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饶学锋:入殓师陈聋子

         入殓师陈聋子

                   文/饶学锋

      我出生在江北区猫儿石许家湾,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虽然现在那里已经改变了模样,自己也年逾古稀,但那里的以前的一些人和事都还历历在目记得清清楚楚。
陈聋子画像

记得在许家湾东边的牛奶场上面(我们当时称那里叫:梁子上)住着几户人家,其中有一家姓陈,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人叫主人的名字,只知道他耳朵有点背,所有的人都叫他:“陈聋子”,50岁上下,头上总是缠绕着一盘有点发黄的白布,脸庞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很瘦,任何时候他的脸都是腊黄色,喜欢吃叶子烟,身上随时都带有一根近一尺长的叶子烟杆。他婆娘很胖,大家都称她为胖婆娘,他们家有一儿一女,都比我小一些。
童年时候整个猫儿石地区包括许家湾都是居民农民杂居的地方,只是居民户口的人,由猫儿石派出所和猫儿石街道办事处管理,农村户口的人则由江北区东方红人民公社(以前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管理。
陈聋子一家是农村户口,属于江北区东方红公社大水大队许家湾生产队,生产队给他安排的工作就是喂养两条水牛,那时犁田耕地都离不开水牛,只要把水牛喂养好了,自然工分天天都有。陈聋子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每天早上天麻麻亮,他就会背着背篼到处去割草,平时牛圈里两条水牛总是有吃不完的草,任何时候那两条牛都是膘肥体壮,犁田耕地轻松自如,生产队长对他的工作感到满意。每次在生产队开会时都要受到表扬。
陈聋子不光是一个饲养水牛的农民,他更是猫儿石地区远近闻名的胆子大的人,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专门给死去了的人穿寿衣裹尸体的民间入殓师。那时在猫儿石不论在哪里,也不论是白天夜里,哪家人有人去世了都要来请他去给死人穿寿衣,也要付给他一两元钱作为报酬给他。陈聋子自然也会一丝不苟给死去的人穿好寿衣,把尸体的面部和手杆脚杆擦得干干净净,把一些鼻塌嘴歪的死人,面部也要整得好看一些,最后把死人入殓棺材整得周吴郑王巴巴适适,他对这项工作绝不拉稀摆带。那时候我们很小,但知道陈聋子经常给死的人打交道,所以看到他都感到害怕,总是躲得远远的。
记得许家湾甘宝清堰塘上面山林的棺山坡改为农田时的过程中,我们一帮小孩子心里又怕,又想看稀奇只有站得远远的观望不前,生产队社员们把那片坟墓都挖出来,有的棺木中的尸体已经变成白骨,但衣服看上去还很好,但见天之后很快的烂掉。这时只见又有几个社员打开一个棺木,把棺木盖掀开时有人惊呼:“对口菌”,(对口菌就是尸体脑壳嘴巴对到棺材盖子上那个地方长的一朵菌,深褐色酷似灵芝菌,据说是滋补品,比灵芝效果更好),这时离那里十来米开外的陈聋子顿时感觉他听力特别好似的,反应特别敏捷,只见他健步飞奔过来,跳到棺材那里摘下那朵“对口菌”又飞奔而去,转瞬即逝不见踪影。当然这朵“对口菌”后来是他自己吃了还是卖掉了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陈聋子可能早已经不在人世,但以前像陈聋子这类不起眼的人物细想起来还真不能缺少,当地千家万户中去世的人入殓工作都由他来完成,这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事情,当然社会发展到现在,各地区都有安乐堂解决这些死人的善后工作,但都是采取的商业模式费用自然很高。
虽然陈聋子搞的入殓工作,常和死人打交道,不受人尊重,但我认为他没有白活,所有的人生、活、死都是自然规律,都是需要有人来服务的,他是专门为死人服务的,也是每个人在人生的尽头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同样也为社会也做出了贡献。
 

 作者近照及简介:
饶学锋,1969年下乡到铜梁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到重庆101化工厂工作,后为重庆川庆厂,化工局下属企业,曾经有3000多职工,地址在渝北区洛碛。2011年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水先生说:家中死人三年内不能干什么?
杭州云顶山脚里范家忠心为集体做事的陈满根叔叔
迷死人的室内装修
死人化妆师的入行条件及需知
死人的手不能摸
我帮奶奶换寿衣,不小心吸入了奶奶的殃气,俗话说:死人出殃,活人避煞。我被一些脏东西盯上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