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用经方中的石膏

《神农本草经》

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生齐山山谷。

《名医别录》

石膏味甘。大寒。无毒。主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鬲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一名细石。细理白泽者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

【性味归经】 甘、辛,大寒。

【功能主治】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煅石膏:收敛,生肌,止血。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现代药理研究

1.解热、镇痛 石膏对人工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可明显抑制猫隐神经纤维冲动引起的大脑皮层感区的诱发电位,达到选择性中枢镇痛作用。

2.利尿、利胆 石膏使小鼠的排尿量增加,大鼠和猫的胆汁排出增加。

3.增强免疫 石膏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机体免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含的钙离子对于维持巨噬细胞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意义[1]。

4.其他 解痉、抗炎、促缺损骨愈合等作用。

【炮制研究】

生石膏为含水硫酸钙,加热至80~90℃开始失水,至225℃可全部脱水转化成煅石膏,其物理性状已不同于生石膏,但化学成分特征无变化[2]。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为可溶性钙盐,至肠吸收入血能增加血清钙离子浓度,可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和减轻血管渗透性,故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清热作用则与结晶水的存在、钙离子和其他一些无机元素(铁、钴、硫等)均有一定关系[3]。

【金匮要略原文】

伤寒论方-含“石膏”凡7方:

白虎加人参汤(一斤3服),白虎汤(一斤3服),竹叶石膏汤(一斤3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半斤2服),大青龙汤(如鸡子大3服),桂枝二越婢一汤(二十四铢2服),麻黄升麻汤(六铢3服)

金匮要略方-含“石膏”凡13方:

木防己汤(12枚如鸡子大2服),白虎加人参汤(一斤3服),越婢加术汤(半斤3服),越婢加半夏汤(半斤3服),越婢汤(半斤3服),厚朴麻黄汤(如鸡子大3服),大青龙汤(如鸡子大3服),文蛤汤(五两2服),续命汤(三两4服),小青龙加石膏汤(二两3服),白虎加桂枝汤(一斤60服),风引汤(六两60服),竹皮大丸(二分10服)

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金匮要略2 痉湿暍

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金匮要略4 疟病

4、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金匮要略5 中风历节

*、风引汤 除热瘫癎。

*、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出血者,及老人小儿。

*、《千金方》越婢加术汤 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金匮要略7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8、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13、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14、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金匮要略12 痰饮咳嗽

2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24、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金匮要略13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1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金匮要略14 水气病

5、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23、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25、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17 呕吐哕下利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金匮要略21 妇人产后病

10、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虎汤衍生方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二)
白虎汤证学习笔记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26服桂枝汤 大汗出后 大烦渴不解 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06:条辨二六至二九,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白虎加人参汤。
从《伤寒论》的不同版本验证胡希恕的方证对应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