文化项目,如突发事件初期侧重事件相关科学知识以及该事件在当地发生的历史情况,事件中期的防护救援方法,事件后期的恢复及重建等。

考虑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涉及范围,特别是一些自然灾难事件,可能会涉及若干行政区域,相关区域或相关主题的博物馆可组成联合协作体,共享资源,协同研究,联合制作专题文化项目。要做好项目储备,持续征集,持续研究,不断积累与突发公共事件有关内容的主题文化项目,根据社会传播技术发展制作实验性节目。

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博物馆可以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及时发布相关文化服务项目,方便公众利用。

实现博物馆公共文化的保障作用,需要强有力的统筹调度,需要持续提升优化能力建设,做好应急资源储备,建设并维护好保障渠道。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需要快速确定应对策略和措施,在短时间内广泛动员,紧张有序开展救援救治工作。国家文博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应发挥积极的指挥领导作用,统筹调度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资源,组织受影响较小地区的博物馆协助事发地区博物馆制作发布文化项目或提供文化服务,保障受影响地区民众及时有效地利用博物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保障全局性应对举措的落实。

各级文博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应指导协调区域性的文博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及制度的建设,对历史上频发且对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难性事件,组织相关区域博物馆开展协同研究,建设相关文化项目储备库。

应重视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博物馆公共文化项目发布平台的建设,文博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应考虑与国家融媒体平台合作,发挥国家融媒体平台主渠道优势,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快速响应,让人们及时有效的利用博物馆资源。

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文博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与商业性社交媒体平台合作,以购买公共服务方式,鼓励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服务。

应编制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能力评估标准,指导博物馆重视并持续开展公共文化保障能力的建设,有助于博物馆在突发公共事件期间实施公共文化保障提供指引。

当突发公共事件结束时,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状态应有序退出,恢复博物馆工作常态,这是博物馆公共文化保障的重要环节。

此举也是向公众发出的重要信号,突发公共事件期间的特殊安排和措施已结束,日后将转入重建工作,社会生活将重回正轨。博物馆要做好退出工作,让公众知晓博物馆已经恢复常态化工作,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的博物馆公共开放场地和文化服务设施进行清理维护,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此时要做好博物馆员工心态调适,纾解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产生的应激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迎接观众。


作者:宋向光,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本文来源    

    《中国博物馆》杂志2020年第2期    

图片为后期所加,来自文博圈


订阅2021年度

中国博物馆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你怕地图上的感染小红点?看看流行病学地图的来龙去脉
全民自主健康,夯实健康中国
“就地过年”凸显中国人家国情怀与奋斗底色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云游”博物馆
建议尽快构建重大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响应机制
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国家博物馆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