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 融:​老来笑忆童年事

.六一儿童节专稿.

         老来笑忆童年事

文/吴 融

“节日快乐!”六一儿童节又到了,七十古稀的同学们欢天喜地庆祝这个自认为永远属于我们的节日!在微信群里资深小伙伴们喜发贺辞,互致问候,频发照片,回忆童年。远去的岁月随互联网穿越时空,阳光灿烂扑面而来!
        
1960年9月,我们跨进重庆市人民小学的校门。在风雨操场上,唐佐全校长慷慨激昂地说:孩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你们是大改班的第一届,你们是火车头!望着教学楼上“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巨幅标语,我们心中的自豪和决心油然升起。那时实行教育改革,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我们有幸成为这块实验田中的幼苗,1960年至1965年在人民小学度过5年的学习生活,一周7天,我们6天集体住校,老师和同学成为彼此最亲近最熟悉的人,学校就是我们温暖的家,在老师的精心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学习做人的道理。

1965年,五年级丁班在五星大楼前的毕业照。(前排左六为作者)    
 当年我们的学习生活轻松愉快,不知“压力”为何物。教材是5年实验制课本,拼音也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学习普及。老师教学特别讲究方法,中文里有不少长相类似的字如:“载”、“栽”、“裁”等,小孩子很难将它们识别并记住,张贵秀等语文老师会用一种形象思维记忆法进行教学:“载”是“装载”、“运载”的意思,运东西就会用车,所以“载”下面是“车”;“栽”是“栽植”、“种植”的意思,树木就要栽种,所以“栽”下面是“木”;“裁”是“裁剪”、“裁缝”的意思,所以“裁”下面是“衣”。还有“盥”之类笔划繁复的字,老师教我们这样理解:“盥”是洗手的意思,要用水,于是盆(器皿)中装着水,左右两手捧水洗⋯⋯这一讲,我们想忘也忘不了。我们知道了祖先造字是用会意、形声、指事的思维方式,在识字的过程中,我们还懂得了学习的方法。

 1964年,四年级甲班师生合影。

  上音乐课很享受。音乐教室建在花园中,木地板、木墙、木条凳,木窗前放着一架风琴,窗外绿树婆娑,恍然置身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木屋,歌声欢快的飞翔:“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象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课余时间我们看童话书,《大林和小林》里面有我们最向往的“美食天堂”:冰糖做的房子、巧克力的桌子、蛋糕的床⋯⋯
        
学校开设各种兴趣小组:作文组、算术组、音乐组、舞蹈组⋯⋯每周三下午活动。三年级时,刘群林同学被重庆体操队选去培养,不久又升到四川体操队去了,这样的消息在同学中引起骚动,我本来是图画组的组员,和不少女同学一样立即兴趣转移,开始喜欢体操。60年代初,中国体操队运动员王维俭在国际上获奖的消息刺激着我们幼小的神经,大家都急着要为祖国爭光夺金牌,于是疯狂的自学体操,劈叉、弯腰、压腿⋯⋯一不怕痛,二不怕累!不久,我们自认为可以向重庆体操队毛遂自荐了。
 

我是毛主席的好孩子

一个星期六下午放学后,我和王小妹、朱小山等没有回家,而是直奔重庆体育场体操队训练的地方。我们鼓起勇气推开门,朱小山上前向教练陈述我们的愿望——进入重庆体操队训练学习。不等教练回过神来,我们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开始使劲的下腰、劈叉⋯⋯恨不得长出四条腿劈两个一字让教练见识见识!几个动作下来,教练笑了,他说:你们回去等消息吧。我们好高兴哟,小鸟一样飞回家,随后是眼巴巴的等待,遗憾的是等到现在也没有通知来。但不要紧,我们热爱体操的心至今不老,永远是体操的忠实看客。
 
女生宿舍矗立在嘉陵江边的山岩上,宿舍的窗棂中常嵌着我们的脸。望江、望帆、望山⋯⋯江风吹拂,大江滚滚,夜夜流过儿时的梦。我们看见有人开始挖山、看见江上立起了桥墩、看见桥身渐渐长长、看见汽车跑过江去,钻进那边的青山⋯⋯我们见证了重庆市第一座嘉陵江大桥的诞生。
        
那时,我们也有崇拜的偶像、追捧的明星。他们是绝对的英雄人物——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峰叔叔⋯⋯作为榜样经常出现在我们的作文中。每人都有贴身的本子,上面抄满了豪言壮语、警句和格言。我们审美的对象是电影演员王心刚、孙道临、张瑞芳、王晓棠、王丹凤⋯⋯抄格言、存剧照、存糖纸是在女生中流行的活动。男生爱玩滚铁环,他们赤着脚,用一根前端有勾的铁棍套住铁圈疯跑;男生还玩“斗鸡”,抱起一只腿,跳着向对方进攻:“小崽儿,来斗鸡嘛。来嘛!斗倒不要哭嘛。”有一种拍画片、拍烟盒的游戏是男生的最爱,画片上印的三国、水浒人物。几个男生翘起屁股趴在地上,将张飞、诸葛亮玩弄于股掌间,拍来拍去,一会儿赢了一会儿又输了,待从地上爬起来时,两条出洞的鼻龙已成黑灰色,忙得没功夫擦哟!

         敬爱的老师们

冬天,课堂上坐45分钟,手脚僵硬了。下课铃一响,我们便涌到走廊上开始“挤油渣儿”。“挤油渣儿哟 ,嗨哟!”的叫喊响彻教学楼上空。几十个孩子在墙角拼命挤成一团,暖和、快乐、亢奋。墙角的“油渣儿”终于被挤出来一坨,这坨“油渣儿”迅速奔到后面又继续使力往前挤。挤了半天“油渣儿” 被挤出来不少,但墙角的油渣儿堆却不见小,反而越挤越大。随着上课铃响起,这堆油渣儿会“轰” 的一下,不见了。
 
  不见了的,还有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春。
        
好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会如约而至,穿越时空带着我们飞回那曾经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吴融,1953年生于重庆,重庆一中初68级学生,1969年去巫山当知青,1972年回城当工人,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与美术系,1980年调重庆广播电视局从事编辑工作,2008年退休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总编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融:​60年前我们遇上教育改革
人民小学往事·刘和平:花甲之年的回忆
中国体操娃娃的一天
美女体操冠军退役后放弃城市豪宅 选择归隐农村
2014年4月21日-45-操场上的故事
体育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