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疫情期间保障员工心理健康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部分企业陆续开始复产复工。但是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人们还不能放松警惕,这个情况可能会持续一年左右,势必会对员工的工作心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就“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员工心理健康”这一话题分享一些观点和应对建议。

01
疫情下的常见心理

首先我们从疫情期间人们普遍的心理反应来分析(以下内容部分来自知名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的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一场重大危机,危机来临时,我们通常都会产生恐慌、焦虑、失落、易怒等心理(如下),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心理反应。但如果疫情好转后,仍持续存在过度反应,则将会导致引发不理智的行为、身体健康状况恶化等严重后果。

01

恐慌。有些低热病人因担心被隔离而不敢去医院;有些人到各种相关道都心惊肉跳,怀疑自己被疫情患者包围;有些固有疾病患者因恐慌而导致病情加重。

02

焦虑。如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容易发脾气、控制不住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等,总担心疫情会降临到自己或家人身上。

03

抑郁。感到悲观,精神振作不起来,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觉得没意思,没有兴趣,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人出现体重下降。

04

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规律紊乱,质量差。还有很多人通宵刷抖音等。

05

强迫症状。主要是反复洗手,手被洗得快要破了;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不能控制地反复想有关“新型肺炎疫情”的严重后果,为此感到非常痛苦。

06

躯体症状。当人处于较大压力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这类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07

持续的情绪压力会导致多个系统出现问题。如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发作、气道内异物感、胸闷、干咳等;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表现为代谢紊乱、血糖不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血压升高、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消化系统表现为各种胃肠道症状如打嗝、腹泻、便秘、消化道溃疡等。

02
心理调节及干预措施

可以采取哪些心理调节和干预措施呢?

1、正面看待应激反应

了解疫情危机时正常的心理反应与躯体症状的关系。因此,积极调节心态,一方面会减轻躯体化症状,一方面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抗击病毒侵袭。

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均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居家隔离期间时,可以适当安排读书、做健身操、放松训练等室内活动,处理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或陪伴家人聊天、下棋,陪孩子做游戏等,促进家庭和睦。

3、加强沟通交流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话、微信、视频等)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信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或同事,对身边的人给予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既有利于纾解负面情绪,也能愉悦心情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

4、避免信息过载

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但个人识别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不同渠道的信息可能是矛盾的甚至是谣言,因此,要学会限制信息获取,只关注权威渠道的信息,对于来源不明的信息不阅读、不相信、不传播。

5、视危机为契机

此次疫情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无论对于个体、家庭、还是国家而言,每次危机虽是一场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成长的契机。

在“新型冠状病毒”来袭之前,我们大家都很忙。由于忙,夫妻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几辈人之间往往都缺少深入交流,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出现一些问题。

然而,疫情的出现给了我们长时间与家人相处的机会,从而为个人和家庭的成长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机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改善与父母、夫妻、子女、朋友、乃至邻里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对生命、生活、人生的重新思考,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6、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绪、睡眠、躯体症状不能通过调节心态得到缓解,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及支持。

03
企业的管理及引导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下发了防疫指导手册,但是有些企业领导及员工在执行时还是放松了警惕,认为疫情过去了,于是出现了防控理松懈、不戴口罩、聚集开会等现象。殊不知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疫情可能随时重新爆发,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以终为始,加强对员工后疫情时期的心理指导和行为管理。

01

强调不可麻痹大意,疫情随时可能反弹,自始至终做好防护工作。引导员工分享好的防护经验。

02

引导员工从官方渠道获取疫情消息,建议有条件的企业每天定时组织员工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获取积极正面的信息,有利于减缓员工的焦虑情绪。考虑到很多人很少看电视,企业也可以通过内网推送正面信息。

03

引导员工减少对负面信息的关注,减少干扰。对待负面消息应客观分析、理性思考,避免转发未经验证的信息。

04

相信国家的力量,相信中国制度的优势。可以通过组织员工观看抗疫纪录片(远程网络方式)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员工写出观后感并分享。

 疫情是危机同时也是改变的契机!越是危机关头,越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积极应对才能在危机中成长!全力支持和相信党和政府,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抗“疫”战争的全面胜利!

作者简介

宋湘生,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曾任职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学院副院长、用友软件集团培训经理、人才认证总监;IBM咨询服务高级顾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护?这份“心理处方”请转需
心理健康|自我心理调节和干预的几条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心理反应与应对方法
疫情之下,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失眠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危机中必有契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