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柏:南 山 魂

        南     山      魂

                   文/松 柏
 
       夕黄葛垭青木者有《西江月》词一首赞巴渝南山,真可谓一句一景:
       黄葛古道直上真武  一棵树瞰巴渝娇  老龙抚须问早
      文峰塔拥秋月  金鹰展翅云遥  涂山湖畔桂花俏  林深群鸟唱晚
  

 
 
       南山,系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支脉铜锣山的余脉,它由四川东北延伸进入江州古城东南,在这里被长江横切为峡,称铜锣峡。铜锣峡东北段为铁山坪,锣峡峡西南段为南山,南山是这段铜锣山余脉的总称,实则它还有汪山、黄山、塗山、莲花山、真武山等之分。
 
           南   山
历史上,南山最响亮的称呼是塗山。
塗山,相传为夏禹娶塗山女及会诸侯处,据《华阳国志.巴志》:“禹娶於塗,辛壬葵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塗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人们为了追念大禹隋末唐初塗山巅修建了“塗山古刹”禹庙,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任忠州刺史时期曾经就到涂山一带驻足留下诗句: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无期。涂山未路熟,唯是马蹄知。
   
白居易  独游涂山寺
为纪念塗山氏,后来人们又特意在塗山上修建了真武寺,故塗山又有真武山之称。到明清时期,人们对禹庙和真武寺进行了拓建,将庙寺合一,更名为“塗山寺”。
 

               塗山寺

 塗山寺山门外不远有一小山脊向北凸出,明万历年间在这平台上建造了一座名为 “澄鉴亭”的小亭,小亭以楠木为柱栏、琉璃瓦盖顶、翘角斗拱、小巧大气。亭前有明代总兵刘綎所立一根高约九米、大土碗粗细的铁杆,铁杆表面铸有镇妖降魔梵文,民间称“铁桅杆”。乾隆二十五年,湘潭张九镒分巡川东道时,更名为览胜亭,故此小山得名“亭子山”。每当日暮清风徐来,坐爱揽胜亭,远眺江州城郭重屋栉比,长江波光粼粼渔舟星点,恰是“一亭明月双江影,半槛疎光万户灯”。文革前笔者曾多次前往游览,文革后期小山平台建起高射炮阵地,揽胜亭亦荡然无存。七十年代初,塗山寺曾改造建“重庆无线电一厂”。 
清末巴县知县、著名书画家陈竹波为纪念塗山氏支持夫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扫把作笔书写“塗山”二字于莲花山一巨石壁上。据说,为显现出这气吞霄汉的摩崖石刻,竞用了二十多挑石灰来涂抹“塗山”二字。文革中“塗山”二字被“毛主席万岁”标语所替代,改革开放后“塗山”方重复于世,但气势已今非夕比。
  
       崖刻《塗山》
 
 塗山下的龙门浩原属巴县龙门乡,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汉唐两宋,当地土著就在这里开凿土地建街聚市,1957年修建海(棠溪)弹(子石)公路时,在下浩彭家湾、觉林寺一带曾挖掘出汉像画砖、五铢开元铜钱等。
 在塗山下长江边顺江卧着两列石梁,长江洪水时石梁没于水里,枯水时露出水面。石梁外为长江水流主涇,石梁内与江岸间水域即为泊船良港,古巴人将江河边的这类小港称为“浩”。这两列石梁,上石梁起于海棠溪(盐店湾),下石梁止于弹子石野猫溪,逶迤数公里,视若巨龙卧江。下石梁有一道五六丈宽的天然豁口可容船只出入,古巴人敬称这豁口为“龙门”,宋绍兴中有人在龙门右大碛石黄鱼岭上篆刻“龙门”二字,“龙门浩”由此而得名。又因每逢月圆映入龙门豁口,恰如二龙戏珠,此景被骚人墨客誉为“龙门浩月”,成为“巴渝十二景”之一。
   

    龙 门 豁 口
  
  
  
   石刻 龙 门 浩 月
   
“龙门浩”上游石梁段称“上浩”,下游石梁段称下浩,上浩、下浩统称“龙门浩”,这时的“龙门浩”已不特指江边的泊船港湾,而是泛指塗山山麓到长江边的广袤区域。
上浩,即现在海棠溪、上新街一带。上浩在历史上已小有名气,唐白居易的《独游塗山寺》,同时代的薛涛亦作诗赞“海棠溪”:“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 海棠溪现在既无海棠又无溪了。“海棠溪”这一地名始出于明万历46年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7上川东道重庆府巴县附郭里:“清水穴(即清水溪)右为海棠溪。溪植花木。当夏涨时,拿舟深入可数里而得幽胜矣”。清乾隆年间,“海棠烟雨”被列为巴渝12景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江洪水淹没烟雨桥时,溪上有小木船摆渡无偿供人来往,西部开发这座石桥被毁掉,溪沟填平后建起高楼别墅。
 下浩野猫溪处的慈云寺,始建于唐朝,原为观音庙,1927年云岩法师募资扩建,更名慈云寺寺庙内现存佛教建筑大部分为唐代所建,是当时全国惟一僧尼合庙的佛教寺院。
 
 
        慈云寺

      下浩的觉林寺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据考到清康熙年间觉林寺的香火都还旺盛,但寺内僧人却疏于功课。为治懒和尚,寺庙主持决定每天佛晓卯时鸣钟,寺内众僧、居士、云游僧必须起床诵经,这便是巴渝十二景“觉林晓钟”的来历,此规一直沿袭了200余年。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反封建迷信”使觉林寺走向衰亡,而今仅存“报恩塔”一座,笔者登此塔已是五十年代上半叶的事。   
 往事越千年,从宋元到明清水陆码头逐渐在龙门浩形成,湖广填四川的人口大迁徒,这里成了联湖广、下川东、去云贵,直达东南亚的“行脚起旱”的茶马古道。进入19世纪至民国时期,龙门浩由长江边村落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189131日重庆正式开埠,清廷将进入重庆的洋人限制在塗山脚下的海棠溪至弹子石沿江一带,英、美、法、德、意、日、瑞典等国于是在临江港口码头设海关,圈租地、办洋行、建军营、开酒吧。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后,龙门浩这一带几乎成为重庆信托银行、进出口商品交易、信息交换、居家休闲之地。
 重庆开埠使古老的龙门浩日趋兴旺,从而带动上游海棠溪到龙门浩一带新兴崛起。在我幼儿时代,舅父一直称龙门浩为上浩(上龙门浩)和下浩(觉林寺),上浩即现在的上新街一带,大概由新政区府所在而命名为上新街吧。
 由重庆开埠后所崛起的上浩,是外国人进入重庆最早的地区之一,至今马鞍山上还保留着大量的残破不堪的别墅洋房,隐没于马鞍山密林和菜园之中,这里有开埠后设立的英国盐务办事处,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诞生了南岸区第一所西医院—万国医院。有上海益丰电池厂旧址和老板贺师能的别墅,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华福卷烟厂旧址和宿舍旧址等,是重庆开埠历史的重要见证。
 重庆第一个外国人是名为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的英国人,马鞍山是他立德乐洋行也叫立德乐别墅的所在地。《重庆历史名人录》把立德乐列为在重庆留下业绩的12位国际友人之一,与史迪威、陈纳德、金九等人齐名,英国《大不列颠名人录》称赞他是“开发中国西部的第一人”。
 1859年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来华经商,1883年乘小帆船到达重庆,探索在中国西部开展贸易的可能性。1891年重庆开埠后,立德乐在南岸开设“立德乐洋行”,经营四川土特产和外国舶来品。1895年立德乐自筹资金,在上海订造“利川号”轮船,进行上溯川江的轮船首航,于1898215日从宜昌出发,38日抵达重庆。立德乐以第一个驾轮船入川江,率先打开了中国西部市场。
   
 马鞍山盐店湾的英国盐务所始建于晚清,为当时英国政府处理英国和四川地区盐业贸易的办事机构。新政后它被划给重庆民生轮船公司作疗养院,后改为长航疗养院、重庆南岸区第二人民医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港口医院。
  
       英国盐务管理所
 
    美国传教士、慈善家、医生马嘉礼,1916年秋从布道团退休之后与夫人一直在重庆行医和做红十字会工作。1920年马嘉礼医生在南岸马鞍山购地建房,于1921年开办万国医院,当时有病床30余张,为南岸区最早的西医院。抗战时期更名为马鞍山医院,曾与中共地下党有过联系,还向华蓥山革命根据地提供过药品等物。
 
                 万国医院门诊部
   
    1923年修建的亚细亚洋行大班、二班的别墅和办公楼,在抗战陪都时期,曾为英国大使馆。新政建立后亚细亚火油公司和原国民党干部培训学校成为南岸区区委驻地。
   
            亚细亚火油公司

  1937年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上海人賀师能与他人合资在重庆城四牌坊(今解放东路太平门段)开办上海益丰电池厂,后又在南岸马鞍山建新厂,生产火车牌高塔牌岳飞牌手电筒电池和电话机用甲、乙电池,火车牌手电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栋门廊、窗户西式风格的青砖楼,是贺师能30年代在马鞍山建造的别墅。
 
    賀师能别墅
   
 1940年822日,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施光南出生在重庆南山脚下的上浩海棠溪,父母为他取名光南,即含“光照南山”之意。为纪念施光南,重庆园林局在南山植物园修建了光南音乐广场。
  
       光南音乐广场
   
 脍炙人口的《橄榄树》作者三毛(陈懋平),1943326日生于黄葛垭正街,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四十年后,19894月三毛回大陆回访问,到黄葛垭拜访了自己出生的老宅。 
  
        三毛在故里  翻拍照片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外国驻华使领馆、华东华中上百万的民众也随之迁来重庆。1938812日德国在马鞍山29号建立使馆,10月英国大使馆迁渝曾设在马鞍山4号,比利时大使馆、美国使馆则设在下浩建业岗、枣子湾、望耳楼一带。在抗战时期,南山、下浩实际上是中国抗战的军事、情报、作战指挥中心。
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别墅群由四栋别墅建筑组成,分别为重庆海关别墅(枣子湾42号)、武官处1号楼(枣子湾50—53号)、武官处2号楼(枣子湾55—60号)、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望耳楼80号)。
  
          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
 
 美国大使馆武官住处2号楼,看似一栋优雅平静的别墅,但在抗战期间各方面的军事情报却在这里汇集,严密的作战计划在这里制定,中美两国军事精英们在这里精诚合作,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武官住处2号楼是名符其实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美国大使馆武官处2号楼
 
 

  海军武官处    
 
 1938年84日,意大利驻华使节由汉口抵渝入住在枣子湾15号,从此它就成为“意大利大使馆”。19417月,意大利政府承认汪精卫的南京亲日政府,国民政府毅然与意大利断交,驱逐意大利大使并关闭了使馆。几个月后比利时以此楼为使馆,19431020日,国民政府与比利时政府在这里签订了《中比平等新约》。
 

 意大利(比利时)大使馆
 
   
重庆法国水师兵营前身为清朝北洋水师营务处,如此在兵营旁出现中式牌坊就不觉为奇了。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189131日重庆海关正式成立,此宣布重庆开埠英人霍伯森首任重庆关税务司,川东道张华奎为关监督。法国政府于18963月在重庆设立了领事馆,任命原驻汉口副领事哈士为重庆首任领事1902年,法国海军军官虎尔斯特率领测量队乘法国军舰到此建立法国水师兵营,人称奥当军营。水师兵营的功能是为军舰士兵和军官供居住的营房、储存食物的仓库、修理车间和物资补给站。同时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担负着长江航道上水上警察的任务
 
 法国水师兵营
安达森洋行位于玄坛庙慈云寺旁海狮路,由瑞典人安达森建于1891年,洋行主要经营鬃毛和腊肉及百货等。 “七七”事变后的19385月,故宫南迁文物加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今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文物分3由南京运往四川,巴县存80箱,峨嵋县存7287箱,乐山县存9331箱。19463处文物先集中于重庆秘密存放在位于玄坛庙与下浩处的海狮路安达森洋行仓库,1947年运回首都南京。
安达森洋行仓库

  米市街是龙门浩码头连接下浩正街、董家桥、望耳楼的重要通道 ,重庆开埠后这里曾商贾云集,合记堆店、白理洋行、孙家大院,抗战时搬迁来的武昌中华大学,显示了夕日的繁荣。
  
         米市街
著名作家张贤亮,一岁多就随父母从下江逃避战火来到重庆,在下浩的望耳楼生活了八年。
 
 
      下浩望耳楼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袁隆平一家,于1938年从汉口随机关撤往重庆,居住在下浩周家湾27号。1942年袁隆平毕业于龙门浩小学,此后进入真武山的复兴中学、背风铺的博学中学。从1939年到1946年,袁隆平一家在龙门浩住了7年多,现龙门浩小学已更名为“龙门浩隆平小学”。
   
      隆平小学

 下浩正街一带原建有不少精致私房院,周家湾河街周家公寓是比较典型的中西方结合建筑,造型高雅,结构紧凑,是当时重庆少有的精致私房院。
  
        下浩周家公寓
   
下浩董家桥传教士住处
   
     枣子湾  

 

下浩米市街

 历史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龙门浩往日的辉煌已是昨日黄花。马鞍山上昔日的豪宅别墅,如今破败得不堪入目。由万国医院演变来的马鞍山医院房产,新政后由三联柴油机器厂(后更名为“重庆柴油机厂”,现已倒闭)接收使用。上世纪房改柴油机厂将房屋产权卖给职工,已是数十年失修的老宅,屋顶漏水、木地板损坏,尚能住人者原产权人将其租给暂住户或进城打工者,更多的已成鬼屋。马鞍山238号群楼,是木楼梯木地板,木制外走廊栏杆的一楼一底砖木结构房,由此组成中西结合的四合大院,我在柴油机厂工作的同学8、90年代曾在这里居住过,四十年后故地重游令人心寒。

 马鞍山238号楼房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已是年久失修的产权房,仅凭一人一家之力要恢复只是望尘莫及。我们可将广袤无垠的青山绿水看成是金山银山,却不珍惜眼前的一棵古树、一栋老宅、一条老街。有域外对一棵树龄在80年以上的老树要砍伐必需得到议会批准,对有历史价值的老屋更是你享用我政府出钱维护。如果我们有那一天,将是民族的大幸,祖宗留下的历史遗产就不会在我们手中被开发殆尽。珍惜历史遗产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别—向往高楼就失去了家乡;别—有了手机就失去了算术;别—天上掉下馅饼就失去了奋进。
 

   塗山下的那条街哟,南山的魂,重庆的魂。
   2020-07-27 于花园村
   (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近照及简介:

本名何清福,网名,松柏,1949年出生,重庆市人。文革爆发时为重庆市第四十三中初中毕业生,共青团支部书记。文革中参加造反,属反到底派。后下乡当知青,1972年“顶替”退休的父亲到长江电工厂当工人。1973年推荐到重庆大学成为“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回厂技术科任职,后为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第三届感应热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1982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浩的历史
南滨路慈云寺龙门浩设立历史文化街区
重庆记忆
最早进入重庆的洋人是谁?他干了哪些事儿?
城市玩家 | 南岸有个形似马鞍的马鞍山
(转载)美丽重庆:龙门浩老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