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题评估:2022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试题评估报告
2022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评估报告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及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结合《2022年中考复习指南·道德与法治》内容,命制本试卷。现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评估标准(试行)》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该试卷作如下评估:   一、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中考指南》为指向,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基于检测一轮复习效果为目标。本次命题意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素养立意命题背景下适应考查要求,真正凸显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试卷结构严谨,比例恰当,立意新颖,图文并茂。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综合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充分融合了时政热点,以情境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灵活检验学生实践技能。命题注重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价值引领的意义,凸显素养立意的时代特征,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明确方向。
二、试卷结构分析
1.基本信息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共3页,18题,全卷满分40分,与历史合卷考试总时间为100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构成,其中1-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7-18题为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24分。
2.多维系目表与数据分析
(1)总体框架
题号
题型
知   识   点
学科素养
能力
目标
预测得
分率
实际得分率
试题
来源
1
活出生命的精彩
责任意识
理解
70%
68%
原创
2
合理调节情绪
健全人格
识记
95%
97%
原创
3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健全人格
理解
70%
1
原创
4
对未成年人六大保护
法治观念
理解
80%
75%
原创
5
犯罪的本质特征
法治观念
理解
70%
48%
改编
6
人大代表的职权
法治观念
理解
70%
65%
原创
7
政府的宗旨、新风险新挑战政治认同
运用
74%
51%
原创
8
我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认同
理解
87%
76%
原创
9
平等的内涵
法治观念
理解
85%
83%
原创
10
依法行政
法治观念
运用
93%
52%
原创
11
公民权利
法治意识
运用
90%
92%
改编
12
民主的本质、特征
政治认同
理解
75%
71%
原创
13
公平的内涵
法治观念
理解
68%
66%
原创
14
中华文化的特征
政治认同
理解
80%
37%
原创
15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担当政治认同
理解
90%
76%
原创
16
公平的内涵
法治观念
运用
90%
89%
原创
17(1)
非选择题
全国人大的职权、法律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
政治认同
理解运用
65%
23.8%
原创
17(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法治观念
理解运用
76%
40%
原创
18(1)
行使权利有界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保障生活、敬畏生命、做守法公民等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运用
87%
40.5%
原创
18(2)
养成亲社会行为、做负责任的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等政治认同责任意识道德修养
运用
82%
34.5%
原创
18(3)
传递正能量、守规则等政治认同
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
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
道德
运用
81%
57%
原创
试卷均分:21.12分   试卷难度系数:0.53;学生答题情况与教学建议见附件一
(2)教材比例
知识板块
题号
七年级
1、2、3、4(共4分)
八年级
5、6、8、9、11、12、14、15、17(2)、18(1)、18(2)(共23分)
九年级
7、10、12、13、14、15、16、17(1)(共13分)
(3)板块比例
知识板块
题号
成长中的我
1、2、4(共3分)
我与他人和集体
3、18(1)(共5分)
我与国家和社会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3)(共32分)
三、命题亮点
1.创设时代情境,突出价值引领
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等特点,能够聚焦热点,将热点信息与文本重点巧妙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渗透时代感,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本分试题情境材料涉及冬奥会、连云港抗疫、两会、无障碍城市建设、双减、中国考古百年、中国入世21周年、俄乌战争、家庭教育法等等。
(单项选择题)1.乒乓球奥运冠军李晓霞在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她一边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帮助居民扫码登记,她在个人微博上写道:“抗疫有我,共克时艰。尽自己微薄之力,愿疫情早日过去!”这启示我们①要活出生命的精彩需要不断地充盈生命    ②要善于借助外力发掘生命力量③要将个体生命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④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和奉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14.中国现代考古学证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它从来就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不断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这意味着中华文化
①源远流长       ②博大精深       ③注重吸收外来文化     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以中国考古百年成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特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理解。通过中国考古学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理解我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2.命题形式多样,注重综合考查
试题情境呈现的方式多样,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表格、漫画等表达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输出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观点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项选择题)5.根据下图和法律链接,从本质上看,抢夺方向盘的行为
A.具有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  C.触犯民事法律法规  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本题以抢夺方向盘的行为被判刑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的理解。情境在呈现时,采用漫画与表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题肢设计,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单项选择题)11.校园欺凌无小事,任意一起欺凌事故背后,都牵连着两个或一群孩子的健康成长,治理校园欺凌要明确其危害。下列校园欺凌行为与侵犯受害者的权利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行为
侵犯权利
将同学关押几个小时
人身自由权
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获得劳动报酬权
对同学拳打脚踢
生命健康权
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
荣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本题以校园欺凌为背景,以校园欺凌的具体行为对受害者的危害,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试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罗列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欺凌行为,使承载的信息更为丰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了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
(非选择题)17.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施行。某校九年级(1)班的小周同学在学习相关法律时作了如下摘录:
学习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感兴趣的法律条文第十六条(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二)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对比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制定本法。
(1)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学习笔记”中内容所蕴含的法律常识。(2分)小周“感兴趣的法律条文”中蕴含了我们国家所倡导的价值共识。请写出此材料中能体现这一价值共识的具体内容(3分)
(2)小周同学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普通法律的制定也并不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周的“发现”进行评析。(7分)
本题以学生学习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为背景,通过表格的形式分别呈现“学习笔记”“感兴趣的法律条文”“对比阅读”,考查学生对法律常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的地位作用等的全面掌握。在阅读背景材料的过程中,试题传递共同的价值取向、宪法意识。学生需要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读信息,解决问题。
3.提升任务多样性,凸显学科素养
命题应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学生发展三个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立意。命题要从整体上把握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题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避免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提高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比例,任务的设计应具有多样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展现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
(非选择题)18.经过昼夜不歇的艰苦奋战,港城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复学后的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难忘烽火,抗疫有我”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共同参与。
【守法﹡抗疫有我】
复学后,小钟同学因在校园就将口罩摘下被班主任找去谈话,他不服气地说:“都已经进校园了,带不带口罩无所谓。”对此,班主任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钟同学改变认识。
(1)请你归纳一下“帮助小钟改变认识”的相关知识点,并用表格呈现出来。(4分)【担当﹡抗疫有我】
社区基层工作者设卡、验码、测温;公安民警流调溯源、严守关卡;志愿者主动请缨、甘于奉献。他们用担当和奉献为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网友对此纷纷点赞。
(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网友纷纷点赞的合理性进行说明。(4分)
【行动﹡抗疫有我】
当前疫情防控仍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我市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增大。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是挑战不断出现,我们越要坚定必胜信心。
(3)作为港城一分子,请你为全面打赢抗疫这场战役撰写一份行动计划。(4分)
本题以连云港市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为背景,选用地方素材,学生有经历、有经验,试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解决任务的积极性。围绕“难忘烽火,抗疫有我”这一主题,以守法、担当、行动三个层次展开,试题结构合理。
17(1)让学生用表格归纳“帮助小钟改变认识”的相关知识点,任务设计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的特征,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视野的广度、思维的宽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凸显了学科素养。
17(2)让学生说明网友纷纷点赞的合理性,其任务设计采用“论证”的方式, 17(3)让学生写一份自我抗击疫情的行动计划,任务设计采取“制定计划或方案”的方式,都有效地将情境材料、设问、教材、学生有机统一。与17(1)相比,2、3两问同样避免了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的角度来考查学生,而是给学生留有创新的思维空间,学科素养达成的空间。
四、问题与改进
1.由于本次命题立足于学生的查漏补缺与上学期期末侧重考查九年级内容的反馈,命题在规划上侧重八年级知识的考查,知识分布上有不合理之处。在今后的命题中,要注意考点分布合理。
2.在本次命题中,试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较多。在今后命题中试题的呈现形式应当更加多元,数据适当地引入,图片更加地丰富。
3.个别试题考查的指向性不明,如第10题和第13题。在今后命题中,应使任务更加聚焦。
附一: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
从阅卷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在单选题的得分与预设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1.读不懂题,弄不清题肢与题干的关系,难以排出干扰选项;2.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存在偏差,把握不牢;3.点知识掌握较好,网络知识没有建立,难以解决综合型任务。
建议:1.加大选择题的训练,每节课都要专项练习,注重读题能力的引导;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处理好宏观主题结构与微观知识的联系;3.每节课都有基础知识的记忆,强化基础。
(二)非选择题
17 (1)存在问题:1.第一小目“学习笔记”简析蕴含法律常识:①根据法律,多数同学把行为主体写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把立法权写为决定权,还不少这种情况;②根据法律条文,不少同学是照抄条文内容,不会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有效观点;少部分同学随意概括,如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受到惩治等。2.第二小目“感兴趣的法律条文”蕴含价值共识:①学生审题不清,直接照搬条文内容,没有概括;②少部分同学答非所问,理解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内容;3.有部分空白卷,一个字都不写;将两问的答案都糊在一起没有条理。
建议:①平时复习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把握题中关键词句,审清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②培养学生规范习惯,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17(2)存在问题:1.题型答题格式不完整。少部分考生回答辨析题时没有判断,直接分析;2.对观点判断不严谨,将观点判断为“片面”的为数不少,说明辨析题答题的惯性思维影响不小;3.审题不清。少部分考生答案为国家制定这部法的意义,也有少数考生答为如何履义务;4.表述思路逻辑不清。大多数考生答题中不能清晰地从宪法的地位、作用及法律效力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想到哪写到哪;5.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如,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理解不准确;有的答案为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编写的、有的答案为宪法是根据普通法律制定的、部分学生答案内容是为什么说守法是根本法的内容;6.其他问题:答案区域写错、仍有空白卷存在、答非所问等。
建议:1.加强知识“运用”的训练。2.强化分析问题“框架”的建构。3.深化基本知识“理解”的准度。尤其是相近、相关联考点的辨别。
18(1)存在问题:1.未按题目要求的格式答题,题目要求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知识点,但很多学生仅罗列知识点而没有绘制表格。2. 题目要求归纳知识点,但大部分学生回答了详细的知识点答案。3. 基础知识不扎实:①基本概念混淆,很多学生将公民“权利”写成“权力”;②行为主体混淆,许多学生回答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时,紧接着“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但这句话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不是公民,学生想要表达的应该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这都是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出现的混淆使用的情况。
建议:加强审题训练,要让学生形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加强相关知识点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整体知识架构;加强不同题型答题技巧的指导与训练,提升学生答题规范。
18(2)存在问题:1.考生看不懂、看不准任务要求。本题任务指向是“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网友纷纷点赞的合理性进行说明”,说到底就是对材料中人物行为的意义评价。但是,相当一部分考生关注了“网友”二字,将答题着力点放在了网络的作用或者如何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所以,下一步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审题,这种审题的考试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要结合不同的任务设计给学生指出一些通用的解题思路。2.考生不看或者看不全情境材料,或者不知道情境材料的意图何在。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直接搬运情境材料,不能从现象挖掘对应的本质知识点,或者用大白话表达。3.考生缺乏规范意识,缺乏逻辑构建答案的习惯。很多学生不懂得“看分写答案”,回答7点以上答案的学生还不少;还有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一个关键词反复出现等等。
建议: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认识到“不看材料没法答题”这个前提要求,“看了材料还要知其背后的道理”这个关键能力,“还要多角度发散想到不同的知识”这个思维要求。这三个方面的情境分析能力有待强化,学会抓住信息关键词,以及不同层次的内在逻辑,以及材料整体中心思想的理解。在复习阶段,还要适当引导学生不要急于下笔,适当打个腹稿,理清一个基本思路后再写答案为好。
18题(3)存在问题:1.学生审题不清,死背书,盲目答题,答案大段出现课本知识点,不会结合题意生搬硬套造成扣分;2.迁移运用能力差,很多学生只写了戴口罩、不聚集等具体措施,答案单一,言之无物,而不会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题;3.空白卷现象仍然有不少,需想办法解决;4.少部分同学完全抄写试题中的材料;5.答题格式不规范,过于随意,表现在不分点,不标序号或者乱标序号,甚至出现大括号现象;6.应变能力差,遇见新题型不善于应对,心里慌乱以至于胡写乱画。
建议:教师在以后的复习中应该让学生多见识一些新题型,不断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综物理:在新情境下考查学科素养 [图文]
2020年陕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点评|突出素养立意,落实立德树人
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历史试题评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分析
校长在政史地生教研工作会上的讲话
【中考真题我来说】把握时代脉搏 渗透价值导向——2021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