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残雪|关于康德的去“无”化的范畴体系(《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userphoto

2023.10.07 海南

关注
残雪


关于康德的去“无”化的范畴体系

我认为康德的哲学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有”与“无”的矛盾。但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因为如果单从康德哲学本身来看,他的哲学并无矛盾,而且严密地合乎逻辑。我之所以说他的哲学有矛盾,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真正的现代哲学的背景之下来说的。在我看来,如果按照康德的古典范畴认识论去认识事物,一旦运用起来,他的那些范畴的设定就会同现实事物产生矛盾,可以说整个范畴体系的设定都会与现实物质生活脱节,成为缺乏基础和不能证实的理论。但是我也要说,在这一点上,他同其他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有很大的不同,而且相形之下他的思考比他们都要深刻,所以他才会与黑格尔等人不同,陷入这个诡异的,长期以来就存在的哲学矛盾之中。可以说,康德是理性主义哲学家当中最具有反思精神的一位。这体现在他竭尽全力要将物质,这个古希腊哲学时代遗留下来的远古的幽灵,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包括在他的哲学体系之内。这种苦心的执著来自于这位天才巨人的本能。他的卓越的努力收获了惊人的成果,其中最耀眼的成果便是他那独特精炼的范畴认识论体系,以及他对于认识过程,真理实现过程的独特阐释。但是在整个《纯粹理性批判》中,我最深的体会便是他反反复复地强调经验(也就是物性事物)在人类认识论中的基质地位。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同时,另外一件他也同样反反复复地强调的事却是他要建构一个纯精神的范畴体系,一些绝对排除经验的先验的原则规定。简单地总结一下就是:去“无”化的纯精神范畴必须、也只能运用在“无”之上。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你像当年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所做的一样,根本不用实践去证实你的理论设定。康德的重视物性经验的哲学本能之所以没能坚持到底,而达成了一种妥协的理论,其原因就在于经典传统理论中形而上学理论的强大影响。这种理论的追求氛围一直笼罩着西方哲学,如今已走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之中。单纯从纯精神的形而上学立场出发来评估,这个范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康德自己也认为后人只要掌握了它,便从此有了认识论的指南。这在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因为被掩盖的哲学根基中的真实尚未显露,范畴体系对于物性事物的倾全力的关注确实是康德的哲学中的最大的贡献,如果加以深层次的探讨与发展,在今天,它有可能将人类被刻意分裂的世界重新连为一体,并赋予百姓的生活以崇高的意义。现在两百多年已经过去了,哲学在发展中逐渐展现出一种新的、未被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注意到的本质性原理。这个原理在古希腊哲学中有其起源,但后来的哲学理论,无论是唯心论和经验论,都未能悟透它的真实的要义。因为一般来说,人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镜子,而镜子便是人的身体的延伸。我在近年预感到,一种属于人类与大自然的身体性认识(实践阐释论)进入哲学的时代正在来临,千年沉默的岩石即将开口说话。康德的范畴体系是人类早期努力进行反思认识活动的一个典范。伟人已经努力过了,他建构了这个今天看来是有缺陷的范畴体系,而将继续发展哲学,开拓人类新视野的艰巨任务留给了后人。

康德的终极设定是物自体的显现(主体),所谓的内部和外部的存有,而他的这个物自体终极化身类似理性神。正因为是精神一元性理性神,所以这设定排斥矛盾和物质,他的一切范畴都是遵循以“有”(精神)为至上设定的单边原则。它们排斥“无”的规定,将其贬为次一级的事物,也就是“有”的衍生物,而不是事物的本源性规定。但这种去“无”化的范畴只能存在于单边纯精神推论之中。而我认为,要想全面地认识事物达到真理,就必须将“无”作为终极规定纳入改造后的范畴,以此来充实以“有”为本源的终极设定和认识论。只有经历过长期深层次的、本质性的实践认识活动的人,才会体会到去“无”化的单边设定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会产生矛盾的。我提倡一种有无相生相克,从无到有,以有达无的运用,不将“无”看作消极次生事物,而看作终极范畴设定的方法论,我认为它是通向实现真理证实真理之途。正是因为康德理论的原生性缺陷,所以“无”在他的规定中成了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消极设定,甚至被看作事物本身(阴影,黑暗物,空虚、缺少、荒诞、矛盾之物等),而不是一种范畴规定。实际上,“无”的终极设定正如“有”,都只是人设定的范畴,它也像“有”一样可以设定积极的、肯定的事物的方面,例如在精神方面,可以定为高远透明的境界;在物质方面,可以将其定为与杂陈滞重性相对的纯净性、灵动性等等……它的定位不是机械固定的,它是辩证的认识论原则,人可以将其灵活设定(既可将它设为物质,也可将它设为精神)以利于运用。但西方哲学理论传统中“有”的理性设定太强大,太有魅力,以致于将其对立面严重地遮蔽,使得其活力被窒息了。即使是康德这样的明智的伟人也跳不出单边设定的局限,并对其作出了一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草率的解释(参看《纯粹理性批判》第223-225页关于“无”的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 )。对“无”的新解是世纪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开始,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来验证范畴设定的真理性,而不是在书斋里搞纯推论,以不可知论求得内心安宁为满足。因为追求真理和进行创造是人的、大自然的本性。

长期以来将精神设为“有”,将物质贬为“无”的这种哲学原则已举步维艰,看不到发展的可能性了,它的不合理性也日益展示在人们眼前,修修补补并不能解除绝望的困境。去“无”化的范畴设定是一种机械论的静态设定,排除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人只要进行实践,就会发现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无”的根基,都是可以转化为“无”的。例如你将物体设为有,那么物体的运动就得设为无。反过来有亦如此。运动与变化是事物存有的本质,事物的存有则是运动与变化的基底——有中存无,无中生有是大自然全景的展示,任何定于一点、一方的片面机械规定都是在实践中要碰壁的。康德在本书中的这种终极范畴设定的缺陷也是康德要建立纯思辨形而上学体系之不可能成功的原因。在我这样的现代人眼中,大自然本是具有“有”与“无”两种本质规定属性的矛盾,人却违反自然的本性将相依相存又互证的矛盾规定强行化为单一的一种至上规定,并在认识论中去掉物质的本源性的作用,这样的世界观只能说是西方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局限所致吧。总之,“无”的规定决不应该是消极负面的手段(如康德说的本体对经验运用的消极限制),而是本质性、根源性的终极规定中的一方。缺少了它的积极性作用,整个范畴体系都会僵化,无法达于真理性认识。因为“无”根本不是设定为一般抽象对象的悬疑限制物来起作用的,而是就是建构对象的本质性规定。就如“有”的设定中,没有运动变迁就不成其为真“有”一样,康德通过他的纯思辨范畴所设立的去“无”化的对象也是僵化的、不可能的对象。通常设定的情况下,“无”的直观体现于其对立面“有”;“有”的直观也只有通过“无”(变化)才体现得出来。不变化的“有”不可能存在,只是个词语罢了。纯“变”而无基底的“无”也只是幻象。这是指有无范畴在运用中的情形。康德的对“无”的解释的硬伤之根源就在于缺少了实践的证实,过于相信思辨万能。他在这一段的末尾所说的话其实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自明的真理(同上 参看第225页。),但是他却是从理性至上的观点出发来强调的,没有反过来想一想。他的“无只能产生无”的基本立场堵死了所有的物性原创的可能性,使传统成了不能颠覆的神,这是这种理论在这方面之所以过时的根本原因。        

以上说到康德的划分还有一个硬伤就是时常将“无”这种终极抽象范畴设定下降为时空中的具体事物了,并进一步将其规定为负面消极事物。这里便产生了混乱。就“无”这个范畴本身来说,它并不具有时空中的事物的价值(如他从“有”至上的立场出发提出的“阴影”,“冷”,“空”,“消极”等等),它只是一种区分的形式,而且是宇宙或大自然中最高的范畴的区分形式。在具体运用中它本身是无所谓消极或积极的。正像“有”的规定也是如此。康德说过,人的判断力是一种高级的天赋才能。范畴如何规定运用,其实正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让无中生有,让有中存无,它是展示人的创造性或原创之力的行动。要在判断中行动,又在行动中判断,这是认识活动的基本模式。而不是一味在静态中去分辨。这就要求我们在时空动态中灵活地运用这两个终极范畴划分原则,而不是赋予它们固定的价值去进行区分。

为什么我说康德的范畴体系是去“无”化的体系?这一点从康德对诸范畴的排列也可以看出来。他的每一组范畴都按一元论三分法排列,纯精神的严密机械划分中排除了物的作用(即物性的实践),也排除了矛盾。而物和自相矛盾,正是康德所阐述的“无”规定的事物。我认为这个去“无”化的范畴早已不适合现代哲学的发展了。我们今天的哲学就是要搞矛盾设定,自相矛盾才有认识的动力。比如说量的例子,有“物性”的量应按矛盾辩证二分法来区分,也就是这样区分:单一和全体为矛盾设定,单一有全体性,全体通过单一实现(实践中的积累扩散为全体性——比如“火种”;从各种社会模式中的统一性追求中找出人类的大同理想之单一性等)。多数性则应是以上矛盾设定的实践结果。它是单一性和全体性的综合实现与分裂阐明(数目,时空事物等)。这样的矛盾区分就将“无”、也就是物质的本质性作用包括进来了,而且在实践的运用中强调的并不仅仅是统一性(如星星之火的例子),还有物性之分裂性的作用。(指物性的有质的规定的量)。统一和分裂的相辅相成之运动就产生了既有普遍性又有独特性的现实事物。我所采取的方法是有与无相交相分,在矛盾中辩证性相互规定和反规定,在实践中进行证实、排除和实现出来。物性与实践性是我对康德范畴改造的重点。这种新范畴必须在矛盾中辩证地运用,也就是要抛弃一元论,以立体化的视野来建构精神与物质、有与无为核心的矛盾辩证终极设定。

“无”决不应该是康德所说的自相矛盾的不可能的事物(参看同上,第224页),它的终极区分属性体现在:作为真理构成的必要条件,一切“无”都在矛盾中展示为“有”的“无”。(“有”则成为“无”的“有”。)。每次将矛盾之一方作为判断的原则规律,就得设定另一方为其对立和统一之对象。这一来,两方都有了本质性推断与实践的用武之地,相互作用,互为本质,共同去实现真理。它可以被看作壅塞质料自身的回旋之舞;现实杂陈的纯净之图型;日常重负中的灵动立体之境界等等。同样也可以将其看作精神的缺少:日常生活的魇足和懈怠;无原则的追求感官享受;静态的黑暗深渊,失去动力的生活态度等。在物质崛起的当代,如何样将东方传统的纯“无”改造成“有”的“无”,并赋予其个性化的物性之强大冲力,是时代向哲学家们提出的最大、最紧迫的任务。现代哲学将走上发掘“无”的积极性与原创性、促成东西方哲学相结合的道路。

(转自残雪博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晓芒文章读后感
康德哲学精髓三大批判
我们头脑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形而上学
认识论之一从形而上学到认识论
哲学和哲学史新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