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汝航:消失的记忆,八旬翁眼中的老重庆(14)

上篇 抗战前后

     14、重庆茶馆素描

在四川,茶馆是城镇中的主要服务行业,因为开茶馆投资少,门槛低,只要有处铺面,找几张桌子,置几十套茶碗,打个灶,几把吹壶,生意就开张大吉了。经营不好,要收摊也容易关门大吉。同时,茶馆也是活跃和兴旺的民间社会活动场所,几乎成了四川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少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馆,所以,茶馆生意兴隆,城乡林立。不过,不同的地域,茶馆也有各自的特色,人们对它的性质,功能,依赖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别成渝两地的茶馆,区别可大啦。故此处我只谈谈我眼中的重庆茶馆,很少涉及成都或其他地方。

重庆的茶馆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大茶馆,作为行帮的贸易集散地和交易所,如像米亭子的大茶馆,就是十米粮帮的交易所。米商们带上样品,到茶馆找买主,中间还有“经济”作为成交的介绍人,他们把上茶馆说成是“赶场”。买卖双方经过“经济”介绍,看样论价成交。他们之间有一套行业隐语和手势,故称之为神笼子里做生意。介绍人的佣金根据供货量而定,每天的行情在茶馆里挂牌,有现货和期货,协商付款交货的办法。交易完成后,或吃点耍茶,拉拢关系,联络感情;或进餐馆庆祝交易成功,这些都在茶馆里完成,约定俗成,成为行规。此外,在较场口的米亭子,还有香烟市,银钱市的茶馆与之类似。重庆是一个水陆商贸城市,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茶馆作为交易场所。干货副食,在千厮门;盐糖在朝天门;药材木材在储奇门;竹木器小商品,在筷子街;磁器在新华路;铜铁器在打铜街。至于银行钱市这类金融产品的大生意,则在道门口的大茶馆。
我小时曾跟着爸爸去米亭子赶过场,亲眼见过他们会面、论价、成交的全过程,也随爷爷到纸盐河边去采购过干副食品,那作实让我见习了一下怎样做生意,爷爷爸爸带我去的目的,则是培养我成为他们七陈行铺子的接班人。
第二类茶馆是袍哥茶馆,多设置在码头上。每个码头仁、义、礼三堂袍哥各有各的社会茶馆。这些茶馆的业主几乎都是各堂口的龙头大爷或有名望的闲大爷开的,白袍,空子是不能开这种茶馆的。茶馆的规模根据各堂口的人丁兴旺与否而定,一般都要挂出有社名的吊牌或匾额,有执事当班的三爷、五爷在这里处理日常事务,有么爸伙值班跑腿,迎送各码头或外州县的过往袍哥,可以说是袍哥的办事机构和接待站。
贺家码头吴义臣的大茶馆就是仁字保汉社的袍哥茶馆,吴舵把子就是保汉社的社长。我爸爸每天有事无事都要到吴家茶馆去喝碗茶,算是报到办公,因他是保汉社的当家钱粮三爷。家里有事或有人来找他,佣人或我只要到吴家茶馆去找,一般都找得到。如果本码头的人发生了纠纷,不管是家务事或者是经济纠纷,意气纠纷,只要当事人都是嗨了袍哥的,用不着上法庭,袍哥茶馆是在法律线外,完全可以调解,判定。这时,由袍哥的执事找来双方当事人,见证人和邀约的兄弟伙,一起当面陈述,评理,判决,输了的付茶钱,赢了的白吃。判决的权威性很高,不能违反,这叫做吃讲茶,自然也就在这茶馆里进行。同是袍哥,四海之内皆兄弟,脑壳打破了都镶得起。这种讲茶还起了点减轻法院负担,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袍哥中的人,经济上有困难,需要扶持互助,便在茶馆里打个会,让弟兄伙来认个会股,凑钱认利,分期偿还本利,按序抽签,安排偿还时间,完成对兄弟伙的困难互利互济,这种打会的方式,常常能解决危难者的燃眉之急,也在茶馆进行。袍哥的上元会,中元会,单刀会也在茶馆进行,收录新进袍哥的仪式有时在关帝庙,有时也在袍哥茶馆进行。堂口内部议事,决定,或有大的聚会,也把袍哥茶馆作为活动场所。
这类茶馆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各种帮口设在这里,例如木船帮的涪、嘉、渠三条河流的木船帮就在当归码头余伯亚大爷的茶馆里,门口还挂了个牌牌,叫“涪嘉渠木船帮同业公会”。这里又成了人才交易市场,三条河的船工,找工作就在这里找雇主。船老板要找返航的艄公,驾长,也在这里招聘。货主要找船,更是必到此处才能找到运输的船老板。泥、木、石三行的工匠,也有自己的帮口茶馆,那是在临江门大码头阎家大茶馆。我么爷的捆绑匠行帮茶馆在丝厂街的何家茶馆。修建吊脚楼,只能在这里才找得到揽头。
第三类茶馆是带有娱乐性质的茶馆,称之为闲茶馆。爱好川剧的玩友,大都集中在棉花街章华大戏院和夫子池得胜大戏院附近的茶馆。这些茶馆几乎天天都在打围鼓,有时还有演员参加。茶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热闹非凡。京剧的票友,又集中在朝阳街一川大戏院近旁的茶馆,经常开锣唱戏。说评书的不管讲“三国”讲“水浒”讲“封神”,多集中在朝天门,过街楼,陕西街一带的茶馆,书钱,茶钱一起付。一人一碗茶,听不到“模活”(逃付费),但也不是每板扎板后老师来收书钱。打荷叶打金钱板的,说相声说相书的,冬天在沙嘴,夏天在千厮门,朝天门大码头的中等茶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大茶馆的。
当然,有些江湖艺人来到重庆,川剧演员一时还未参班登台演出,只要是袍哥,递了片子,拜了码头,袍哥茶馆破例也要打几场围鼓,帮助他宣传,扶持他能找到搭班的门路。这种演唱当了试演,看看本事。至于流落在重庆的外州县的评书艺人,说唱艺人,初来乍到,还未站稳脚跟,地皮未踩热之时,只要是袍哥,那袍哥茶馆也得为他们捧捧场,准许在袍哥茶馆找钱。小时我爱好川剧,全家都是玩友,爷爷爸爸常带我出入这些地方,高兴时他们还叫我也露两手。
 这种闲茶馆还有一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休闲的去处。那是公教人员,字号商铺的先生,中学大学的学生,他们到茶馆品茶谈心,交朋结友,议论时政,找个休闲的地方。这种闲茶馆就是大梁子青年会内的“江山一览轩”和国泰电影院对门的“一乐也”,精神堡垒旁的“新生市场”等。这些茶馆都选在清静的地方,在“江山一览轩”喝茶,可以坐看南山,长江;在“一乐也”,可以坐看熙攘的人流,这种边“打望”边聊天的喝茶,也是一种美事。我在“九二”火灾后失学的那半年,几乎天天必到,去混时间,迎接解放。坐一整天,茶都喝白(淡)了,还赖着不走,饿了啃个硬烧饼。我和同学刘维孝,就是在这里结成了莫逆之交。我俩议论时局,臧否国是,互相坚定信心,一泡就是一整天,所以我不称为坐茶馆而改称泡茶馆,用这种方式这种心情来打发日子,直到今天,我还留恋那些泡茶馆的日子。
在中山公园的长亭,是另一种闲茶馆。那里除了喝茶聊天之外,还是个雀雀市,宠物市。茶客多是养鸟的,门口的树上挂满鸟笼子。茶馆内有斗鸟的斗笼,周围挤满观众。有斗唱歌的鸟,茶馆传来美妙的鸟鸣。那时养宠物尚未普及,偶尔有小猫小狗捉来交换或买卖。白象街的茶馆还专门有鸽子会,喝茶的人多半是养信鸽的爱好者。石灰市的茶馆因在市教育局的对门,吃茶的茶客自然是中小学教师居多,这是教书匠聚会的场所。到了六腊月间,也是“六腊战争”的主战场。总之,重庆的茶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成了社会职能的补充。
那第四类茶馆便是街头巷尾,具有服务功能的野茶馆,它们如野草般遍地生长,石头缝缝也不例外。它的业主多半是老街坊,生活清苦,闲散在家,开个茶馆无需营业执照,清晨6点,发起炉子,支起三两张桌子,就开起张来。他们捡几个钱算几个钱,卖的不是茶而是街坊邻居的人情味。
茶客到了,自己拎个茶杯,带上自家的茶叶,泡杯“玻璃”,在这里洗脸漱口,在这里吃早餐,一栽就是大半天。业主与茶客还可能是儿时的老庚,互相都看到长大的。
抗战时,下江人才带来了“老虎灶”,茶馆便成了供应街坊开水热水的地方。茶客要修脚的,可以招来修脚师就地修脚,足疗则可自带脚盆,泡药水。那时还没有现在时兴的“足疗城”,干这种职业的下九流沿街窜,野茶馆便成了他们的工作室。挖耳的,捶背的,舒筋活络的擦抹师,野茶馆也是他们找钱的地方。这种茶馆有着浓浓的亲情,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虽不能登大雅之堂,却是市民们不可或缺的,因之布满重庆的小街小巷。由此,闲人街坊有了聚会的场所,可交换各种信息,可以摆家长里短,可以谈古论今,摆各种龙门阵。作为城市的一角,它是缺不得的。
重庆茶馆还有一个特色。茶馆一般是没有女客的,莫说太太小姐不上茶馆,就是居家的婆婆客也不上茶馆。这一点与成都的茶馆大不相同。太太小姐们是看戏看电影,坐咖啡馆,再加上码头的茶馆尽是水流沙坝的人的安乐窝,满口龟儿老子日妈搞娘的赤裸裸的脏话,女士们是要忌讳的。还有一点,重庆的茶馆一般是不打牌的,这里不准打麻将,连打川牌也只能在野茶馆打,大茶馆是不准许打牌赌钱的。这一点也与成都不同。若要赌钱,那有袍哥开的赌场茶馆,一般是摇单双,开四平摊,推牌九,吃茶是附属品,喝茶不收钱,主要是以赌钱为专业。茶馆不准打牌,究其缘故,可能是打麻将一坐下来就是半天都不走,把座位占了,不好做生意。另外,输了钱容易闹事,茶馆招架不住。还有一点与成都茶馆不同的是,不能在茶馆做家屋事,因没有婆婆客进茶馆,故理菜,纳鞋底,打毛线,做针线,茶馆都是不准许的。只有一点成渝两地的茶馆是相同的,即临近国民政府垮台的那段时间,国民党特务多如牛毛,如鱼鳅般穿梭在茶馆,寻找猎物,故成渝两地的茶馆都写着“休谈国事”。解放前,重庆流行的一首歌曲叫《茶馆小调》,具体形象地说到这一现象。记得歌词是这样的:
 晚风吹来天气燥,
 东街的茶馆正热闹。
 楼上楼下客满座呀,
 茶房开水叫声高。
 有的哭闹有的吵,
 有的在谈国事,
    有的在发牢骚。
    诸位先生,生意承关照,
    国事意见千万少发表。
    谈起国事不要紧,
    千万不要发牢骚。
    最好是今天天气哈哈哈,
    回家去睡个闷头觉。
    嘿,老板说话太蹊跷,
    闷头觉睡够了,越睡越糊涂,
    越睡越苦恼。
    不如干脆痛痛快快谈清楚,
    把那些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强盗,狗蛋,
    连根除掉!
 
      一提起茶馆就感觉到是个嘈杂之地,闹闹嚷嚷的茶客,各摆各的龙门阵,大声武气旁若无人,吞云吐雾烟雾缭绕,所以重庆人形容最闹热的地方就会说像茶馆一样。这里正好是小贩们做生意,求生活的好地方。卖瓜子花生的小贩,还可以抓颗颗猜有多少来赌输赢;卖油炸鱼虾的小贩,还可以兼卖烧酒;卖香烟的小贩,还可以一支一支地零卖,方便那些没钱又想过烟瘾的烟鬼。看相算命,摸骨审相的江湖术士,测字卜卦的道人,也到茶馆来赶热闹和寻找商机,甚至修脚,挖耳的,也来让茶客休闲放松。来一拨,去一拨,增添了茶馆的嘈杂和热闹,这与成都的茶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重庆茶馆没有堂倌的茶艺,很少有长嘴嘴炊壶表演,很少有一只手端10个茶碗茶船散花一样的摆茶。重庆的茶馆也没有成都长嘴嘴的装烟匠。那种装烟,只有乡把头还残存着,因为重庆早已改水烟为纸烟了,据说早年在重庆茶馆有个“白俄”洋人,站在凳子上,满口含满香烟表演吸香烟不会死人,以宣传吸香烟的方便和好处,故在重庆香烟的推广早于成都。
 还有一点特殊的,就是沙坪坝的文化茶馆。抗战时,重庆沙坪坝学校集中,中学有南开中学,大学有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如此,师生人数也随学校增加而增加,眨眼之间,沙坪坝便从一个平淡无奇的小街打造成了重庆的文化区,茶馆也从一家陡增为许多家。当地“闲人”聚集的茶馆称之为“文化茶园”。只要不拉警报,不跑警报躲飞机,老师,教授和学生都聚在茶馆打发时光,喝一碗苦涩的沱茶,嚼几颗椒盐花生,过着长期抗战的艰苦日子。老师可以在这里备课,改作业,作家可以在这里写文章,他们都有一种特异功能,在茶馆的嘈杂环境下,呼吸着呛人的污浊空气,却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周围的一切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边消闲一边工作,轻松自如地一心二用。这也可以说就是文人的本色吧!据说巴金先生的《寒夜》就是在沙坪坝茶馆里写出来的。这样的文化茶馆在北培,在南温泉,在江津白沙等地也是有的,据说成都的华西坝也如此。
重庆茶馆与成都茶馆相比,茶的品种也有不同。重庆茶馆几乎都喝沱茶,没有成都茶馆的品种繁多,各种名茶齐全。究其原因,大概沱茶的苦涩味正好符合重庆人能吃苦的性格。为生活奔忙,性子急,重庆人便没有成都人那么多穷讲究,精心品茶的滋滋美味。再有重庆人比成都人穷,喝沱茶较便宜。
重庆人还喜欢喝夜茶。有人说晚上吃了茶睡不着觉,重庆人恰恰相反,认为晚上不喝茶才睡不着觉。晚上坐茶馆还有它特别的妙处,这妙处就在这“不言”之中,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茶馆里晚间的顾客中多半是袍哥和青龙背上的朋友,一般都精力饱满,体力充沛,晚饭时还可能喝过几杯,兴致特别浓,胆子也相当大,思想也相当解放,什么休谈国事,什么特务警察滚他妈的蛋。在不管加多少灯芯也死丘丘发不出光亮的油灯下,他们无所不谈,上至国府要员,下至警察、保长,他们都无所顾忌。捧着茶碗静静地听他们发表宏论真是一件使人快意的事。他们之中,有的高论你绝对在《中央日报》上看不到。一个夜晚就这么在茶馆里轻松度过,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这种风味十足的码头文化,是成都平原上没有的。
当然,今天时代变了,重庆的茶馆早已大变其样,凡此种种,只能朦朦胧胧地存留在漂浮的记忆中,渐次消失。不过,偶尔想起它们,还真使人神往留恋。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期连载)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张汝航,重庆人,生于1931年。50年代中期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重庆清华中学(重庆市第九中学)、重庆第三十七中学任教。晚年投入成人高校教学,桃李满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重庆的老茶馆: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
重庆老茶馆里头的这6个暗号,你懂得起几个?
(1)浅谈成都与重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上)
迎春门的茶馆
老街讲故事,码头人:袍哥,老码头上的“社会人”
《显微镜下的成都》| 史婉霜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