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丹年:文物保护“父子兵”

  文物保护“父子兵”

 文/孙丹年

    袁东山,现任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文博研究馆员。入选“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白帝城博物馆老馆长袁仁林的儿子(袁东山供图)

袁仁林老先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任白帝城博物馆馆长。他的儿子袁东山,三峡文物大抢救时,先后担任重庆考古队副队长、重庆考古所副所长。这是一对文物保护的父子兵。

如果说,终身对某种事物充满着热爱算是一种幸福,那么,从退休老馆长袁仁林身上,能看到考古工作者充实而幸福的人生。他的每个细胞都充盈着对考古工作的热爱,以及对白帝城文物保护的热忱。在老袁馆长心里,白帝城比儿子更重要。

老袁馆长的外表像个奉节老农民。他性格活泼,极善谈(他儿子袁东山也如此)。2003年,我第一次见到他,他说:“解放的时候我念高三。不久就参加了工作,在奉节县公安局的派出所,又到水上派出所搞内勤,当过团总支委员,一共5年。1955年我25岁,当年大学招生,奉节有3人报考,只考上了我一个。我从小喜欢历史,小学时得了个外号叫'历史先生’,在公安局搞内勤时也抽空读书。考得最差的一门课是地理,因为那时我还没出过远门。我被西北大学历史系录取,动员我学考古,因为当时考古这一行还不被人们认识,招生有困难。最早办考古班的大学是北大,第二是就是西北大学。西安是中国最佳的考古地区,一出门就有实践机会。在班里我岁数最大,当了班长。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了6年。刘伯承元帅来参观历史博物馆,因为刘帅是开县人,指定让我陪同参观。”

老袁馆长滔滔不断谈起旧石器时代和古人类古生物学地质学,谈到这几大学科在中国的开创者裴文中先生和贾兰坡先生。教过他的老师有夏鼐先生和苏秉琦先生。1965年,文革前夕,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他被迫离开北京,回到奉节,当了9年中学教师。

1974年袁仁林调到白帝城博物馆。本来上级的意图是想让他去白帝城专心整理三国历史资料,他拒绝了,他看着白帝城心疼,一心只想把这个遗址保护好、建设好。那时文革尚未结束,对文物的大破坏触目惊心。 满眼残垣断壁,石头砌的围墙多处坍塌,木柱被白蚁啃空,一片破败,游人都不敢进。

袁仁林的一生,最精彩与辉煌的阶段是在白帝城担任馆长的近14年。他领导职工保护、修复白帝城的建筑和文物、丰富景点参观内容、进行博物馆建设。他给白帝城留下了许多至今还令人啧啧赞叹的建设成果。

1974年刚上任时,瞿塘峡口刮大风,白帝城内外有7棵古木被大风刮断。一群农民想把断了的树干抬走私用,他断然制止最后农民服从他的指挥,将树干都抬到白帝城内,作了建筑材料。他在断瓦颓垣中修整白帝城,里里外外,工程浩大,当时工人每天工资1.56元,经费很困难。为了联系北京和全国各地的文博专家,有一个月他打电话用掉数百元,包括公家的和私人的电话。幸好请来的众多专家学者都高风亮节,不需支付工资和劳务费,反而能帮助白帝城争取维修经费。

在奉节县及周围征集文物,全靠群众支持,袁仁林征集到不少宋代文物。其中一个宋代描金碗的来源很奇特:

农民在工地上挖到一个埋得很深的大坛子,里面装了7只碗(其中一只描金),还有4个酒执壶和1个花瓶,当场被农民哄抢。袁馆长知道后,挨家挨户去查找,说服动员,晓以利害,软硬兼施,把文物都找回来了。他买了一个大海碗换回宋代描金碗,用2斤酒换回一把宋代酒执壶,一共买了8斤酒把另6个碗和花瓶也换回来了。用10.8元买个大缸,换回大坛子。

政府修建奉节县至白帝城的公路,挖出不少文物,袁馆长去工地上捡回一百多件文物。有个支部书记的女儿才几岁,捡到一个唐代调色壶当玩具,他动员书记将调色壶交给国家,小女孩不肯放手,还挨了她爹打。瞿塘峡中滟滪堆上有块古碑,一个航道段的工人捡回去当搓衣板,他向航道段的总支书记反映,书记让这个工人用机动船把碑送来了。

筹备制作白帝城的陈列展览,白帝庙设计修葺为“托孤堂”,由袁馆长策划主持了创作“白帝托孤”的雕塑工作。“刘备托孤”史实发生在距此来里之外的奉节县永安宫,但当时已经动议修建三峡大坝,规划中,永安宫会沉入江底,于是将“托孤堂”建在白帝山顶上,很有前瞻性。以“明君良臣”理念作主题,塑造了21个人物皆栩栩如生,非常多的观众都见到过白帝城中“刘备托孤”的人物雕塑群像,留下过深刻印象(现在这组塑像是否还保留着,笔者就不知道了)

当年白帝城博物馆的建设,凝聚着老袁馆长的心血。文物展室分布在两个大天井中,与托孤堂和6间正屋构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分为船棺墓、崖墓及铜器、陶器瓷器、清代家具等几个部分。展出新石器时代的出土品巴式剑和楚式剑战国编钟秦汉铜器蜀汉陶瓷唐宋元明清的珍贵器皿等。古代石刻碑林分别安放在两个展厅中,与祭祀明君良臣的明良殿、专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以及两间《三国遗迹寻踪展》的展室,共同构成一个展览区。袁馆长请来专家,将杜甫的《秋兴八首》分别镌刻在白帝城制高点“观星亭”中一张石桌子的柱子的八个面上。

让袁馆长引以为自豪的,还有山腰间杜甫西阁遗址的修葺。由他主持,在西阁遗址建造“吟啸楼”,面对群山万壑,滔滔长江,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意,楼高二层,长4米宽2米。镶嵌在正面墙上的瓷砖画“杜甫吟啸图”是一件工艺精品,袁馆长为它花费了大量心血

第一步,托人买了四张高质量的宣纸,号称“一丈二尺宣”,每张一百元,在当时为天价请著名画家范曾(袁馆长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时的同事)作“杜甫吟啸”画像画作完成后,送到北京工艺美术学院的西郊陶瓷厂,将画烤制到瓷砖上烧制完成后装在四只大箱子里,从白帝城派去两个壮小伙,每人提两箱上火车,小心翼翼运回白帝城然后将瓷砖镶嵌在吟啸楼正面墙上。

烤瓷《杜甫吟啸图》不会褪色,让诗圣在他居住过的地方,面对峡口咆哮的江水吟诵他那不朽诗篇,也让千千万万观众在此纪念诗圣,饱眼福。可惜,现在这幅镶嵌画连同吟啸楼都永沉江底了。

老袁馆长对地方文化的热爱渗透到骨髓里。他对夔州历史如数家珍。

历史上,白帝山头从西汉末就有建筑。最早是供奉公孙述的白帝庙,规模很小。公孙述修建白帝城之后,白帝庙还继续存在了一千多年,但不确定供奉谁(谁出钱就由谁决定供奉对象),先后供过江神、送子娘娘等。现在建筑的核心部分共2600平方米,是明代嘉靖十二年一位姓林的巡抚建造的。这位林巡抚拆掉公孙述的塑像,但留下了庙宇建筑。历代都对白帝城进行维修和扩建,仅清代就扩建过四次:1、康熙(那时三峡地区还未归顺清朝,地方政府出资修了明良殿);2、咸丰朝;3、同治朝;4、光绪朝。经历代修葺、扩大,大致奠定为现在的规模。

白帝庙古色古香的大门,是清代重建的,成为三峡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老袁馆长站在大门前,再三吟诵对联万国衣冠拜冕旒,僭号称尊岂容公孙跃马三分割据纡筹策,托孤寄命赖有诸葛卧龙”。他说:此联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格律工整,还斗志昂扬,上联严厉谴责公孙述,斥责他僭越汉室正统,妄想当天子,自封白帝下联则称颂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汉室正统,位置摆得很端正。这幅对联高度赞扬了刘备和诸葛亮这一对“明君良臣”。

老袁馆长边走边说:杜甫是税务官,管租庸调实物地租。陆游是夔州通判,相当于分管文化的副专员。白居易是忠州刺史,白居易调走,刘禹锡来了,也是忠州刺史。他自言自语背诵杜甫诗句,看到白帝城西北面的开阔地带,顺口来一句“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接着是“三株李夹两株桃,红白相间五里遥”。突然刮起一阵风,快要下雨了,顺口又来“峡口风常急”,“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还说,夏天夔门峡口的气温比奉节县城要低两度左右呢。

一场大雨过后,满山满谷白云缭绕。我问:“古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但是现在,满山的植被和猿呢?”老袁馆长说:三百多年来屡遭大规模砍伐,使三峡古木一扫而空。先是李自成、张献忠进入四川,然后是康熙镇压夔东十三家农民起义军,出于军事目的而大规模砍树。乾隆镇压大小金川少数民族起义,也从三峡伐木。最近一次是1958年大跃进炼钢铁,彻底洗白了三峡的古木。

老袁馆长带我来到一处考古工地,指点四周给我介绍情况。周围闲散的人们都认识他,大家围上来听他讲,有些人听得入神,越靠越近。老袁馆长感觉到他的耳朵后面有人,便突地一个转身,马上和一个小伙子鼻子对着鼻子,吓得小伙子赶紧后退,踩着了别人的脚。

老袁馆长用奉节话骂他:“有么的好听的?关你么的事?退后!”人们纷纷后退。老袁馆长带着我走出包围圈,低声说:“这些人里有好多盗墓贼。盗墓贼大多文化程度低,盗挖文物后,脱手时不知该怎么介绍,全凭东听一点西学一点,出卖文物时可以吹得天花乱坠。”

袁家是清乾隆大移民时从湖北武昌府武昌县二里杨桥迁来的。袁家的入川始祖挑着一副货郎担,一路走到奉节之后,女始祖千里寻夫,一路替人弹棉花挣路费,边走边打听,终于和丈夫在奉节团聚。袁家血脉中,搏动着敢于冒险敢于担当的精神。

现在,老袁馆长为儿子袁东山感到骄傲。

1974年袁馆长到白帝城工作时,儿子袁东山才9岁。1982年袁东山高中毕业,家中经济困难,三个妹妹都还在读书。袁馆长让儿子退学,到白帝城文管所当临时工,每天工资0.86元,干杂活,边工作边学习考古基本知识。

1984年袁馆长带着儿子东山到了北京,让东山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打临工。那时历博在山西侯马市有一个考古工地,馆里就派东山到侯马,进入考古工地磨练。侯马工地结束,东山回到奉节,参加发掘三峡的中堡岛遗址。数月后,重庆市博物馆举办第三期考古领队培训班,东山进培训班学习,正式进入考古队伍,取得考古领队资格。在刻苦自学基础上,后来到西南师范大学政治历史专业深造,再到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结业。

有一年,奉节县一个承包公路修建的包工头,在施工过程中破坏了一小段宋代城墙,被记者知道了,媒体披露出来。东山挺身而出处理这个事故,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成立县文物稽查队按程序层层上报后,很快分别过市、县批准奉节县第一支文物稽查队成立了,立即执法处理,要求公路停工。

2002年,东山担任重庆考古队副队长。1月17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宋城遗址考古工地,作为工地负责人,袁东山出镜。人们纷纷夸奖老袁馆长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有人竖起大拇指说:“袁东山对白帝城贡献大!”

老袁馆长很不服气:“我在白帝城工作了13年,但是现在,有一个著名的文化人对我说:东山对白帝城贡献大。哼!”

写于2016年4月2日

修改于2022年8月23日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丹年,1951年出生于重庆大坪,3岁随父母到北碚居住。当了近10年知青,27岁考入西南师范学院。毕业后当过机关秘书、边疆地区中专学校教师、政治宣传性纪念馆工作人员、内部刊物编辑。2006年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奉节景点介绍,重庆奉节景点列表
奉节,那些被淹没的文物和景点,亮相《渝疆万里行》
奉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冷门又实力爆满!重庆的这座博物馆很小众,“镇馆之宝”却非常多
奉节白帝城
奉节:千里江陵千古诗城 长宴绵延果树飘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