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个requests,咱们应该怎样打交道?

你是谁,关于“readers/audience 读者”

Demographic 是什么样的“目标读者”?

我在写这些文章时,是把readers/audience当作独立自主的“person个人”;同时我也希望,各位“reader读者”也把自己以及通过这个公众号互动打交道的其它人,当成a person,也就是单数形式的个体的人,拥有思想和情感、而且能自主地控制掌握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的这个希望,只是作为一个a person提出的“requests 请求要求”,并不是在代表任何机构团体群体、或自称某种权威而做出的“requirements 要求”,更不是必须遵守、非必要不得违反的硬性规定。

关于 request and require这两个词语,词典定义中的解释,区分的不是十分明确;这两个词语的差异,可以参考下面链接中的文章。

Request & Require:两个不一样的“要求”

“Request and Require”一起用,是想表达什么含义?

作为person打交道

我的request首先是,既然彼此作为person来打交道,就应该把自己和对方都当成个体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在留言、评论、发送信息时,就不要随意把自己当成某个群体或阶层的代言人,也不要用“男性、女性、南方人、北方人、几零后、几五后”或其它标签来评判别人。

和英语相比,中文似乎更喜欢使用“大家、我们”这样说法。但在使用“大家、我们”这些复数人称代词时,要注意确定自己有这样说的权利或理由、同时也要避免模糊不清;如果没有明确的上下文,最好指出你说的“大家、我们、咱们”具体包含哪些人。

另外,也不要随意把自己的个人看法,当作某个大范围群体的一致意见。像“中国人、国人、全人类”这样的说法,近些年好像越来越流行,在网络上的各种匿名留言评论中经常看到。

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由个人自己来拿主意决定的;中国的人口就超过14个亿,就个人层面的很多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喜好,未必总是愿意由别人来随便代表自己。

person vs body

除了不要随便混淆个体和集体,把人当作person打交道,还需要承认对方拥有thoughts and feelings内心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最好避免使用那些听起来把别人仅仅视为一具“body 行尸走肉”的语言。

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最好不要在生理身体方面评价别人。即使一个人的职业是模特、演员、健美运动员,他们也只是就各自的专业领域、才同意接受身体特征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有限评估,而不是随时都愿意接受所有人的任何点评议论。

随意评价别人的身体特征,是不礼貌的。议论别人的五官长相、身材、肤色、嗓音、头发多少、三围尺寸、高矮长短、以及是否鲜嫩水灵,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即使在背后议论,也可能显得不懂事,留下粗野放肆的负面印象。

这样的评价,包括近些年流行的“颜值”之类的说法,关系亲密、不分彼此的朋友可能不太在乎;但其它人听到,多半会感到不舒服。即使目的是称赞夸奖,可能也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被忽视被否定、自己被仅仅通过皮囊色相来评判。如果描述得过于具体细致露骨,这样的“表扬”甚至会有pornography的嫌疑。

中文的“身体”经常用来表示健康状况;英语中的body很少用来指代health,body在传统语言中是和“soul灵魂”相对的概念,今天更多视为与内心思想感情相对的皮囊肉体。

Thoughts and feelings,学好口语的核心和关键!

对学英语的好处

上面几个requests请求,包括:承认别人有thoughts and feelings、承认别人对自己的内心有自主权利、说话时不要随便声称代表大范围群体的看法。看到这样的requests,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合时宜,不符合自己所感受到的社会风气或网络上的语言环境;但是,我并没有要求读者在所有的时间、地点、场合都这样做。

我的请求仅仅是:只要在就这个公众号的交流中,把自己、把其它各位读者以及我,当作拥有thoughts and feelings、而且在思想感情上有自主性的“person个人”,就可以了。

根据我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经验,上面这些requests的做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负担和约束,对于学好英语和有效地使用英语,也会有积极的帮助作用。道理很简单,语言的功能功用,就是用来和别人交流打交道的;英语文化中人际交往的基础,是把彼此视为有thoughts and feelings的单个的person;在正常的说中文的环境中,我觉得应该也是这样的。

除了有助于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建立“person个人”的意识,本身也会是一个有益的收获。把自己和别人看作person、并以此为基础相互尊重,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彼此的不同和差异,借鉴别人的优点长处、来丰富充实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痊愈身心的觉察(4):想法
每日中华文化专词双译|意象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什么是自我提升的核心思想?
面对沮丧和焦虑的9个经验教训
内在的世界—第90章:正确的冥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