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谷:​寻找“北川铁路”

寻找“北川铁路”

/古谷

上帝知道我很想再去看看白庙子及山上的铁路,还有那小火车从哪儿拉来的煤炭。
20234月的一天,我偶然认识了在云南普洱茶界的一知名学者,她出生在重庆,而且,还曾在离我家不远的清水溪旁生活过。她告诉我:她的先祖当年参与了北碚“天府煤矿”的开发和建设。她的话,令我想起少年时代在白庙子码头边见到的运煤绞车,满山遍野蒙着厚厚煤灰的黢黑土地、黑石头垒墙的茅草屋、腰间绑着电池,藤帽上有盏灯,黢黑脸上唯有眼仁在转动的矿工。
她告诉我,近期她要回重庆,去当年先祖参与建设的“天府煤矿”看看。我很惊喜,我告诉她:“我13岁那年,在白庙子半山腰的煤坪,第一次看到窄窄的铁轨(轨距732毫米)及小火车头。小火车拉着煤炭,从山那边跑来,应该是那边有出煤的矿井,那个矿井是不是叫“天府煤矿”,我不知道。但是,那北碚的“天府煤矿”应该就在那附近。”我们相约,一道去白庙子,寻找“天府煤矿”。
 

公路边上的白庙子地名标牌

20234月末的一天,那天天气很好,我和这位学者及她的侄儿一块乘车去了白庙子。
 

曾经的码头石梯


车行到白庙子山脚下,公路下的嘉陵江还是旧日的模样,明清如镜,河里没有往来如织的运煤船,被煤尘染黑的石梯已显出原来的本色。记忆中的喧嚣尘上,热闹非凡的白庙子码头已经没有了,更没有我少年时期见到的巨大煤堆和碎石堆。
抬头远望白庙子山,一片翠绿,林木森森代替了当年漫山遍野的黢黑景象,邻近山脚,一栋一栋,依山而建的现代民居,安静而有序,静悄悄的,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青石板街道

往前行,是一条一眼望到底的青石板街道。街面两侧的老旧房屋,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很快来到街道的尽头。我在上行几步的梯道边见到了当年的那眼古井。
 

数百年前的古井

井栏不再有围着打水洗衣,洗菜的大姑娘,小媳妇。曾经少年的我,在这井边央求一位大姐掬一捧水给我冲洗手上煤灰,她那冻红的手,像绯红的胡萝卜,至今历历在目。我低头与井水对视,遥想数百年的岁月,这口古井一直为居住在白庙子的人们,提供洁净的生命之水。如今,人们用上了自来水,它仍然水清如镜,默默地守护着白庙子的人们,它没有忘记与白庙子人相依为命的岁月。
 

上山的梯道

我们向山上爬行,这是一条有着近70度陡坡的石梯,这石梯怎么这样的直?这样的宽?我在想,它难道是当年运煤的绞车道改建?沿途,我看见好几堵岁月沧桑的护墙及被荒芜的崎岖上山小道,我还看见当年民居遗留的残存墙体,沧桑斑驳的裂痕上有着大面积的黑灰色采,让我们知道它曾经被层层煤灰所覆盖。 
 

绞车的护墙
 

原生态的崎岖小路
 

上世纪残存的民居

我们在长长的石梯上爬行,远远的仿佛看见石梯尽头旁边有着圆圆的石头堡垒,那堡垒似我少年时见到的贮煤池。我们继续顺着这石梯向上,我想,当年我见到的煤坪和伸向远方的铁轨还在吗?
爬行了300余步的石梯,我们看见了两堵厚厚的石墙,像是山寨的大门。正好,一位农户下山,他告诉我,这石梯是10年前,政府在原白庙子运煤绞车道的基础上,改建成现在的上山健身步道。前方厚厚的两堵石墙是绞车的平台,旁边的圆圆石头堡垒,是贮煤池。煤炭从堆放的煤坪上被推到贮煤池,从梭槽的出口流出到绞车的车斗,下行到白庙子河边,装运上船,再运往四川各地,当然,主要是运往重庆主城。
        

   

保存完好的白庙子绞车平台
 

石头砌就的绞车基础

 

绞车安装处

 

贮煤池下方的梭槽口

煤炭从上面倒进,从方形的梭槽口流出

梭槽上面的贮煤池及附属配套设施的痕迹都还依稀可见,我站在这些残存的痕迹前,脑海里满是小火车在铁路线上奔跑的繁忙景象。
据说,最先从山那边的大田坎过来的煤车是直接把煤卸在水岚垭,靠人力挑和骡子驮的方式送到下面白庙子码头上船,直到1931年5月水岚垭至白庙子的铁路修好之后,这一传统的方式才有所改观。193210月从大田坎运送的煤炭可直接运白庙子绞车站,通过梭槽下到江边装船,当年收入大增1933年初民生公司股东大会决定,增修白庙子下河绞车,又购买1辆70皮马力机车,20部5吨自动卸煤车等。1934年大田坎至白庙子铁路以及下河绞车二、三段梭槽等设施全部运行,收入更较前期大幅提升。
 

当年水岚垭至白庙子的挑煤青石小道

白庙子的绞车站,在当时还没有电力,使用的是冷绞车。
何为冷绞车?有资料说;冷绞车就是不需要电力或其他能源驱动,直接在高处利用惯性往下放重车(装载煤炭),重车下行时,带动另条轨道上的空车上行,如此循环,利用力学原理将一车车煤炭送往装船的码头边。在整个抗战期间,这个白庙子绞车站可以说为重庆大后方的工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注1)

 
贮煤池的上方,横卧着一条简易的小公路,这条小公路延伸向何方?我不知道,我仿佛觉得这简易的小公路就是我少年时期在白庙子山上看见的小火车的铁轨线。简易的小公路中补铺有一条长长的水泥路印,我怀疑是小火车铁轨最后撤除的痕迹。这痕迹顺着嘉陵江向前,我们决定跟着这补铺的水泥印记前行。
 

北川铁路路基(白庙子-水岚垭段)

走了数百米,眼前出现一栋依山而建的二层楼房。这楼房修建的年代不会太长,应该是前些年政府发展农家乐时,当地农户响应政府号召而修建的虽然在山上可观景江中的湍流江水,百舸竟帆,但这山上没有其他的景点,况且,因为山势陡峭,游人的活动范围有限。据我观察,这农家乐没有运行的迹象。
我们突然发现,二层楼房对面的平房山墙上,挂着一张陈旧的标牌。
 

发现一块标牌 
 

这块陈旧的标牌写着: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

                北川铁路—白庙子码头绞车(梭槽)遗址
 
重庆市文物委员会
00九年七月
啊,我明白了,这儿真是我少年时期看见的煤坪。小火车把煤炭从远处运来,在这几条铁轨线的循环处,卸煤,掉头。
 

曾经的白庙子车站(现挂文物保护牌处)网图

从这块标牌上,我知道了我少年时期见到的白庙子山上的这条小火车铁路就是被史书上记录的“北川铁路”
那墙上挂着文物保护标牌的这栋房屋,曾经是白庙子原绞车站的遗址。
为什么叫北川铁路?它的遗址还被作为文物保护,我想,应该是具有相当的史料纪念价值。
 

总工程师丹麦人守尔慈(网图)

在《北碚志》上,我查到:北川铁路。
据说清朝末年,北碚天府地区的乡民在山上挖出了煤炭,上个世纪初,文星场、代家沟一带大小煤数十家,日产量达200一300吨。众多的乡民,将煤炭肩挑背磨运输到白庙子嘉陵江边上船运往重庆。由于挑运量有限,经常造成积压,影响生产的发展。
1923年,当地的士绅李云根,唐建章,也到这一带开挖小矿井。唐建章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后留学美国,1913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系、哈佛大学机械系,获硕士学位、工程师资格。
唐建章针对此地交通状况不利于煤炭业的发展状况,于1925年初,联络江北、合川士绅文化成、唐凤来、张芝耘、李云根等,发起倡议,拟建一条轻便铁路,用机车代替人力运输,修建这条铁路的目的是为了将这一带所产的煤通过铁路运送到嘉陵江边,再由船运出。
他们几位成立了“北川矿业轻便铁路公司办事处”,由唐建章任董事长。筹备组聘请了工程师刘杰(又名刘竞之)负责勘测任务,同年10月全线勘定完毕,经核算筹建费用约为白银24.5万两,而几位发起人仅筹银5万余两,致使铁路因资金短缺迟迟无法开工。
为什么叫“北川铁路”,因当时这些地方属江北、合川两县辖区,故命名“北川铁路”。
1927年,民生轮船公司、益泰公司(江合煤矿)再次发起,成立由卢作孚、郑东琴、唐建章等32名成员的“北川民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用股份制的方法筹集资金30万元,民生公司出资10万元,实际控制了该公司。推选卢作孚为董事长1928年1月,聘请原胶济铁路总工程师丹麦人守尔慈为北川铁路总工程师,唐瑞五为副总工程师重新建设。
1928年6月18日,国民政府交通部拟文暂准立项,11月6日破土动工,卢作孚董事长主持了开工仪式,当时筑路工有近千人。到1929年11月,北川铁路一期工程水岚垭至土地垭段8.7公里的铁路建成,并购置了两台26千瓦蒸汽机车,11月6日正式通车营运。
1930年秋,开工二期工程,铁路向两头延伸修建,到1931年4月,北川铁路公司在重庆召开股东大会,选举郑东琴、(民生公司董事长)卢作孚等九人为董事。5月,水岚垭至白庙子和土地垭至戴家沟两段计长4公里建成通车;1933年6月至1934年3月,戴家沟至大田坎全长4.1公里段建成通车。1933年6月,又开工第三期工程,修建重力绞车下煤轨道等配套设施,购置55千瓦蒸汽机车一台及自动卸煤车20辆,到1934年3月31日,整个北川铁路工程完工。工程投资75万元,形成了完整的运输系统,日运煤量可达千余吨。
从此,南起嘉陵江北岸的白庙子,北止大田坎,全长16.8公里的北川铁路实现了全线通车,又分别购置81千瓦和55千瓦蒸汽机车各一台,全线贯通并投入营运。最终完成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注2) 
笔者手中有一份重庆档案馆文件,该文件是民国233月27日由当时的北川民营铁路有限公司第五届常年股东会主席郑东琴签发。由于我接触的有关北川铁路资料中,一直未发现该会有个常年股东会主席这个职务。这个股东会主席郑东琴在1926年即担任了民生实业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为使后续研究者能更深入研究北川铁路历史,我把这份档案复制在这里。从文件的内容看:民国22年北川铁路经营成果相当可观。每股分配股息1分,另有红息6厘。股东分配完毕后还余443.45元,留作其他用途。
 

 
民国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由股东会主席郑东琴签署的年度分配方案
 
北川铁路由于民生公司的参与,加之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亲自主导修建,成为后来的天府煤矿产出的煤炭运输大动脉,同时也附带沿线客运。这条完全由中国民族工商业者投资兴建的铁路,为重庆的工业发展和抗战大后方的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8年,北川铁路公司的名称不再存在,它和天府煤矿公司一道与内迁的中福煤矿公司合营,组建成为规模更大的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1952年,戴家沟以上煤矿失去开采价值,大田坎--戴家沟一线拆除。1968年,随着天府煤矿新矿区的开发,北川铁路全线拆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位于北碚境内的北川铁路是重庆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原四川省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是自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的工业革命后在重庆工业革命的新起点。
离开了白庙子,我们朝文星场的天府煤矿行去,一路上,我的心情有些沉重,这条中国民族工商业者投资兴建的铁路,为重庆的工业发展和抗战大后方的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重庆工业革命新起点的第一条铁路,难道就这么默默无闻地在重庆人民的头脑中逐渐淡忘吗?
历史是顽强的,它的真相不会、也不能被掩埋。我想,它的原貌总会在某个时期重新浮现的人们的记忆中。
北川铁路,我们知道了你,并且触摸到了你,我相信,重庆人民不会忘记你! 

1:本文参考了“华夏老骚棒”文章并引用了部分图片。

  

  注2:北川铁路图片转载自渝江唱晚

2023年8月5日星期六于玉溪

作者近照及简介:

苏玉新,网名古谷,1952年生,大专文化。1969年下乡忠县当知青,1972年病退回城,从事过多种职业。退休后致力于纪实文学写作,任中华知青作家学会理事,出版有纪实文学《摊子口往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从白庙子到代家沟
重庆老照片:1941年的北碚天府煤矿、北川铁路和白庙子
晚清煤矿的兴起及其影响
重庆北川小铁路要重建了 线路周边还有不少传奇
神华:144亿吨矿区获批,6200万吨大煤矿来了
来跟煤炭人涨姿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