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这事,不可强求

当老师的,基本上都有一个情结,希望学生尽量多学点知识,自己就有成就感。

我让大家别叫我老师,但我也还是有这样的情结,这叫本性难移吧,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改。

学习挺好的,但是,学太多太杂的话,就不一定了。

知识分为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还分为正确的知识和错误的知识,看你学的是不是有用的,是不是正确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学知识也是这样的。

有些人为了学习而学习,却忘了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中医的目的是什么?我估计很多朋友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我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中医是为了生活,学习也是为了生活。

什么是生活?我不知道书上如何定义的,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吧。。。

有些人爱学习,有人不爱学习,都没有问题,找到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就好。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也不爱学习,但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很好,从来不焦虑,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活得自在快活。这有什么问题呢?一点问题都没有。你学得再多,知天文晓地理又怎样,没把日子过好,再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

小时候,父母经常跟我说一句话,你要好好念书啊,等你上了大学就可以去大城市工作,再也不用回到农村里干这个苦力活啦。

我听了父母的话,考上了大学,学了很多知识,来到大城市里工作,却感受不到农村里的那种幸福感,我现在最羡慕的就是干苦力活的人。

就如《围城》里说的,围墙外的人想进来,围墙里面的人想出去,都在羡慕别人的生活,而往往忽略了自身。人生就是个圆圈圈,转来转去都没出过圈。。。

现在,我自己为人父母了,慢慢想明白了,不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了。

有时候,我跟我女儿开玩笑说:要不你就别上学了吧,在家玩多好。

我女儿立即跟我翻白眼,我要上学,我喜欢上学。

其实,我只是想测试一下,她是不是真的喜欢上学,她是真的喜欢,她喜欢在学校里跟朋友玩,她也喜欢学到知识的成就感。

每次去接她放学的时候,脸上都是挂着灿烂的笑容,我知道,她是幸福的。

在我们家里,我们从来不要求孩子看书,就算是老师要求,我们也会帮孩子拦下来,我们不希望让看书变成一个任务。

但是,就是这么神奇,不要求孩子看书,孩子却很喜欢看书,我女儿每次睡觉前都会看书,不用任何人提醒她。

求知欲,是人的本能需求,跟吃饭、性欲是一样的啊,是一个正常需求,它会从内而外自动发出来的,不需要外界的督促或者诱导的。

但是很奇怪,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很少有人把学习当成一件很快乐的事去做。

大部分成年人不热爱学习,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小时候被压迫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意识和潜意识里的东西,会刻进骨子里,影响人的一生。被压迫着学习的孩子,骨子都刻着呢,学习是件痛苦的事,等长大了,肯定不会再学习了。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大家都是过来人,再清楚不过了,学校里教的微积分,教的勾股定理,你现在还在用吗?跟你每天打交道的是柴米油盐,是如何让自己健康快乐,是如何生活。。。

鸡蛋从内打破是新生命,从外打破是个煎鸡蛋。学习是件内驱的事,从外面来驱动只会适得其反。

我曾经就犯过这个错误。

那时,我还在千聊做知识付费,学员付了钱来我这听课,我为了让自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老师,自然要督促学员认真学。

对于那些长期不来听课的,我当时非常生气,我列了一个清单,把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你们都交了钱,还不来听课,你们对得起谁?对得起自己吗?

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自己是何等自私啊,执念何等顽固啊。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啊,不过还好,我已醒来。

关于学习这事,最受伤的应该是孩子。父母逼孩子学,老师逼孩子学,学到最后,可能只是为了一张文凭,或者是一份好工作,也或者是为了钱,但这些跟快乐、幸福、健康都没一点关系。

每个人都是有着自由意志的自由个体,咱们不用打着爱的名义,嘴上说是为你好,实际上却是摧残,是扭曲,是屈服。。。

所以呢,大家不用再为学中医而焦虑了,学不会就学不会,没什么大不了的,整天在地里干活的人,比那些讲中医讲得头头是道的人,要健康很多。

学习这事,真的不可强求!


顺其自然吧。。。

郑重提醒:

本号传播中医,意在让所有人能自医自助,本号不是求医问药的平台。所以,想来问病的朋友,请三思而后行,很可能会让您失望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用,切勿盲目试药。

觉得有用的话,帮忙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见,不胜感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没做好这件事,就不要怪孩子成绩班级垫底!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高文东)
当孩子10岁时你父母不教会他们这10件事,你会后悔一生!
35个孩子中有11人书包超10斤,家长要不要帮忙背?评论区热闹了!
《诗经》悟书会 | 师者如父母(18)
孔子是个性情中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