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 融:​澜沧江畔“奇遇”记

    澜沧江畔“奇遇”记

          文/吴   

  2022年冬,全国人民终于告别封闭,告别静默,告别核酸,告别X码⋯⋯去它妈的新冠疫情!咱们要走,走,走!走出阴霾,走出寒冬,坚决地奔向光明,拥抱阳光,迎接自由。

 与画友相约去温暖的云南写生。乘动车一路向南,黄昏时分,顺利到达西双版纳橄榄坝傣族园。同行的解老师曾在云南河口当支边青年八年,她说:“到云南西双版纳不来橄榄坝,等于没到过西双版纳,这是人们的共识。”对于西双版纳我不陌生,曾在歌里、书里、照片里、电影里、梦里⋯⋯与她相识相见相爱。

       傣家木楼前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房车。

 谁知,兴致勃勃到来的我们,被现实吓得不轻,正如行前友人的警告:“去西双版纳事先没预约住宿,怕是到时无处安放哈。”果不其然,打了几个电话问询,都说没房间了,又挨家挨户探问,均被拒之木楼之外,多给钱也不得行,就是没房!夜幕下,四目相对:经常出遊,还从没遇到过此种情况。哪来这么多人跑来这里,把旯旯旮旮都填满了?今夜我们怎么办?!

 正绝望的陷落在“怎么办?”中,一位傣族大妈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她轻轻地说:有地方可住,跟我来。在她筒裙扭动的带领下,我们一路跟进,几分钟后,来到一个院子。

蓝天、傣楼、孔雀

暖风、阳光、鲜花

       傣家木楼下层,以前住的是牲畜,如今住的是小汽车。

 院子里亮着灯光,两个男孩坐在木楼前玩手机。解老师走进木楼,一会儿就和一位年轻的男子出来了,解老师高兴地喊,东西拿进来,住下了,老板也是学美术的,价格还给打折优惠啦。男孩一边引我们去房间,一边说:我也喜欢画画,我跟到爸爸学。此时,年轻男子已穿着围腰在厨房里忙开了。他说,你们还没吃饭吧,今晚就在这里吃,不收钱,给你们接风。他做了糖醋排骨、炒了几个菜,我们共进晚餐。问老板贵姓?他说姓何,但让我们叫他“罕见”。我一惊:真是“罕见”哟,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因遇见他而转危为安,居然还是画画的同行。菩萨派来的吗?阿弥陀佛!罕见,罕见,真是罕见!后来才得知他是“罕健”。

佛寺前的塔包树

罕健()忙碌地准备除夕团年饭

 第二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院子的布局。高大的傣式木门前,流淌着澜沧江,院子由竹篱笆包围,篱笆外摇曳着各种热带植物,一栋两层傣式木楼风貌独特,一栋现代建筑舒适大气,两棵巨大的雨树直指蓝天,树身上爬满“爬树龙”,鲜花盛开在房屋周围,有景有情,一处非常可爱且入画的院子。真不愧是学美术的罕健,一手打造出这么优美动人的居所。我和解老师身居其中,兴奋不已,围着小院转来转去画了好几天。 

 春节如期而至,除夕夜,我们和罕健全家及他的亲戚朋友欢聚一堂。月光中,院子里 ,大树下,摆出了几大桌佳肴美酒,大家分享着节日的欢乐,遵照傣家人的习俗,我们举杯高喊:“水水,水水水,水!”共祝幸福快乐健康平安,这让身在异乡的我们倍感亲切温暖。

游客带着宠物悠游在傣寨

 我们这一桌坐的是画画的人,虽然来自祖国各地,也应该说都是罕健的画友,大家聊着共同的话题,罕健热情地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使我们大长知识。李平老师性格开朗,风趣幽默,来自宜宾,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她的女儿、女婿来自成都,毕业于中央美院;坐在我旁边的是她的丈夫,也姓李,李先生因牙疼不太说话,于是罕健教他念一种治疗牙痛的咒语,一番“叽叽咕咕”后,李先生露出了微笑:“吔,真的好些了!”我开始试着和他聊天。他说,曾经在重庆工作,家住渝中区。我问:渝中区哪里?他答:渝中区中山四路。我大喜说,我住中山三路,邻居哈!他说,读过人民小学。我大惊,我也读过人民小学!⋯⋯神奇哟,说来说去,李先生居然是当年人民小学全校都闻名的那个最调皮最捣蛋的小子,他若不留级,我们就一直是同一个年级的同学。

 李先生忘了牙疼,开始回忆小时候如何欺负女生,打女生,朝女生脸上吐口水的种种事迹⋯⋯我翻出小学微信群让他看这些曾经的同学,他一一辨认,他说:这个“吴融”我晓得,我说:我就是吴融。李先生“哦”的一声看着我。历经几十年风霜雨雪的摧残,如今不自报姓名,相互谁也不认识谁啦。真是不可思议,在他乡、在除夕、在邻座、在澜沧江畔,遇到了岁月深处的一个69岁的小伙伴。

 小伙伴是聪明、能干、坚强的人,此生阅历丰富,曾经还进入艺术圈,做过雕塑,他心态很好,说自己是身患重病之人,动过几次大手术,八、九年前就被医生宣判了死刑,但如今还顽强地活着。他说,云南西双版纳是个好地方,我会长住于此。

 当年被他欺负的女同学得知我在西双版纳遇见了捣蛋鬼,并得知他身体有所恢复,也很为他高兴。

 好地方属于全国人民,冬季西双版纳的太阳特别暖和宜人,今年来此避寒的人很多。据悉,曾经涌到海南过冬的东北人,现在都改变了方向,转移避寒阵地,纷纷跑到云南来了。

 在橄榄坝的傣族园中,有五个傣族自然村寨,高大的热带植物掩隐着木楼,寺庙的钟声缭绕蓝天白云,游人穿着傣家服装欢快起舞在泼水广场⋯⋯

 不问今夕何夕,只管忘天忘地,人们尽情陶醉在疫情后的放飞之中,沐浴明媚的阳光,邂逅不期而遇的惊喜,踫上命定的奇缘。滔滔澜沧江千万年来都在默默地见证。

附:作者吴融在云南傣族寨子采风的一组速写欣赏: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吴融,1953年生于重庆,重庆一中初68级学生,1969年去巫山当知青,1972年回城当工人,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与美术系,1980年调重庆广播电视局从事编辑工作,2008年退休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总编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双版纳旅游导游词
旅居西双版纳的10大理由,说得真好!
云南西双版纳旅行必去的十大景观!
干旱未改变西双版纳泼水节 雨水虽少一样尽兴
一九二二年云南西双版纳,外国人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世纪前傣乡的美景
中国的城市如此之多 凭什么西双版纳是“快乐担当”?|这局好玩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