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晋寻古在中部丨宋晓明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河南省一级期刊

三晋寻古在中部

宋晓明

幽幽汾河觅古关

汾河灵石段尽在两岸山峦对峙的峡谷里穿行。该峡谷《水经注》里记载为冠爵津,又名雀鼠谷,长达40余公里。其多数河段,尤其是北入口冷泉段较窄,出城南夏门至南关段越窄,最窄处无人烟,只有两山夹一川与一环山底古道,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地、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这样描述峡谷的奇险:数十里间,道险隘。由于自然景色雄奇壮观,历代文人留下赞美的诗文。如清代王士祯古诗《冷泉关道中》:南经雀鼠谷,崎岖殊未休。路随千嶂转,峡束一川流。
汾河峡谷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诸多战事。《旧唐书》本纪记载:“秋七月壬子,高祖率兵西图关中,以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癸丑,发自太原,有兵三万。丙辰,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唐兵扎营驻军地点贾胡堡位于汾河夏门至南关段。贾胡堡是西域商人修建。中国古代汉族称北边或西域的民族为胡人,“贾”为商人,西域商人所建的这处古堡便称作“贾胡堡”。
汾河峡谷里的重大战事《唐史》里还有一次记载,李世民督兵追逐,一昼夜行二百余里,至高壁岭,只有少许敌军,不值唐兵一扫。将士请驻军待粮,世民不从,忍饥疾驰,一直至雀鼠谷,始追及敌军。金刚且战且行,交锋至八次,俱被世民杀败。
作为军事重地,汾河峡谷北入口、南出口建有关隘,平时盘查过往行人,战时用来抵御。灵石历史上的汾河古关从北往南有冷泉关、阴地关、汾水关,经过战争破坏,地震、洪水等天灾损毁,以及沿河修建铁路时拆除,如今都已无从寻觅。然而文史里一直有这几处关隘的诸多记载,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寒食行次冷泉驿》:归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哪堪禁火赊!第三句的后半句描写了汾河绕行冷泉古关的情形。清代梁枢古诗《早过冷泉关》:“两岸连山束一川,雄关犹记旧唐年。宵征不惮辛勤意,满地风霜过冷泉。”诗中把冷泉关描写为雄关。梁枢对阴地关也有咏叹,写成《阴地关》一诗:“南来阴地久无霜,残壁西风古战场。日暮寒鸦山色远,空留明月吊梁唐。”唐代李山甫《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唐代张祜《过汾水关》:“千里南来背日行,关门无事一侯嬴。山根百尺路前去,一夜耳中汾水声。”这几首诗虽都是文学作品,没有准确写出三个古关的位置、距离,但用“汾水绕关”说明冷泉关临近汾河,用“汾水知人意”暗示阴地关近在汾河边,用“耳中汾水声”告诉读者汾水关也是临近汾河。汾河峡谷由北往南延伸,汾水日夜湍鸣,河边边上三座古关巍然屹立。
峡谷古迹诸多,倘能按古人文字记载寻觅到三座古关的残砖断瓦甚至残碑,能读到上面有关古关的历史文字记载,自然是一件幸事,但现实是只能沿着汾河结合史料做一番想象与推测。
唐末、五代、宋、辽、金、元时期,北方战乱不止,军事重地灵石汾河峡谷村落、城、镇、驿、渡口,包括关隘屡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有的从此就已消失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里记载,在唐代圆仁大师走汾河峡谷时,三个关隘尚保存完好。该书写了圆仁大师从北往南途经三处古关:“三日,早发,向南行十五里,到王同村王同院断中。斋后,南行卅里,到冷泉店宿。主人周匝。四日,粥后,傍汾河寻山谷行卅五里,到小水店李家断中。斋后,傍汾河西南行十里,到灵石县。过县,傍汾河南行廿里,到阴地关。关司勘出。过关南行十里,到桃柳店掉家宿,店临汾河,有五六家,主人心平。五日,平明,南行十里到长宁驿汾水关,关司勘入。是河中府北界晋州汾西县管内。南行廿里,到永清驿断中。斋后,南行廿里,到晋州管内霍邑县。”从这段文字记载判断,冷泉关在最北,与孝义王同临近,是灵石汾河峡谷入口处关口。圆仁过灵石后傍汾河南行,“傍”就是沿着汾河,不会偏离峡谷,然后走二十里到阴地关。大致在夏门往南,至沟峪滩、富家滩汾河段。灵石沿汾河分为北、中、南三大区域。冷泉关在县北,中部为县城及城周一些村落,出灵石县城及城南数村落,夏门以南、霍州以北为县南,统为古南关地域。明代南关下辖的桃钮里(今桃钮村),包括时属桃钮里的沟峪滩、富家滩是古南关北部区域。阴地关具体位置大致就位于这一区域,也就是现在的桃钮、沟峪滩、富家滩一带。这一带至今村舍集中,有通往东西南北的路,自古为汾河峡谷中南部一处交通枢纽。汾水关位于古南关地域南,大致在今南关与霍州交界处。阴地关距汾水关二十里。
三座关隘,史书记载阴地关最多。《明史》志记载:“灵石(府北。元属霍州。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还属府。东有绵山,即介山也。城北有汾水,又东有谷水流入焉。又北有灵石口巡检司。西南有阴地关,又有汾水关。)”这里明确指出阴地关在县城西南。关隘位置出不了南关范围,因为当时古南关地域范围比现在要大。《旧唐书》记载:“僖宗光启十月,李克用率太原军南出阴地关。”可见,汾河峡谷的关隘沿河岸修建,有北关冷泉关,自然就有南关阴地关、汾水关。可能汾水关不及阴地关重要,所以史书上提及的就少。《五代史》也有阴地关的记载,梁匡国军节度使王檀,奏梁廷,请发关西兵掩袭晋阳。河中、陕同华诸镇兵,合三万人,出阴地关,掩至晋阳城下。《五代史》又记载,周主荣更命天雄军节度使卫王符彦卿,领步骑二万,进讨河东。又敕河东节度使王彦超,引兵入阴地关,与彦卿合军西进。五代时期,阴地关依然是南出北进汾河峡谷的重要关隘。既然是南出北进的出入口,位置就应在峡谷口,而不在峡谷中部的夏门。
历史的关隘经不起漫长岁月的考验,终究灰飞烟灭了,但即便在当今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进程中仿佛依旧没有淡出我们的视线。汾河峡谷的神奇风景、悠悠往事依然在召唤我们前往探个究竟。


三晋中部盛开的文化之花

就像历史上一会儿绵山区属灵石,一会儿又整个灵石都归介休,灵石、介休总是分分合合但自古又常常为一家的这种割不断的关系一样,我在灵石与介休间的绵山脚下住了十多年,距两个城差不多的距离,便两个城都一样地跑,次数都不在少数。感觉对它们的感情并不分亲疏,有时甚至忘了自己究竟是灵石还是介休人。去介休方便,又多有亲戚是介休人,去介休便成了常事。小时候邻村就属介休,看戏买醋常去那里。年龄稍长,亲戚在介休住院治病,我随家人一同前往看望。于是,去介休城竟然比第一次进灵石城都早。直至现在,我走的介休地方比灵石多,对介休的了解程度不下于灵石。住在灵石,每天听到的人事、故事和读到的历史、文化都是关于灵石,对介休的了解却更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多的是一次次行走知道的。介休,绵山横亘其南部,汾河由北穿行,这个当初由涵盖今天数县市的昭馀祁分出的邬城发展起来的城市,自古是三晋文化重地。
邬城店最初是“邬”,是早在春秋时的封地,地处介休东北平川。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发展成介休最早的城市,后历数个朝代,直至隋唐以前长期与其南部介休城并存。在邬城店,我走进一处明清老宅。正屋与东西厢房刻满精美讲究的木雕刻。这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古城流传至今的文化。现在,邬城店民宅成排分布,街巷纵横,形成规模。最早邬姓居民打造的村落发展壮大。杂姓居民也来了,包括原氏家族成了稍后的代表。至宋仁宗八年,盐商冀氏冀宗从临猗迁来,也是看中这块做过介休地面最早城市的土地。这里居民聚集,有利于发展商业。后来至元代,邬城店冀氏五世孙冀思贤又迁居北辛武,家族逐渐在全介休扩散开来,最终于明清时期成为介休风云一时的晋商家族,在全国各地开粮油行、绸料行、布行、杂货行、茶庄。经商同时不忘兴文,明弘治十五年,冀祐在北辛武(时称辛武里)创办社学,发展教育。关于冀氏的商业传奇,在介休大街小巷人们津津乐道。谁人知道,除了他们家族在北辛武修建有“五信堂”五处豪宅、太和岩琉璃牌坊这一事实,以及到冀以和时在京、沪、晋、冀、鄂、川设立二十三处票号这一事实,另一重要事实却是他们家族是从春秋故城走出来的。做过早期城市的邬城店不愧是有文化底蕴的,这是一片有灵气的土地,熏染了冀氏一家。没有邬城店,介休古代商业的辉煌史上就少了一颗明亮的星星。故城邬城店之早,历史的说法是先有邬城店,后有介休城。故城城址无法见到,永利寺也只剩残砖断瓦,但一块残存的古碑上记载着不灭的历史。
行走介休,北有平川,南有山地。平川上有古村邬城店、北辛武,还有北贾、张原。北贾与邬城店有近似的平原地形,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村子有传奇历史。金大定三年,北贾侯氏由陕西迁入。侯氏与冀氏一样,成为介休明清时期晋商代表。侯氏发展壮大,在苏杭经营绸缎。后家族店铺发展成蔚丰厚、新泰厚票号。清道光六年,全国各地建分号二十六个。经商不误扩建豪宅,光耀门庭,兴文重教。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由五世孙始建侯氏宗祠(宗教堂)。后又有新建祠堂,新建祠堂的两间用作社学堂。清乾隆二十一年,侯氏在北贾建新堡,加之原有的旧新堡,侯氏明清老宅至今规模浩大。无疑,侯氏宗祠、老宅成了介休重要的家族文化遗迹。另一晋商家族范氏居张原村。五世始与蒙满商人做生意。北中部平川肥沃的土壤造就发达的农业,方便的交通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人用巨资打造了豪宅,成就了今天晋商宅院文化。到了南部山地,山川之美加之文化古迹又形成几处不同于晋商宅院的胜景。
西南两山夹一川。雀鼠谷入口汾河穿行峡谷,形成独特景致。峡谷入口的义棠镇自古是军事与商业重镇。雀鼠谷山高水险,是天然的军事防御堡垒,易于藏兵,历朝历代发生无数战事。最大的战事无过于隋、唐两个古代大政权之间的较量,以及唐初剿灭刘武周、宋金刚的战役。目睹过数以万计的死亡,李世民做了帝王,颁发《为殒身戎阵立寺刹诏》,各地建寺庙,祭奠阵亡将士,告慰逝去的生灵。雀鼠谷口山巅自此便有了弘济寺(今虹霁寺)。明万历十八年,寺里增建一塔。直至今日,进出雀鼠谷,低处汾河流水潺潺,高处古刹宝塔巍然,成为三晋大地一自然与人文合一的重要景观。

东南有绵山耸峙。绵山是三晋中部一座主要山脉,地跨三县市。最高峰两千余米,位于灵石县境内。覆盖繁密的自然植被,气温低于周边别处,气候清爽。多有山泉形成溪流沿山谷流出。山脚属介休市的兴地村就是溪流潺潺、农田肥沃的村庄。山上建有龙头寺、云峰寺等古迹,早在唐代已经形成寺院林立规模,宗教活动盛极一时。山下村庄最先并不叫兴地,因溪水得名溪底村,古寺得名灵溪寺,后更名兴国寺。直至唐李世民上绵山祭祀,过此寺,写有《谒并州大兴国寺》一诗。因他于此寺住宿,金銮即指皇帝,于是寺人请求更名回銮寺。五代末,寺庙在兵火中几乎全毁,重修后,宋太祖敕名兴国寺。宋代又是不稳定的朝代,北宋末北方战乱纷纷,寺庙又遭兵患,成为废墟,再次重修。这个存留至今的古寺书上描述当时重修后的盛况:“经数年,建成,汾阳梵宇,无出其右者”。其实,该寺的毁建并没结束,至明嘉靖四十三年,寺庙再次重修。至今,壮观的古寺巍然屹立在绵麓古村,成为介休南陲厚重一景。


数十年,介休地面从北至南,文化古迹我还远没走完。现存较好的还有东部洪山源神庙、城区后土庙,这两处我走过写过,在《西北信息报》刊发。西北里村刘氏宗祠、北村降氏老宅、龙凤古镇、小靳村东岳庙、大靳村明清王家老宅、张壁古堡、南庄古村、焦家堡古村、田村乔家大院、马堡村云栖寺、史公塔也都是现存较好的古迹,在介休大地上发着古老光芒。
沿雀鼠谷进入灵石,这个百分之六十以上地形是山地的山水城市在古代由于山高路险、水流湍急,极不易行走,却也带来一个好处,打扰的人少,一些文化古迹破坏程度不大,幸存下来。古代,汾河水大,峡谷又窄,谷里有些最窄处路都没有,行人便避开河水的危险,在山上走出路来,形成几条自古以来的官道。沿官道发展起来的古镇、古村、驿站成就了官道文化。灵石的缺陷反倒成就了独特的官道文化。三晋大地上,灵石官道数量多,历史久,具有文化代表性。
仁义古镇位于汾河支流仁义河畔。古镇名字来历也与李世民有关。李世民的军队进进出出雀鼠谷许多次,老百姓称他的军队为仁义之师,于是南河古镇有了仁义一名。仁义作为古官道驿站、重镇,山上古堡成为屯兵据点,山下门洞成为商旅来往必经之路。仁义是依山而建的古镇,官道通往山顶,沿山顶曲折蜿蜒数公里才能下山至汾河谷。上山下山的过往商旅都要在古镇停足食宿,以提前补充能量做好上山的准备或者长途山路颠簸下山后的休息整顿。想想灵石到处是难行的山路,这山下古镇便成了中转停歇难得的重要驿站。各种酒店、宾馆、店铺里就挤满了人。一天到晚,特别是华灯初上之时,热闹明亮的古镇与寂静漆黑的山顶形成对比。古镇灯火为疲倦的旅人点燃了温暖。
夏门古堡成了汾河的标志。位于汾河畔的山不多,汾河畔依山而建的古堡为数更少,古堡中与山齐高、与背后山崖石壁合而为一集军事防御与景观作用为一体的百尺楼数百公里河上仅此一座。垂直陡崖似的通体砖石百尺楼无人能攀上,即便想方设法强攻攀到一半也有坠河而亡的危险。只有主人才能从内部上到楼顶,站立楼顶如同伫立山巅,眼前是滚滚河水与连绵群山大好景色。百尺楼的军事防御作用与建筑艺术已使得它成为汾河古建筑的代表,夏门古堡成为国家级古村落。


灵石的山多,路难走,但高原古道上还是走出了一支支晋商队伍。灵石的明清晋商在晋商商帮里并没掉队。静升王氏财力不及晋南亢氏,介休冀氏、侯氏,平遥李氏,祁县乔氏,王氏一族却同时做官经商,商界政界都站住了脚。王家老宅数量史上规模令人惊叹,静升总共八个古堡,五个是王家。游人能看的院子大小有一百多个,里面大小房间达一千余间。想想许多村子,整村人家院落加起来不过数十余户,还不及王氏半个家族大。
灵石我也没走完,走过的现存较好的文化古迹除了这些,还有苏溪古村资寿寺,旌介古村商代遗址,石膏山天竺寺,董家岭、雷家庄、两渡、蒜裕、枣岭、冷泉等古村。如再有,需继续行走才能发现。
《灵石县志》记载:“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至平昌县(今介休市)境,傍汾开道获一巨石……遂割平昌县西南地置灵石县。”分分合合多少年,灵石最终还是被分出介休了。如果两地现仍为一家,介休地面文化古迹数量是何等可观!

作者简介

宋晓明,笔名北左河、大过,山西灵石人,灵石县政协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汾河》文学杂志编辑,晋中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灵石县作协副秘书长、文史研究会会员,文字见于《阳光》《散文选刊》《火花》《都市》《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工人报》《中国三峡》《五台山》《秦都》《吕梁文学》《文化晋中》《汾州文化研究》等100多个刊物。散文《水乡的浪漫》入选《山西文学年度作品选散文卷》;《冷泉烟雨》《初探董家岭》等文章收入灵石县政协文史系列丛书。

为了规范化杂志的版面标准,自2023年第一期开始实行新的版面标准如下

《人生与伴侣》·(文学版)

1.小说、散文、游记、报告文学等文体每版1550字符,第二页往后1600字内为一个版面。

2.现代诗、格律诗及词牌类作品每版90行(含标题、姓名、空格),50行以下为半个版面,(均含标题、署名及空格)

3.本杂志为月刊,含四封100页,定价:20元,全年订阅360元,含邮资,上刊更多优惠。



《文学百花苑》

1.小说、散文、游记、评论等文体1600字内为一个版面,少于800字为半个版面。

2.现代诗、格律诗及词牌类作品每版100行,50行以下为半个版面,(均含标题、署名及空格)

《奔流》2023年投稿指南

1.散文、游记、评论等文体第一版900字符,第二页往后1600字内为一个版面。
2.现代诗、格律诗及词牌类作品每版70行,35行以下为半个版面,(均含标题、署名及空格)

发放及优惠措施

1.一个版面包送2本样刊,半个版面送一本样刊。
2.优秀中长篇可适当优惠。

组稿编辑

《人生与伴侣》·(文学版)《文学百花苑》及《奔流》杂志长期召集组稿编辑,具体任务为:
1.组稿编辑自身应为资深文学爱好者,具备各种文体的鉴赏能力,和人脉。
2.所组稿件应为思想健康、文笔娴熟,寓意深刻,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
3.所组稿件在初审时应消灭错别字,纠正病句,纠正标点符合的合理运用。
4.薪资待遇可电话微信沟通。
联系电话:1734488044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258873875@qq.com文学百花苑
                1403384853@qq.com《人生与伴侣》《奔流》
注:上杂志作品均需原创首发,作品加作者简介及生活照。

《人生与伴侣》《文学百花苑》《奔流》联合发布

2023年1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文帝在汾河上捡了一块陨石,顺手立了一座县城,就是山西灵石县
卷一百十六
霍叔处与汾水关
打开灵石口,控干晋阳湖
《 汾水赋 》
探访大禹治水的古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