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冠疫情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的影响及对策(下)

新冠疫情对房建业务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影响可能将长期持续,同时也加剧了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一、经济复苏周期长

在目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未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超过75%的国家迫于经济停滞的压力正在重新启动经济,一些国家已开始缓慢复苏。但经济复苏的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对各行业和国家的影响也不均衡。IMF6月24日最新预计2020年全球产出将收缩4.9%,预计2021年增长率为5.4%。

二、促使产业链回归或产业链完善

疫情的发展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打击,逆全球化思潮再次高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将会重新布局。

  • 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不会太集中,尽量把产业链分布在不同国家;

  •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事关生命健康安全的产业将会回归;

  • 发展中国家也会迎来一轮产业链和供应链完善或扩增的发展。

尽管有疫情影响,房建业务的刚性需求和发展趋势依然存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经营环境生变

新冠疫情带来地缘政治的巨大变化,个别国家政客借疫情污名化中国,以转移公众视线,掩盖自身工作不力,美国也借此机会加速对中国发展的全面遏制,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

二、融资环境恶化

疫情影响和大宗物资价格持续低迷双重叠加,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公共债务和赤字大幅升高。尽管G20提出了缓债倡议,中国政府也积极响应考虑减缓部分国家主权债务,但这些举措很难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无论是主权债务项下的融资还是商业融资都会出现困难。

三、利润空间被压缩

  • 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项目实施额外成本增加,工期延长等问题;

  • 各国为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关闭边境、撤销签证、削减航班,人员流动受阻,物流运输不畅;

  • 考虑宏观经济不景气和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影响,业主违约风险上升,企业可能面临业主违约所导致的更大损失。



疫情影响下的房建业务发展机遇



疫情影响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房建业务危中有机,既有挑战,也潜有发展机遇:

一、推动房建业务需求转型

疫情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基于对改善民生、优化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发展,以及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多方面考虑,或将优先完善医疗与康保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更加注重环保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二、加速产业生态体系调整

新冠疫情加速了建筑生态体系的破坏与重组,未来的建筑生态系统会更加向标准化、统一化和集成化发展,呈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如装配式建筑带来的建筑工业化、新材料集中化生产、数字化建设等。



2020年6月4日,麦肯锡公司发布一篇关于建筑业生态链重组的研究报告《The next normal in construction: How disruption is reshaping the world’s largest ecosystem》(建筑的下一个常态:破坏如何重塑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中国产能“走出去”面临新机遇

疫情影响下,对石油和大宗产品依赖度较高的国家可能会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多元化。如前所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等将会重新布局,东南亚、非洲国家或将加大工业建设和各类园区建设,这些都为中国建筑材料产品和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潜在的机遇,从而可能带动相关房建业务发展。



应对策略及建议



房建业务是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支撑,也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动就业和产能转移的重要业务领域。房建业务的开展,可以显著提升所在国民众的获得感,满足国计民生需求,是设施连通、民心相通结合的重要载体。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房建业务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和支持,相关企业则应抓住机遇提高房建业务发展质量。

一、政策支持方面

  • 建议将房建工程纳入国际产能合作相关机制,从平台搭建、融资支持等方面推动建筑材料行业产能更好地“走出去”;

  • 建议对企业在境外开展重大房建项目特别是新城建设、大规模保障房建设等的前期规划、预可研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建筑设计“走出去”;

  • 建议适当调整对外投资政策,对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建筑企业放宽其在海外的投资限制,帮助企业抓住业务机遇、优化业务和市场结构,推动地产开发业务“走出去”。

二、企业应对策略
  • 一是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加强合同索赔管理,强化合同执行和维权;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尽可能地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 二是加快投资拉动类项目的开发力度,积极探讨尝试PPP、区域规划和综合开发、小比例投资入股等业务模式,加大对中高端新市场的开发力度;
  • 三是整合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尝试投建营一体化类项目,重视项目投资、运维等环节的收益;
  • 四是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国内优势产能走出去的机遇,拓展新业务领域,把握传统基建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新基建”发展的机遇;
  • 五是提升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利用产业跨界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本文整理自孙敬东先生在“后疫情时期国际业务应对”智库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有删节)


  组织学习专家吴磬受聘基业长青

 【招聘】聚天下英才,招贤才能士

  新冠疫情对房建业务的影响及对策(上)

  中国核建“青蓝计划”第一期管理人员班完.

“后疫情时期国际业务应对”智库研讨会在..

  属地化经营,中国承包商“走出去”的下一..

●  邀请课程推荐 | 9月线上公开课精选..
●  初派海外,如何突破“口难开”障碍?
● 【招聘】蛰伏前行广聚力,蓄势待发纳英才
●  考生福利 | 2020一建备考指南

●  政策解读 | 关于做好基础设施(REIT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远海发:疫情之下业绩稳增
全球芯片告急,中芯国际将成“最大赢家”?
复工不等于复产,更不等于复销!
半导体封装:5G新基建催生新需求
卢进勇:风险与商机复杂多变 走出去企业如何履行市场主体责任
最新个股研报精选:这只股获四大机构同时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