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北新市:原来有它独特的文化密码

新市一直以“运河巨镇”而著称,巨镇者,言其独大之镇也。个人以为,新市之所以能跨千年兴盛恒久,主要还是地理优势独特,另具备它的历史文化涵养,深得大家喜爱。这其中,新市民俗内容的丰饶与个性便是它重要的文化密码,它让方圆百里村民为之抬眼仰慕。
可以确切地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新市人是幸运的。这并不是指当年“户口制“环境下,城镇户口生活资源优先的幸运,而是千年以来,新市作为一座大镇,它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特别多,并在每一位新市人精神风貌上反映出来,形成特定的文化气质。这便是风俗的神奇,这是为新市人所独有的风尚,新市人的语言秉赋,行为规范、审美境界、生活时尚、精神追求诸方面,都有特定的形制。宋元以降,新市的文化影响日渐扩大,对周边影响幅射正成倍增长,新市经年累积形成的风俗,也便成为百里之内百姓认可与崇敬的精神财富。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镇新市却一直保持了沉浸式的独特民俗,古镇个性化色彩十分强烈,且获得人们普遍的认同与追崇。它的民俗风尚极有特点,内容丰富,实用便利,既开放,又有高格局,与时俱进,对外人来说,极易融入,如此的民俗本身就带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具备了不同文化的交互与吸引,有利于促进本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认真观察新市民俗,其范围波及甚广,据笔者初步了解,就有祭俗,市俗,食俗,节俗,礼俗,等等,这些内容可谓是堂奥机变的文化密码,紧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呈现出道德、美学、礼仪等多重仪式感。民俗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时尚与禁忌,形成客观上的理性遵从,久而久之则成了生活自律藩篱,不可逾越。而有违于公众行为准则倡导的,都在禁忌之列。
1、祭俗。即祭祀风俗,也可称祭祀形式所应当遵循的规定。新市百姓将祭俗,看作是为自己祈福的必备途径,所以相当重视,不敢怠慢。新市的祭祀风俗非常谨严,规模大,要求高,祭俗的社会影响可以雄居浙北首位。新市传统祭俗规定了具体日期,该如何祭祀,祭祀谁,祭祀的方式与祭祀时间。像新市朱泗土神,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必须上庙祭祀,百姓众人虔诚蜂涌祀神,几乎家家入庙,人人烧香。为此,故北宋时,因新市西栅永灵庙人满为患,在东栅与南栅,分别又建永灵庙各一座,新市遂有“一神三庙“的奇观。
据方志记载:
……岁四月望前一日,为神岳降之辰,古昔民俗,于期张灯三夕用答神贶。今乡人岁祀,例以清明前后作社请神出游,绮罗走集,帟幕列观,为一岁乐事。
又据明代资料显示,新市永灵庙祭祀风俗在政府推力下,实施春秋两祭活动,祭祀风俗得到强有力的推进。新市民间的祭祀风俗浓郁,客观繁荣了本地的经济,特别是后来的”烧香市“形成,正是新市祭俗兴盛的最好见证。
2、市俗。即是指“闹市”活动的规律,也可称农民普遍上街的通常约定,“市俗”其实就是商家迎合农民上街的闹市活动。在新市,四郊农村来新市采购生活与农业商品,一般都受到农业收入规律的决定影响,平时农民很少上街,也很少采购物品,只有到了农业产品收割及交易时,农民才会上街购物及消费,如此农民上街风俗自然便形成了新市的开市规律。每逢农民上街,新市的各类市场都人山人海,街巷熙熙攘攘,家家店坊热闹非凡,门庭若市。而反之,则冷冷清清,店坊门可罗雀。新市“市俗”,一般有“清明”上街,“夏收”及“秋收”上街,“祭祀日”上街,“七月半”上街,“冬至”上街,“腊月”上街及“新年”上街等。商家每至这些上街大市活动来临之际,正是商业旺季,需要囤足仓货,无论是各类生活物品,还是各式农具,都等待农民前来采购。其余行业也如此,像服务业、娱乐业等。
3、食俗。则是指新市饮食的民风特点,饮食方面的倡导与禁忌。新市人好聚饮,二三人、三五人邀饮,早晨、午时皆可。新市人特别爱早饮,早晨饮一些黄酒,据说下地干活发力的状态更好,新市早餐饮风由来已久,这可能与宋元时期兴起的早茶之风有关。数百年以来,新市一直流行早饮之风,每至早上四五点钟就有人上街入店早饮,而且一般都呼朋唤友,极少有人孤饮。随着饮风日盛,新市美食之风便应运而生,新市人一年四季有它的规律公众美食,形成季节美食时尚风俗,例如从中秋之后开始“酱羊肉”,“酥羊大面”,冬至之后开始做“茶糕”“甏里菜”“腌菜”“腌肉”,过年“打年糕”,清明做“芽麦圆子”“裹粽”“蚕花团子”、进入暑期做“甜酒酿”“粟糕”“冰雪酥”,中秋有“桂花糕”“月饼“、至于“葱糕”“大鸭面”等四季盛行。新市人不吃蛇、蛙、龟、鸟类,不吃除马兰头、荠菜以外的野菜,新市人一般不吃除“鸡、鸭、鹅、牛、羊、鸡、猪”以外的任何动物。
4、节俗。即新市对农节的习惯安排。新市人有重祭祀民风,所以一年的节俗,往往偏向于祭祀方面的体现,如新市有“清明大如年”之说,清明时节,万物复萌,耕种在即。清明扫墓、踏青、登高、出街。人们在祭神祀祖的方式下,振奋精神,调整心理,将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感谢祖先与土神,祈求它们神力暗助。立夏是小孩的节日,让孩子懂得外公外婆的宠爱,这一天孩子一般去外婆家做客,外婆做美食,送新衣新鞋,吃立夏饭。七月半需祭祖祀神,中秋家人团聚,冬至祭祖,除夕祭神祀祖,家人团聚守夜,晚辈与长辈赠红包、春节亲戚走访,元宵团聚。新市早期的节俗灯会很盛行,特别是两宋时期从四川果州引进的龙灯闹元宵,更是为浙北灯会风俗开了先河。
5、礼俗。即新市民间的礼仪行为规则及禁忌遵从。新市是一直重规矩、重礼仪之地,在诸如辈份伦理上的称呼、语气遵从与行为约束等方面,都有具体内容,上下辈之间说话办事要有分寸感,不可没大没小,要辈序有致。大宠小,小敬老。宠是爱,孝也是爱。同辈亲戚友人之间,有来有往,以礼相待,以诚相待。新市人讲究在社交场合,以最得体的称呼尊重对方,让对方获得大家更多的尊敬感。比如对方受人尊重的辈份,对方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身份,都能在社交场合中体现出来。新市人在行为禁忌上有很多内容,例如不大声喧哗,不随意大小便、递烟酒重礼有节度,语气和善,开玩笑有节制,坐立起卧有模有相,吃喝有规矩,物件摆放也有禁忌,婚丧大事操办与文字用色都有约定俗成的准则。新市礼俗充满了生活方式里各个细节,从纷繁又宠杂的细节中,溢出本地文化。
外来旅行者有幸躬逢新市民俗盛事之后,常常听到他们不无感叹地说:“新市人就是不一样”,这似乎成了一句隐喻,赞美新市民俗。千百年来,新市以它文化密码特有的魅力,在方圆百里之内,神话般传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俗文化:中国风俗大辞典二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陈立仁
民俗文化:中国风俗大辞典三
民俗文化:中国风俗大辞典 三
中国传统节日是如何起源的
民俗清明——中华民族的传承 - 焦点阅读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