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名将死后封神,是掌管风雨的“雹神”,却被《聊斋》无情调侃

“然业已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蒲松龄

◆ ◆ ◆

来源 | 《聊斋志异》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有个传统,就是把活着的时候,在人间有过杰出贡献,受到人们尊敬的人,推崇为神仙,著名的如关羽,历代朝廷都对他进行册封,逐渐成为了武圣关公;还有秦琼和尉迟恭,因为战功赫赫,又曾为李世民守卫宫门,逐渐被神话成门神;包拯因其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特点,活着就被称作包青天,死后更是成为了阎王。
诸如此类的故事很多,蒲松龄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热门话题,他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两篇《雹神》,都是汉代名将李左车成神之后的故事。

01

《雹神》·卷一

“王公筠苍,莅任楚中。拟登龙虎山谒天师。”
王筠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淄川人,蒲松龄的老乡,曾官至左通政,后因得罪魏忠贤被革职。这里说他在楚地为官的时候,登龙虎山拜谒张天师。
去龙虎山要走水路经鄱阳湖,这天,正欲起行,就有人驾船而来,要求见王公。这人仪表不俗,拿出张天师的名帖,对王公说:
“闻驺从将临,先遣负弩。”
听说您要大驾光临,天师特地派我来迎接您。
王公当时就震惊了,心想张天师果然是神仙,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这使得他愈发对张天师充满了敬佩之心。到了山上,王公得到了规模盛大的接见,先前迎接他的使者也在其中。
席间,张天师指着使者对王公说:“这是你的老乡哦,你认识吗?”王公当然不认识,忙问是谁,天使说:“民间传说的雹神李左车,就是他”。王公又一次震惊了。
张天师继续说:“他接到旨意,要去章丘下冰雹,因此不能陪您啦。”王公心想,章丘紧挨着自己的家乡,如果遭灾了可不好,于是便请求张天师和李左车,能不能免去这场天灾。
张天师表示,这都是玉皇大帝的旨意,咱们也不能随意抗旨,这样吧,他转头对李左车说:
“其多降山谷,勿伤禾稼可也。”
你把冰雹尽量都在下山谷中,不要损毁庄稼也就是了,并嘱咐道:“离开的时候慢点,不要惊动了贵客。”原来,但凡是李左车这样神仙离开,都是平地一声雷,然后驾云而去,王公初来乍到,贸然雷霆大作,非被吓坏不可。
雹神走后,王公又和张天师谈论了一会儿,便也回家去了,他还专门派人去章丘打听下冰雹的事,使者回来说:
“是日大雨雹,沟渠皆满,而田中仅数枚焉。”
那天果然下了大冰雹,河沟里水渠里都下满了,但是庄稼地里却只有数颗而已,一点也没有遭殃。

02

《雹神》·卷十二

“唐太史济武,适日照会安氏葬。道经雹神李左车祠,入游眺。”
唐济武也确有其人,也是淄川人,蒲松龄的老乡,还曾为《聊斋志异》作序,跟蒲松龄关系不错。说这天啊,唐济武去参加安氏的葬礼,路上经过雹神李左车的祠堂,便顺道进去游览。
祠堂中有个池塘,池水清澈,有许多鱼儿游来游去,唐济武一时手贱,拿起小石子就要扔鱼,身边道士连忙制止他,说道:
“池鳞皆龙族,触之必致风雹。”
这个池子里面的鱼都是龙族,你可不要乱来哦,否则会招来冰雹。唐济武听了嘻嘻一笑,说你扯淡,我就要扔,哼哼。完事儿心满意足地走了。
他前脚走,后脚就黑云密布,下起了冰雹,而唐济武竟然不知道这件事,还是他弟弟从后面追上他诉说之后,他才知道真的下了冰雹,还半开玩笑地说:“难道真是广武君(雹神)作怪?”话虽这么说,他倒也不以为意。
话分两头,安村有关圣祠,一个小贩在祠堂外歇脚,突然发起疯来,跑进祠堂拿起大刀一边挥舞一边说:“我是李左车,明天要和唐济武一起来送葬,提前来告诉你们,做好准备吧!”
安村的村民听后都大为惊恐,都恭恭敬敬地准备好祭品,到村外四十多里路的雹神祠祭拜,只求大神饶过大伙儿吧,可千万别搞些幺蛾子啊。
正此时,唐济武也赶到了,他觉得纳闷儿,为什么这里的人如此笃信雹神呢?原来啊,在安村经常发生雹神托生人显圣的事情,每次说过的话都会应验,所以大伙儿都来祭拜,要不然明天就会下冰雹咯。

03

李左车

李左车家世代名将,他的祖父是战国李牧。
秦末六国又起,李左车为赵国立下战功,封为广武君,后来韩信灭赵,对李左车十分尊重,并请教灭齐、燕的计策,韩信用了李左车“百战奇胜”的计策,果然成功拿下齐、燕。并为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千古名言,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
汉朝建立后,为了遏制韩信,刘邦调李左车辅佐太子刘盈,韩信被杀,李左车也辞官隐居,回到乡里,归隐田园,潜心悟道。
他死后不久,天空中黑云蔽日,天崩地裂一般的炸雷声,直冲云霄,李左车生前的院子里,裂开一道石缝,有泉水流出,形成一汪清泉。
传说,那天的异象就是玉皇大帝在册封李左车,让他掌管人间风雨,是为雹神,从那以后,李左车的家乡就再也没有遭到过冰雹灾害,而那汪清泉,则是李左车不忘泽被桑梓的见证,被当地人称为雹泉。

04

异史氏曰

《聊斋》中两篇《雹神》,分别在第一卷和末卷,都发生在山东淄川,可见蒲松龄生活的年代,当地确实流传着许多雹神的传说,也许当时淄川地区经常遭遇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吧,人们才用雹神的故事来寄托和祈祷。
非常有意思的是,两篇故事都在开篇强调了两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有名有姓,而且身份不低,王公是左通政,唐公是太史,这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惯用笔法,因为《聊斋》中大多故事为传说,为了增强故事的可信度,自然就要拉真实人物来为其背书。
在这两个故事中,除了王公和唐公两位当时较为出名的人物之外,故事的主人公雹神李左车,也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名人,他的故事也经历了千百年的口口相传,真实性自然更高了。
不过,话虽如此,蒲松龄在卷十二的《雹神》结尾,还是用“异史氏曰”发表了一番略带调侃的议论,他说:广武君李左车,当年也是大神级别的人物,死后成为雹神,更是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但是:
“然业已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
你既然已经成神了,又何必跟凡人一般见识,臭显摆自己的神通呢?有些玩笑性质的揶揄,然后还不忘夸奖一下自己的朋友唐济武:
“唐太史道义文章,天人之钦瞩已久,此鬼神之所以必求信于君子也。”
说唐太史的道德文章,想必是早已经被人间和上天都仰慕的吧,所以李左车才会借助他的关系,来向人间显示自己的存在,即便是鬼神,也要“求信于君子”吧。
有时候,读《聊斋志异》,会发现蒲松龄真的非常可爱。

————  / END /  ————



推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雹神》(第二部分)
雹神
民间传说:雹神传闻
聊斋故事:人间的官员,天上的雹神,一起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好事
中华神话故事:雹神传说-今日头条
山东无棣的李左车墓和保全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